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語電影《氣球》,國產片中的新晉精品

2021-02-08 彼岸花漠

國產片不管是商業片、文藝片或是小眾電影,基本上是不出內地華語、香港和臺灣這幾個範圍的。可是純藏語片的電影《氣球》卻是個例外,從導演到演員,全部都有藏族文化背景,影片裡面的臺詞也是以藏語為主。也許是以前沒怎麼看過純藏語電影,頭一次看可能真的有些少見多怪(捂臉)。

 

電影《氣球》先於2019年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隨後於2020年11月份上映,算算時間,在國內上映的時間距離現在也只有3個月而已。安靜的看完之後,只想說,它絕對是一部新晉好片。

 

執導電影《氣球》的導演萬瑪才旦,身兼作家、編劇和導演多個身份,和尋常大眾的生活有些距離的藏民生活,在他的鏡頭下拉近了與大眾的距離。

 

電影《氣球》的編劇也是萬瑪才旦,據說這部電影是根據他早幾年的劇本和小說拍成的。這位多能手的藏族導演無疑是電影界的一匹黑馬,僅僅是電影《氣球》這一部作品,已經在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有多項提名。

 

最開始知道這部電影,是因為剛剛看了一個很喜歡的UP主把它列為了《2020年度十大國產佳片盤點》的視頻,好奇心上來之後,直接一睹為快。

 

氣球是電影《氣球》全片的主線索,對於不同的人它所表現出來的象徵意義都是不同的。對於小孩子們來說氣球就是可以帶來快樂的童年玩具;對於夫妻來說是能否帶來生命的重要物品(因為影片中的氣球和保險套有關聯),對於大眾來說它又代表著自由,因為氣球可以不受任何控制的自由的飛向天空,正如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自由的思想和主張。

 

它在影片前後都有出現,形成很強烈的收尾呼應效果,能製造笑點,也能帶來矛盾。誰也想不到一個小小的氣球,在導演萬瑪才旦的世界裡,竟然展現出多變的帶來的多重意義。

 

電影《氣球》融入了很特別的藏文化元素和藏傳佛教文化元素,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表現就是藏民們很信奉的生命轉生之說。影片中很明顯的代表生命的有三個地方,一是羊群中的種羊,二是大兒子江洋被家人認作是奶奶的轉世,三是藏民卓嘎的媽媽再次懷孕。

 

把這些連接起來之後,就會感覺到影片裡的生命元素非常重,看完之後認為它是一部探討生命大課題的電影,非常有深度,不管看幾遍看都能不停的讓人陷入深度思考的狀態。在《氣球》中,完全沒有某些國產商業片的浮誇和造作,反倒是能很安靜的感受純粹、自然的藏民風情。

 

以牧羊生活為主的藏民達傑一家,有父親、妻子和三個兒子,還有妻子的妹妹阿尼,她在寺院出家為尼,偶爾也會回家。他們一家的生活平靜、和睦、自然,把羊群和兒子養好對他們一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事情。這樣的生活風平浪靜。

 

要看明白這部電影,需要清楚了解一下影片的背景。影片裡的故事發生的背景還是在村裡提倡「少生孩子、優生優育「,大搞計劃生育的年代,這些信息從牆上的計劃生育標語和村民用的直板手機就可以看出。電影中並沒有特別的說明具體是哪一年,但是從已有的背景看,毋庸置疑是放在前些年更合適。

 

村民達傑在五年前已經用馬換了輛摩託車,他的大兒子在藏語學校裡成績優異,還能學到英語,這對父子代表著村民中「先進與進步」的那部分形象。爺爺不解「摩託車咋能比馬好騎」,同時也無法接受國外新聞的「試管嬰兒」報導,而媽媽卓嘎去醫院看病的時候會因為害羞而拒絕讓男醫生看病,即使是單獨和女醫生在一起,說起保險套的時候也會讓她羞澀不已。很明顯的,爺爺和媽媽代表的是村裡「傳統與守舊」的那部分人的思想。

 

出家為尼的小尼代表著影片中的藏傳佛教文化,能連接起生命的生與死的神性象徵。

 

佛教的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時不時的出現在村民的口中,這也說明藏傳佛教文化對藏民很大的影響力。

 

