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告知我!清明上墳有講究沒得?該上午去好,還是下午去好點呢?

2020-12-23 刺楸

問:清明上墳該上午去,還是整天都可去?

又不是大年初一拜年,所以整天都可以。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農村那些奇聞趣事。

雖然清明節還未到,但現在已然進入清明時節,清明草長得茂盛,櫻桃也成熟了,除了踏青挖野菜的,山間田野不時能見到上墳的人。清明節上墳該上午去,還是整天都可以去呢?

一、清明上墳時間不固定

清明上墳不只是去墳頭燒點香蠟燒紙再磕個頭,一般還要除草、壘土、修葺,將墳墓修繕一番,因此比較耗費時間。與其他節日相對固定在某一天不同,清明上墳沒有固定的日子,並不是非得在清明節當天去,且清明節當天不一定就特別適宜祭祀,黃曆上很有可能提示忌祭祀、動土、修葺。因此,要根據自家實際情況而合理安排時間,選擇大家都能抽空的時間去上墳。如此一來,上墳不僅日期不固定,就連是上午去還是下午也難說了。

二、分情況決定上午還是下午

由於農村有新墳三年不上墳的講究,所以民間有在春分之前給新墳「攔社」的習俗,而春分一過,就有人開始清明上墳了,因春耕忙於農事而直到穀雨時節還能偶見零星上墳的,所以清明上墳持續時間長。在攔社後,民間要過社節,而如果同宗親共聚祭祖,則還會舉辦清明會,久而久之,一些地區就把過社、清明會合在一起而成了同姓宗族間的宗親會,為了能有足夠時間宗親會,上祖墳的時間多挑選在上午。

至於大宗分出來的小宗,族親上墳則沒那麼多講究,大家關係較近,平時都能見到,同去上墳祭祖完畢後差不多就散了,所以上下午去上墳都可以。清明上墳要帶上水果、糕點、刀頭肉、豬心、豬腰子等貢品,對於多餘的食品,上完墳後大家就在墳地分而食之。

如果給自家亡故親人上墳,春耕季忙,其餘家人可能在外打工、上學,所以在家的人可隨便抽個空去一趟。

以上就是刺楸對清明上墳選擇上午還是下午的分析,如果覺得回答得挺好的就點個讚,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相關焦點

