蚧殼蟲防治手冊,防治經驗分享,果農說這樣治療最有效

2020-12-24 農財購

5月、7月、9月也是蚧殼蟲發生的高峰期,並且此時的蚧殼蟲已經遷移向果實危為害,目前不少地區已經發生,希望大家能引起注意,多到果園排查。

1、目前蚧殼蟲多發

比如廣州從化這邊的,在6月18號的時候,已經發現為害嚴重了:

圖片來自網友

上面這種是蚧殼蟲中的橘綠棉蠟蚧(白色的部分),若蟲和成蟲都群集在枝條、葉片、果實上吸取汁液,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些橘綠棉蠟蚧都是一群一群的,而且發生在樹冠的下部。葉片上還有灰色/黑色的覆蓋物,這種就是蚧殼蟲蟲體排洩大量「蜜露」之後,誘發的煤煙病,這種覆蓋在葉片表面,直接影響光合作用,導致樹勢差,葉片黃,繼而影響果實膨大,落果等。

重點是這個還會擴散!上面的是6月18號發現的比較嚴重的一顆,到現在6月25號,又已經擴散到了新的植株上,並且隨著現在果實的膨大,蚧殼蟲遷移到果面,這樣的果子,售價低,味道差。

圖片來自網友

這種蟲害,剛開始發病的時候,只有幾顆,但是如果放任不管,擴散也塊,防治的成本直接翻2-3倍,本來今年價格不好,產量也不高,需要提產量降成本,所以對於這種費錢的蟲害,一定要把它扼殺在搖籃裡。一發現就重點噴藥,定期二次複查,斬草除根!

圖片來自網友
圖片來自網友

下面的是江西撫州地區爆發的褐圓蚧,遠看像潰瘍病病斑一樣,枝條和葉面都有,情況不容樂觀。

圖片來自網友

2、蚧殼蟲危害

蚧殼蟲是常見的有糠片蚧、褐圓蚧、矢尖蚧、紅圓蚧、吹棉蚧、堆蠟粉蚧、柑橘粉蚧等。為害葉片、枝條和果實。蚧殼蟲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飛,雌蟲和幼蟲一經羽化,找到適宜的處所後,便把口器刺入花木植物體內,吸取汁液,開始固定生活,終生寄居在枝葉或果實上,使寄主植物喪失營養並大量失水,造成葉片發黃、枝梢枯萎、樹勢衰退,且易誘發煤煙病。煙煤病發生後,使葉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受害嚴重的植株,樹勢衰退,最後全株枯死。

3、蚧殼蟲真的很難治

每年都有人因為蚧殼蟲而損失慘重,除了它本身嚴重影響售價外,還有一個就是確實難治,所花成本較高。這個小編深有體驗,用噻蟲嗪,吡蟲啉等像平常那樣噴藥之後,老是復發,而且防治的根本就不徹底, 反反覆覆,特別糟心,觀其原因,就是因為以下幾點:

01、難以被藥液直接接觸到

蚧殼蟲的體壁表面或硬化或被覆一層硬殼(如矢尖蚧),或有粉狀蠟質分泌物(如粉蚧),或體被臘質分泌物呈白色粉狀、玻璃狀或棕褐色殼狀。這些都會導致藥液無法直接接觸,比如上面的橘綠棉蠟蚧,就是在體周以及背面附有那種白色的蠟質棉狀物,這種不要說藥液了,你就是把它放進藥水桶裡,拿出來還是照樣不沾水,當有水珠噴到蠟質棉狀物上面時,會自動滑落,藥液無法沾到蚧殼蟲上

蚧殼蟲的體壁表面或硬化被覆 1 層硬殼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若蟲周圍覆蓋蠟層,藥液一接觸就滑落或者彈開了,給防治帶來了極大困難

