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性題材與窺視本能

2021-02-08 西西弗斯

(封面為電影《偷窺》劇照)

未到而立之年就接二連三以破舊立新和驚世駭俗來改寫戲劇、電影和電臺廣播發展史的一代奇才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晚年喜歡上美國電視的清談節目打發時間。一次主持人問他心目中可有一部電影稱得上是「色情傑作」(pornographic masterpiece)。威爾斯答道:「世上沒有偉大的色情電影這回事。你只能夠在激起觀眾的性慾和他們對故事的好奇兩者二擇其一。你要令觀眾慾火焚身,便只有放棄故事的完整和趣味。」

正在香港公映的康城(坎城、坎城)金棕櫚大獎得主《接近無限溫暖的藍》(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不算是色情片,但它稱不上是傑作,卻跟它冗長、露骨的性愛場面大有關係。兩個貌美、身段驕人的年輕女子在床上愛撫、接吻和口交當然大有瞄頭,但當攝影機像貪婪的眼睛那樣對準她們,並且在她們赤條條的肉體上遊走,她們馬上變成男性凝視(male gaze)下的性對象(sex object),做愛立時淪為奇觀。

美國文化學者梅菲(Laura Mulvy)早在二十多年前,已在《視覺快感與劇情電影》(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一文中指出,女性的他者性(otherness)和被觀賞性(to-be-lookedness)在好萊塢的電影中被無限放大,男觀眾透過攝影機和電影中的男性角色賞玩女性的胴體。佛洛伊德稱這種將別人視作性對象的傾向為「窺視本能」(scopophilic instinct)。從這個角度看,《接近無限溫暖的藍》是一套有好萊塢窺視本能的法國片,難怪得到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李安、妮歌.潔曼等人組成的評審團垂青。

導演阿必迪拉•堅志澈(Abdellatif Kechiche)善用平鋪直敘的白描手法,將戲劇埋藏在生活之中,兩個女主角的演出也真摰動人。可是,那幾場沒完沒了、導演得過了頭(over-directed)的做愛戲不但大大削弱影片故事推展的勢頭(narrative momentum),也破壞了貫穿全片的自然主義風格。兩個女演員愛黛兒•顏茜彩寶露絲(Adèle Exarchopolous)與蕾雅.詩端(Léa Seydou),一個情真意切,我見猶憐;一個愛憎分明,義無反顧。只可惜導演不僅要她們在鏡頭前演戲,也要她們在床上做體操。那幾場令衛道之士義憤填膺的做愛戲令人心有戚戚焉,因為你看到導演的「無形之手」怎樣操縱兩個女演員的一舉手一投足。兩個光芒四射的演員一下子變成按照教練指示做出高難度動作的床上體操運動員。

然而很諷刺,正是這些將她們貶為木偶的性愛場面令兩個不見經傳的女演員名揚天下。以史匹堡為首的評審團史無前例地把康城影展的最高榮譽共同頒給《藍》的導演與兩個女主角。史匹堡更明言,「片中年輕女演員的精採演出令評審看到如痴如醉、嘆為觀止」。「驚為天人」的背後是「大驚小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視做愛如家常便飯的歐洲電影讓視做愛為禁忌的好萊塢大開眼界。六十年前,當時只有二十一歲的夏麗葉•安德森(Harriet Anderson)在英格瑪•柏格曼(Igmar Bergman)的《不良少女蒙尼卡》(Summer with Monika)中玉體橫陳,同樣令美國的電影工作者「看到如痴如醉、嘆為觀止」。

《藍》以近乎色情的露骨手法寫女同性戀性愛,令美國人瞠目結舌,愛達荷(Idaho)州政府更視之為洪水猛獸,下禁令將其封殺。這種偽善、小題大作和迂腐守舊,反映了美國電影界以至社會對性的孤陋寡聞,可稱之為一種美國式的sexual provincialism。好萊塢的電影越來越乏味和公式化,跟它的sexual provincialism不無關係。

好萊塢近來對韓國電影大送秋波,既重拍《原罪犯》,又羅致金知雲、樸贊鬱和奉俊昊等人遠道而來執導演筒,可能是被韓片巨大的「性能量」(sexual energy)所吸引。最有趣的韓片,從《快樂到死》、《原罪犯》和《恩嬌》到被稱為韓國言志電影第一人的洪尚秀的情慾之作,全是給性充了電(sexually charged)似的洋溢著旺盛的欲望和生命力。韓片的女主角不像香港女星那樣惜肉如金。她們不是「聖女貞德」,而是隨時寬衣解帶、對做愛樂此不疲的「性女操得」。難怪全球的觀眾看到「如痴如醉、嘆為觀止」。