  • 清明節啥時候上墳好?是上午還是下午?聽民俗專家說,答案來了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和農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清明節啥時候上墳好?是上午還是下午?聽民俗專家說,答案來了!
  • 2020清明節是幾點幾分:上墳早上好還是下午好清明節後能掃墓不?
    今日衝合:與肖羊相衝,與肖狗相刑,與肖馬相害,與肖龍相破,與肖鼠相合,與肖蛇肖雞三合,與肖鼠六合早上上墳好還是下午上墳好?一般來說上墳要選擇好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一般來說,最佳的拜山時間為寅時,5-7點。
  • 清明上墳有何講究?老話說「前三後四,左五後六」,是什麼意思?
    摘要:清明上墳有何講究?老話說「前三後四,左五後六」,什麼意思?今天就進入到了4月份了,大後天就是我們的清明節,在我看來,相比較於二十四節氣來說,清明節更主要的是一個傳統節日,因為早在明代時期就有實行清明節掃墓的活動,以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在我們農村這種活動更是如此,而且我們這還講究做清明,只能早不能遲,特別不能當天做,所以昨天趁著天晴,就已經掃完墓了。
  • 農村老人常說,清明上墳有講究,3條禁忌不可碰,你知道哪些?
    在家鄉,通常外嫁女兒或外出做上門的女婿,清明節掃墓是不可回去祭拜親人,尤其偷偷去祭拜的人,往往受一些家族親人們的不歡迎,這一切都是老舊思想惹的禍,認為外嫁女兒女婿是別家人,而清明節祭司是祈求先人賜福,保佑的日子,如是女兒女婿去了,往往家族的親人們心中會生出一些意見。而關於清明節掃墓,有何講究呢,筆者大概總結了一些,有這麼三點。
  • 清明上墳有何講究?老話說「前三後四,左五右六」,什麼意思?
    清明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很重要的一個節氣,同樣也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之一。每年在清明節前後便會有很多人從務工城市回到老家中祭拜逝去的故人。清明節掃墓祭拜古人的說法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前三後四,左五右六」,那麼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
  • 安床上午好還是下午好 臨沂安床還有時間的講究
    黃曆中有安床這個說法,安床其實就是搬家、新歡、換床中的安床,床是最重要的家具之一,所以講究也很多,安床什麼時間呢?上午好還是下午好呢?   安床:就是指安置睡床臥鋪的意思,也指新婚安放的床及重新安置舊床。自古以來,中國人安床是很有講究的。
  • 孕婦的NT檢查,是上午去比較好還是下午去比較好?為什麼?
    那麼,孕婦的NT檢查,是上午去比較好還是下午去比較好?為什麼? 二、關於NT檢查的時間安排 NT檢查孕媽們只需要保證在規定孕期周數之中準時去完成檢查即可,而具體是當天的上午還是下午,是沒有規定的,任何時間都可以
  • 在農村過春節,大年三十去上墳祭祖,什麼時間去合適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在農村,大年三十去上墳祭祖,什麼時間去最好?過年是團聚的喜慶日子,也是祭祖的日子,緬懷祖先,也是過年之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春節上墳祭祖,會隨著地域的不同,各種都有自己的習俗和習慣,時間會有所不同,方式也是各種各樣,有的是在大年三十下午,有的則是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像我們最為常見的燒香,都是燒三根香,其中中間的是代表天,左邊是代表著地,右邊則是代表著什麼的祖先,也是對於天地人的敬畏,和敬意。
  • 結婚上喜墳有什麼講究 什麼時間去最好
    在很多地方有一個習俗,結婚都會拜祖先,也叫做上喜墳,結婚上喜墳寓意添丁進口,那結婚上墳有什麼講究以及注意事項?一、為什麼上喜墳結婚乃人生中的大喜事,很多地方都有一個傳統的習俗,就是結婚時需要給家中去世的親人上墳。在某些地方在結婚前男方會帶新娘去上墳,意思是讓祖先提前認識一下新娘子。有些地方則是婚後男方帶著新娘去上墳。
  •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 掃墓祭拜上墳時間具體幾點最好
    明天,清明小長假即將開啟,祭掃、踏青、探親、旅遊……今年清明假期,有哪些假日信息需要提前掌握?小長假開始,外出踏青旅遊的民眾,需要做哪些出行攻略?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呢?掃墓時間什麼時候最好?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
  • 孕婦去檢查NT,上午去好還是下午去好?今天我來告訴你
    我們都知道NT檢查的最大左右就是初期排畸形,那麼往往孕婦在孕12到13周的時候進行的,那么正常的胎兒頸項透明層有個核定值,那麼檢查如果超過這個限制,那麼也就是說明胎兒這時候可能存在發育異常,如果唐氏症候群等嚴重的畸形疾病。
  • 清明節上墳習俗知多少: 女的不能在清明節上墳 是真的嗎
    傳統的說法,說的簡單點,嫁出去的女,是老公家的人了,不會也不能去掃別人家的墓吧,百年後不可能葬入娘家的地吧。這種觀念就是普遍認為「女兒不是傳後人」。祖先的墓碑上也只能刻上兒子和兒媳婦的名字,姑娘的名字一般是不銘刻在娘家祖先墓碑上的。有些地方將這種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 清明節掃墓時間有什麼講究能提前幾天 清明節掃墓有哪些禁忌?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清明節掃墓有哪些禁忌?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
  • 清明節上墳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有一條習俗萬萬不能打破!
    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配圖來自網絡)!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照例而來。作為國家的法定假日,清明的假期除了讓人們能夠踏青感受春天的氣息以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能夠方便人們回農村老家上墳祭祖。
  • 清明上墳燒紙祭祀懷念逝者
    每年清明都有給先輩及逝者上墳燒紙的習俗。自唐代官吏就有清明放假回鄉祭祀祖先上墳燒紙習俗。2008年國家正式頒發清明為法定節假日。國人傳統觀念,百善孝為先。「孝」含二層意義,一是晚輩對長者及父母應行的敬孝養老;二是晚輩慎終追遠,每年清明,十月一給列祖列宗上墳紙以作對逝者懷念。清明一般習俗繞在節前,十月一燒在節後。城市有的在清明節前太陽落山後於圍牆外燒紙,表示對遙遠的先輩懷念敬孝,慎終追遠,有的到專設墓園鮮花祭祀。而在農村墓地多在田野,於是就扛著鐵鍁等工具給墳頭添上幾下土後點火燃炮燒紙。
  • 民間故事:清明上墳,女子「引火燒身」,大爺:說,做啥虧心事了
    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民間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生平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做人做事光明磊落,是個正人君子,那麼就算是半夜「鬼敲門」也沒什麼好怕的。那麼,如果做了虧心事呢?難道還真有所謂的「鬼」來找你嗎?
  • 滕州:清明節掃墓的時間什麼時候為好?
    適宜清明節掃墓的時間  有些地方在清明當天上墳,因為清明這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來給父母上墳。「早清明,晚十一」的意思是,清明上墳在12點以前,上了墳才回來吃飯;十一上墳在吃了中午飯後。也有人說,清明上墳,一般都在清明之前,或者在清明當天燒紙。傳說那時燒紙一百頂二百。  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清明這天陰曹地府收鬼,到夏曆十月一才給鬼放假。因此清明後上墳,或十月一前上墳,故者的鬼魂還沒有放假,無法出來收給它燒的紙錢。因此要「早清明,晚十一」。
  • 大年三十,下午貼對聯,掛紅燈,上墳請祖先,一樣都不能少
    執念旅行在旅行的路上,心存執念,去發現更多的景色,這裡是執念旅行,你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出發吧!掛燈籠貼完對聯,掛完宮燈,還有就是上墳去請祖先回來過年了,拿上火紙,紙錢,去墳裡燒紙,把祖先請回來,然後在家裡擺設桌子,擺上貢品,讓祖先也回來高高興興的過大年。
  • 清明節將至,給仙逝的親人掃墓,提前好嗎?有什麼講究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過去有民諺「早清明,晚十一」。提前祭祖的講究,農村的一些老人經常會說是喪葬時間不超過三年的新墳,孫輩在第一年掃墓時,可以選擇在清明節前十天,第二年掃墓要在清明節當天,第三年就沒有什麼講究了,老墳的話在時間上就比較隨意了。各地都有一些當地的習俗,我們要尊重這些習俗。
  • 上午好還是下午好?5招讓胎心監護一次通過
    誰知第二天複查還是一個樣,嚇得自己心驚膽戰的,就怕胎兒宮內有問題。還好,折騰了半個小時終於通過了。本來以為這個檢查可以結束了,誰知醫生竟然要求她每周都得去醫院檢查一次,對此她非常奇怪,既然檢查沒有問題,為什麼還得去檢查,一周一次真的有必要嗎?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胎心監護是什麼?懷孕幾周做胎心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