這個有蠟質棉狀物的,即使直接放在水中,拿出後,也照樣不被浸溼,所以噴藥時,可以加樂透有機矽助劑,保證藥可以接觸到蟲或者卵。

02、多代重疊,藥劑限制,無法殺卵

對於普通藥劑我們知道,是難以殺卵的,就算是螺蟲乙酯也只是對卵有抑制作用,而且還要通過沾染卵殼而起效,這就要求施用的藥劑在植株上分布均勻。經常有朋友問我,打蚧殼蟲有什麼特效藥?能直接殺卵的這種,確實沒有,目前最好的就是螺蟲乙酯了,雖然不能直接殺,但可以影響其產卵,即使產出,卵也不能正常發育,前提是要能接觸的到。

成蟲在腹部分泌白色的絮狀卵囊,產卵其中,卵周圍同樣有蠟層,藥液難以接觸到,但是卵不吸收植物營養,所以一些內吸性的藥液也同樣束手無策。

主要防治上面的困難就上面兩點,但僅僅這兩點就讓果農苦惱不已。不過也並非無法克服!

4、防治蚧殼蟲

其實對於蚧殼蟲的防治來說,確實和粉蝨非常的像,兩者的道理都是相通的,這裡分享下自身的防治經歷。

01、藥劑選擇

藥劑上,我選擇的是阿維.螺蟲乙酯 有機矽,我們知道,對於防治蚧殼蟲,白粉蝨、薊馬等蟲害,螺蟲乙酯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光有這個不夠,想要藥液能接觸到卵,成蟲,還需要有機矽這個展著劑,這個非常重要,不加這個,即使很貴的螺蟲乙酯很也難達到效果,並且還浪費了錢。

圖片來自網絡上的詳情,可以很好地跟大

螺蟲乙酯

螺蟲乙酯是除了名的持效期長的藥劑,對刺吸式口器害蟲具有傑出防效,是一種內吸且雙向傳導的全新化合物,通過雙向傳導將藥液運輸至難以到達的部位,保護新生長組織。殺蟲抑卵,由於持效期長,可以減少噴藥次數,對隱蔽性和有殼的害蟲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如蚧殼蟲、粉蝨)

螺蟲乙酯我選擇的是德朗 阿維.螺蟲乙酯,大家也可以選擇 拜耳的 畝旺特,懸浮劑,一些仿製品因為多數沒有考慮吸收環節藥效較差,有些製劑雖然表觀指標非常好,但有效成分並沒有很好的被葉面吸入。

為什麼要螺蟲乙酯 +樂透有機矽?

圖片來自網絡上的詳情,比較能清楚直觀

對於成蟲、幼蟲、若蟲,螺蟲乙酯必須先被植物葉片吸收,再分布,然後被害蟲吸入體內起效,所以螺蟲乙酯的吸收成為前提,而樂透通過其優秀的展著性,粘附性,使藥液分布均勻。另外,畝旺特或者德朗 因為是懸浮劑,植物的吸收是其弱點,所以要配合樂透使用,以降低施藥技術。對於卵的防治,通過沾染卵殼而起效,加入樂透後,藥液可更大機率的接觸到卵殼。

紅圓蚧,圖片來自農業助手

02、噴水量增加1.5-2倍,噴透噴溼

蚧殼蟲這個如果僅僅是藥液飄過去的話,很難衝擊到厚重的蠟質層的內部,如果是觸殺型的藥劑的話,效果就更差了,經常有朋友反映,為啥他螺蟲乙酯都噴了2次了,噻蟲嗪,吡蟲啉也都用了,怎麼還是沒有效,很關鍵的原因就在於這裡。

打水槍壓力調節的大些,一個是可以衝掉一些煤煙,一個是能使藥液和蟲害接觸的更好,還有就是用水量多,如果打完藥之後,發現用水量和平時一樣,只能說打的不夠好,針對嚴重的果樹,我是直接打到流水的,雖說加了樂透有機矽,很容易打溼潤,但是也不能鬆懈。

03、第三個重點就是:連續打2次

由於防治困難,難免會有漏網之魚,第一次打徹底之後,第二次會更容易打些,不要害怕,這種病就要集中,徹底控制住才能放心。一定要勤快觀察,如果見個別果樹有復發現象,請立即補噴。

其他:

樹體保持通風透光,適時修剪。

5、總結:

防治蚧殼蟲其實下定決心,注意細節,防治起來也很簡答,這裡再次總結一下:

1、一經發現立即處理,避免擴大。

2、防治煤煙病的根本在於防蟲,蟲治理好了,煤煙病自然慢慢消失。

3、蚧殼蟲防治用 德朗 或者畝旺特(我熟悉的是兩個牌子,其他沒試過),然後一定記得配合助劑使用。

4、用水量是平時的1.5-2倍。

5、一定要連續噴2次,間隔7天,之後勤快檢查,復發則繼續噴。

本期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大家還有什麼疑問,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同時,希望大家多多轉發分享收藏,小編將感激不盡~

相關焦點

  • 果樹蚧殼蟲防治措施
    今年來蚧殼蟲的為害也越來越嚴重,防治越來越困難,成為讓果農非常頭疼的蟲子,為什麼會這樣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防治難點當9月份我們看到密密麻麻的一樹的蚧殼蟲時,此時的蚧殼蟲已經成年,周身覆蓋一層厚厚的蠟質層,將自己嚴嚴實實的包裹起來。這個時間用藥,藥劑很難穿透蠟質層被蚧殼蟲吸收。這是蚧殼蟲防治困難的最主要的原因。
  • 果樹用藥注意事項,殺蚧殼蟲的有效藥
    4、防治蚜蟲、網蟲,紅白蜘蛛、蚧殼蟲、梨木蝨等小蟲一定要注意使用助劑。 5、由於現在很多農戶使用噴藥設備比較先進,畝用水量越來越少,所以現在配藥還要關注畝用藥量夠不夠的問題。 三、殺蚧殼蟲的特效藥。
  • 「五小害蟲」蚧殼蟲防治攻略
    蚧殼蟲是城市園林綠化中的主要害蟲,種類多、危害大,植物一旦感染就容易出現黃葉、落葉現象,嚴重時整個植株都有可能會死亡,因此發現後要及時治理。【形態特徵】卵:橢圓形,初產淡粉紅色,後轉變淡黃褐色若蟲:扁卵圓形,淡黃褐色,蛻皮後眼、觸角、足、尾毛均退化或消失,開始分泌蚧殼。雌成蟲:橢圓形,較扁平,長5mm,寬3mm左右,淡粉紅色,有較厚的白色蠟粉。
  • 這是柑橘「蚧殼蟲」嗎?該怎樣防治?
    柑橘蚧殼蟲是柑橘的主要害蟲之一,常年對柑橘樹造成危害,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發生也各異。 近日,一位用戶在「問答」一欄提問:各位專家好,這個柑橘樹得了什麼病? 如下圖
  • 「蚧殼蟲」肆意危害柑橘果園,如何防治成難題?
    馮濤(安徽省六安市,農技站) 蚧殼蟲危害,建議使用聯苯菊酯+烯啶蟲胺或噻蟲嗪噴施防治。 毛維山(雲南省大理,擅長柑橘、葡萄、棗) 蚧殼蟲危害引起的用螺蟲乙酯或噻嗪酮防治。
  • 果樹上有蚧殼蟲難治?老農用這幾招,蟲子消失,果子大又甜
    果樹上面有了蚧殼蟲,一般果農認為比較難治,可能還是對這個害蟲不夠了解,我覺得進行防治之前,先要了解一下蚧殼蟲在果樹上是怎麼存活。當我們到果園裡去看果樹,樹幹上面有白色的小蟲子,背上面有一層厚厚的殼,爬來爬去,有時候果樹上的葉片也能發現,基本就可以判斷果樹已經長了蚧殼蟲。
  • 家裡9種東西自製蟲藥,殺滅蚧殼蟲、紅蜘蛛,無毒害效果好
    對於喜歡養花的新手來說,這些害蟲更是老大難,而且不光是月季,很多花卉都會遇到這些害蟲,比如茉莉、含笑、米蘭這些木本植物,還有菊花、天竺葵這些草本植物,而多肉植物更是經常被蚧殼蟲困擾。所以今天就總結一下,防治紅蜘蛛、蚜蟲、蚧殼蟲有哪些簡單有效的方法。(一)紅蜘蛛如何防治很多人以為紅蜘蛛是一種蜘蛛,其實它是一種蟎蟲,叫短鬚蟎,是很常見的一種危害花卉葉片的害蟲。
