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取下的顱骨「欠錢裝」是社會之痛

2021-01-10 人民網

「在這裡面用酒精浸泡的,是我女兒的頭蓋骨,比大人撐開的手掌還大些,動手術取下快一年半了。」昨日,年近六旬的榮蘭枝流著淚說。「我看著都害怕,媽媽平時都是藏起來不讓我看到。」一旁摸著拐杖坐在沙發上的凌娟插言道。(3月27日《大河報》)

患者被取下的顱骨,因為欠醫療費插著導管「被出院」,被取下的顱骨因無錢裝上,而放在那裡「等錢代裝」,實在讓人不可思議。因為被取下的顱骨無錢裝上,夫妻反目,丈夫被告上法庭,但法院強制執行也拿不到錢……這是百姓的無奈,也是社會之痛。

因為昂貴的醫療費,很多人小病不敢進醫院,拖成大病、拖成不治之症就只能等死——一個病者之痛,難道不是社會之痛?1994年開始的醫療制度改革至今已有二十年,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了對全民基本醫療保障的方案,在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的今天,按理,作為公益事業的醫療衛生,病有所醫應該不是很困難的事,可是連被取下的顱骨也無錢裝上,充分說明現在的醫療體系已經「生病」了,凸顯我們這個社會保障制度的缺失。

從黨的十七大提出「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到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向人們展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新畫卷。政府對每一位看不起病、面臨生命威脅的公民有責任實施救助,唯有制度化的及時救助,唯有健全的社會保障機制,才會避免被取下的顱骨無錢「裝不上」的痛楚。

醫療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這種需要不是患者能說了算的,再沒有錢的人生了病也得治療。按照現行的醫療保障制度,一方面是保障面過窄,而且看病貴問題依然沒有從根本上遏制,參保人員的「自付部分」仍然是個天文數字,很容易失去公平性,讓低收入看不起病。被取下的顱骨「裝不上」,無疑會進一步加重整個社會的醫療「病情」。

其實,「病有所醫」看得起病應該成為全社會的應有的共同福利。我們除了進一步遏制醫療醫藥費虛高的不正常態勢外,應拓寬基本醫療社會保險的覆蓋面,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儘快建立一套解決弱勢群體看得起病的救助體制。顯然,為社會成員提供基本的醫療保障是現代社會健康運行的基本條件,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因此,徹底改革現行明顯缺乏公正性的醫療體制,使廣大公眾免於被取下的顱骨「裝不上」之類看不起病的尷尬、無奈,刻不容緩。

