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公裡的5G雲診療:浙大邵逸夫醫院「移動肺癌篩查車」開進磐安

2021-01-11 天目新聞

從浙大邵逸夫醫院到金華磐安尖山鎮有180多公裡,如何讓磐安尖山的村民們能方便地看上省城的大專家?1月8日,一輛移動肺癌篩查車緩緩駛入磐安縣人民醫院尖山分院。伴隨著它的登場,浙大邵逸夫醫院肺癌篩查公益行動在磐安縣的首次服務正式啟動。

這輛肺癌篩查車內裡大有乾坤。它配備了一臺16排32層的車載低劑量螺旋CT和一臺進口的肺功能儀,全車覆蓋5G網絡,配合智能AI讀片技術、遠程醫療系統、影像雲系統等設備,不僅可高效完成胸部檢查,顯示胸部創傷、感染性病變、腫瘤等胸部病變情況,還能快速傳送影像數據到影像雲,實現專家遠程讀片,快速、精準判斷患者的肺癌風險。

同時,由邵逸夫醫院腫瘤內科韓衛東主任、呼吸科蔣漢梁主任、胸外科柳凱主任組成的MDT團隊一大早也從杭州趕到磐安,在尖山分院為市民現場看診,給予診療意見。

當天,這輛移動肺癌篩查車為126名百姓進行了檢查,其中查出肺部小結節者33人,肺氣腫7人,肺感染9人,肺大泡3人,2人需住院接受進一步診治。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醫療服務,真的是為我們老百姓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前來篩查的一名大叔說。

據了解,自1985年以來,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高居首位,是非常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肺癌固然可怕,但是如果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結果會截然不同。肺癌早診早治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期,通過早篩實現早期肺癌的發現,對提高肺癌患者的整體五年生存率至關重要。

為切實幫助到資源相對緊張的基層醫療機構和廣大患者,減輕個人和社會的疾病負擔,邵逸夫醫院不斷推動醫聯體建設及基層雙肺篩查體系,不僅開展肺癌篩查公益行動下基層,還在磐安人民醫院成立了潘宏銘教授團隊工作站,定期開展會診工作。

邵逸夫醫院副院長、腫瘤內科主任醫師潘宏銘教授也將帶領團隊成員定期赴磐安人民醫院全面開展門診、查房、手術指導、學術講座、遠程會診、科技諮詢等,為磐安縣人民醫院的學科建設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為磐安百姓帶去優質便捷、省內一流的醫療服務。

