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風月場裡,那30年的香港精神

2021-01-09 邵峋看電影

用風月故事來講述歷史,在香港電影裡並不罕見,且不乏佳作。

此前寫過夏文汐主演的邵氏老片《花街時代》,講的是香港經濟起飛前的六七十年代。年輕的男男女女掙扎在叢林時代的香港,誰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

而吳君如主演的《金雞》上映於香港經濟開始走下坡路的2002年,講的是70年代經濟起飛之後香港人的輾轉沉浮。

女主阿金30年的職業生涯史,被放進了香港30年城市興衰史裡。歷史的一粒沙變成個人的一座山,起起落落地改變了每個人一生。她遇到的每一個男人:劉德華、陳教授、龍哥、姚仁邦,都代表了不同階層不同的角色。

在一個娛樂至上的時代裡,如此底層平凡小人物艱難搵食的人生故事,用喜劇戲謔的手法,難能可貴地串聯起了沉甸甸歷史。

01阿金搵到食

中年潦倒,銀行卡只剩98.2的樓鳳阿金在自動提款銀行遭遇阿邦(曾志偉飾)打劫,結果突然停電,倆人被困。

為了緩和二人氣氛,阿金開始給阿邦講述自己從15歲開始當「魚蛋妹」至今30年的趣事。

一個「想當年」的故事,配上一個調解尷尬的敘事場景,順理成章地就把故事的喜劇定調推演開來。

阿金出生於60年代的香港,70年代少女初長成,她就出道做了「魚蛋妹」,正好趕上了香港開始經濟起飛的階段。

19歲,抱著「魚不過塘不大,雞不過場不賣」的邏輯,阿金轉場去了夜總會做舞小姐,見證了80年代香港經濟最璀璨繁華的時代。

人不漂亮,活兒也不好,既沒有包也沒人爭。面試時別的小姐說自己「功夫好」,老闆欣然接收。她也說自己「功夫好」,都沒有人信。

但她是「真·功夫」好。靠著模仿醉拳,充當一群花旦中調節氣氛的喜劇丑角,她站穩了腳跟。

在經濟騰飛到「守廁所也能發財」的年代裡,阿金很快就攢夠錢買了房。她高興得滿床亂蹦,朝氣蓬勃地大喊——「阿金努力!阿金搵到食」!

那個時代的香港人似乎有種特殊的豁達和包容。不管你是什麼職業,即便是當小姐,只要是在靠自己努力「搵食」,就能從頭到尾地理直氣壯,並不覺得卑賤和羞恥。

從《花街時代》裡的水美麗,到《金雞》裡的阿金,一概如此。

隨後是87年股災後的移民潮,緊接著90年代,當舞女的港女們遭遇「北姑」衝擊,阿金被迫轉場當按摩女,卻被一個大陸來的客人「借」走了15萬全部家當。

明知他是通緝犯,但阿金一直堅信,這個叫葉子強(胡軍飾)的大陸客既然承諾會還錢,就一定會還。於是她每月15號都去銀行查餘額,查了整整7年,這才有了片頭與阿邦誤打誤撞的相逢。

然後是97金融風暴,阿金破產,被迫搬出了辛苦掙來的公寓出來租房。經濟最為萎靡的時候,阿金上街偶遇了在勞工處排隊找工作的老客戶陳教授。

泡沫經濟破滅,陳教授這種滿口經濟學理論,連招妓都盤算著「兩隻手起碼要掌握十二個咪咪,回報率才算高」的老學究,如今連個老師的教職都找不到。於是阿金靠「積分飛行」騙他做了生意。

陳教授建議她提高家裡房子的利用率,在家做「樓鳳」。

家中開業後,遲遲沒有生意。偶然地,阿金看到電視裡劉德華作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公益廣告。

那其實是一段對大眾的鼓勵,但她似乎看到了劉德華從電視裡爬出來對她說:

「你一定要真心。真心自然就會投入,投入自然就有感情,有感情自然就有高潮,有高潮你就會開心。你開心,你的客人也開心。一傳十,十傳百,到時候全世界的男人都會來找你,你就會真正成為——一隻金雞!」

靠著這點的拼搏精神,阿金又撐過幾年,走過了香港回歸。最終,在偶遇一身債務,準備自盡的劫犯阿邦的那個早晨,她等到了葉子強遲來7年的948511.42元還款。

阿金撐過來了,大名諧音「要人幫」的阿邦也有了生路,大家歡喜收場。

02獅子山下,香港精神

當人們開始回憶過往的時候,記憶總會給人打上一層色彩斑斕詩意朦朧的濾鏡。

站在2002年回看歷史的《金雞》,顯然也是如此。

在編劇和導演趙良駿的理念裡,「超越痛苦之後的人,依然擁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明亮的自信心。」