多次被小孩子偷偷拿走當做氣球玩耍的保險套,在兩個小兒子的眼裡只是個可以換口哨玩的大氣球而已。鬧劇和矛盾、爆點,都由保險套而出。

 

達傑從好朋友那裡借來的種羊,在羊群裡直接展現的就是生命;奶奶與大孫子的的背上因為有一模一樣的黑痣,因而有了奶奶是孫子江洋的「轉世」之說;母親卓嘎的再次懷孕,以及因為正好和爺爺剛剛去世的時間點有重合,卓嘎肚裡的小生命被上師和家人認為是爺爺的「轉世」一說,都讓這個影片中頻頻出現的生命課題更加厚重。

 

影片大部分的拍攝方式和紀錄片的風格有點像,偶爾出現過幾次虛與實的迷離鏡頭,不僅拍的很美,而且意境很深,看到的各人應該都有各人的理解。

 

阿尼雖然是作為配角出場的人物,但是她在影片中是衝突感很強的人物。阿尼為情所傷出家為尼。至於說她為什麼為情所傷的原因,影片中並沒有特別交代。雖然已經是個出家人,但是阿尼與世俗間的情感並沒有完全隔絕,她內心的情傷並未痊癒。

這一衝突發生在她去學校裡接姐姐家的大兒子江洋一起回家,偶然的再次遇見以前的情人的時候,身為中學教師的前任情人,在阿尼心中所佔的位置依然很重,她內心對愛人的情感被放大著。

 

雖然在言語上阿尼沒有和情人有很多的溝通,但是從她很珍愛情人寫的書可以看到她平靜外表下流露出來的感情,她甚至能做到在姐姐因為生氣而將書本扔進火爐時直接赤手從火爐中搶書,即便書已經燒出了幾個黑印,阿尼仍然想要帶上它。

 

這本以《氣球》為書名的書,記錄著阿尼和以前的情人德本加老師兩個人的故事,阿尼願意相信德本加所說的兩人之間真的是有誤會,也願意珍藏他的書。

 

選用《氣球》當做電影名真的是一語多關,它能連起達傑一家關於幸福童年和迎接新生命的意義,也能連起已經出家的阿尼過往的情感。

 

只這兩個字,就能在一部電影中相對全面的照顧到多個群體,豐富感和層次感全都有,就像是寫一篇命題作文一樣,全文緊緊圍繞中心,《氣球》這個電影真的做到了。

 

無論是縣醫院的大門外醒目寫著的「美好生活從計劃生育開始「的標語,還是大門內部的宣傳欄上寫的」人口素質要提高,優生優育很重要「的話語,它暗示著一個年代,同時也是女主人心理矛盾的激發點。

 

卓嘎從女醫生那裡拿回家的保險套,又被兩個小兒子偷偷拿走當氣球玩耍了,多次被卓嘎說像種羊的丈夫達傑,因為這次不見了的保險套,讓妻子卓嘎中獎了。

 

阿尼以前的情人德本加老師找到了學生江洋的家裡,想要見阿尼一面,卻被阿尼的姐姐卓嘎擋在門外數落了一通,並把那本燒焦的書本還給了他,阿尼之後再也找不到德本加送給自己的《氣球》這本書。

 

兩個小孩子拿去換哨的「氣球「,還引發了兩個大人之間的大打一場的矛盾。

 

「氣球「所營造出來的矛盾,在它聯繫的很緊密的人物線上,都很清晰的在爆發。

 

面對計劃生育政策和家庭不算富裕的雙重壓力,讓卓嘎有了不想留下孩子的想法。把借來的種羊還給好朋友的達傑,突然聽到孩子爺爺突然去世的消息,達傑在處理好孩子爺爺的後事之後,特意找上師詢問孩子爺爺的去向。

 

因為上師說會再次重新回到家裡,所以當此時的妻子卓嘎告訴丈夫達傑自己懷孕的消息,並表示想把孩子打掉時,達傑是極度不同意的,他甚至出手打了妻子一巴掌。因為他已深信,妻子肚裡的小生命,就是自己父親的轉世。

 

鏡頭傳達的這些信息,並不只是有藏族文化的特性,它有很強的神學性,這種神學性又融入了藏傳佛教文化中,有值得深入去探索的意義。

 