(圖片由邵逸夫醫院提供)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福建省腫瘤醫院開展肺健康篩查公益活動
    原標題:福建省腫瘤醫院開展肺健康篩查公益活動為推進早期肺癌及肺部疾病的篩查、診斷與治療,近日,由福建省腫瘤醫院承辦,白求恩公益基金會、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業委員會發起的「雙肺篩查 肺癌專家強基層義診宣教項目」啟動。
  • 突破禁忌 挑戰高難度 浙大邵逸夫醫院1個月順利實施5例心臟移植...
    這顆健康、活力無限的心臟,在浙大邵逸夫醫院心外科主任錢希明團隊的主刀下,進入新的「工作崗位」。2個小時後,一顆「強壯的心」在患者胸腔內重新強勁地跳動起來,同時,危險的肺動脈壓力也下降了50%以上。這是浙大邵逸夫醫院自9月初成功開展首例心臟移植手術後,第五例高難度心臟移植手術。心臟移植,一直是心臟外科醫生的技術頂峰,也是終末期心臟病人的最後希望。為了救助眾多的終末期心臟病人,浙大邵逸夫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錢希明教授帶領了一支優秀的心臟移植團隊,不斷攀越技術高峰,讓生命重燃希望。
  • 第一屆EAR肺癌精準診療高峰論壇:序寫非小細胞肺癌精準診療未來
    本屆論壇以「在一起 序寫未來」為主題,回顧中國非小細胞肺癌精準診療發展歷程,分享最前沿診療策略及治療成果,進而幫助更多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獲益,促進「健康中國2030」戰略規劃關於「癌症總體五年生存提升15%」的目標早日達成。
  • 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通過精準診療有望讓「肺癌五年生存率」提高到...
    ,伴隨著論壇的一次次舉行,成都精準醫學也在不斷發展進步,在論壇上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提出「肺癌登月計劃」,通過對肺癌精準診療,有望讓「肺癌五年生存率」提高到60%。   李為民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介紹到,2014年華西醫院精準醫學中心的建立,推動了精準醫學的發展也帶動了精準醫學的落地,現在已經把精準醫療用在了治療當中,服務到了越來越多的病人。   在李為民看來,惡性腫瘤是精準醫學發展最快的領域。惡性腫瘤的治療長期以來都是一大難點,費用高、副作用大。
  • 湖北流調顯示:肺癌是癌症「第一殺手」,早發現早診療是關鍵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 近日,來自鄂、湘、豫、贛、皖五省的160多家醫院代表齊聚武漢,成立中國胸外科肺癌聯盟華中分盟。會上發布湖北惡性腫瘤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在湖北,肺癌是癌症中的「第一殺手」,位居發病率、死亡率榜首。
  • 浙大邵逸夫醫院支援荊門
    抵達荊門後,醫療隊在荊門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區)的一層病區,用不到一天時間建立了一個基本符合院感要求的ICU,並已收治14名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 在這支醫護隊伍中,有35名來自浙江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醫護人員,其中11名隊員組成的「男護士團」頗為引人注目。
  • 我市首個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 在市第一醫院啟動
    本報訊(記者 陸麒雯 通訊員 陳靜娜 俞水白)作為發病率和死亡率「雙第一」的惡性腫瘤,肺癌嚴重危害著市民的生命健康。昨天下午,全市首個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在市第一醫院正式啟動。該中心成立後,市醫院將發揮在肺癌精準診療上的特色優勢,加強肺癌的早診早治、多學科協同以及規範化治療,為患者提供診前、診中、診後的全程診療服務。寧波市第一醫院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自8月籌備至今,將門診重新規劃裝修,把胸外科、呼吸科、放療科整合到一個診療區域,這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癌症新型管理模式,貫穿就診全程。
  • 肺癌篩查隊長、骨大俠、超萌鐵甲集結出擊
    英雄名稱:GE高端128層CT—Optima CT680E自由心CT別稱:肺癌篩查隊長攻擊對象:肺癌戰力指數:★★★隨著城市霧霾困擾的加重,人們對肺癌幾乎是談虎色變。有數據顯示,從過去三十年算起至今,中國肺癌的發病率增長了465%,成為發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疾病。肺癌早期篩查難度極高,但卻十分之關鍵。
  • 速讀長三角:上海首家「III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成立
    (上觀新聞)上海首家「III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成立7月24日,上海首家「III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將在長徵醫院腫瘤科正式掛牌成立,這也是在全國範圍內首批成立的III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
  • 西安市胸科醫院腫瘤科專家提醒:關注腫瘤中的頭號殺手——肺癌
    建議進行肺癌的影像學檢查,進而消除疑慮。務必重視肺癌的早期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肺癌的高發年齡為40-65歲,對於肺癌高危人群要定期進行健康防癌體檢。一般的體檢項目中胸透、胸片都發現不了早期肺癌,只有防癌檢查(推薦進行低劑量CT)才能發現早期肺癌。高危人群務必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
  • 「換心」已成常規手術,邵逸夫醫院 1個月連做5臺高難度心臟移植手術!
    通訊員王家鈴李文芳記者柯靜「鈴鈴鈴……」10月3日下午,當大家還沉浸在國慶休假模式時,浙大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移植手術間內,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供心已經取下,供心情況良好……」隨著電話那頭傳來消息,手術室內立馬緊鑼密鼓忙碌起來。
  • 浙大二院
    浙江省衛健委黨委書記、主任張平,杭州市政協副主席、江幹區委書記滕勇,物產中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挺革,浙大二院黨委書記王建安共同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江幹院區揭牌。物產中大醫療健康投資有限公司洪衛良董事長與浙大二院王偉林院長籤署《杭州市江幹區人民醫院新院區合作辦醫協議》。
  • 浙大邵逸夫醫院開啟雙院區機器人手術新徵程 邁入更加精準微創新時代
    都市快報訊 12月15日上午8點50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慶春院區手術室,隨著機器人輔助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的順利完成,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刻也隨之到來——邵逸夫醫院完成了今年第1000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
  • 大慶首家肺癌診療一體大慶市人力資源化中心成立 患者可全病程
    以往,肺癌患者缺乏早診斷意識和就診方向,往往是奔走多家醫院和多個科室,既耽誤了時間,又延誤了病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為改善肺癌的整體防治現狀,全方位照護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質量,中國抗癌協會聯手多家跨界企業合作方共同啟動了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建設項目。
  • 25歲肺癌、28歲肺癌!不抽菸這麼年輕也得肺癌?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醫生,我體檢發現肺上有個結節,你看是不是得了肺癌?」「醫生,我什麼感覺都沒有,不可能會得肺癌!」
  • 中國肺癌防治觀察
    在日前舉行的中美國際肺癌多學科論壇上,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赫捷院士說,肺癌已成為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第一殺手」。其領銜的肺癌診療多學科團隊的最新調查顯示,肺癌發病率在40歲以上人群中急劇上升,在80至84歲年齡段達到峰值。對於中國來說,疫情防控常態化將長遠影響一系列肺部疾病的防治工作。
  • ...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榮獲全球「UNIVANTS卓越醫療獎」-DISTINCTION...
    11月16日,2020年度全球「UNIVANTS卓越醫療獎」評選結果發布,共有來自超過140個國家的180個綜合臨床醫療團隊項目參與角逐,作為中國第一個參與該國際獎項申請的團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綜合臨床醫療團隊以「創新性地應用LCBP肺結節風險模型,優化早期肺癌診斷路徑,提高不定性肺結節患者安全性
  • 雅培攜手中國肺癌防治聯盟開啟中國肺癌早期診斷新篇章-中新社上海
    雅培的LCBP肺癌風險模型將在智健聯盟的「微醫網際網路肺結節診療中心」和AI智能化管理流程被推薦使用。      據悉,此次合作將使雅培前沿的肺癌診斷產品加速惠及廣大肺癌高危人群和患者,全面開啟中國肺癌早期診斷的新篇章。  肺癌是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中國面臨的肺癌負擔尤其嚴重。
  •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版)
    為進一步提高我國肺癌的診療水平、改善患者的預後、給各級臨床醫師提供專業的循證醫學意見,中華醫學會組織呼吸內科、腫瘤內科、胸外科、放療科、影像科和病理科專家,整合近年來肺癌病理、基因檢測、免疫分子標誌物檢測和治療手段等方面的新進展,並同時考慮中國的實際國情和診治的可及性,結合國際指南和中國國情,制定了中國肺癌臨床診療指南,旨在為專業的各級臨床醫師提供循證、指導性意見。
  • 首個適合中國人群的肺癌診斷模型近期將得以應用 全面開啟中國肺癌...
    全球醫療健康公司雅培近期宣布加入國際智能健康聯盟,並與中國肺癌防治聯盟籤署重要戰略合作。通過合作,雅培的LCBP肺癌風險模型將在智健聯盟的「微醫網際網路肺結節診療中心」和AI智能化管理流程被推薦使用。協議於12月19日正式籤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