於是,《金雞》裡的所有角色,都有著他們苦中作樂的獨特意味。

阿金是當時香港底層大眾的縮影。她性格樂觀,樸實敬業,甚至還有著難得的俠義精神——不管是借錢給葉子強,還是片尾追阿邦幾條街去幫助阿邦,都讓人無比動容。

而劉德華的角色更像是片中阿金和香港人精神信念的映射。他是所有人心中的巨星,是傑出青年,當他向所有人傳遞努力奮鬥樂觀拼搏的精神,就能給人如同注入強心劑一般的信念。

梁家輝飾演的陳教授,是那個年代裡中產階級的代表。在經歷教授到失業的挫折時,他依然能勸阿金「不要再提往事,往事要像臭屎一樣在廁所裡衝掉」,以及「工作再艱難,也強過遊手好閒」。

整個電影裡,不管經歷多少次的經濟困境,香港人樂觀奮進的精神都貫穿始終。

唯一的痛苦,是阿金不小心懷孕,陰差陽錯地把孩子塞給了美籍華僑Richard。孩子被帶去美國,阿金狠下心沒有看一眼,那成了她一生的遺憾。

親兒子被「觀音送子」給了不育的美國人;大陸客葉子強是個搶劫犯,但最後在香港人支撐不住的時候出手「救市」……這其中蘊含的政治隱喻,其實也不言自明。

有笑有淚的故事裡,伴隨著70年代鄭裕玲和周潤發的《網中人》,成龍的《醉拳》,80年代梁朝偉和張曼玉的《新紮師兄》等電影片段,混雜著《偏偏喜歡你》、《摘星》、《一生何求》、《獅子山下》等經典老歌,成功地讓觀眾喚醒時代的記憶,重溫「團結奮鬥、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獅子山」精神。

