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凡爾賽文學」了,來看看少女漫畫《凡爾賽玫瑰》的影響力

2020-12-24 白漫

導讀:因為一個網絡詞彙「凡爾賽文學」,曾經的一部經典動漫《凡爾賽玫瑰》最近多次被提起,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那麼,《凡爾賽玫瑰》究竟是一部怎樣的作品呢?來了解一下這部寶藏動漫吧。

誕生於70年代的《凡爾賽玫瑰》

如果說起日本動漫《凡爾賽玫瑰》,現在的很多漫迷可能並不是很了解。這部作品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由漫畫家池田理代子在1972年時創作,在周刊《瑪格麗特》上連載後獲得了巨大成功,被譽為日本的國寶動漫,在全世界享有盛名。在當時的20世紀70年代時,池田理代子的這部《凡爾賽玫瑰》與手塚治虫的《怪醫黑傑克》、永井豪的《惡魔人》一同被選為了日本三大不朽傑作。

這部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浪漫歷史劇《凡爾賽玫瑰》,圍繞著真實歷史上的法國瑪莉皇后、瑞典貴族漢斯,以及虛構女主——從小被將軍父親作為男性培養起來的禁衛隊長奧斯卡等角色展開,講述了18世紀前在法國凡爾賽皇宮裡的亂世愛恨情仇

《凡爾賽玫瑰》和「凡爾賽文學」如果說這部作品有什麼能和「凡爾賽文學」相關聯的,那大概也就是奢華的貴族生活方式了。「凡爾賽文學」講究「低調的炫富」,用明貶暗褒的方式來炫耀,但是,這部作品裡並沒有炫耀的成分,相反,《凡爾賽玫瑰》讓人印象深刻的,並不止於貴族生活的華麗奢靡。

《凡爾賽玫瑰》的故事背景

《凡爾賽玫瑰》的故事發生在大革命前的法國,在貴族傑吉爾將軍的家裡誕生了第6個女孩,因為出生時哭聲強勁有力,被將軍當作男孩來撫養,起了個男孩子的名叫奧斯卡。按照父親的期望成長的奧斯卡,在其14歲那年成為了皇宮親衛隊的隊長,為法國太子妃瑪麗·安託瓦內特保駕護航。

《凡爾賽玫瑰》這個故事正是圍繞著奧斯卡一生的愛恨情仇展開,雖然是虛構故事,但是故事中不乏很多真實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所以,作者池田理代子也被稱為「漫畫歷史學家」,接受過法國政府頒授的「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感謝其在法國歷史文化等方面的普及貢獻。

《凡爾賽玫瑰》的女主奧斯卡,是早期的「女扮男裝」角色,劍術武藝高超,身體比男性輕盈,吊打當時幾乎所有的貴族子弟。一輩子沒有離開過軍裝,武器,高頭大馬的奧斯卡,因為女扮男裝幾乎是一位男女通吃的角色。

少女漫畫《凡爾賽玫瑰》裡的愛情

《凡爾賽玫瑰》之所以能被稱為早期的少女漫畫,是因為該故事裡有著少女漫的經典愛情。《凡爾賽玫瑰》中的兩位女主分別被稱為白玫瑰和紅玫瑰,從小以男性培養長大的奧斯卡是「白玫瑰」,而早早地嫁給了路易十六的瑪莉皇后則是「紅玫瑰」。

身為親衛隊隊長的奧斯卡和太子妃瑪麗,同時愛上了風度翩翩的年輕瑞典貴族漢斯。為了自己的男神,奧斯卡也穿了這輩子唯一的一次女裝。然而,漢斯愛的人是瑪麗,看到漢斯對瑪麗真摯的愛,愛而不得的奧斯卡也感到痛苦萬分。在故事的後期,戰場上的奧斯卡和自己的青梅竹馬走到了一起,有過一段短暫的愛情。

