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顱手術後的病人由於取下一塊顱骨,需要二次手術進行顱骨修補,國內目前流行的修補材料是鈦合金製成的鈦網。然而,這種金屬材料具有價格昂貴等不足,加上外形酷似「鋼鐵俠」,給患者帶來心理負擔。湖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將取下的顱骨植入患者腹部皮下進行「保鮮」再「回填」,這種先進的顱骨修補方法目前國內僅少數幾家醫院可以開展。
2020年3月2日,54歲的湖南寧鄉男子周某突發意識障礙伴左側肢體活動障礙,在當地醫院做頭部CT檢查提示:右側基底節出血、壓迫腦室、中線偏移明顯,隨即轉入湖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一科病房。
黃萌異主任醫師團隊會診後判斷,患者病情危重,需立即手術治療,否則隨時可能出現腦疝,瀕臨死亡。經家屬同意後,手術團隊在顯微鏡協助下,為患者施行急診開顱血腫清除、去骨瓣減壓、自體骨腹部皮下植入術。手術過程十分順利,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病情平穩後轉回當地醫院康復治療。
4月19日,周某再次入住湖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一科病房,準備接受顱骨修補手術。不過修補的材料不是通常使用的鈦網,而是他自己的顱骨。原來,在上次手術中,醫生將取下的顱骨埋植於患者腹部皮下,讓它保持活性和無菌環境。此次手術就是將埋植的骨頭取出,「回填」到顱骨缺損部位。
完善術前相關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症後,黃萌異主任醫師團隊於4月30日在全麻下為周某施行「自體骨顱骨修補、自體骨腹壁皮下取出術」。手術過程順利,患者於術後第7天傷口拆線,5月8日康復出院。
「顱骨修補術對於顱骨缺損患者恢復顱腔生理解剖結構、修復顱骨損傷具有重要作用」,黃萌異主任醫師介紹,目前國內流行的鈦合金修補材料存在價格昂貴、修補物容易外露、不耐高溫等不足,而且採用這種材料修補後,外形酷似「鋼鐵俠」,給患者帶來不小的心理負擔。而自體顱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隔溫、防寒等優點,還具有完整的骨質結構和誘導成骨潛能,有助於骨質生長和骨緣癒合,對於生長發育中的兒童、青少年尤其適用;此外,採用自體骨無需術中塑形,可運用自體骨微粒對顱骨缺損進行修補,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自體骨修補也不用任何的消毒處理措施,直接從腹部皮下取出就可以使用。
據了解,目前國內能開展自體骨顱骨修補手術的醫院不超過5家。湖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黃萌異主任醫師團隊至今已完成23例該類手術,成功率高達100%,並做到零感染,給去骨瓣患者帶來福音。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梁輝 張曉泉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