相關焦點

  • 開顱術後不當「鋼鐵俠」,取下顱骨植入腹部「保鮮」再「回填」
    開顱手術後的病人由於取下一塊顱骨,需要二次手術進行顱骨修補,國內目前流行的修補材料是鈦合金製成的鈦網。然而,這種金屬材料具有價格昂貴等不足,加上外形酷似「鋼鐵俠」,給患者帶來心理負擔。湖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將取下的顱骨植入患者腹部皮下進行「保鮮」再「回填」,這種先進的顱骨修補方法目前國內僅少數幾家醫院可以開展。2020年3月2日,54歲的湖南寧鄉男子周某突發意識障礙伴左側肢體活動障礙,在當地醫院做頭部CT檢查提示:右側基底節出血、壓迫腦室、中線偏移明顯,隨即轉入湖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一科病房。
  • 開顱手術取了兩塊顱骨,能同時做修補嗎
    很多意外事故像交通事故、生產安全事故、高空墜物等都可能造成嚴重的顱腦損傷,治療後也可能遺留顱骨缺損;或者很多人因本身的顱腦疾病如腦腫瘤、腦出血等,而行開顱手術治療,術後由於高顱壓無法即時還納骨瓣,也會遺留顱骨缺損。這就需要及時地進行顱骨修補。
  • 90後小伙頭顱受損大面積凹陷 顱骨修補術後他重現笑顏
    經檢查,事故造成浩楠頭面部多處淤血腫脹,右側顱骨多發骨折、蛛網膜下腔出血。經搶救,浩楠總算是脫離了生命危險。此後,在親友推薦下,浩楠轉院至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接受康復治療。經藥物對症、營養神經、康復鍛鍊和高壓氧等系統治療後,患者因顱腦損傷而受損的各項神經功能明顯好轉。然而,有個心結卻讓小夥子一直鬱鬱寡歡。
  • 那些欠錢不還的人,你們的良心真的不會痛嗎?
    等錢救命,快把欠款還了吧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需要用錢周轉,比如做生意或做工程臨時資金周轉不靈,或遇到兒女結婚,買房,買車……這時候我們就會不得不求助一下有實力幫助我們的人,讓他們伸出援助之手幫一下
  • 顱骨修復手術一定要做嗎
    顱骨修復手術是神經外科當中的一項常規手術,同時也是一項歷史非常悠久的外科手術,早在數千年前我們的先明確的進行了這樣的外科實踐,這說明顱骨修復手術的重要性。
  • 顱骨修補專家王策解讀顱骨缺損不修補行不行
    顱骨缺損不修補行不行?顱骨修補需要進行修補,顱骨一般情況下不修補是不可以的。為什麼要進行顱骨修補呢?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介紹。  顱骨缺損不修補行不行?顱骨是人體中為堅硬的骨頭之一,具有相當高的強度,可以對大腦等頭部器官起到強有力的保護作用。
  • 顱骨缺損後不做顱骨修復手術有什麼影響
    顱骨位於人體骨骼系統的頂層,在脊柱的上方,由23塊形狀和大小各不相同的骨頭組成,他們十分精巧地咬合銜接在一起共同構成完整封閉的顱腔,保護和支持著大腦和頭面部器官。所以顱骨對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兒童做開顱手術後致顱骨缺損,不做顱骨修補術可以嗎?
    顱骨缺損已成為神經外科近年常見的隱患之一,發生範圍廣泛,上至60-70歲的老人,下至5歲左右的兒童。不少兒童因交通事故、高空墜物或者顱腦疾病等行開顱手術造成顱骨的缺失,這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由於孩子年紀小,多數醫生不建議孩子做顱骨修補手術。那麼,兒童做開顱手術後不做顱骨修補術可以嗎?
  • 《魔獸世界懷舊服》微光顱骨怎麼樣 微光顱骨介紹
    導 讀 魔獸世界60級懷舊服裡有很多Raid需要使用消耗品來提升輸出、治療、坦克能力,這裡我們來看下懷舊服藥水、合劑食物等主要消耗品的來源和效果介紹吧。
  • 顱縫再生可減輕顱骨融合症的顱骨和神經認知缺陷
    顱縫再生可減輕顱骨融合症的顱骨和神經認知缺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1:15:04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顱面分子生物學中心Yang Chai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顱骨修補後頭皮緊繃是什麼回事
    核心提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平平安安、無病無災地過一生,但是一些突如其來的的意外總是在我們沒有任何準備的前提下便迎面而來,對身體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顱骨缺損就是當前比較常見的一種意外,完整的頭顱缺失了一部分,變得塌陷不完整。在這種情況,顱骨修補術無疑為患者打開一扇嶄新的大門。
  • ...馬上還錢,能不能把我名字取下來?」欠錢上了「黑名單」 朋友圈...
    大足男子朱某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想到,自己會因為欠錢,在當地的朋友圈裡成了「知名人物」。這也讓他覺得臉都丟大了。原來,他將信用卡給老婆刷了9950元未及時歸還,不但成了被告,還成了老賴,被大足法院納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 顱骨修復術做和不做的後果
    核心提示:顱骨的存在能夠很好的幫助人體抵擋各種外界損害,保護著顱內組織的安全。但我們應該都知道,顱骨雖硬卻不是堅不可摧的,生活中很多意外是我們無法預知的,不少人就因為意外的發生導致顱骨受損。當顱骨發生缺損情況時,是一定要儘快去醫院進行顱骨修復手術的。
  • 紫荊之地何女士:「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她這是什麼意思?
    身價幾百億的何超瓊說道:「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猶如讓人煙霧迷濛,不知道她這是何意。何超瓊給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聯合國和千億姐姐伍淑清對紫荊之地的發言。何超瓊出生於她父親在獲得特殊經營執照的1962年,對於注重好意頭的廣東人來說,何超瓊首先贏得她父親的喜愛。
  • 三歲可以做顱骨修復嗎
    核心提示:顱骨在我們的生命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完整的頭顱有利於維持外形美觀,顱腔的完整封閉,正常顱內壓的穩定,腦脊液、腦血液的正常運行。一旦顱骨某一部位出現缺損,則會給患者的健康以及正常生活帶來諸多問題。
  • 顱骨修補手術有什麼風險
    在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不可抗拒因素,就很容易對顱骨造成一定的侵害,從而導致顱骨缺損。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當出現顱骨缺損問題時,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視。
  • 開顱手術後必須做顱骨修補嗎?
    因此發生顱骨缺損後,需要及時地進行顱骨修補。   顱骨缺損是神經外科當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疾患。發生顱骨缺損之後,會對人的機體產生很大的不良影響,不僅非常危險,容易因外界的撞擊或磕碰等傷及腦組織甚至直接危及生命,而且顱骨的缺損也使顱內環境急劇變化,顱內壓不穩定,腦血液循環,血液循環等受到幹擾,腦神經功能的正常發揮受到影響,產生一系列顱骨缺損綜合症,而且這也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患者容易有自卑抑鬱等情緒。因此發生顱骨缺損後,需要及時地進行顱骨修補。
  • 顱骨修復術全部費用大概需要多少錢
    核心提示:顱骨是人體一塊很重要的骨頭,如果不幸發生缺損,會給人的健康帶來一系列危害。顱骨缺損常見的危害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外形的不對稱或塌陷,直接影響美觀;其次是患者安全性大大降低,沒有了顱骨保護,腦組織很容易受到外界傷害,使情況變得更糟;顱骨的缺損還會導致顱內環境不穩定,腦脊液的循環和血液循環都受到影響。所以,建議患者在顱骨缺損後儘早實施顱骨修補手術。
  • 「老賴」欠錢不還的絕招,一個字「拖」,應該如何應對?
    「老賴」在老百姓的眼裡,不單指經過法院判決,成為「失信被執行人」的一類,也指現實中欠錢不還的人。比如朋友、親戚之間的借錢不還行為。其實不論是哪一種「老賴」,他們對待債權人也好,催收也好,欠錢不還的絕招就是「拖」。拖得了一天是一天,拖得了一刻是一刻,只要不承擔還錢的義務,哪怕是撒潑打滾裝可憐都可以。
  • 上海少女援交:當事人之痛 社會之殤
    [核心提示]一群未滿18歲的花季少女為追捧奢侈品賣淫是當事人之痛,也是社會之殤,為避免更多的花季少女誤入歧途,除了加強未成年監護之外,最好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重新構建家庭、社會以及學校三方面的倫理道德教育,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