相關焦點

  • 《浮草》電影性表達
    不能算是電影,也沒有電影性,在《作為文學的電影劇本》裡面的第11章討論了安東尼奧尼的電影,裡面說到「電影依靠的是真實,而不是邏輯,」不是依靠經典戲劇所強調的邏輯,依靠生活的節奏。《奇遇》裡面,導演關注的不是古老戲劇注重的邏輯基礎,相反,關心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和事物之間的關係。導演關心自己的人物,超過關心觀眾的興趣,這就賦予了人物自身的生活。
  • 韓國電影性喜劇《烈性摔跤》
    韓國電影性喜劇《烈性摔跤》男主是金館長一名饑渴到爆的大學藝術老師,竟和美女學生同居,而且有各種豔遇,女生們終日誘惑他,但就不讓他得手,教授想方設法要把學生推倒時
  • 從官僚題材的日韓劇,窺視「欺騙者」的巨塔
    上一季剛剛完結的《秘密森林》,因強大的製作與劍走偏鋒的故事背景在觀眾間又一次引發了話題討論,甚至被不少觀眾拿來與同題材的國產劇《人民的名義》相提並論。《秘密森林》以小博大,從一個看似意外的殺人案開始抽絲剝繭,以一個平凡而正直的基層檢察官的視角進行調查,最後向韓國整個官僚體制宣戰。
  • 驚悚片《隱形人》:我們都生活在被人窺視的時代
    但在聽聞丈夫意外去世後,她並沒有感到輕鬆,反而發現在生活的角角落落,似乎總有一個無形的影子在窺視著她,在遭遇諸多恐怖侵害之後她開始了反抗掙扎……這種欲望便是窺視。從影史來看,希區柯克的《後窗》,菲利普·諾伊斯的《偷窺》,彼得·威爾的《楚門的世界》等電影都在探討窺視這一人性本能。然而這些電影在描述窺視的過程中,總需要窺視者利用笨拙的手段參與其中,這就有被發現的風險。但《隱形人》中隱形衣的設定,大大降低了這一風險。
  • 2016年日本恐怖電影《窺視之眸 のぞきめ 》
    說起來,這部電影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日本常規式的恐怖題材,唯一的亮點就是主演:板野友美(いたの ともみ),1991年出生,暱稱是「ともちん」,自稱是「とも」,日本女子偶像團體AKB48的前成員之一歌壇影壇雙棲發展,《窺視之眸 のぞきめ 》中她所演唱的最新單曲《Hide & Seek》這是她發行的第八首單曲。
  • 人類好奇的本能,在欲望面前,道德顯得多麼渺小
    影片有兩條故事線,一條是傑弗瑞與女友麗莎的愛情故事,另一條是傑弗瑞通過窺視懷疑推銷員索沃德殺害妻子的故事。偷窺是人類的本能。影片設置存在了兩種主要的看與被看的關係,一種是主人公傑弗瑞偷窺對面每一戶人家的行為,而這種是通過主人公傑弗瑞的事情視角的鏡頭展現的。另一種是窺視,是觀眾對於傑弗瑞偷窺鄰居行為的觀看。這種窺視是通過客觀的鏡頭展現的。
  • 人類好奇的本能,在欲望面前,道德顯得多麼渺小
    影片有兩條故事線,一條是傑弗瑞與女友麗莎的愛情故事,另一條是傑弗瑞通過窺視懷疑推銷員索沃德殺害妻子的故事。 偷窺是人類的本能。另一種是窺視,是觀眾對於傑弗瑞偷窺鄰居行為的觀看。這種窺視是通過客觀的鏡頭展現的。銀幕角色一般也處於一種雙向作用之中,即當觀影者分擔他的視點時,他和觀眾一起望著畫面內的其他人,他是被注視的主體,當觀影者處於敘事者的位置時,他有成為他人注視的客體。
  • 《瞄準》曝「窺視之下」海報 陳赫楊採鈺神情緊張
    《瞄準》曝光的「窺視之下」版關係海報以沉鬱的低飽和色調為主,觀眾處於微妙的「窺視」視角,觀察著劇中人物隱藏於表象之下的錯綜關係,無限拓寬了想像空間。海報中,豎直的窗框無形間將蘇文謙和池鐵城分隔兩側,曾經的默契搭檔劍拔弩張。蘇文謙、歐陽湘靈(楊採鈺 飾)一改對彼此的排斥,形成了並肩作戰的態勢。手持狙擊槍的蘇文謙仿佛正瞄準窗外窺視的觀眾,讓人不禁心下一驚。
  • 直播——網際網路時代的合法窺視
    換句話說,「窺視」作為欲望,合情合理;作為嗜好,會令人失去理智。1966年,美國人 Gerald Foos 買下了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一所旅館,並改造了每間客房,對房客進行全天候的窺視,同時進行記錄。1995年,他賣掉了旅館,完結了其長達30年的瘋狂舉動,他一直聲稱自己這麼作是為了研究人類,但卻從未想過他「監測」的對象對他的研究全然不知。
