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內回復「幸運蓋樓」贏取光良演唱會門票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抗日戰爭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鬥爭,在中華民族解放史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
抗戰時期,日寇在六安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給六安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但是,六安的抗日軍民並沒有被敵人的囂張氣焰所嚇到,無數英烈為挽救民族危亡和人民解放,捨生取義、壯烈犧牲。
他們的英雄業績永載史冊,他們的崇高精神萬古長青!
從今日起,掌六微信將連續推出七期關於六安抗戰的頭條,旨在通過回顧歷史,激發全市人民進一步發揚抗戰精神,積極投身於全市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中來,為實現「四個全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孫立人【1900(庚子年)~1990】,國軍名將。字撫民,號仲能,安徽舒城(今肥西)人,生於安徽廬江。陸軍上將軍銜,畢業於美國維吉尼亞軍事學院。
第一次緬戰時任38師師長,仁安羌之戰以一團兵力擊敗日軍4000餘人,以少勝多為其贏得國際聲譽。胡康河谷戰役擊斃日軍3200餘人。孟拱河谷戰役擊斃日軍6800餘人。
第二次緬戰時任新一軍軍長,殲滅日軍3萬3千餘人,是國民黨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有「中國軍神」、「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之譽。
■ 孫立人軍旅軼事
1、孫立人有著良好的文化修養,書法也寫的非常好,喜歡交往冰心等這樣的知識分子。他支持軍中唱軍歌提升士氣。當時印緬遠徵軍中流行「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孫立人很喜歡這首歌的旋律,後來才知道中共把它定為解放軍軍歌。
2、1942年10月底,新38師112團攻佔領新平洋。師長孫立人令參謀處理被俘日軍第18師團的1200名日寇時說:「這些狗雜種!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後都這樣辦。」此事被美國報紙披露後震驚世界,認為將使日軍頑抗到底。結果卻是日寇聽聞孫立人將軍和新一軍威名,望風逃竄。
3、在新三十八師主力北緬反擊戰時,為了掩護西路盟軍撤退,英軍要求中國軍隊兩個連殿後。孫立人身為最高指揮官,卻指揮麾下部隊隨著斷後部隊一起且戰且退。當部隊撤到一座橋上,受日軍炮火猛烈壓制,眼看日寇追兵將近,英軍上校唯恐日軍大部隊殺到,哪怕犧牲一個連的中國兵也要提前炸橋。孫立人大罵英國上校,然後親自帶領一個排佔駐橋頭,以輕重機槍壓制敵軍,掩護全連突圍。為防止英軍炸橋,孫立人挺身立在橋上,他知道英國人會犧牲一個連中國兵,卻不敢炸死中國名將。孫立人持槍指揮連隊快速通過,直到所有部下安全才炸橋。
4、後人評說孫立人在印緬戰場的領導才能,其實早在清華籃球隊時就初見端倪。孫在大學是籃球健將,選拔入校隊後作為國家隊參加1921年第三屆遠東運動會,決賽中擊敗日本隊獲得冠軍,報紙評論:「中國在籃球場上把東亞病夫扔進了太平洋」。孫立人有優秀的運動才能,為人又有俠義之氣,一年內同時當選足球,棒球,手球,排球,籃球五個校隊長。孫立人在北京打敗英軍足球隊,是中國最早的運動明星。孫立人不管在場上比賽還是在場下指揮,都嚴明賞罰,令行禁止,並掌握速度與時間差,全場飛奔指揮全隊進攻,人稱「球場飛將軍」。
5、孫立人其人,中西學貫通,尤其一口英語極為流利,是史迪威最為欣賞和器重的中國軍官,認為他與一些滿腦子封建思想、沒見過外面世界的國民黨將領不同。但有趣的是,這位精通英語的中國將軍,與史迪威相處,大多時候卻是在吵架。這一點是美軍參戰軍人回憶的,有一次麥支隊指揮官麥裡爾準將曾迷惑地問孫立人:「你和喬(史迪威)哪裡有這樣多的架要吵?」孫立人回答:「如果我不和他講,他永遠不會明白我們中國人怎樣想。」史迪威雖然壞脾氣,但是面對這位優秀的中國將軍而且為人正派,反而欽佩孫的為人。所以,他和孫立人吵得厲害,吵過之後反而會配合更好。
