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裡沒事幹?
來和李光羲一起運動吧
點開視頻get同款健身操!
00:32
這位熱情隨和、精神矍鑠的老人正是我國著名歌唱家李光羲,出生於1929年的他,現在已經91歲高齡。在當前的特殊情況下,《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欄目組向一些居住在京的前輩藝術家發出了採訪邀約 。
▲採訪現場照片
在接受採訪前,李光羲並不知道「安利」這個詞的意思,於是鬧出了「我是李光羲安利時間」的笑話……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來正式「安利」一下這位可愛、可親的91歲的老藝術家!
在李光羲的生活中,他始終與兩個字緊緊相連,那就是——音樂。
▲李光羲
回顧李光羲的音樂歲月,有一首歌堪稱他事業的巔峰,那就是《祝酒歌》。1976年,李光羲在歌劇院同事的手中發現了施光南《祝酒歌》的手稿,他看了之後十分喜歡,單獨給施光南寫信表示想要演唱這首歌。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首歌被認為有號召人們喝酒的導向,所以沒有通過審核。
▲李光羲演唱《祝酒歌》
後來有一天歌劇院接到了在國賓宴會上演唱的任務,李光羲說服大家在宴會上演唱了《祝酒歌》,結果大受歡迎。隨後在1979年中央電視臺的除夕晚會上,李光羲演唱了這首歡快的《祝酒歌》。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電視臺收到了十六萬封點播《祝酒歌》的觀眾來信。
00:57
▲李光羲演唱《祝酒歌》
那一年,《祝酒歌》飛向了祖國的大街小巷,李光羲也憑藉這首歌收穫了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
▲李光羲榮獲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
時光穿梭回1946年的天津,那時的李光羲只有17歲,父親的早逝讓他承擔起家庭的重擔,進入開灤礦務局當了一個小職員。他邊工作邊學習音樂,熱愛舞臺的他幾乎唱遍了全天津的每一家劇場,成為了人盡皆知的「業餘歌手」。
▲1954年李光羲初登中央歌劇院舞臺
年輕時的李光羲對於音樂有一種沒理由的喜歡,他在路邊的小攤兒上看到柴可夫斯基的唱片,花了兩毛錢買到手回家仔細學習。後來他才知道柴可夫斯基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也是這樣的邂逅讓李光羲愛上了歌劇。
▲年輕時的李光羲
▲李光羲(左)和張寶源(右)
1954年,李光羲成功考入中央歌劇院,這是李光羲音樂生涯的又一起點。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倡導下,歌劇《茶花女》在國內進行公演。那時還是一名學員的李光羲也參與到了歌劇的排練中,但是一共ABCD四組演員,李光羲位於最後一組。
每個白天李光羲坐在觀眾席看著同伴們的排練,他只能晚上悄悄上臺獨自排練。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公演前一天李光羲被通知第二天要上臺出演男主角。最終,「業餘愛好者」李光羲在歌劇《茶花女》的舞臺上大放異彩,圓了自己的歌劇夢。
▲歌劇《茶花女》首演,李光羲飾演男主角(前排右一)
▲歌劇《第一百個新娘》
▲歌劇《劉胡蘭》
▲歌劇《貨郎與小姐》
逐漸越來越多的人喜愛李光羲,他的演出邀約也越來越多,熱愛舞臺的李光羲不願錯過每一次演出的機會,但是過度的歌唱給李光羲帶來了巨大的威脅。突然有一天他發現自己失聲了,經過醫院診斷為「喉肌弱症」。在這段失聲的日子裡,在愛人的陪伴下李光羲堅持每天丹田氣的訓練,加上針灸治療和飲食調養,逐漸恢復健康。
這段失聲的日子不僅沒有阻礙李光羲對音樂的喜愛,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的音樂初心。他曾說:「舞臺就是天堂,唱歌就是我的命。」
00:32
▲李光羲的失聲歲月
▲李光羲舞臺照
在為歌唱事業奮鬥的日子裡,李光羲貢獻了無數廣受歡迎的精品佳作。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他是慷慨激昂的流亡學生,一曲《松花江上》讓李光羲家喻戶曉;《北京頌歌》表達了人民對首都北京的歌頌;《鼓浪嶼之波》則唱出了海峽兩岸濃濃的親情。
▲《松花江上》
▲李光羲舞臺照
現在的李光羲仍然以他飽滿的激情熱愛著音樂,熱愛著生活。這位歌壇常青樹從青春唱到白頭,我們祝願他身體健康,平安幸福。
致敬詞
走自己的路
儘管一路走來歷經坎坷
他卻走得精彩 走得豪邁
唱自己的歌
儘管也有失聲的日子
他依然從青春唱到了白頭
無論是新中國舞臺上第一批排演的
西洋歌劇《茶花女》《貨郎與小姐》
還是耳熟能詳的
《北京頌歌》《延安頌》《祝酒歌》
他的每一回登臺都和
大時代的命運息息相關
他的每一次放歌都承載著
一代人難忘的記憶
——致敬詞撰文:楊啟舫
今天18:00 鎖定CCTV-4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我們不見不散
【本期編輯:李崢】
:《中國文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