《凡爾賽玫瑰》與其他的少女漫最大的不同,在於這個故事的主線雖然是愛情,但是格局卻更加廣闊。他的故事主題早已高於愛情之上,尤其以真實歷史為舞臺,因為這個故事不論是人物設定,還是故事的敘事方式,都為少女漫畫打開了一個新局面。曾經有這樣一句評價:

「20世紀真正保留浪漫主義並將之發揚光大的,反而是日本的少女漫畫。」

《凡爾賽玫瑰》的影響力

在當時的70年代,「女扮男裝」的故事是一股清流,打開了女性漫畫的新世界。奧斯卡這個角色的塑造,美麗的外表,傑出的才能,善良的心腸,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雖然身為貴族,卻依舊心懷庶民,有著大格局和廣闊胸懷的奧斯卡無疑是非常有魅力的角色。這部動漫裡,主角糾結的人生和所處立場,以及內心的追求之間,產生的諸多戲劇化的矛盾,讓奧斯卡的故事充滿戲劇性轉折。應該說,《凡爾賽玫瑰》的出現,讓日本少女漫畫有了更豐富的層次。

《凡爾賽玫瑰》作為70年代影響力最大的漫畫作品,曾經被改編成音樂劇登上了寶冢歌劇院,創造了當時的最高上座率。同時,這部經典漫畫也被改編成TV動畫及真人電影等,是名副其實的寶藏動漫。

總結:

作為早期的少女漫畫,《凡爾賽玫瑰》是很多人的青春回憶。這樣的寶藏動漫理應被更多人熟知,但是因為「凡爾賽文學」這個詞被重提,卻給人一種很諷刺的感覺。《凡爾賽玫瑰》和奧斯卡的故事,20世紀的浪漫主義,這部少女漫畫是真正的傑作!

