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很喜歡夏天,因為我們可以放飛自我,在家裡可以穿短褲和背心,光著腳丫毫無束縛的踩在涼涼的地板上,這種舒服的感覺堪比「吹著空調吃西瓜」。可惜,很多寶寶卻無法體驗這種舒服的感覺,因為父母們總是拿「寒從腳底生」來管束寶寶,認為不穿襪子很容易著涼。
前兩天我去小梅家,那天室外的溫度大概在38℃,非常的熱。到小梅家後,看到小梅的兒子正在哭鬧,我問小梅孩子怎麼了?小梅說:「讓他穿上襪子,他非不穿,一直自己往下脫,我剛把他教訓了一頓」!
小梅的兒子一歲半,真正學會走路也就一個月左右,現在特別喜歡一個人在家裡來回走,唯一的一點就是不愛穿襪子。可小梅遵從著老一輩的觀念「寒從腳底生」,認為光腳丫會生病,所以經常跟兒子因為穿不穿襪子的事情,鬧的不可開交。
於是,我開始對小梅講解寶寶光腳的好處。
很多老人認為,孩子手腳冰涼得保暖,實際上這是因為孩子小,而腳底屬於血液循環末端,距離心臟比較遠,再加上寶寶血壓低,有冰涼的感覺是正常的。而且,寶寶新陳代謝較快,體內就像一個「小火爐」,怕熱反而不怕冷。到了夏天,光腳反而成了寶寶比較好的散熱方式。
寶寶光腳的的3大好處
1、有利於發展腳部意識
腳部意識,簡單的講就是不用看、不用摸,就能感知到你的腳丫,而腳部意識的發展最重要的時期是0~2歲。
肯定有人會問,難不成還有人感受不到自己的腳丫?當然有了,比如寶寶爬行的時候拖著腳,或者把腳網上翹很高,長大一點後走路,只要路面有一點不平,就容易摔跤。女孩子成年後穿高跟鞋,必須盯著地面走,不然就容易摔跤、崴腳,這都是因為腳部意識不好。
2、有利於學走路
當寶寶光腳走路時,能更好的感知地面高低棉花,可以及時進行調整,從而走的更穩妥、更協調。光腳走路能讓寶寶在走路過程中,鍛鍊自己身體的平衡能力,加強自身的協調能力。光腳還可以讓寶寶形成標準的站姿和走路姿勢,因為光腳有利於腳部軟骨、肌肉、韌帶的良好發育,避免外八字、內八字、X型腿等。
3、促進感官發育
腳底分布著豐富的末梢神經,也是人體最重要的觸覺感受部位。寶寶光腳接觸地面的時候,會對腳底有不同的刺激,有助於寶寶觸覺神經的發育,能促進感官和大腦建立聯繫,幫助寶寶完成各種精細動作,提高感覺靈敏度、增強身體靈活性。而且這種刺激大腦神經的活動,還可以使寶寶變得更聰明。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爸爸去哪兒》第三季中林大竣,因為特別愛乾淨,所以死活不願意下泥田。其實這跟愛乾淨沒有特別大的關係,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觸覺敏感,對未知的地面有一種恐懼。
我記得在國外的幼兒園裡,老師們會組織孩子們一起光腳活動,比如踩沙子、踩草地等,被稱為「赤足教育」,而且在日本已經成為一門正式課程。
研究人員在《骨與關節外科雜誌》中確定,在6歲以前穿鞋的兒童中,扁平足的發生率為8.2%,而那些不怎麼穿鞋的兒童,扁平足發生率為2.8%。假設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我們的腳掌作用,是為了更好的抓住地面。
在日本
0~10歲的孩子,足弓還沒有形成,走路時最好的選擇是光腳,而鞋子的目的只是為了保暖和避免腳底受傷。這個結論是他們花了十年時間個,跟蹤一批小朋友,觀察他們的腳步足弓的發育,以及不同鞋子和用腳習慣,對腳步發育造成的影響後得出的。
在歐美
醫生會強調,不會走路的孩子不需要穿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也會建議讓孩子在草地、地毯、木板等不同材質的地面上走路。豪威爾生物教授說,光腳才是最自然的狀態,因為跑步和走路,從生物力學角度來說是很複雜的。如果你穿了鞋子,就會改變他們站立、行走、跑步的方式,這種改變是不自然的。
豪威爾教授認為,對大部分人而言,在小時候允許的環境下,大部分時間內赤腳,是最健康、最自然的模式。
在權威的兒科學術雜誌《兒科(Pediatrics)》上也論證過,寶寶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下,是不需要穿鞋的。Pediatrics上發表過一篇Dr.LynnT.Staheli關於兒童鞋子綜述文章,結論是這樣的:
1、對兒童腳部發育最好的環境就是裸足;
2、鞋子的主要功能是保護腳底不受傷害和感染;
3、剛性和擠壓的鞋子,會導致兒童足部無力、畸形等問題。
如果夏天能帶寶寶外出,去沙灘上面光腳走路鍛鍊下,不僅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還能增強寶寶全身臟器公共能,提高寶寶的抵抗力和耐寒能力,預防感冒、拉肚子等。
反而,勉強給寶寶穿襪子,卻會「捂」出細菌。夏天天氣炎熱,寶寶新陳代謝快、出汗多,尤其是小腳丫。小腳一直被捂在潮溼、悶熱的鞋襪裡,很容易滋生細菌。
如果寶寶不愛光腳走路怎麼辦?
別低估了寶寶的模仿能力,1~2歲的寶寶模仿能力超強,只要你是一個赤腳媽媽,寶寶很快也會學著你赤腳走路。最好是從夏季開始鍛鍊,等進入秋季後,寶寶就能更好的適應了。
如果你已經習慣了給寶寶穿襪子和鞋子,就別著急勉強寶寶,因為此時寶寶的腳底會很敏感,可以先讓寶寶在床上、沙發上踩,適應一段時間後再到地面上。然後平時多對寶寶的腳底進行撫觸,對,是撫觸不是按摩,慢慢的增強刺激。
平時喝跟寶寶一起做遊戲,讓寶寶踩在棉花上、鬆軟的沙土上、圓圓的皮球上,讓寶寶來感受不同物體,踩下去的力度,不至於用力過猛或者踩空。
這些情況下,最好別讓寶寶光腳
1、新生兒、早產兒
新生兒和早產兒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自身產熱不足,而體表溫度容易散發,所以需要家長來保暖,給寶寶穿上一雙襪子,就是最好的保暖方法。當然,也有把寶寶直接用包被抱起來的,具體情況具體操作吧。
2、溫度較低的空調房
夏天大部分家庭都要開空調,這個對寶寶來說是沒問題的,但是空調溫度如果調的過低,地面就會較涼。尤其是地板磚和大理石,踩上去會特別的涼,這種情況下是不建議寶寶光腳的。如果是木地板或者是地毯,那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3、外出不確定的環境
比如到一些不太熟悉的環境,不確定地面是否足夠乾淨,就要避免寶寶的腳丫受到塵土、石頭、細菌的「侵襲」,穿襪子和鞋子也是為了保護寶寶腳丫的衛生和安全。
總結:知道了寶寶光腳的好處,就要多讓寶寶接受鍛鍊,當然也要分不同的情況、不同場合,如果條件不允許,也不能勉強讓寶寶光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