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跡》號稱「中國首部全真人CG電影」,近幾天可謂火的一塌糊塗,畢竟它十分難得的匯集了眾多演技感人的國產小鮮肉,很遺憾Angelababy和李易峰沒能參演,不然陣容就完整了。
要是有Angelababy和李易峰加盟,就可以組成面癱演技派聯盟了,可惜可惜
《爵跡》你滾,《王者之劍》伺候!
《爵跡》的一大賣點就是CG,不黑不吹,從這點上說,四娘確實有開拓之功,這確實是中國電影此前從未開拓過的領域,不過我還是不認為因為這坨屎拉的清新脫俗,造型新奇,就值得一吃,所以,千萬別去看!
其實這種真人CG電影在國外已經盛行多年,《極地特快》《貝奧武夫》等電影都是這種,在國外早已不算新鮮,而要說到遊戲圈則也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代表,那就是製作了《最終幻想》的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當它還叫史克威爾的時候,隊內的王牌製作人坂口博信曾將他們的全部身家都投入到一部CG電影《最終幻想:靈魂深處》上,結果最後賠的血本無歸,差點關門大吉。
《貝奧武夫》中的安吉麗娜朱莉
《最終幻想:靈魂深處》是一部讓大部分觀眾昏昏入睡的電影,但從技術層面上看,無疑具有裡裡程碑式的意義
如今坂口博信早拍拍屁股走了,但史艾拍電影的愛好似乎一點沒有衰減,前幾年還為了紀念《最終幻想7》出了部《最終幻想:聖童降臨》,儘管不像當年那樣技壓群雄,耀武揚威了,不再追求擬人真實,更傾向於遊戲式的狂拽炫酷,效果反而出人意料的好,在粉絲群中迎來了巨大的叫好聲,應該是吸取了《靈魂深處》文戲過多讓人發困的教訓,開場就打,從頭幹到了結尾,克勞德和薩菲羅斯的戰鬥打的氣壯山河,作為一個FF7偽粉絲,其實沒有看懂劇情到底講的什麼鬼,但還是很喜歡。
克勞德VS薩菲羅斯
因為有這樣的傳統,當史艾發布了針對《最終幻想15》的主題電影《最終幻想:王者之劍》時,也就不覺得有什麼驚訝了,這根本就是人家的傳統呀。
《王者之劍》實際外包給了幾十個CG公司合作製作,製作時間只有一年半,這對於一部長篇CG電影來說算非常短了,加上這實際上是對FF15的一個大型預熱,因此對這部電影的效果一直免不了懷疑,但實際看到成片後,所有的質疑就都煙消雲散了,影片最後呈現出了超一流的CG效果,每個角色都真實到令人髮指,無論是皮膚、毛髮、動作,乃至細微的臉部表情都經得起細細觀察品味,讓人不得不再次驚訝,CG技術已經發展到這種水平了!
表情神態都非常真實自然
不過單單作為電影來說,《王者之劍》的硬傷還是太多了,劇情保持了雲山霧繞的習慣,一上來就一大堆設定,亂七八糟的,對於非遊戲粉很不友好。
《王者之劍》中的戰鬥場面很多,就算劇情亂一點,也可以看得很爽
電影與遊戲的界限在哪裡?
CG技術越來越牛逼,電影和遊戲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就好比史艾用電影《王者之劍》為遊戲《最終幻想15》做宣傳,前一陣火熱上映的《魔獸》不也是如此?得益於遊戲的名氣,電影的人氣很高,而因為電影的廣泛傳播,《魔獸世界》的人氣也大大提升了。
而且不同於以前的遊戲改編電影,比如《街霸》《超級瑪麗》那樣嚴重失真的片子,憑藉著CG技術加持,《魔獸》裡對獸族一方的還原基本算是100%神還原,所謂獸皮之下的真人演員是誰完全無所謂,反倒是聯盟的人類一方因為採用了真人演員,和遊戲內的設計大相逕庭了。
《街頭霸王》的電影堪稱黑歷史
《魔獸》中對獸族的表現與遊戲中幾乎完全一致,實際上這就是CG動畫
人類一方的還原度飽受詬病
《魔獸》實際上只是暴雪製片廠的開始,通過精美的電影表現遊戲是人家基因裡的東西,最近的《守望先鋒》也推出了很多部主題短片,效果非常好,其中關於堡壘的故事,無論畫面、情節、意境都無可挑剔,儘管不玩這個遊戲,我還是看的很感動,不得不驚嘆暴雪的CG動畫水平簡直叫板皮克斯啊。
暴雪電影製片廠榮譽出品——打槍不如玩鳥
去年上映的《速度與激情7》也向我們展示了如今CG技術在替代演員上的逆天實力,因為主要演員保羅沃克的意外死亡,電影最後不得不用CG技術補完了剩下的情節,包括保羅沃克最後深情的告別,實際上都是CG技術。
《速7》最後的這個鏡頭實際上是CG!