本文為「白漫」原創首發,搬運抄襲必究,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致歉!#白漫#

相關焦點

  • 關於你不知道的「凡爾賽文學」,日本少女漫畫《凡爾賽玫瑰》了解一下?
    「凡爾賽文學」十級學家薪薪子為大家帶來一些經典案例。望大家多看多學,早日成為一束動人的「凡爾賽玫瑰」菲律賓語言學校的飯菜也就那樣吧~每天都嘗到新口味,到現在還沒怎麼重樣,這樣下去怎麼減肥呀,哎!遠低於預期,不開心!我坦白!剛剛有被帥到!!
  • 1972年的《凡爾賽玫瑰》,20世紀70年代日本影響力最大的少女漫畫
    同時,它也是我接觸到的第一部「少女漫畫」!《凡爾賽玫瑰》在日本少女漫畫中有著什麼樣的地位?這說起來可就有些長了!它是由池田理代子在1972年時創作出來的,當時的漫畫是以在周刊上連載的形式。《凡爾賽玫瑰》以歷史為背景,故事以法國大革命展開,圍繞著真實歷史上的法國瑪莉皇后、瑞典貴族漢斯,以及虛構人物——從小被將軍父親以男性培養長大的禁衛隊長奧斯卡展開。
  • 凡爾賽文學的鼻祖,《凡爾賽玫瑰》了解一下!
    但被網絡段子刷屏了的你,了解凡爾賽文學井噴的始末嗎?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梗?最近突然刷屏網絡的凡爾賽文學,其實最早起源於2014年日本的連載漫畫《凡爾賽玫瑰》。 自1972年起連載兩年的少女漫畫《凡爾賽玫瑰》是池田理代子以18世紀法國大革命前夕至革命前期為背景創作的少女漫畫,主人公是歷史上實際存在的法國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和瑞典貴族菲爾遜伯爵以及虛構人物奧斯卡。
  • 伊能靜誤解凡爾賽文學 以為和《凡爾賽玫瑰》有關
    1905電影網訊11月12日,伊能靜在微博發出「萌妹追問」,向廣大網友探尋近期網絡流行的「凡爾賽文學」的含義,還曬出自己讀過的作品。我小時候只看過《凡爾賽玫瑰》。」伊能靜還發出了漫畫《凡爾賽玫瑰》的封面以及內頁畫面。
  •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要反著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凡爾賽文學什麼梗? 凡爾賽文學的核心是要反著來! 凡爾賽文學什麼梗?估計剛開始聽到這個大家都是一臉懵逼的狀態,但是重點是他今天火了,還上了熱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真正意義上的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
  • 凡爾賽文學社交後遺症:凡爾賽潔癖
    朋友圈這幾天最火的詞彙就是凡爾賽文學了。為防某些愛人貴人事忘而錯過了熱點,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凡爾賽文學的詞條。據說,她本人就很喜歡"凡爾賽玫瑰"這部作品,並把自己的生活過成了凡爾賽玫瑰模式。
  • 《凡爾賽玫瑰》:它是70年代影響力最大的日漫,還是寶冢三大神劇
    關於寶冢歌劇,一開始我是不太了解的,直到再次回顧池田理代子的經典少女漫畫《凡爾賽玫瑰》時,它才走入了我的視線。寶冢劇演出過的劇目非常之多,被例入寶冢三大神劇的就有《伊莉莎白》、《凡爾賽玫瑰》、《風共》,其中《凡爾賽玫瑰》就來自於日本漫畫家池田理代子的作品。說到池田理代子,我覺得她應該算是將少女漫畫和寶冢歌劇結合起來的代表性人物了,因為她不僅創作了許多知名漫畫作品,更是畢業於東京音樂大學音樂科,對寶冢歌劇有著深切的喜歡。
  • ...沒猜中結尾|凡爾賽|凡爾賽宮|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凡爾賽玫瑰|瑪麗
    動畫片《凡爾賽玫瑰》海報□本報記者李雪萌繼「六學」之後,「凡學」在幾天之內又成為一門迅速興起的「網際網路新興歡樂學科」。不但多個與「凡爾賽文學」有關的消息衝上熱搜,廣大網友們更是樂此不疲地加入「一人一句凡爾賽」的接力遊戲。
  • 刷遍全網的「凡爾賽文學」究竟是什麼梗?
    此次讓微博掀起「凡爾賽文學」浪潮的源頭,是來自一個名叫@蒙淇淇77 的微博用戶。 蒙姐的每條微博無一不在炫富、秀恩愛,以一種無知少女構建理想愛情、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宗旨給大家帶來了快樂,徹底開啟了「凡爾賽文學」的風潮。
  • 凡爾賽沒有文學
    16日,處於輿論中心的蒙淇淇再發文,表示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北京中產,她的凡爾賽只是「平凡,然而,要曬」。蒙淇淇的微博也被冠以「凡爾賽文學」之名火了,一天之內連上幾個熱搜。最初的「凡爾賽文學」,是由博主小奶球定義並確立其內涵的。
  • 「凡爾賽文學」為什麼這麼煩?
