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視頻流出: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首相府門內的舉動被曝光!

2021-02-07 財姐看金融

剛剛不久,一條視頻震驚了世界。那就是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回到唐寧街首相府門內的舉動,被安保監控拍下,但梅首相不知有安保監控,結果內部工作人員偷偷放了出來,真出槽了……壓力太大啦!

註:相關視頻內容詳情,可網搜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壓力大的原因主要有幾點:一是英國脫歐現在是關鍵階段,而有消息稱,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正準備今年夏天辭去英國首相的職務,而此舉將影響首相的繼任人選;


二是今年1月英國議會拒絕了梅姨的最初脫歐協議之後,議會要求梅首相尋求改變協議內容。而英國脫歐將於3月29日離開歐盟,時間越近,各種繁雜的事務也就越多,壓力自然就會越大;


三是據英國路透社2月12日報導,福特汽車公司向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表示,公司正在加緊準備將生產轉移到英國以外的地區。要知道,政經不分家,一但分開了,經濟下滑,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的政治前途也更為迷茫;


四是剛剛,有消息稱,英國定於3月29日正式「脫歐」,但政府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在國內受阻。首相特雷莎·梅定於下周會晤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


綜合上述四要素,面對經濟政治各種複雜的壓力之下,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回到唐寧街首相府門內自我釋放壓力的舉動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那是家,那梅姨自己的空間,她覺得怎麼舒服就怎麼做。


人人都有戀家的情結---渴望有自己的空間。因為,在你不得不走的時候,家就是必須要收留你的地方。 


家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對家深深地寄予的是「自由空間」的情感,人類和獸類都從未改變過這一感情。


家就是自己的空間,這空間與我們相協調,它歡迎我們的到來並可以給予我們慰籍,缺了家這個空間,我們會感到很焦慮、不安和緊張。


家有時猶如船錨,有時又像是庇護所,有時又像是地球上一個固定的參照點,形式千變萬化,複雜多變。


不管是世界大戰時,還是現在的敘利亞等國,均有很多無家可歸的「難民」。  正所謂「難民」就是無家可歸的人,它們沒有自己的地方,一種破碎的空間感時時刻刻都在威脅著他們的身份感。


所以,家這個自我空間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意義重大,它不僅幫我們找到自己,還可以構建我們、界定我們、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身份感----我屬於這裡,這是我的空間,我怎麼樣舒就怎麼做,我在這兒感到很自在,很輕鬆,很愉快,它是一絲不掛躺下就能安然入睡的地方.家的自由空間的概念,針對人類都是一樣的意義,國家首腦人物也不例外。


我們都需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方,在我們壓力在的時候,我們會想到它.


後語:長期堅持原創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邊「好看」處點讚,以示鼓勵!