電影中開始用CG替代真人,在遊戲領域這種情況也越來越常見。《使命召喚11》中就已經加入了著名演員凱文史派西來出演大反派(他好像也只能演大反派),因為製作的非常還原,所以完全沒有出戲的感覺,如果有,恐怕也是出戲到《紙牌屋》了,可能是嘗到了甜頭吧,如今《使命召喚13》中又公布了在《權力的遊戲》中飾演雪諾的基特哈靈頓加盟的消息,讓遊戲又增加了巨大的魅力。
《使命召喚11》中的凱文史派西
《使命召喚13》中雪諾將繼續什麼都不懂
如果只是在遊戲中加入真人明星,這其實不算新鮮,這種噱頭很多老遊戲都會有,讓人真正感到驚訝的是那越來越接近真人的效果,很多時候我們真的已經無法確定自己到底是在看CG還是真人電影了。
這也就催生了如今另一種遊戲的大火,就是互動電影。最著名的就是PS3上的《暴雨》以及《超凡雙生》了,著名演員佩吉在《超凡雙生》中更是擔任了主演,這類遊戲通常追求的就是以假亂真的效果,在遊戲的同時,呈現的都是電影一樣的效果。
《超凡雙生》中的佩吉
去年的《直到黎明》是一部次時代的互動電影遊戲,效果已經好到難以置信的程度,角色們的動作表情都同真人無異,面對恐怖情節時驚恐的表情讓人信服,在以前CG技術不夠發達的時代,這種類型的遊戲很難有這樣強烈的代入感。
如果不是CG技術的發展,《直到黎明》很難如此有代入感
CG最終可以取代真人表演?
無論是電影還是遊戲中,CG技術已經發展到了難以置信的程度,那麼是不是意味著這類CG技術要迎來全面爆發,開始取代人的位置了呢?我認為這其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首先是貴,好的CG電影非常燒錢,明明一個簡單的笑、走路、跳躍,對於人的表演來說是很輕鬆的,但如果用CG想表現好這一切可就不容易了,明明是很簡單的動作,CG卻要用很大的力氣去模擬真實的情況,所以在那種真人就能很輕易的實現的畫面,用CG是不划算的,因此關於CG的電影通常是表現科幻、魔幻的作品。
然後,人到底是不是可被替代的呢?CG再怎麼逼真,真的可以表現出人類的靈魂嗎?或者說,那些演技超群的演員,是不是真的能隔著屏幕傳達出角色的靈魂呢?目前製作精良的CG人物在表現喜怒哀樂上已經有著出色的表現,但我還是要懷疑,這真的可以替代真人表演嗎?我不能確定,技術的極限有一天是不是可以做到這一點。
吳彥祖如何靠這個展示自己的演技啊……
不過對於那些演技驚人的小鮮肉們來說,用CG代替他們的臉就完全沒有問題了,你看《爵跡》裡的那些臉,明明就更美顏,演技更精湛了!
吳亦凡的演技恐怕不如這個CG人物
結語:
《爵跡》的上映讓牛逼的CG技術又大火了一把,《王者之劍》細膩的表演讓我看到了這項技術真正的可怕之處,CG技術已經發展到足以以假亂真的地步,對遊戲和電影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接下來還會帶來怎樣的驚喜,非常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