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一部講臺灣底層人物的電影——《大佛普拉斯》。在第54屆金馬將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配樂、最佳原創歌曲」5項大獎,還有5個獎項的提名。
電影是用方言說臺詞而不是普通話,電影主要以黑白為主,人物名字很有意思,各種明嘲暗諷不在話下、也有很多BMG,可以說很有特色了。
主人公一:肚財。 一個撿破爛,沒有正當工作的人。
喜歡夾娃娃,一個中年男人喜歡夾娃娃是一件很讓人不理解的事情。這時候會有導演的旁白,有人說這種旁白會影響觀影效果。但是這裡恰恰相反, 能更好的理解電影。
主人公二:菜埔,肚財的好友,當了10年的門衛,憨厚老實;家裡有一個老母親,平時還會兼職在喪事中打打鼓。
他們的生活單調無趣,沒事就宅在一起看色情雜誌。
肚財說這輩子能咬到這樣的內褲人生就值了。
相比他們而言,領導、局長類人物的生活就豐富多彩多了。把妹、泡溫泉、唱歌都是常有的事。
比如說菜埔的老闆——黃啟文。
一個海歸,他平時除了工作剩下的就是各種打P。
還有一個戲份不多但逆襲比較徹底的高委員;一路從街頭運動者爬上國會議員,整天和躲在桌子底下的秘書膩歪在一起。
導演的旁白我剛才是持贊成部分的。因為導演自己也冷幽默地說這部電影是黑白的,這部片子的現實生活的確是黑白的。
但是有一天肚財因為菜埔的電視壞了,無聊中想到偷窺老闆黃啟文的行車記錄儀。不難發現的是行車記錄儀裡的世界是彩色的。他們可以通過行車記錄儀聽到老闆與各種不同女子修唏噓的聲音。
於是他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多了一個娛樂方式。當然有趣的東西猶如百裡挑一,運氣好有戲看,運氣不好一整晚都是巡邏的畫面。
導演通過底層人物偷看上層人物的行車記錄儀的方式很有意思,因為底層人物也能調侃上層人物的各種虛偽嘴臉和娛樂他們的私生活。
比如調侃黃啟文接電話唯唯諾諾的樣子。
比如黃啟文打電話時和打電話之後的罵人兩態。
比如說將女人呻吟的聲音調侃為會唱歌。
有一天他們繼續偷看行車記錄儀的時候,卻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黃啟文曾經的小三葉女士開始敲詐他,比裡吧啦說了好大隊的話,還有一些把柄,一怒之下,黃啟文殺人滅口,而整個畫面被行車記錄儀拍個正著。
他們看到這樣的事情只是感到很害怕,不敢報警。畢竟他們都是這人世間都不起眼的角色。他們只是去求拜,希望能解除這事帶來的災禍。
而黃啟文被帶到警局詢問,也只能在副議長一句一句的「幹你娘勒」中放任黃啟文逍遙法外。這就是權貴人士的優越。
後來啊,黃啟文到菜埔所在的保安亭裡說了很多奇怪的話,算是表面噓寒問暖實則警告的話語,還露出了他的禿頭。一個人作出不尋常的事情,必定有事要發生。
於是第二天肚財卻因為醉酒騎車摔死在了溝裡。他怎麼死的不知道,旁白的分析也沒有給出答案,他估計是臺北市有史以來喝酒將自己撞死而不是撞死別人的人了。
之前有一個肚財被警察撲扣車的情節,我當時想的是警察太黑扣人車一個盒飯就打發了。現在想想真是膚淺,原來是為後來的遺照做鋪墊。看,弱小的人連一張遺照都沒辦法體面。
故事將這些底層人物與流浪者的生活描寫的很精妙,有人說這部電影道出了真相:「市井鄉氓的卑賤生活,亂象叢生的臺灣社會,咿咿呀呀的旁白帶來拍案驚奇的效果。在低俗猥瑣中接地氣,在黑色荒謬中憐憫,人生已是爛泥打滾,揣著一顆佛心才能普度——對小人物來說,平安是福...」
電影裡還有一個只有一句臺詞的流浪哥——張少懷。沒有人知道他從哪裡來,他很忙,忙的事情就是到處逛一逛,即使逛那麼遠他的朋友也很少只有肚財一個。
電影給他的鏡頭也很少,他存在的意義或許只是為了證明對流浪人群就是存在感低的活著。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平安。
密碼:yM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