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太行之脊》於8月26日登陸央視一套,CIBN高清影視同步播出。
該劇以八路軍第一二九師艱難又輝煌的抗戰歷程為主線,生動再現了第一二九師在劉伯承、鄧小平等人的率領下,臨危受命,東渡黃河,挺進太行,同侵華日軍生死相搏的一系列經典戰例,以及建立和加強太行山抗日根據地建設的真實歷史。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央視熱播《太行之脊》
每日24點跟播衛視
類型:歷史 戰爭 革命
主演:楊駿 楊均柏 史鑫 段衛平
《太行之脊》詳細描繪了毛澤東、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陳賡等老一輩革命家、軍事家的豐功偉績,還以藝術創作手法塑造了武大存、歐陽春、裴勇、杏兒等虛構人物,通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真實殘酷的戰爭場面,演繹中華兒女在內憂外患、民族存亡,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榮辱相連之際,所表現出的團結一致、御辱於外、奮起抗爭、可歌可泣的家國情懷。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正面戰場上的國民黨軍隊面對日軍的猛烈攻勢節節敗退。緊要關頭,改編後的八路軍第一二九師臨危受命,在劣勢裝備條件下東渡黃河,逆著國軍潮水般的潰兵,迎著日軍的兵鋒,直插敵後,一舉粉碎當時甚囂塵上的「亡國論」、「唯武器論」和「日軍不可戰勝論」。
面對這樣一段艱苦卓絕、意義非凡的歷史真相,製片人樊文彬表示:「《太行之脊》絕不會像抗日神劇一樣閉門造車、胡編亂造。劇中每一個經典戰例,甚至每一個細節都源自於歷史真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是一部經得起檢驗的紀實片。」
為還原歷史,劇中鋪就大量戰爭細節,詳細解析經典戰例,濃墨描繪了第一二九師在處於弱勢條件下,發揮有利地形,集中優勢兵力,結合實戰,吸取經驗,創新戰法,多次打破日軍的群攻圍剿,步步擊破其「囚籠」戰術、「三光」政策,有力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此外,《太行之脊》還著力刻畫師長劉伯承和政委鄧小平在軍事政治工作上的密切合作,展現二人過人的軍事思想、決策和指揮才能。在「劉鄧」率領下,第一二九師縱橫馳騁戰場,先後取得陽明堡、七亙村、神頭嶺、長樂村等戰鬥的勝利,成功創建太行山區抗日根據地,在中華民族面臨國破家亡的危急關頭,挺起了民族的脊梁。
據悉,作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太行之脊》得到原八路軍總部及原第一二九師後代們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與電影《八佰》特別組成「一劇一影」抗戰紀念片。創作團隊希望觀眾在欣賞時,能夠體會到該劇對革命英雄的赤誠之心,銘記這段盪氣迴腸的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