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化磚家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化妝品是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的消費品。為了規範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加強化監督管理,保證化妝品質量安全,保障消費者健康,促進化妝品產業健康發展。2020年6月29日,國務院公布新《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並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30年來第一次修訂,其中人們日常用的牙膏將被納入化妝品進行監管成為《新條例》的一大亮點。武漢市場監管局人員曾公開表示:「這是首次將牙膏參照普通化妝品進行管理。」
牙膏納入化妝品監管,是否意味著牙膏是化妝品呢?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關於化妝品的定義。
根據《化妝品衛生監督管理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的化妝品,是指以塗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的方法,散布於人體表面任何部位(皮膚、毛髮、指甲、口唇等),以達到清潔、消除不良氣味、護膚、美容和修飾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
同時,條例還按照風險程度將化妝品分為特殊化妝品和普通化妝品,國家對特殊化妝品實行註冊管理,對普通化妝品實行備案管理。
由此看來,牙膏確實屬於化妝品,且僅屬於普通化妝品的範疇。
根據《化妝品命名指南》第一條第十一項規定:「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不允許宣傳特殊用途化妝品的功效。」《化妝品衛生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二條、第十四條還明確表示,「化妝品標籤禁止標註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在對化妝品廣告的要求中也提到,化妝品廣告不得明示或者暗示產品具有醫療作用,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
《新條例》第七十七條也指出:「牙膏參照本條例有關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牙膏備案人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行功效評價後,可以宣稱牙膏具有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問題等功效。」
也就是說,以後牙膏的宣傳廣告是不允許出現「美白牙齒」、「治療牙齦出血」等帶有美白和醫療效果的口號。
什麼是牙膏
2008年6月27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的牙膏標準《GB 8372-2008》的顯示,牙膏由摩擦劑、保溼劑、增稠劑、發泡劑、芳香劑、水和其他添加劑(含用於改善口腔健康狀況的功效成分)混合組成的膏狀物質。
2008年3月12日,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功效型牙膏標準《QB2966-2008》顯示,功效型牙膏是指添加了功效成分,除具有牙膏的基本功能之外兼有輔助預防或減輕某些口腔問題、促進口腔健康的牙膏。針對改善口腔問題的主要功效包括但不限於:防齲、抑制牙菌斑、抗菌、抗才本質敏感、減輕牙齦有關問題、消除或減輕口臭、除漬增白、抗牙結石等。
百度詞條顯示,牙膏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潔用品,是一種潔齒劑,一般呈凝膠狀,通常會抹在牙刷上,用於清潔牙齒,保持牙齒美觀和亮白。牙膏並不是健康牙齒的法寶,它只是刷牙的輔助用品,具有磨擦作用和去除菌斑、清潔拋光牙面、使口腔清爽的作用。
美國牙科協會給牙膏的定義是:牙膏是和牙刷一起用於清潔牙齒表面的物質。
曾經的牙膏風波
說起牙膏,必須提到後起之秀雲南白藥牙膏,雲南白藥牙膏是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白藥集團」)旗下的產品。
雲南白藥集團誕生於1902年,1971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集團前身雲南白藥廠正式成立,1993年企業改制為雲南白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名列首批國家創新型企業,是享譽中外的中華老字號品牌,也是雲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
但在2018年,一篇指責雲南白藥牙膏裡添加「氨甲環酸」的止血成分的帖子刷爆了網絡,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
該事件的起因是文章中名為「科普醫生博雅」的用戶發文指出,雲南白藥牙膏中起到止血功效的並非傳統中藥成分,而是「氨甲環酸」。「氨甲環酸」又名「凝血酸」,該藥物主要的作用是止血凝血,屬於血液科醫生常用的止血藥,並且還是處方藥。(就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嚇得網友們紛紛不敢使用,也將雲南白藥推向了風口浪尖。
2008年10月24日,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發布聲明回應雲南白藥牙膏事件。對於公眾聚焦的氨甲環酸功效與安全問題,聲明中表示:氨甲環酸(又名凝血酸、傳明酸)常用於止血,具有抗纖維蛋白溶解的作用。作為藥物使用時在國內有口服片劑和針劑兩種劑型,片劑為每片500mg,針劑每支1g,國內推薦的劑量是每天1-2g,國外沒有成人最大的安全劑量上限,但最大的推薦劑量有時可以用到6g,兒童最大劑量上限是3g。1962年日本即開始生產含氨甲環酸的牙膏,研究結果表明,該牙膏對牙齦出血有輔助減輕作用。目前國內外多種功效牙膏都使用了此成分。同一種化學物質可能既用作化妝品原料,又可用作藥品原料,但使用目的和使用量會有不同。
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同時確認,氨甲環酸不是國家標準《牙膏用原料規範》(GB22115)所列的牙膏原料禁限用物質。為確保使用原料安全,協會要求企業在產品研發階段綜合考慮暴露量、作用部位、攝入途徑等方面,對產品安全風險進行評估,通過安全評估方允許產品上市。協會同時提醒,希望消費者科學理性認識氨甲環酸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根據實際需求選用牙膏產品。
不過,對於微量添加的氨甲環酸是否會對止血奏效,也有專家和行業內人士都表示懷疑。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陳曦主任在接受《驅動中國》記者時曾表示,牙膏中的氨甲環酸具體含量未知,能否起到止血作用還未可知;其次,即使牙膏能夠止血,在口腔科醫生看來,這也只能起到掩蓋症狀的作用。更何況,有時牙齦出血可能預示身體出現問題,掩蓋症狀反而不利於治療。
在日化資深評論員清揚君來看,可能是因為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的緣故,消費者都喜歡有「醫療效果」的產品,比如化妝品、牙膏、保健品,儘管大多數產品並沒有其產品宣傳的效果,但是有功效的產品確實比普通產品銷售的好。
小編認為,等到《新條例》正式實施,消費者應該不必再為商家大肆虛假宣傳而煩惱了,畢竟新規定明確指出,牙膏只是普通化妝品,不存在醫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