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迷宮》在全球的熱映,迷宮元素也備受關注,但回顧起來,電影與迷宮結緣甚至可以追溯到卓別林時代,而迷宮對電影的影響也絕不僅限於場景設計,還進一步滲透至敘事結構、時空觀念。在此,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十部必看的迷宮電影,如果你是主人公,你能否順利逃出生天呢?
《異次元殺陣》——立方體
影片中的迷宮是一個巨大的立方體,被分為19×19格,每個格子都是一個獨立空間,通過六面牆上的出口與其他房間相連。但更為詭異的是,不少房間之中布滿機關殺陣,只有有限的房間才安全。倖存者便是依靠各種數學規律計算通往出口的路徑,但一切令他們大失所望——立方體並不是靜止的,而是一個活動的魔方。
《閃靈》——雙重迷宮
整部電影的空間由走廊、樓梯、大廳、臥室構成一個巨大的迷宮,人性在其中不免會墮入迷失的深淵。而在城堡的外面,庫布裡克還用植物建構了一個巨大的迷宮,這個室外的空間與室內的幽閉空間形成了雙重的映射關係。更有深意的是,城堡的桌子上還放置了一個迷宮模型。在傑克·尼克爾森審視模型的時候,影片呈現出超現實的母女遊戲其中的場景。
《潘神的迷宮》——漫遊奇境
魔幻現實主義的高飽和色彩下,德爾·託羅所呈現的迷宮是冥神的世界,這是幻想的秘境,長著山羊角和透明眼珠的半獸人——潘神等待小女孩奧菲利亞的挑戰。懷抱裡的童話書是通往潘神迷宮的入口,而影片中迷宮深處,赫然有一個無眼睛的食人惡魔,象徵著人內心的恐懼。小女孩奧菲利亞最終抵達迷宮的中心,但她卻不得不面臨以血祭抵達天堂的不朽,這是基督的精神——拋卻了肉體,拯救了世俗的靈魂。
《迷宮物語》——鬼怪屋
正如大林宣言的《鬼怪屋》一樣,《迷宮物語》中的人物能通過鏡子穿梭,在隨意變形的畫格中,賦予迷宮一種超現實色調。各種各樣的幽靈、怪物亂入,一如鬼蜮,時而詭譎,時而喧鬧,時而更遁入電子虛擬世界。
《魔幻迷宮》——隱牆
典型的石牆迷宮,爬滿藤條,牆壁上的植物都長著眼睛,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小精靈。這座迷宮入口處沒有分岔也沒有拐角,看似只能不停地走下去,岔路卻隱在牆上,通往中間複雜的迷宮。但如果沿著開始那條看似無盡的道路前行則很快能到達城堡。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斯芬克斯之謎
在原著中,迷宮是霍格沃茨學校的操場施加了魔法而變換出來的,化作六米高的樹籬迷宮,三強爭霸賽的獎盃就放在中間。無出意外,迷宮裡有各種各樣的魔法樹阻礙去路,還有無數的鬼魂,最後一關則是斯芬克斯之謎。哈利·波特完成解密,才最終走出了迷宮。為了拍攝這座恐怖迷宮,特技團隊搭建了一部分真實迷宮,高達25英尺,長40英尺。迷宮中的牆相互獨立,由電腦控制,可以根據劇情的需要自由膨脹和升高。
《龍爭虎鬥》 ——鏡子迷宮
影片高潮處的場景是完全由鏡子構成的密室,移動暗門的背面也是一面鏡子,與牆壁構成整體。身處迷宮之中的打鬥難度成幾何級增長。因為在這裡,越深入則越多自己的影子,難辨方向,甚至不能有效地擊打對手。石堅在暗成為偷襲者,也能隨時藏匿,而李小龍只能通過打破各面鏡子來減弱對手的迷惑效果,並最終將之手刃。
《盜夢空間》——時之沙漏
在《盜夢空間》中,時間和空間都被延展成無限,真正起作用的在於每一層和上一層的那個時間比。而在真正的空間造型上,影片的靈感來自達利和埃舍爾的藝術品,各種變形的物體構成了夢境中的空間結構,甚至是整個城市的倒轉、整面大樓的鏡子以及夢境中天涯海角的孤城,都是這種藝術思維的延伸。甚至連人類的意識也都變成了一層層的迷宮。
《移動迷宮》——魔力迷宮
這是最有古希臘精神的迷宮,高聳的巨石,具有不斷開合的魔力,人面對這樣的迷宮會不自覺地產生敬畏之心。這個迷宮設計為環形結構,中間有一塊方形的區域,圍住了片中的主人公,然而移走入迷宮區,變不得不面對隨意運動、倒塌的巨石以及穿越期間捕殺人類的鬼火獸。只有勇敢敏捷、速度飛快的人才有機會逃離這個地方。
《1408幻影兇間》——空間結界
一個具有超自然能力的房間自身就成為了一個迷宮,更可怕的是它沒有出口——即便打開窗戶也逃不出去。這個殺人房間有五種主要的能力,空間結界、幻術、自身變形和復位、靈魂搜索以及物理攻擊。每個人都會被其逼瘋,在幻象(也許是真實)中面對各種詭譎的狀況,經歷酷熱、嚴寒以及溺水……在這些迷宮電影的場景中,這也許是最小卻最讓人心生恐懼的一個。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推薦文章
電影主題手繪南瓜燈展 赫本夢露容顏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