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導演費蘭克的經典之作,自1994年上映以來,這部電影蟬聯影史第一。這部電影雖然描述的是主人公在肖申克監獄的獄涯人生,從被困囚籠到徹底自由的人生過程。
我們總是試著找出經典之所以經典的原因,會發現,這像極了我們的人生旅途,從被困的無助,到被希望重新點燃,直至重獲自由。
每個觀影的人在看完影片後,內心都是把自己的處境套進去過了一遍,發現跟自己的處境是如此的契合,一種充滿希望的興奮便湧上心間。
一、播撒:內心充滿希望的人,就算被束縛也要播撒希望的種子。
如果沒有種下希望,最初的時候,也許只是身體被禁錮,但後來精神與思想也被禁錮了,安迪是內心充滿希望的人,一進去,便灑下了希望的種子。
1.安迪被冤入獄。
影片一開始,主人公安迪由於被嫌疑殺掉妻子與情人又不能自證清白,被誤判入獄,判處2次終身監禁,並且不得假釋,不得上訴。
我想人生的結果沒有比這更糟糕的了,要活生生地圈禁著走向終點,並且是被冤枉的。
對於主人公安迪來說就是世界的末日,人生的黑洞,自由的終結。
一進去,監獄長諾頓就說,這兒只有兩樣東西,紀律與聖經,把你們的信仰交給你上帝,把你們的身體交給我。
2.幾十年的監獄生涯,被禁錮成為戒不掉的習慣了嗎?
瑞德說:監獄是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這就叫體制化。
安迪的監獄生涯就這樣開始了。每天幹著繁重的勞務,忍受著被揍的屈辱。
監獄裡面的每個人都說自己是被冤枉的,但在長達幾十年的監獄生涯中,他們已經和監獄長在了一起。
圖書館老布布魯克在囚禁50年被釋放出獄後,重新獲得了自由,應該高興才對。而事實卻是由於適應不了高牆外自由的生活上吊自盡了。他們不僅被禁錮了身體,精神與自由也慢慢地被禁錮了。
幾十年的監獄生涯,高牆鐵窗生涯已經成為了戒不掉的習慣。但是安迪沒有被人生的黑洞所吞噬,高牆鐵窗沒有囚禁了他嚮往自由,逃出鐵窗的希望。
3.安迪積極經營監獄關係,找了一把小斧頭,種下希望的種子。
監獄裡面也是一張關係網。杜弗瑞找對了人,不動聲色向獄友瑞德以敲石頭的藉口弄了一把小斧頭。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小斧頭就像消失了一般,因為它作為一顆種子種了下去。
後來安迪把聖經書掏成一個小斧頭的樣子,把小斧頭放了進去偽裝了起來。就像他在聖經扉頁上所寫,救贖之道,就在其中。
要在惡劣的環境中獲得自由,播撒了希望的種子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像安迪那樣精心地去澆灌 希望。
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我們一樣是囚徒,只是我們被囚禁在看不見的關係網中。每當被樊籠困頓地喘不上氣的時候,就想一想安迪被判二次終身監禁,依舊毫不妥協地種下了希望。
二、澆灌:精心澆灌的希望,有了合適的土壤便能如約綻放。
對於希望的種子,如果任其自然成長,也許會在猛烈的風吹雨打中夭折,精心的澆灌才是收穫的重要保障。
1.積極利用銀行家身份,營造自由的機會。
在獄友瑞德利用一包煙打通關係後,安迪獲得了監獄外修房子的機會。在修房子的時候,安迪憑藉自己銀行家的過人才識,幫助警備隊長海利免除了高額稅收,他的條件是請他的獄友們喝啤酒。
安迪的這一做法,迅速俘獲了眾獄友內心的信任與威信,同時也獲得了些許尊敬,也為自由人生的種子澆灌了成長的養分。
2.打理圖書館,為獄友的心安置一個家,也成就了自己。
當獄友老布布魯克出獄後自殺的行為震驚了安迪,這讓他明白這些被囚禁的人已經與社會脫軌了,即使有了自由,再也融入不到正常人的生活了。
他希望通過在圖書館的學習讓監獄中的人學習一門技能,或者在空閒的時候完成初中或者高中學歷,對未來之路都是一種鋪墊。
當然,安迪在幹這些事情的時候想到的是為獄友奉獻自己的力量,但是他得到了更多,通過安迪對圖書館的改造與精心規劃,使得肖申克監獄聲名鵲起,成為業界標杆。
這樣的結果不僅讓監獄長諾頓業務繁忙起來,更是給安迪製造了積累財富,尋求突圍的機會。
3.抓住機會,收集監獄長犯罪記錄,佔據主動權。
由於安迪的努力與付出,肖申克監獄遠近聞名,給監獄長諾頓帶來了機會,對於安迪更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安迪銀行家的身份是他走出的每一步的關鍵所在。這樣的身份更使他容易接觸到核心機密。
每天,安迪被諾頓盯著做假帳洗錢,並把手寫本鎖進隱秘保險箱。
而此時此刻,安迪並不是坐以待斃,此時,他正謀劃著一切。
他利用諾頓洗錢的心理,把帳戶的錢都存到一個假人那裡。誰有這些假人的證件,這筆錢就是誰的。這筆錢為安迪提供了未來的生活保障。
灑下希望種子的同時,我們應該關注 種子的成長,,每一次對種子的澆灌與呵護,都讓我們離希望之果近一點。
三、收穫:只要心中有希望,就沒有到不了的遠方。
安迪說:世上有些地方,是石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東西,完全屬於你的東西,那就是希望。
蒙冤入獄的安迪在長達19年的監獄生涯中,並沒有就此沉淪,而是實現了自我的救贖。
即使在監獄,一樣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照亮著身邊的人。
1.為救贖設置雙重保險,保障希望的實現。
瑞德說:有的鳥畢竟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翼太光輝了。當它們飛走,你會由衷慶賀它獲得自由。
安迪一直在尋找正規渠道,希望找到證人證物,證明自己是被冤枉的,從而使自己重獲自由。
但是,證人湯米出現後,卻被監獄長以犯人越獄為由頭射殺了,這一幕就像一記耳光打醒了杜弗瑞,是他瞬間明白,通過正規渠道重獲自由的希望破滅了。看
到此時,很多人都在為安迪惋惜,覺得證人已死,他再也出不去了,結果是,他憑空消失了。
安迪為自己的自由設置了雙保險。
他一方面尋求正規渠道積極搜尋證人,一方面利用十幾年的時間用小斧頭鑿通了生命通道。
不得不說,這時實現希望最保險的方式。
2.只要心中有希望,就可以到達遠方。
莎士比亞說:希望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支撐生命的安全力量。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依舊頑強地生活,憑毅力憑能吃苦,其實是憑希望。希望就是她心中最明亮的眼睛。
不要垂頭喪氣,至少還有希望。種下一顆希望的種子,收穫人生的自由與未來。希望是一束照亮未來的光,就像安迪所說,希望是他們關不住的東西。
寫在最後:
希望是一顆種子,只要種下,就可以生發;
希望是一處源泉,只要想起,就可以湧現;
希望是一記遠方,只要願意,就可以到達。
只要心中有希望,身居樊籠,那又何妨?
只要心中有希望,精心澆灌,便會綻放。
只要心中有希望,就沒有到不了的遠方。
如果今天就是人生的黑暗之際,希望的種子你準備好了嗎?
只要心中有希望,沒有到不了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