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為新作品展覽現場
人世之樂 /汪為新
中國好提「漁樵之樂」,以表明自己超脫,文人並不釣魚,更不打柴,只是講的與自然對話。惠施與莊子觀魚之樂,只是邏輯上的詭辯,一樁公案而已,後續的意義是惠施與莊子兩人既然會有那種閒。真正披荊打柴的樵夫,又能得貧賤之樂的大概屬寒山拾得之流,那是真快樂。
讀過《西遊記》的人都記得裡小猴子對對齊天大聖孫悟空說的話:「天上一日,下界一年。」所以講神仙快活,賽過人間十倍,但人們只是嘴上說說,未曾聽過誰誰真的離了凡間作了仙去,人們說的「神仙日子」,只是「癩蛤蟆」所想,未曾食過天鵝,既然如此,就踏踏實實在下界做個凡人。
凡人在世,大都俗務羈身,有終身不能脫,不想脫者,也有脫了後鬱悶死掉的。還有由是耳濡目染愈深,胸懷愈隘,而人品愈卑。我看過一本閒書,講唐詩人孟郊廢馳職務,日與自然接近,寫得最有意思:「孟東野貞元中以前秀才,家貧,受溧陽尉。⋯⋯南五裡有投金瀨。草木甚盛,率多大櫟,合數十抱,聚除蒙翳,如塢如洞。地窪下,積水沮洳,深處可活魚鱉輩。大抵幽邃岑寂,氣候古澹可喜。除裡民樵罩外無入者。東野得之忘歸。此比日,或間日,乘驢,後小吏,經(逕)驀投金渚一往,至得蔭大櫟,隱巖除坐於積水之傍,吟到日西還。」後來因此丟了差事。此孟東野所以成為詩人。有時看看莊子的觀魚,想想他的夢蝶,那種逍遙真不是凡人所願。所以凡人之間打打拖拉機,鬥鬥地主,街頭巷尾有「膀爺」在棋局上玩得臉紅耳赤,而我自己也得以苟活凡間,談談俗事,讀些酸不拉唧的文字,或偶爾觀觀體育,看看排球,聊聊足球什麼的。
談到足球,相傳有李鴻章遊倫敦,有一回,英國紳士請他看賽足球。李大人問:「那些漢子,把球踢來踢去,什麼意思!」英國人說:「這是比賽。而且他們不是漢子,他們是紳士。」李氏搖搖頭說:「這麼大熱天,為什麼不僱些傭人去踢?為什麼要自己來?」李大人儘管無知,倒也有趣,他賽過那些附庸的假文士和假道士。我有時想人間儘管如此,可能比起地獄來總是要好上許多的,要不段成式在他的《酉陽雜俎》裡就說:「鬼言三年,人間三日。」看來我們這些俗人比上尚有不足,比下還是有餘。
出落成器:宋硯 /汪為新
須彰顯先人之古道,弘揚文化之精要,無不始於文房,而「文房四寶硯為首」。而我於硯之識,從莫名其妙「近雅者」,到裝摸做樣的「醰醰有餘」,其實覺得自己還是「外人」,一不能吹,二不能鑑。
收藏宋硯是對玩家品級的一種定位。而且微觀學術地看,古硯作為一件文具,「硯必宋唐」的論斷是對古硯發展高峰的客觀認定。
後見素仰之名家儒家,因心感物,言起此一些,觸之且毫釐是察,雅俗之間,評介時出口滔滔,言淺而理深。
今有海寧朱曙光先生集宋硯五十餘方,意欲付梓,止觀書房囑我為文,而我耳入口出,所知者愧於屋漏,難免有粗略錯謬、隔靴搔癢之嫌。
琅園人物冊頁一 紙本 2020
唯觀朱曙光先生之於宋硯,素肅、內斂、謹嚴之造,方知有「抱眠三日」之說。此適其心,或富者之能致物,或娛意於樸質。
本書五十餘硯,或曰:以歷史時代分,宋硯之長技:一是宋硯不僅有了方樣,且一再突出在方樣;二為宋硯造制,不再忽高忽低,宋硯,高低自有界定;三乃宋之硯,硯池硯堂有自有分列,池堂開始各事其職。如此敘述,猶若徵知,緣耳而知聲可也。
琅園人物冊頁二 紙本 2020
古謂色不及傭可以養目,粗紃之履可以養體,人好萬殊,而器以用為功,制硯、用硯、詠硯足現古人感悟、終極理想、以及時代追求。文藻緣飾,即便天然,難免失硯之用。
宋人制硯,不再如唐硯那般,踟躕於厚薄高低,知硯並非止於三足、硯有方正式,橢圓樣。此間長、寬、厚之式樣,稍有規範。宋硯的之池、堂、邊,有宋硯形相。
所言者簡,所感者深。
宋硯乃石質硯之天下,難嶄而易研,儘管石質入硯,以石為硯影響深遠,上達帝王公卿,下逮庶民學子,廣而求之。而宋人於硯,世之篤論,詩文尤多:如李綱《端石硯》詩中有:「端溪出硯材,最貴下巖石……得此餘可忘,一生著幾屐」,蘇東坡《孔毅夫龍尾硯銘》中盛讚歙硯道:「澀不留筆,滑不拒筆。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趙希鵠稱洮硯為「無價之寶」(《洞天清祿集》),蔡襄對名硯贊言:「玉質純蒼理致精,鋒芒都盡墨無聲;相持聞道還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在端歙硯之間,又有「端石如風流學士,競體潤朗;歙石如寒山道士,聰俊清癯」之說。可謂環肥燕瘦,各呈其美。
琅園人物冊頁三 紙本 2020
而宋代文化學術高度發達,文人學士們對文具的實用和審美要求也相對提高。書寫之餘,鑑賞和收藏名硯,成為文人的一大樂事,蘇軾、米芾,黃庭堅等,都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同時詠硯、贊硯,銘硯的詩文層出不窮,還出現了《硯史》《硯譜》《硯箋》等研究論著。
如以收藏論,眼力不齊,嗜好各異。冷暖自知,鹹酸各辨,而以旁觀留有文字者,有襲舊處,亦有獨到之見,拘文牽義的亂評,是我本文之主要特點。
琅園人物冊頁四 紙本 2020
琅園人物冊頁五 紙本 2020
琅園人物冊頁六 紙本 2020
琅園山水手卷局部一 紙本 2020
琅園山水手卷局部二 紙本 2020
琅園山水手卷局部三 紙本 2020
琅園書法
琅園書法手卷局部一 紙本 2020
琅園書法小品一 紙本 2020
琅園書法小品二 紙本 2020
琅園書法小品三 紙本 2020
琅園書法條幅三 紙本 2020
琅園書法小品四 紙本 2020
汪為新近影
汪為新 生於江西永新 長居北京 出版有書畫集20餘種 文字集《庸言錄》等
本期編輯 / 甑 影
聯繫電話 /1532159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