佛教文化是禁止殺生的,墮胎也包括在其中,所以已經進入佛門的阿尼是反對姐姐卓嘎放棄肚裡的小生命的,儘管鎮上的女醫生建議卓嘎打掉。女醫生的建議有她所支持的理由:她贊成的是優生優育政策,以及「女人生來世上不是為了來生孩子的」自主思想。女醫生周措無疑是新時代女性獨立、自主的形象,和以卓嘎為代表的傳統守舊派,形成新與舊不斷拉扯下產生的張力。

 

卓嘎的矛盾和不安是顯而易見的。

 

經過一番掙扎,卓嘎做了決定去醫院拿掉孩子,被急匆匆趕來的丈夫和大兒子及時制止。

 

就在爺爺走後的49天,阿尼帶姐姐卓嘎去了自己所在的寺院,女主人卓嘎最終是否留下了新生命,鏡頭裡沒有給到直接說明,它留給大眾的是一個開放式的想像。

 

達傑最終還是把那隻不產羊羔的母羊賣了,給大兒子交了學費,他也終於在縣城裡給兩個小兒子買回了兩個紅色氣球,這是在影片一開始就在爺爺的見證下答應給兩個小娃娃的氣球。首尾呼應的非常完整,一隻升空的氣球,也和開頭天上飛過的飛機形成呼應:因為所有人的視線都在往天上看。

 

看到升空的氣球,更覺得是個體生命自由的象徵。

 

阿尼這個人物很大意義上代表著佛教的思想,能很自然的連接起生與死這個很大的生命課題,阿尼的內心有豐富的情感,也有向佛的智慧和通達,這個人物的內心豐富度是全片中最高的。她自己身上有受感情困擾產生的矛盾,可是也有化解矛盾的能力,比如帶姐姐去寺院。

 

影片裡的各種衝突,正是為了實現人與人之間平和而存在的。

 

以寫作小說起步的導演萬瑪,在他執導的《氣球》裡,隨時都可以感受到很濃鬱的文學氣息,他的鏡頭語言和文學作品的表現方式對應面非常強,比如自始至終都是在緊扣主題,包括出現的很多暗喻和隱喻等等,從來沒有讓人不知所云的鏡頭畫面。影片的每個部分的拍攝都很嚴謹,因為隨時都能讓人很好的找到前後之間的聯繫。

 

看這部電影,就很像是在看一本很有看頭的小說,它就像是一部很有深度的文學作品。

 

平緩的鏡頭,富含深度的語言,湛藍的畫面,樸實的風情,《氣球》的鏡頭語言很美,讓人思考的意境很深,這部電影真心值得推。

 

