日劇《螢之光》裡有這樣一段話,「蛍の光、小さな光」(微弱的螢火蟲的光輝)
可以用來形容《晝顏》裡的愛情。螢火蟲微弱的光亮雖不足以照耀星空,短暫易逝,但是卻燦爛真摯。
影片雖然以「出軌」為題,但是西谷弘在接受採訪時卻說,「一直在努力講述一個純愛的故事」。森林約會、螢火蟲之戀還有星空下之吻這些場景都給人塑造了美好純愛故事的感覺。讓我們深深地關注著紗和與北野老師的愛情。
劇情
故事的背景是這樣的,紗和出軌了有婦之夫北野,因此和丈夫離婚,最後還籤訂一份協議,紗和和北野永不得見面永不得交流,北野和妻子繼續在東京生活。然後紗和就搬去了海邊生活,以為再也不會有交集的兩個人,但是命運如此不可預料,一隻小蟲子,讓紗和再次看到了北野的名字,抑制不住愛北野的心,紗和偷偷去看了北野的演講,兩人便打破了協議的規定。
因為都彼此愛對方,他們偷偷在森林約會、抓螢火蟲、看星空銀河。但是這種日子就像螢火蟲一般,美好又短暫
兩人的事情敗露,被北野的妻子發現,但這一次,北野堅定了自己的心,他和妻子離婚,並對紗和許下在一起看螢火蟲的地方舉辦婚禮的承諾。當滿心地以為兩人終於可以有美好的結局的時候,北野妻子由於妒忌,人為地出車禍害死了北野。紗和悲痛欲絕,臥軌自殺。
但是在這時候,一隻螢火蟲停在了她手邊,可能是想起了北野的承諾,想到自己有了和北野的孩子,紗和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
電影中最讓小編感動的就是北野臨死前的那一分鐘。北野妻子以為自己能很大方地成全北野和紗和,但是嫉妒心讓她變成魔鬼,她開車載著北野,不受控制一般地不斷提高車速,一邊質問北野,「為什麼是她不是我」,萬念俱灰的妻子就等著北野的回答,生存或死亡,就看北野的回答了。
但是北野堅定不移地說他愛紗和,所以即使知道妻子的瘋狂嫉妒,能預知這個回答的下一秒可能就是生命最後一刻,命懸一線,北野也堅定自己的愛,毫不猶豫地說出自己的愛,這種勇氣和魄力就像飛蛾撲火一般,燦爛得無與倫比,讓人非常感動。
影評:沒有對錯,只有立場
小編認為,這部影片是真的很不錯。但是這部影片剛出來時,卻被認為是禁片,甚至說不能在大陸上映,因為爭議很大,有人覺得導演是要鼓勵出軌追求真愛,有的人覺得自己三觀都被帶跑,竟然認為出軌也是正確的,還有人在罵,為什麼要同情出軌的人。
其實導演用這種題材拍出這樣的電影,就是想要引起爭議。小時候看事情就是對和錯,長大了才發現,其實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立場。看《晝顏》時觀眾就會被帶進作為小三的紗和的立場,就發現原來小三也有善良的、也是可憐的,好像也是值得被同情的,這其實是電影的一種表達手法。導演想要表達的不是出軌,是善惡。在有的人看來,小三紗和是善良的可憐的,但是有的人卻認為,她是可惡的自私的。因為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善和惡其實一直處在一個混亂的灰色地帶,這正是導演想表達的。出軌,按理來說應該是要被譴責的,但是人是複雜的,誰都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批判,不能用單純的善惡去評判,在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看法,至於是對與錯,就看觀眾自己站的立場了,是站道德、還是愛情。
這個影片引發了人們對於這方面的爭議和思考,但是絕對沒有上升到鼓勵出軌的程度,導演只是通過影片拋出一些問題:例如只要有愛情,是真愛就可以出軌?在這裡,小編談談自己的看法。
結婚就要考慮清楚,愛情和責任。出軌能不能接受,就在於原有的夫妻關係有沒有實在的羈絆。如果已經變成一個空殼,一張證書,那其實就是差離婚而已。如果你的身心都有羈絆,那出軌,要看擁有你身心的人的意見;如果你的身心沒有羈絆,剩下只是和兒女的羈絆,那出軌,要看兒女的意見。有羈絆,你就不是自由的,就有責任,照顧好羈絆的感受。
小編認為,一部影片的優秀之處,不在於他寫了什麼內容,而在於它表達了什麼,或者說帶給了觀眾什麼樣的思考或者啟發,因此,小編認為《晝顏》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