  • 養好蘭花,蚧殼蟲危害大,輕鬆幾招根治它
    要說什麼花卉最有內涵,大家自然就會想到蘭花,這種花卉姿態飄逸,開花素雅芬芳,內斂中蘊含著高貴,在眾多的花卉裡面顯得是卓爾不群,自古以來人們對蘭花都是讚不絕口的,養幾盆蘭花也是極有情趣的事情,欣賞蘭花開品味蘭花香,可以說是最美的享受。
  • 植物感染上蚧殼蟲該怎麼處理?生病用藥治,對症可輕鬆搞定
    在眾多種類的蟲害中,最難防治的大概就是這一種了,那就是蚧殼蟲又稱介殼蟲。這種蟲害最常出現在果樹中,很容易會產生煙煤病,如果生病,果樹就會產量下降嚴重的就會死亡。一、果樹因為蚧殼蟲的繁殖非常迅速,所以在防治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很容易反覆,無法徹底除根,果樹上的蚧殼蟲防治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因為可以採用農藥來殺滅。
  • 面對160多種蚧殼蟲危害,這樣做可蟲卵皆殺,阻斷其繁殖
    危害作物的蚧殼蟲有160多種,這樣做可蟲卵皆殺,阻斷其繁殖一、把蚧殼蟲看透1、蚧殼蟲為刺吸式害蟲,以吸食植物汁液為生由於對蚧殼蟲的認識比較少,近年來蚧殼蟲危害嚴重,加上殺撲磷的退出市場,大家對蚧殼蟲是束手無策。2、蚧殼蟲的運動方式:蚧殼蟲自身運動距離很短,主要在本樹枝幹間和鄰近樹之間傳播,也藉助風雨、動物、昆蟲、農事操作、苗木調運等傳播。
  • 柑橘「蚧殼蟲」用藥幾個知識點,看完心中就有數
    柑橘蚧殼蟲是柑橘的主要害蟲之一,常年對柑橘樹造成危害,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發生也各異。 來自廣州市的用戶在「問答」一欄提問:各位老師好,請幫忙看看這個是什麼白色的地方,裡面有個蟲子的。 如下圖
  • 蚧殼蟲大軍來襲,家裡植物上面多了一層蠟油,花友該怎麼辦?
    花友說,出門幾天,回來後梔子花上邊有一層「蠟油」,不知道是怎麼了?定睛一看,是有一層蠟質!原來是蚧殼蟲!由於成蟲移動性很小,幾乎不怎麼動,幼蟲具短腳,幼齡可移動覓食,稍長則腳退化,這不僅影響著美觀,也影響著生活,由於蚧殼蟲都較小,所以很多朋友都無法分辨。盾蚧殼蟲具有蠟腺,因此能分泌蠟質介殼,所以蚧殼蟲大軍來了之後,可能植物上會出現「油」,蚧殼蟲通常是在植物枝葉或莖上吸汁為生,嚴重時會造成枝條凋萎或全株死亡,此外,介殼蟲的分泌物還可引起煤煙樣病害。
  • 一位70歲老果農,有著15年大櫻桃種植經驗,教你如何防治介殼蟲
    前幾天,有一位遼寧的粉絲私信農學博士,問我春季應該如何防治大櫻桃介殼蟲,因為我對果樹不甚了解,所以,特意諮詢了老家幾個種植櫻桃園的師傅,他們都擁有十幾年的種植經驗,在病蟲害防治這一塊,很有心得。在這裡插一句,農學博士的老家是在沂蒙山區,大部分土地都是丘陵山地,非常適合發展林果業,而大櫻桃一斤可以賣到10-15元,自然而然,櫻桃園種植規模都很大。
  • 長壽花葉片上的褐色油脂狀圓點也是蚧殼蟲的一種
