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德國的電影《氣球BALLON》。說到德國電影,小編就想起了2006年上映的《竊聽風暴》,此片自上映便長居豆瓣電影TOP250的榜單,並且幾乎沒有掉出過前50,目前的豆瓣評分9.1。
和《竊聽風暴》背景一樣一樣,故事發生在德國分裂期的東德,社會高壓下的故事。
小編對於德國歷史的印象,就只有高中歷史書上學到的那一丟丟。二戰之後,納粹德國及其首都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區佔領。
原納粹德國首都柏林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相繼成立。東德就是由蘇聯佔領的民主德國,西德就是由美英法佔領的聯邦德國。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了41年,隨著1990年的:「東歐劇變」,兩德統一。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比較熟悉的是韓國拍攝的關於韓國和朝鮮的劇情片,但其實德國也有很多這樣的精彩電影。而且很多情節都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這部《氣球》也不例外。
德國分裂後,東德在蘇聯的壓榨下,人民的生活充滿了壓力,很多人都逃往西德或其他國家,然而在1961年柏林圍牆建成之後,使得這種可能性大大減少。
故事一開始,一群東德的士兵正在巡邏,突然黑暗中竄出來一個大姐衝向鐵絲網,士兵們高喊:「停下,不然我們就開槍啦!!」然後他們就開槍了,大姐倒在了鐵絲網下……
鏡頭一轉,男主一家正在參加大兒子的成人典禮。成人了,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自由,但是也有了更多的責任。所有的孩子看上去都很興奮,男主一家卻看著心事重重。
典禮結束,男主一家和鄰居一家做著同一輛車回家。這麼一個孩紙成年的大好日子,鄰居邀請男主一家共進晚餐,男主卻很掃興的拒絕了,不過他也沒把話說絕。
原來男主和朋友一家策劃了整整兩年,決定做一個熱氣球逃往西德,然而北風在東德並不多見,終於,男主等到了這一天。然而,由於熱氣球完全由手工製作,耗費了很長時間,但是卻坐不下男主和朋友兩家人。朋友認為太冒險,於是男主決定獨自一家人從出發。
男主一家整裝待發,大兒子抑制不住對鄰居家女兒的愛,給她寫了一封情書。年輕小夥子果然有想法。
正如男主的朋友所說,坐上去就能飛了。小編偷偷感慨道:「第一次就能飛起來,果然是大神。」
然而他們沒有預估到晚上天上霧氣溼重,熱氣球由於沒有採用防水布,很快便溼透了,燃氣管也被凍住了,在即將到達邊境時墜落了下來。
幸好,墜落的熱氣球暫時沒有被巡邏的士兵看到,看著近在咫尺的邊境,男主一家只能無奈的回去。
然而,飄出去數十公裡的他們只能步行回出發的地方,生怕停在草地的汽車和工具被人發現。萬幸,一直到早晨也沒有人發現。他們慌張的把東西收好,扔掉了一些顯眼的工具。
回到家中,大家的心才暫時落了下來。大兒子突然想起,自己寫給鄰居女兒的告別信還在鄰居家的信箱裡,他趕緊跑到對面,偷偷把信拿了出來,卻被路人看到了。
錯失了這麼一次機會,男主還想嘗試,但是受到驚嚇的女主認為應該就此放棄,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很快,熱氣球殘骸被士兵發現了,上級要求徹查此事。這件事將對東德的社會以及國際聲譽產生重大的影響。
這個時候也許男主一家心裡也考慮過就此安穩過日子,但是女主卻突然發現自己的一包藥掉在了現場,順著編號他們一定會被找到。
緊迫的時間和嚴密的追查之下,男主一家將如何逃出生天,上一個熱氣球花費了他們兩年的時間,這次還能來得及製作新的熱氣球嗎?他們又如何能在已有防備的軍隊下安全逃離?
說到這部電影的導演,米夏埃爾·赫爾比希,1979年,年輕的他在報紙上讀到了這個新聞,在他幼小的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雖然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喜劇片導演,但他內心仍然有個夢想,就是把這個故事拍攝出來。
然而這個故事的版權在迪士尼手中,無奈,他只能幾經周折的從迪士尼手中拿到了拍攝這部電影的資格。
2013年後,這位導演用了五年時間準備這部電影,他多次訪問兩家主人公,甚至獲得了當時這個熱氣球的設計圖紙,縫紉熱氣球的縫紉機,還有東德對這起事件2000多頁的報告書。無論如何,這部電影都值得豆瓣8.4分的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