6、孫立人一生廉潔,沒幹過任何貪汙軍餉喝兵血這種事情,亦不動用公費,薪餉常接濟陣亡袍澤家屬。因此在擔任陸軍總司令後,家中清貧如故,菜金都要限制,若來客人添菜,只有鹹蛋,皮蛋或炒蛋,家人背後有「三蛋轟炸」之說。家中特別之處唯經常舉行舞會,也沒有固定舞伴,是為了和美軍作社交。孫後來在臺灣被軟禁後,沒有薪水,妻弱子幼,無以為生,只好自己種玫瑰花託人來賣補貼家用,竟賣得極好,臺中人美稱為「將軍玫瑰」。新38師老部下回憶,孫喜歡養吊蘭,駐軍廣州時,軍務之餘常親自澆水,凝視欣賞,或為後來擅養玫瑰的基礎。
附:六安抗戰英雄譜(部分)
■ 曹雲露(1910—1939)
安徽省壽縣人。 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1年參加領導瓦埠暴動。1934年任中共皖西北中心縣委常委,翌年任中共皖西北特委宣傳委員、皖西北獨立遊擊師參謀長。
■ 陳群(1910―1941)
原名德安,金安區東河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四方面軍十一師團長、副師長。1937年9月,率部參加平型關戰役。1939年春,率部在趙莊子戰鬥中擊潰數百名日軍。1940年7月,指揮十二團攻克玉田、豐潤和任各莊等地敵據點,斃傷和俘敵共500餘人。8月,在灤縣下龍莊伏擊敵人,斃傷日軍50餘人。9月,在豐潤黃家屯設伏,擊毀敵汽車3輛,殲敵40餘名,繳獲機槍1挺、步槍40多支。1941年6月,與所部在玉田縣孟四莊被「掃蕩」敵軍包圍。激戰中為炮彈所中,傷重犧牲。時年31歲。
■ 方振武(1885—1941)
字叔平,原名方運策,安徽壽縣人,曾任國民軍第5軍軍長、國民聯軍第2軍軍長、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第3方面軍總指揮兼河南省政府委員、國民革命軍第11路總指揮、第1集團軍第4軍團總指揮、濟南衛戌司令、左路軍總指揮等。1917年任安徽省政府主席,1933年與馮玉祥、吉鴻昌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前敵總司令,後在日蔣的聯合進攻下失敗,被迫出走,1941年12月回國抗日時被特務殺害。
■ 胡繼亭(1916—1944)
新四軍第七師沿江支隊參謀長。又名胡繼庭。生於金寨縣南畈鄉宋畈村。1937 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胡繼亭以秘書名義隨高敬亭與國民黨當局談判,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議。紅軍第二十八軍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後,胡繼亭任第七團政治處主任。1938 年9 月,胡繼亭和副團長顧仕多指揮部隊在安慶至合肥公路上的範家崗、棋盤嶺等地伏擊日軍運輸隊,殲日軍二百餘名,毀日軍汽車百餘輛。
■ 唐曉光(1912—1968)
原名唐慶甫,安徽省舒城縣人。1938年,唐慶甫任六安縣財政科長,不久升任縣長。1939年7月,調離六安,出任合肥縣縣長。唐慶甫任職期間,思想進步,靠近共產黨,積極開展抗日工作,是一位傳奇抗日英雄。
■ 周明(?—1943)
1943年元月2日清晨,當日軍向金家寨進攻時,國民黨第7軍171師513團3營8連,在連長周明的率領下,在金家寨的東大門查兒嶺布防。下午1時許,日軍竄到8連後方,瘋狂向8連攻擊,8連陣地全被煙火覆蓋,連長周明鼓勵戰士們說:「只要我們機槍不啞,就決不容許敵人從這裡通過,我們要誓與陣地共存亡!」8連孤軍奮戰半日,連長及大部分戰士壯烈犧牲,查兒嶺陣地失守。
■ 耿維忠(?—1938)
六安人,九十五師二八五旅五六九團三營第九連第一班輕機槍手。在河南焦作修武縣李河車站之戰中,一人擊斃九名日寇,不幸以身殉國,葬於異鄉。
原創丨作者:陳巨飛(轉載需授權)
掌上六安丨整理編輯
掌上六安(ID:i-0564)、給您最快的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