    長壽花葉片上的褐色油脂狀斑點,也屬於蚧殼蟲感染:長壽花屬於景天科伽藍菜屬肉質植物,擁有許多與多肉植物相同的特性,在缺少陽光、通風不暢而又溼度較大的環境下極易滋生蚧殼蟲。蚧殼蟲不僅僅是多肉植物的主要蟲害,而且也是「園林三害」之首,繁殖速度驚人,主要依靠刺吸植物的汁液維持生存和繁殖,其排洩物常常可引起其它真菌和病菌感染,比如煙煤病、黑腐病等。由於其蟲體表面覆一層臘質,施藥不易被吸收,往往治癒效果不佳。
  • 長壽花得白粉病、長蚧殼蟲、葉子被蟲子吃光了怎麼辦?如何防治?
    ①上手捉是最簡單粗暴的,抓走捏爆就好,家裡就那麼幾盆的話,捉是最好的辦法,看見了就捉,看到了就捉掉,不要等它長大,越大吃得越多,葉子損失越快;②如果養的花多的話,用捉的不太現實,則一定要用藥,吡蟲啉或殺軟骨蟲子的微毒藥都有效,用個一兩次基本消滅完,如果怕土裡還殘留蟲卵要多用幾次
  • 多肉法師葉片上長白點,怎樣區分是白粉病還是長了蚧殼蟲
    法師葉片長白點,怎樣區分是白粉病還是長了蚧殼蟲?防治措施:白粉病屬於真菌感染,主要危害植物的生長代謝,會導致盆栽植物出現葉片枯黃、嫩葉畸形甚至萎蔫的現象,大家可以在發病初期就噴施一些針對性藥物用於防治,比如:粉鏽寧、甲基託布津等,首次施藥後間隔一周重複噴藥一次效果更好,而且施藥時葉片正反面都要噴到。
  • 綠籬枝幹被白色棉狀物包裹,不要不在意,可能是蚧殼蟲在危害
    其實這是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很常見的一種蚧殼蟲——白臘蚧危害所致,而這些看起來像白色棉狀的物質,正是白臘蚧在枝幹上固定之後所分泌的大量白色蠟質物。白臘蚧在園林綠化上十分常見,主要就是危害像小葉女貞、紅花檵木、黃楊等栽植較為密集,枝幹通風性不好的綠籬植物,而且以小葉女貞、紅花檵木的受害最為嚴重!
  • 月季長了蚧殼蟲怎麼辦?杆子上白白的真討厭,千萬別刮,一招搞定
    其實這就是一個簡單的蚧殼蟲,木木一直在文章中都沒有提到過,是因為在月季上這種蟲害確實不太常見,而且雖然比較麻煩,但是治療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不過最近有這麼多人問,木木就來把大家所提的關於蚧殼蟲的問題總結一下然後來給大家簡單的說一說。如果覺得好,就幫忙轉發一下吧。
  • 樹木枝幹上長了許多棕黑色小圓球,不要不在意,這是蚧殼蟲在危害
    前幾日一位做綠化管理的朋友給我打來電話,說是他養護的工地上有幾棵杏樹出了問題,枝幹上長了很多棕黑色的小圓球,密密麻麻的,看起來十分瘮人。我讓他給我發了幾張現場的照片,發現朋友所說的這些分布在枝幹上的棕黑色小圓球,竟然是園林上及果園中都十分常見的一種蚧殼蟲——朝鮮球堅蚧!那麼,什麼是球堅蚧呢?
  • 冬春清園時,須注意蚧殼蟲的防治及清除
    蚧殼蟲,又名「蚧殼蟲」。介殼蟲是柑桔、柚子上的一類重要害蟲,常見的有球堅蚧、草履蚧、日本龜蠟蚧、吹綿蚧等,危害葉片、枝條和果實。【1】發生規律:蚧殼蟲蟲體小,繁殖快,1年繁殖2至7代,蟲體被厚厚的蠟質層所包裹。該蟲的危害被列為園林「五小害蟲」之首。常見寄主有蘋果、梨、桃、杏、李、梅、櫻桃、醋慄、枇杷、葡萄、核桃、柿、桑、茶等。雌成蟲和若蟲群集固著在枝幹上吸食養分,或在果實和葉片上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