在情感和價值觀的取捨上,《金雞》系列顯然稱得上「非主流的主旋律」電影。

但能把「主旋律」、「歷史感」和「懷舊勵志」這些宏大命題,用笑中帶淚的地道港產喜劇手法,靠一個風塵女子的人生故事來承載,最終獲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贏,可算是香港電影人的偉大創作。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金雞》:風月場裡的香港30年
    此前寫過夏文汐主演的邵氏老片《花街時代》,講的是香港經濟起飛前的六七十年代。年輕的男男女女掙扎在叢林時代的香港,誰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而吳君如主演的《金雞》上映於香港經濟開始走下坡路的2002年,講的是70年代經濟起飛之後香港人的輾轉沉浮。女主阿金30年的職業生涯史,被放進了香港30年城市興衰史裡。
  • 香港電影:金雞SSS
    SSS中,影片敘述阿金十六歲就開始做雞,經歷多個年代,見證香港的興衰,現在帶領一大班「金雞SSS」,穿梭在各富豪派對,看盡社會上的各種光怪陸離,但對「新香港」,就像無數香港中產階級一樣,生活談得上無憂,但始終掛念的是從前的「老香港」。
  • 《金雞》從1到3S:吳君如這麼拼,香港是否依然那麼香?
    電影《金雞》系列以妓女阿金的視角,講述香港社會幾十年的變遷,通過描寫身處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們的喜怒哀樂,及其艱難求生的經歷,折射出打不死的香港精神:不管生活多苦都要苦中作樂,面對逆境做好本分,勇敢生活下去;為了生活什麼事都能做
  • 金雞百花|光影裡的英雄本色
    今天(9月24日),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就要在鄭州隆重開幕了。受疫情的影響,本屆電影節不邀請國外嘉賓來華,不舉辦紅毯儀式、開幕式等大型聚集活動。但是,開幕在即,如何第一時間「直擊現場」?
  • 禁播電影《金雞》系列,看吳君如如何努力成為一隻金雞··· ···
    《金雞1》劇情介紹:2002年的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45歲的「老雞」阿金(吳君如飾)在銀行櫃員機查詢帳戶的餘額時遭到內地來港的阿邦(曾志偉飾)持刀搶劫。阿金非常配合的交出銀行卡,但裡面只剩下可憐的98.2港元。
  • 港版松子的一生,講述香港30年變遷,卻因為片名被大家忽略
    然而殊不知,在2002年,香港導演趙良駿導演的系列作品《金雞》早已以一個底層的女性阿金的視角來審視愛與被愛的男女邏輯《金雞》分為1、2兩部,兩部串聯起來才顯得情節更加飽滿,相比「喪」的《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金雞》更多地是從底層人物放大到整個香港社會,以一種「未來可期」的態度珍惜、回味過去的香港三十年。
  •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昨晚啟幕
    本次活動通過《我從黃河來》《到人民中去》《光影進萬家》《夜空中最亮的星》等五大板塊,展現電影人對2020年這不平凡一年的思考和感悟。在《到人民中去》板塊中,演員徐帆、姚晨、小瀋陽依次上場,分別以抗擊疫情、黃河精神、脫貧攻堅三個主題關鍵詞,結合主演或監製的短片放映,動情講述了鄭州圓方集團、滎陽市劉溝村、蘭考縣的故事,再現了藝術家下基層活動。「這也是活動一大亮點,今年金雞百花電影節啟動儀式弱化了綜藝性、表演性,轉而更多地以電影人講述的形式來呈現。」
  •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鄭州圓滿落幕
    9月24日,隨著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星空放映啟動儀式在鄭州博物館新館文化廣場舉行,為期三天的2020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正式拉開帷幕。萬眾矚目的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在鄭州盛大啟幕,八方賓朋共襄盛舉,古老而又現代的中原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 懂香港的人一定理解:什麼是真正的香港精神
    港人對於腕錶的情懷,和港人身上的香港精神,再一次交織在一起,讓我心頭湧起許多感慨。身邊的一部分內地人帶奢華腕錶往往是為了炫耀:不是在微博秀新上手的百達翡麗,就是在微信朋友圈裡露出手腕,告訴朋友們他又買了只歐米茄。炫耀什麼呢?
  • 喜劇電影金雞 sss
    金雞sss》是天下一電影製作有限公司於由2014年1月30日上映一部的喜劇愛情片,由鄒凱光執導,吳君如和張家輝聯袂主演。影片講述阿金十六歲就開始做雞,經歷多個年代,見證香港的興衰,進入新時代後帶領一大班「金雞Ssss」,穿梭各富豪派對,為各個階層的男性提供服務。
  •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新聞發布會在...
    近日,由中國文聯、中國電影家協會、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將於9月24日至26日在鄭州舉行,劉昊然任宣傳大使。
  • 光影點亮古都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啟幕
    中工網訊 伴隨著點點星光,9月24日晚,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星空放映啟動儀式在鄭州博物館新館北側文化廣場舉辦,同時也拉開了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序幕。當天19時30分,伴隨著視頻短片《鄭州之眼大眾之眼電影之眼》的播放,星空放映啟動儀式正式開始。活動通過《我從黃河來》《到人民中去》《光影進萬家》《夜空中最亮的星》等五大板塊,來展現電影人對於2020年這不平凡一年的思考和感悟,呈現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瞬間。
  • 金雞百花宣布「一年一評」,三十九年金雞獎能否完成高齡轉型?
    此前,國家電影局宣布,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8月,星皓、寰亞、英皇、寰宇等多家香港電影公司退出金馬獎,9月,原定擔任第56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的杜琪峯導演宣布「因與電影投資方的製作合約所限,提出請辭評審主席工作」,該職務改由導演王童接任。
  • 29歲的日本青年來到上海,發現風月場裡有個林黛玉
    他很快就發現,在這樣的西餐廳裡,跑堂的多是中國人,消費者卻幾乎都是西洋人。 名妓林黛玉知曉20年來所有秘密 難得有機會到上海,芥川自然也光顧了這裡的風月場。 日本作家多情是出了名的,芥川也是如此。在他眼中,真是每一位都好,都是美人,既有風情又有才情。 筆墨最多的有二人。
  • 金雞重啼,電影萬歲
    金雞初啼「那些年裡,我們看露天電影,遇上下大雨,好多人就舉著傘站在那看完,一眼看過去人擠人的,也沒見誰中途離開。」在廈門,一位資深影迷對毒眸回憶起她記憶裡的八十年代時說道,「現在想想,那樣壯觀的場面在今天幾乎不存在了。」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
  • 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在鄭州啟幕
    當晚19時30分,伴隨著視頻短片《鄭州之眼 大眾之眼 電影之眼》的播放,星空放映啟動儀式正式開始。本次活動通過《我從黃河來》《到人民中去》《光影進萬家》《夜空中最亮的星》等五大板塊,來展現電影人對於2020年這不平凡一年的思考和感悟。
  • 誰說金雞含金量不高?盤點歷屆金雞影后。
    11月底第33屆金雞獎即將在廈門舉行,這也是金雞獎決定改革後的第二屆,在華語三金當中,金雞金馬金像一直是兩岸三地電影最好的獎項,但隨著香港電影式微,金像影響力不再,而後金馬獎又因自己作死,導致現在淪為一個島內獎項,金雞獎作為一個大陸獎項,一直被人詬病海報辣眼,不夠權威,尤其是和金馬相比,但是去年作為改革的第一屆仿佛看到了金雞崛起的希望
  • 「香港精神」的淪陷
    今天香港的問題,包括佔中、暴亂,以及港人的仇恨,大陸人的失望,歸根結底在於「香港精神」的淪陷,以及戰略性方向的迷失。 我一邊欣賞沿途的風景,一邊聽著車載播放的歌曲,覺得很好聽,又似曾相識,小黃說歌名叫《獅子山下》,我很好奇地問起獅子山,聆聽關於獅子山的故事;小黃零星地介紹了點,也是從父輩那裡聽來的,說《獅子山下》裡的歌詞唱的是父輩們的故事。 後來筆者翻閱了許多關於獅子山的介紹,看了曾經轟動香港的《獅子山下》系列劇。
  • 香港人不懂中國?那您懂香港精神嗎?
    不過,這幾天也看了很多關於香港的文章,都是大陸人寫的。格局不高,思想狹隘,煽起了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民粹意識,這是掌柜很警惕的。這個時候只傳播正能量會讓人噁心,但是思辨是必須的,提筆那一刻,本文的目的也很清楚,就是提供更多思辨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