    凡爾賽文學,簡稱凡學,英文名Show me the money。起源自日本著名漫畫《凡爾賽玫瑰》,該漫畫由田理代子創作,1972年開始在周刊《瑪格麗特》上連載,是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浪漫歷史劇。討論之前,我們先來讀幾篇習作感受一下凡爾賽文學的魅力:
  • 突然刷屏的「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梗?
    一打開就看到一個莫名其妙的熱搜#凡爾賽文學#,竟然有4億閱讀。有網友言簡意賅地總結出凡爾賽三要素,只要句子包含這三要素,就符合凡爾賽文學的標準。一開始是微博博主@小奶球看到畫風極其浮誇的《凡爾賽玫瑰》漫畫。漫畫主要是寫法蘭西王國國王路易十六妻子的生活,整部漫畫都充斥著上流貴族的氣息。
  • 今天,你凡爾賽了嗎?
    不過,這裡的「凡爾賽文學」並不是一種文學體裁,而泛指一類矯飾迂迴炫耀自己高端生活或者其他長處的社交媒體寫作模式。過去這種文被稱作「裝X」,後來被網紅博主@小奶球 冠以「凡爾賽文學」的名號,並創造高人氣話題#凡爾賽文學研究與實踐#,簡稱「凡學」。
  • 懷舊漫畫《凡爾賽玫瑰》:紅玫瑰「瑪麗」,為何走向了悲劇?
    《凡爾賽玫瑰》是池田理代子於1972年開始連載的日本漫畫,其以歷史上真實的法國大革命為背景,講訴了兩位女主人公的故事。這二位主角,其一是法國將軍傑爾吉的小女兒奧斯卡,她在這部作品中又被稱為是「凡爾賽玫瑰中的白玫瑰」,她雖然是女生,但因為父親沒有兒子而自小被視作男孩來培養,後擔任瑪莉王妃的禁衛隊長。另一位女主角則是被稱為「凡爾賽玫瑰中的紅玫瑰」的瑪麗王妃,她在14歲前是奧地利單純活潑的小公主,後在懵懂的年紀嫁給了法國王太子,再後來成為了法國王后。
  • 凡爾賽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用語凡爾賽文學梗出處
    近日在朋友圈興起了一波凡爾賽文學體,很多人紛紛模仿這種寫作手法,文案先抑後揚,自問自答,那麼,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出處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凡爾賽文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凡爾賽原指法國貴族宮殿,現指一種精神,感覺自己是個優雅貴族,現常用來指那些朋友圈貴族,被微博博主@小奶球 帶火。
  • 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玩意?都被迷暈了頭?
    凡爾賽文學一時火遍網絡,繼陰陽家之後凡學家又是大家調侃的對象。不太衝浪的人,應該還不清楚什麼是「凡爾賽文學」?簡而言之,凡爾賽文學指那些明貶暗褒、自問自答、裝腔作勢,秀優越的言語。為什麼要用「凡爾賽」來概括這種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耀的行為呢?
  • 【比賽投稿】「凡爾賽玫瑰」會綻放,但終將枯萎
    最近凡爾賽文學在網上掀起了一陣巨浪,它是指用欲揚先抑、明貶實褒、看似抱怨實則炫耀的文字,通過委婉表達抱怨或不滿的方式,來向外界不經意地透露出自己的絕命不凡。
  • 笑噴了,玩壞了… 「凡爾賽文學」瘋狂刷屏!專家:小心有坑
    「凡爾賽文學」這個梗是哪裡來的?「凡爾賽文學」,顧名思義,帶有「凡爾賽」氣質的文學形式,在社交平臺用看似平和的文字,不經意間流露出自己的優越感,簡稱「得了便宜還賣乖」。除先抑後揚外,凡爾賽文學的創作技巧還有自問自答形式,在朋友圈營造出很多人在問的假象,重點表達自己想炫耀的要素;以及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假借他人之口誇自己。「凡爾賽」這個詞最早出自日本漫畫家池田理代子以凡爾賽宮為地點創作的漫畫《凡爾賽玫瑰》,這部少女漫畫的元老級作品當年在日本大獲成功,被接連改編成動畫、真人電影和舞臺劇。
  • 凡爾賽玫瑰|照亮了少女愛情漫畫史
    池田理代子藉助真實的歷史,創作的《凡爾賽玫瑰》開啟了少女漫畫的革命,甚至成為了寶冢歌劇團最經典的節目。(公演不下20次,觀看人數突破400萬次,據說天皇也曾經微服去看過此劇)這個動漫形象,你一定也見過!
  • 炫富的優越感,走紅網絡的「凡爾賽文學」,究竟是什麼?
    「凡爾賽文學」由微博博主「小奶球」提出,她的靈感來源是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  這部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漫畫家池田理代子創作的少女漫畫作品,描述了法國大革命前後皇室的貴族上流生活。  在「小奶球」的重新詮釋中,「凡爾賽文學」指社交網絡上的一類在不經意間流露出物質生活優越感的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