以上這些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的積極探討。

(註: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萬瑪才旦《氣球》再曝藏語推廣曲《飛》 眾志成城助氣球高飛
    萬瑪才旦《氣球》再曝藏語推廣曲《飛》 眾志成城助氣球高飛 時間:2020.11.27 來源:鳳凰網娛樂 分享到:
  • 《氣球》發布藏語片尾曲 《度母讚歌》滌蕩心靈
    《氣球》發布藏語片尾曲 《度母讚歌》滌蕩心靈 《氣·球》發布藏語片尾曲《度母讚歌》 時長:04:07 來源:電影網
  • "氣球"發布藏語片尾曲"度母讚歌"
    時光網訊由萬瑪才旦編劇、導演,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領銜主演的電影《氣球》,正在全國熱映中。今日,片方發布了藏語片尾曲《度母讚歌》,由不丹最受歡迎的女歌手Phub Zam演唱並作曲。「度母」是藏傳佛教中拯救苦難的女神,是生死輪迴中拯救一切眾生的度脫之母。天籟佛音餘音繚繞,讓眾多觀眾在看完電影後念念不忘。
  • 電影《氣球》曝藏語推廣曲 11月20日全國上映
    電影《氣球》劇照  今日,由萬瑪才旦編劇、導演,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領銜主演的電影《氣球》,發布一支由西藏病人樂隊演唱的藏語推廣曲《靈與肉的禮讚》。電影《氣球》講述靈魂信仰與現實的緊張關係,而這首推廣曲《靈與肉的禮讚》,歌詞如詩、意境如畫,在淺吟低訴的悠揚旋律中,是對生死輪迴、靈魂信仰等人生終極命題的詩意禮讚,其音樂意境之美和信仰思辨之美,與被贊為「最美電影」的《氣球》可謂相得益彰。
  • 影視日報|紀錄電影《棒!少年》定檔12.11;萬瑪才旦藏語電影《氣球...
    3、萬瑪才旦藏語電影《氣球》北京首映 由萬瑪才旦編劇、導演,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領銜主演的電影《氣球》將於11月20日全國上映。11月18日,電影首映禮在北京舉行。
  • 萬瑪才旦電影《氣球》曝藏語推廣曲 西藏病人樂隊獻唱《靈與肉的...
    萬瑪才旦電影《氣球》曝藏語推廣曲 西藏病人樂隊獻唱《靈與肉的禮讚》發MV 發布時間:2020-11-19 12:08 來源
  • 西藏病人樂隊獻唱電影《氣球》藏語推廣曲 所有善意都只獻給你
    今日,由萬瑪才旦編劇、導演,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領銜主演的電影《氣球》,發布一支由西藏病人樂隊演唱的藏語推廣曲《靈與肉的禮讚》。西藏病人是一支藏族樂壇上的獨立樂隊,曾與萬瑪才旦導演合作,憑藉《撞死了一隻羊》中的片尾曲《轉經道上的屠夫》,為更多觀眾所熟知。
  • 萬瑪才旦藏語電影《氣球》北京首映
    時光網訊 由萬瑪才旦編劇、導演,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領銜主演的電影《氣球》將於11月20日全國上映。11月18日,電影首映禮在北京舉行。導演萬瑪才旦,主演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與錄音師王碩出席活動,與觀眾們一起解讀電影,分享拍攝趣事。      電影《氣球》是萬瑪才旦導演作品首次全國院線發行,多位圈內好友來到首映現場捧場。如導演烏爾善、演員導演祖峰、演員蒲巴甲、作家安妮寶貝、影評人程青松等。
  • 萬瑪才旦新片《氣·球》再曝藏語推廣曲《飛》
    1905電影網訊 由萬瑪才旦編劇、導演,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領銜主演的電影《氣·球》,正在全國熱映中,日前影片再度曝光一首藏語推廣曲《飛》MV。
  • 萬瑪才旦電影《氣球》深圳路演
    》海報  11月20日,由萬瑪才旦編劇、導演,索朗旺姆、金巴、楊秀措領銜主演的電影《氣球》即將全國上映。11月15日,《氣球》開啟全國路演深圳站,導演萬瑪才旦與現場觀眾展開深度對談互動。映後不少觀眾表示,《氣球》足以成為2020年度最佳影片。  活動中,有不少業內的好朋友到場支持,《氣球》海報設計師杜峰松也驚喜現身,同時還有和萬瑪才旦合作過的導演高鳴、一些水準很高的影迷朋友及影評大V。  電影《氣球》由《塔洛》《撞死了一隻羊》原班人馬製作,講述了靈魂與現實的緊張關係。
  • ...國產電影|王麗娜|氣球|春江水暖|導演|第一次的離別|海南島國際...
    算是國產電影的大年,新人輩出,佳作雲集。其中還未取得龍標,沒有在全國大規模公映的好電影就有5部。這其中自然包括管虎的《八佰》和婁燁的《蘭心大劇院》。這兩部電影都是大公司、大導演、大演員、大班底打造,擁有極高的話題度,被廣大觀眾所熟知,所以在這裡就不多介紹了,我們只要等消息就好。還有三部電影,則是中小成本的文藝片,有些甚至是導演的長片處女作。
  • 映世窗No.36 | 電影《氣球》
