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主持人,那肯定是很會說話,會說話是他們的必備條件。
像央視裡的董卿、湖南的汪涵、何炅,江蘇臺的孟非,他們的控場能力都超強,有他們在,場面就不會有尷尬,即使有了失誤也能很快補救。
而觀眾則一無所知。
他們都屬於娛樂綜藝主持人,事實上,那些關注民生,關注社會的主持人也同樣很重要。
是他們讓我們見識了真實的社會,其中董倩就是這樣一位主持人,在崗25年,一直兢兢業業,幾乎沒有出過錯,因此,在央視那麼多主持人的情況下,她依然有著「央視名嘴」的稱號。
可是,董倩在後來卻被網友們大罵「滾出主持界」,更是被指責「沒人性」,到底怎麼回事?
董倩是北京人,那時候計劃生育,因此父母只有她一個女兒。
父母很用心的教養她,而董倩也是一個懂事優秀的孩子,進退有度,積極向上。
大學時,董倩成了北大的一名學生,她愛好歷史,對歷史十分著迷,學習一直是她的樂趣。
可是到了大學快畢業,董倩沒找到工作,正好央視來北大招聘主持人,抱著試試的態度也參加了面試。
沒想到,就這樣陰差陽錯的被錄取了,專業完全不對口。
所以,當走進《焦點訪談》的後臺,董倩都是懵的,壓根不知道自己能來這裡做什麼。
&34;
萬事開頭難,不會完全可以學,好強的董倩以空杯的心態積極向前輩請教,再怎麼說也是高材生,她上手很快,不久就成了一名能出色的編輯。
漸漸地,在熟悉了編輯、記者、主持的流程後,董倩有了出鏡的機會,從《東方之子》的記者起,董倩成熟起來。
積累加沉澱,董倩成了一名優秀的主持人,相繼主持了《央視論壇》《新聞1+1》等節目。
在一些突發事件和熱鬧話題中,董倩總以最犀利的話語,點出一些觀點,讓人信服。
從歷史專業成為一名與白巖松搭檔的「央視名嘴」,董倩的成功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和鑽研,這才在央視有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可是,這樣一位優秀的主持人,卻遭到了一波網絡暴力,被罵「滾出主持界」
這可能要怪罪於她的語言過於「犀利」了,讓人接受不能。
先是2015年,戰鬥在火災一線的消防戰士被採訪,可是面對董倩說:
"你是家裡唯一的兒子,你要是出點事,你爹娘怎麼辦?」
這句話時,消防員沉默了,問題太刁鑽,怎麼回答都不恰當,堂堂男兒,熱淚瞬間溢滿眼眶,無言以對。
還有一次採訪郎平,董倩問了一個當面接人短的問題:
你作為美國隊的主教練,去打中國隊,當時那種心情是不是也很糾結?
郎平去美國當教練是事實,糾結肯定也有,但當面被問還是很尷尬,一般主持人是不是這麼製造尷尬的。
這可能算是一種尷尬,真正讓人不滿的是在2019年,董倩採訪涼山大火的倖存消防員。
當時,火很大,多位消防員喪命,只有少數消防員留了下來,他們的經歷是一場生與死的經歷。
於是董倩來採訪,沒想到一系列問題,又把消防員給逼哭了。
「你想救他嗎?」
「戰友死了你自責嗎?」
「你跟那個戰友關係好嗎?」
「你覺得他們膽子大嗎?」
「你以後還會繼續做這個工作嗎?
用網友們的話講:這完全是對倖存下來的消防員的第二次傷害。
並且還有一些道德綁架,面對死亡,沒有人不會害怕,往後還會不會繼續做消防員都是他們的自由。
網友們看到這段採訪,實在是不能理解這樣的採訪方式,越來越多的人提出了質疑,也越來越多的人說出「董倩滾出主持界」這樣的話。
於是,「董倩滾出主持界」成了一個話題,理由就是她不懂得尊重人、太咄咄逼人。
今年疫情,董倩作為主持人,又是第一時間去到了武漢,她帶給我們的依然是最真實的報導。
過程中還採訪了一位72歲的教授,老教授是大年初三到的武漢,與很多人一樣,治病救人。
可是董倩一句:「您是1月27日過來的?你接到什麼任務」
瞬間就讓老教授眼泛眼花,只能拿掉眼鏡,邊擦淚邊說:你太厲害了,這麼一下觸到淚點上了。
董倩初始是一個文藝女生,說話最是婉轉,可是自從做了記者後,她明白,記者是不能有任何個人感情的。
這在她的自傳《懂得》裡說道:我步步緊緊逼,其實於心不忍。
可是人類,總是很快把快樂忘記,只有痛苦才會使人銘記,只有將最慘烈的一面展現出來,人們才會記得曾經逝去的生命,才能以此為教訓,下次避免再出現這樣的情況。
對此,你怎麼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