  • 《瞄準》窺視之下版關係海報 高能狙擊對決震撼返場
    細節解讀高能氛圍強故事性引人入勝《瞄準》今日曝光的「窺視之下」版關係海報以沉鬱的低飽和色調為主,觀眾處於微妙的「窺視」視角,觀察著劇中人物隱藏於表象之下的錯綜關係,無限拓寬了想像空間手持狙擊槍的蘇文謙仿佛正瞄準窗外窺視的觀眾,讓人不禁心下一驚。池鐵城與秦紫舒(李溪芮飾)眼神流連於對方的方向,神色卻如陌路人。玻璃阻隔之下,人物更深入的情感關係一一呈現。「窺視之下」版關係海報一經發布就好評不斷,看似不經意的細節交織出富有張力的構圖、疏密有致的層次和充滿戲劇性的場面,整套海報信息量滿滿,令人時刻聯想精彩的劇情,回味無窮。
  • 《本能》:男人都喜歡的大尺度電影!這是該片最「赤裸「的評價
    或者說是窺視歐美電影中,關於大膽情慾戲描繪的第一步。噱頭—這種宣傳方式,在那時就被導演們玩轉了。1992年,導演保羅·范霍文攜《 本能》亮相坎城電影節。因為血腥的暴力鏡頭、直露的性場面惹來評委和觀眾的議論紛紛。成為當年國際影壇最著名的事件之一。
  • 《人類本能》人類本能
    第一章《求生本能》本能從初生的嬰兒就被賦有——飢餓或需求幫助時會大聲啼哭,不開心也會哭。這時爸爸媽媽一定會放下手頭的事,跑過來抱入懷中安慰。寶寶還可以本能去分辨食物的可食性——甜的喜歡吃,苦的不喜歡吃。這是幾千年適應環境,遺傳基因的結果——苦的往往有毒,而甜的更安全。回歸到野生環境,人會拼進所有保住性命。
  • 《門鎖》首款海報亮相金雞 白百何遭遇暗中窺視
    電影《門鎖》以當代女性的獨居問題為切入點,講述了表面自信美麗的單身職業女性方卉(白百何 飾)在工作與生活中遭受著各種觀察與窺視,並藉此探討獨居女性究竟該如何自保的問題。此次發布的「窺伺」版海報中,輕推房門的白百何低頭沉思、神情嚴肅,似是察覺到了空氣中隱藏著的危險氣味。
  • 《人類本能》本能超越欲望
    人對於自身本能的認識實在太少。有時候我們要充分發揮我們的本能,有時候我們又需要花更多的時間用理性的力量客服他們。但是,在我們的身體裡存在一種特殊的本能,這種能量驅動著我們成為一種高尚的物種。我們有著超越血緣的,為非血緣但所關注的他人犧牲自己的本能。
  • 《迷霧》——不同視角的人性窺視
    《迷霧》可以說是它的又一創新之作,用不同視角的人性窺視,在幾近最後都乍看平凡的好萊塢電影中,令勇敢冷靜男主形象的崩潰,窺視以人性自身的盲點。
  • 《行屍走肉:生存本能(The Walking Dead: Survival Instinct...
    《行屍走肉》原漫畫作者Robert Kirkman認為,動視目前製作的這款電視劇改編殭屍恐怖題材FPS《行屍走肉:生存本能(The Walking Dead: Survival Instinct)》是「不錯的遊戲體驗」,因為這款遊戲非常注重角色的刻畫。
  • 希區柯克的《迷魂記》,在窺視中滿足觀眾潛意識衝動的宣洩
    「瑪德琳」的過程中愛上了這個假扮的人物(或者更直接地說是滿足了自己對頭腦虛構中完美女性的窺視欲望),當瑪德琳死後——既朱迪的假扮身份消失後,斯科蒂在深度的自責與恐懼中,發展出和瑪德琳相連的所有視覺圖像凝視的強烈欲望。
  • 武術的本能
    萬物都有本能,何謂本能,即本來天生的能力,非後之學。如虎豹善獵,馬鹿善跑、鳥善飛、魚善遊……這些現象無不突出先天本能之技。虎豹不會使用工具,主要支配它們的本能就是以最大的力量撲殺獵物。馬鹿則以快速的奔跑逃生。如果動物沒有這些與生俱來的獵殺和自衛的本能,根本無法生存。我們從自然界萬物中觀察到了自然萬物的本性和本能,加以象形,便可以為我們所用。
  • 《人類本能》人類本能之同理心
    求生本能(人類本能)--BBC紀錄片男歡女愛(人類本能)--BBC紀錄片求勝欲望(人類本能)--BBC紀錄片天生英雄(人類本能)--BBC紀錄片當人們見到其他人有麻煩或痛苦時,都會生起同情心>他們感受到的是人類獨有的本能--同理心當我們看到別人的動作時我們的鏡像神經元就會嘗試模仿該動作同時對方的感受也能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