    >   電影《氣球》是藏族導演萬瑪才旦自《撞死了一隻羊》、《塔洛》之後的第七部藏語電影作品  改編自本人的同名短篇小說已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等多項國際獎項是去年上電影評分top3故事梗概:      故事的背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 《氣球》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國產電影,它來自一位藏族導演
    它最終成為電影《氣球》的結尾:當藏民家庭的困擾尚未得到解答,父親與孩子一起,平靜地目送高飛的氣球。11月20日,《氣球》在電影院上映。《氣球》劇照在此之前,它已經參加過全球60多個電影節,獲得2019年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獲最佳影片提名,被影評人、電影史學家讓-米歇爾·付東評為「威尼斯電影節最美的電影」。
  • 《氣球》上映 這次不玩風格化的萬瑪才旦講了什麼故事?
    11月15日,該片開啟全國路演深圳站,導演萬瑪才旦現身與深圳觀眾見面,當天不少觀眾表示,《氣球》已經蓋章成為自己2020年度最佳。 電影《氣球》由《塔洛》、《撞死了一隻羊》原班人馬製作,片中,妻子卓嘎(索朗旺姆 飾)意外懷孕,想要打掉孩子,但思想傳統的達傑卻不同意。面對現實的各種問題和壓力,他們原本寧靜的日常生活被徹底打破,恩愛的夫妻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 《氣球》導演萬瑪才旦:電影的本質是一場夢
    氣球一直是世界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電影意象,這激發了他的創作欲望和衝動。經過幾年時間的醞釀,並與自己最為熟悉的藏族文化及真實生活意象相結合,就有了《氣球》這部令人回味悠長的作品。為了還原當地語言的質感,她提前找老師學習安多藏語,用一口原汁原味的語言,讓這個角色更加血肉豐滿。擅長在電影中探索夢與現實  著名導演謝飛曾經表示,萬瑪才旦導演是國內很不容易才出現的電影作家,他的作品都是自己寫自己拍。  藝術家、作家、文藝評論家陳丹青去年通過《撞死了一隻羊》認識萬瑪才旦,看完了其全部作品,對其語言表達、駕馭故事的能力非常驚訝。
  • 新片《氣球》定檔11月20日,市場需要什麼樣的萬瑪才旦?
    同時,《氣球》還入圍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釜山國際電影節和平遙國際電影展的提名,以及獲得了第55屆芝加哥電影節最佳編劇獎、第2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等獎項。其中,法國知名影評人、電影史學家讓-米歇爾·付東評價《氣球》是「威尼斯電影節最美的電影」;而在去年平遙國際電影展進行展映時,《氣球》也收穫了廣泛好評。
  • 萬瑪才旦電影《氣球》發布11.20上映!信仰與現實如何抉擇的哲學思辨
    卓嘎去鎮上的診所和女醫生要保險套,但是保險套被兩個小兒子當氣球吹著玩,被達傑看到對兩個兒子一頓罵。可是兩個小孩子並不懂父親為什麼責罵他們,一偷再偷,吹成氣球和小夥伴互換了口哨。藏區人民多保守傳統,哪裡能見得小孩子公開玩保險套。小夥伴的父親上門來興師問罪,和達傑大打出手。暑假到了,卓嘎出家的妹妹Dorlma去鎮上學校接大侄子回家過夏天,卻發現自己曾經的初戀情人在學校當藏語老師。
  • 中晉電影捕風捉影以精品思維打造口碑大片
    6月26日,恰逢第33個國際禁毒日,改編自真實案件的緝毒題材電影《捕風捉影》舉辦了隆重的項目啟動會,原公安部副部長、原央視臺長、出品方、製作方等各方嘉賓出席了活動。據悉,該片由香港著名導演陳志良執導,由中晉電影發行有限公司出品,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中影文創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和東映潤畫(北京)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 《氣球》編劇、導演萬瑪才旦:電影的本質是一場夢
    氣球一直是世界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電影意象,這激發了他的創作欲望和衝動。經過幾年時間的醞釀,並與自己最為熟悉的藏地文化及真實生活意象相結合,就有了《氣球》這部令人回味悠長的作品。11月23日,《氣球》上映4天,票房突破400萬。
  • 《氣球》編劇、導演萬瑪才旦:電影的本質是一場夢
    【人物簡介】電影導演、編劇、雙語作家。 電影代表作:《靜靜的嘛呢石》《尋找智美更登》《老狗》。小說代表作:《流浪歌手的夢》《誘惑》。在北京電影學院上學的時候,中關村上空偶然飄過的一個紅色的氣球,給導演萬瑪才旦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氣球一直是世界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電影意象,這激發了他的創作欲望和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