相關焦點

  • 特蕾莎-梅設定辭職期限:鐵娘子的首相路跌宕起伏
    當地時間2016年7月13日,英國新首相德蕾莎·梅伊與丈夫菲利普正式入主唐寧街10號,同時,她任命的新內閣核心成員也都悉數露面。圖為特蕾莎夫婦。中新網12月14日電 (卞磊)2016年7月,特蕾莎梅作為英國歷史上第二位女首相,邁入了唐寧街10號。時隔兩年半,剛剛挺過不信任投票的她確認,將在2022年大選前辭職。
  • 德蕾莎·梅伊進行最後一次首相問答 再次情緒激動離開
    中新網7月24日電 據外媒報導,24日,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出席了議會「首相問答環節」。這是她在任期間最後一次參加「首相問答環節」,現場幾乎座無虛席。特蕾莎梅說了什麼?在辭職後,她將幹點啥?議員們對她又有怎樣的評價?
  • 實在是熬不住了-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宣布將辭職
    從6月10日開始的一周內,這份候選名單的提名將結束。 國會議員將連續幾輪投票,直到名單被縮減到候選人的最後選擇為止。然後,這些候選人將參加全國範圍內的一系列辯論。 外媒表示,就目前的情形看,有望得到這一寶座的是前外交大臣詹森,他也是脫歐事宜上最堅定的鼓動者之一。除他之外,還有大約十餘人將參與角逐。  德蕾莎·梅伊是連續第二個被英國退歐推翻的總理。
  • 英國「首相背後的男人」和「首相背後的女人」內鬥,男的輸了
    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英倫圈」報導 11月13日下午五點,多米尼克·卡明斯(Dominic Cummings)從唐寧街10號辭職,這場英國政府、鮑裡斯·詹森的內閣內鬥,終於告一段落。現在的英國首相鮑裡斯可謂是經受著「脫歐貿易談判」遲遲無果、疫情數據持續走高、與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產生矛盾的多重壓力...
  • 英國首相開始交代「後事」,氣氛悲壯已指定好接班人
    環球網本月23日消息,綜合多家英國媒體報導,英國起草了一項名為"指定倖存者"的方案,根據該方案,一旦英國首相詹森感染新冠病毒,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將接替首相的職位。這頗有一種交代"後事"的感覺,詹森提到這個方案的時候,氣氛十分悲壯,好像自己已經患病了一樣。
  • 「日不落帝國」承認衰落,英國前首相坦言:我們已不再是一流強國
    據海外網11月10日報導,英國前首相梅傑當日在倫敦發表了一場演講。在演講中梅傑坦言:「我們英國已經不再是一個世界一流強國,也不會再有機會成為強國了。」梅傑表示,在未來半個世紀裡英國仍然是第二梯隊中的頂尖國家,但無論表現得多麼優異,受制於狹小的地域和人口規模,英國很可能會被其他大一些的國家超越,梅傑還批評了英國內部出現的一些不正確決策和英國的自大。
  • 重磅突發,英首相梅含淚宣布辭職, 誰可能接任? 英國何去何從?
    剛剛,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在唐寧街10號的首相府門前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將於6月7日辭去首相職務。新首相的選舉將隨即展開。
  • 特蕾莎梅5月24日辭職演講
    自從我作為首相第一次踏入身後的這扇門,我一直努力使英國成為一個不是為少數人,而是為每個人服務的國家。我讓女王陛下充分了解我的意圖,在這個過程結束之前,我將繼續擔任她的首相。對我而言,因為我無法實現英國退歐,我一直都會感到非常遺憾。我的繼任者將尋求一種途徑,來實現公民投票的結果。
  • 奉子成親,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小女友凱莉·西蒙茲晉級首相夫人
    昨天bbc報導,55歲英國首相詹森已經在19年底與32歲的女友凱莉·西蒙茲訂婚,並且西蒙茲已經懷孕。看來兩人的好事將近。出生不俗凱莉·西蒙茲是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聯合創辦人馬修·西蒙茲和該報律師約瑟芬·麥卡菲的女兒。
  • 特蕾莎梅辭職與莫迪連任
    而5月24日,也就是第二天,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首相府前宣布將於6月7日辭職。莫迪心情大好,發「推」感謝支持者,誓言打造一個強大且具包容性的國家;而特蕾莎梅心情沮喪,轉身之間潸然淚下。在我的印象中,這兩個人做的都不錯。當年結局是如此不同,卻反映著世界正在發生的微妙變化。特蕾莎梅幹了三年,一路十分辛苦。她支持完成脫歐議程,但不打算在歐盟與大不列顛之間豎起鴻溝。
  • 重磅!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3任首相發推慶賀!默克爾:英國仍是...
    詹森說,該協議將兌現在2016年公投期間以及去年大選中向英國公眾的保證。英國收回了對金錢、邊界、法律、貿易和捕魚水域的控制權。同時,這項協議還保證英國收回對法律和命運的控制權,不再受歐洲法院的管轄。  以貿易協議為核心的英歐未來關係談判今年3月初啟動,採取視頻方式和面談方式進行,多次陷入低谷,又多次柳暗花明。
  • 【視頻】 視頻|英國首相詹森2021華人春節致辭
    聽力視頻 | 歐巴馬2020年聖誕致辭查爾斯王儲2020年聖誕節對英國軍隊的視頻致辭珍貴視頻!| 英國女王1957年第一次和2015-2019年聖誕致辭雙語音視頻 | 英國首相詹森2019年聖誕致辭:聖誕團聚, 可別跟親戚鬥嘴吵架!
  • 英國「首相身高定律」:男首相身高均超180cm
    原標題:英國「首相身高定律」:男首相身高均超180cm   當地時間2015年4月26日,英國約維爾,英國首相卡梅倫發表競選演講,為大選造勢。   中新網5月8日電 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7日迎來大選投票日,4800萬英國選民將投票選出650名國會議員,初步結果顯示現任首相卡梅倫可能仍連任。但據報導,英國其實流傳一個「首相身高定律」:英國近40年來,還沒有出現身高低於180釐米的男首相。   報導稱,英國有一個「秘而不宣」的首相身高定律。
  • 英國首相布萊爾的煩惱
    謊言風波今年9月,英國《每日郵報》援引將於當月25日出版、名為《人民公僕》一書中的部分章節稱,工黨政府1997年上臺前不久,曾收到一筆數額高達100萬英鎊的捐款。儘管後來又退還了這筆資金,但是在以後對媒體的講話當中,布萊爾及其搭檔、財政大臣戈登·布朗都撒了慌。
  • 3位首相用4年半時間磨出兩千頁文件,英國「脫歐」終於劇終
    (英國前首相卡梅倫) 歐盟之所以對英國一忍再忍,也是因為英國有它的過人之處。 (英國前首相特蕾莎梅) 52%的同意票意味著將近一半人不同意脫歐,加上第二天上網查完「脫歐」的意思後反悔的人,沒幾天過半英國人開始後悔,他們三番五次請願要求再來一次
  • 英國首相座機要用「愛國色」
    英國媒體16日援引國防部消息人士的說法報導,首相鮑裡斯·詹森出行所乘飛機英國空軍「航行者」號將從純灰色變成英國國旗標誌色紅、白、藍三色。英國天空新聞頻道報導,「航行者」號正在劍橋郡一座機場接受「秘密翻新」。知情人士說:「鮑裡斯不喜歡它的灰色,要讓人給它塗上新顏色。」
  • 看英國第二位女首相是如何穿衣打扮滴
    ,現任內政大臣特裡莎·梅(Theresa May)將接任,成為英國第76位首相,她也是繼「鐵娘子」柴契爾夫人後,英國第二位女性首相。外媒曝光了特雷莎·梅大量照片,從這些照片裡,小編帶你一起看看英國新任首相是如何穿衣打扮滴。7月11日,英國倫敦,英國內政大臣特裡莎·梅在下議院外發表講話。11日早些時候,英國能源政務部長安德烈婭·利德索姆(Andrea Leadsom)宣布退出英國保守黨黨魁和首相的競爭。因此,現年59歲的特麗莎·梅成為唯一候選人,被確認將成為卡梅倫的繼任者。
  • 英國首相否認延長「脫歐」過渡期
    3月18日,在英國倫敦,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前)在議會下院進行首相問答。新華社發(英國議會攝影師傑西卡·泰勒攝)新華社倫敦3月18日電(記者桂濤)英國首相詹森18日說,英國不會延長將於今年年底結束的「脫歐」過渡期。詹森當天在英國議會下院回答相關提問時表示,目前英國的首要任務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脫歐」過渡期已由議會立法確認將於12月31日結束。
  • 地球局|詹森若有三長兩短,英國將現一年內第三位首相
    英國首相詹森沒能像衛生大臣漢考克等人那樣幸運——在感染新冠病毒並自我隔離後症狀緩解甚至重新復工,相反,隔離10天後的詹森依然持續發熱,以至於當地時間5日晚入院接受檢查。詹森住院後病情迅速惡化,到當地時間6日晚時已被送入重症監護室(ICU)。隨即,英國外交大臣拉布獲得授權代行首相指責。不過,拉布現階段只是一個臨時角色,萬一詹森發生意外,正式接任首相的不一定是拉布。
  • 英國首相難逃「神秘魔咒」?詹森赴柏林峰會也被困車內
    英國首相詹森當地時間1月19日抵達柏林參加利比亞問題柏林峰會。但尷尬的是,詹森被困在了車裡。俄媒調侃稱,詹森發現自己很難加入到歐盟夥伴當中,這可能被視為是英國脫歐的一種「因果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