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看一集就整個人都不好的《犯罪心理》

2021-02-20 英美劇電影資訊

《犯罪心理》這部經典美劇目前已經連載到了第十季,這是小元我一直在追但是之前從來沒給大家推薦過的一部美劇。。。至於原因嗎,主要是因為每看完一集都有種整個人都不好的感覺。

《犯罪心理》顧名思義講的就是各種各樣心理出了問題的罪犯CASE,比如喜歡把人關在籠子裡讓他們染上狂犬病然後從觀察他們的死亡過程獲取快感的,比如喜歡把好好的一個人四肢都弄斷做成人形木偶並在舞臺上表演的,又比如玩網路遊戲上癮的青年分不清現實和網路的區別,把真人抓到密室裡讓他們自相殘殺的,再比如風度翩翩的帥哥或者氣質非凡的美女擅長搭訕把別人帶回酒店後虐殺的……諸如此類,這美劇現在連載到第十季,每季20多集,一般一集一個案子(偶爾會兩三集一個大案子),也就是說至少講了200多種不同取向的心理變態,梁山108個好漢也不夠這些心理變態打啊!我只能說能堅持追下這部劇的人心理也不是一般的強大,例如小元我自己!

據說,《犯罪心理》這部美劇的案例很多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由此判斷這個社會上真的存在太多心理扭曲的人了,恐怖的是這些犯人大多都長得人模人樣,不少案件的罪犯還正是利用自己長得一副無害的臉的優勢,輕易獲得受害者的信任進而作案殺害;更恐怖的是這些人平時大多看不出什麼異樣,可能就是生活在我們周圍的同事同學,甚至是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最恐怖的是很多罪犯選擇目標都是隨機的,你跟他或她即使無冤無仇甚至根本不認識也可能成為受害目標啊!這也是為什麼小元每次看完一集就整個人都感覺不好的原因,因為感覺自己身邊到處都可能潛藏著心理變態好嗎!!設身處地想一下假如自己不幸哪天在小路上走著後腦勺就忽然被人打暈,醒來後自己已經被關押在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密室裡,然後等待我的只有無盡的折磨和沒人知曉的死亡,那會是種怎樣的絕望感受呢!?

《犯罪心理》在豆瓣上的評分基本上都是9分以上,每集根據不同的案件劇情的緊張刺激和變態程度也不一樣,之所以推薦給大家看其實是希望大家可以提前做好一些心理準備,對一些不尋常的人和事保持防備心,不怕一萬隻怕萬一啊,如果真有一天不幸遇到了起碼還能迅速做出對策和反應。

不過,我更擔心的是,有一些本來就心理就不太健康的人看完這部美劇後會獲得一些靈感或者模仿,當然啦,我相信關注這個微信號的粉絲們都是萌萌噠善良好人來的,所以我再三考慮後還是放心推薦啦。

最後,如果有一天這個微信號忽然不再更新了,很大可能就是小元我已經遭遇到了什麼不幸,各位粉絲們幫我報個警吧?


相關焦點

  • 看美劇《犯罪心理》的人都是什麼心理?
    我是在《超感警探》和《lie to me》中間開始看《犯罪心理》的,這三部都是刑偵探案劇。《超感警探》是利用人的各種各樣的心理的來破案,其中夾雜某種類魔術的東西來輔助,劇情較為輕鬆,節奏輕快。心理學在這部電視劇中顯得十分有趣,犯罪心理在這部電視劇往往得到某種合理的解釋。 《lie to me》利用心理顯現在人的臉上的表情來破案,通過偶爾或者不間斷的試錯來確定答案。
  • 《海綿寶寶》最細思極恐的一集,看完之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相信看過海綿寶寶的觀眾,大多數人都會被海綿寶寶這一句魔性的臺詞洗腦。《海綿寶寶》是一部陪伴了許多人走過童年的動畫,動畫中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叫做比奇堡的海底城市,主角是一塊方形的黃色海綿,他擁有小孩子的心智,被大家稱為海綿寶寶。海綿寶寶居住在比基尼海灘,他乖巧又調皮,住在黃色菠蘿房子裡面,一直陪伴海綿寶寶的還有一隻粉紅色的蝸牛,叫做小蝸。
  • 《犯罪心理》完結了
    哈,這就是看《犯罪心理》的這些年,我自己的一些思想路徑。回來繼續說美劇:坦白講啊,韓劇日劇是容易引起我的共鳴的,因為畢竟大家都在一個文化圈子裡泡著,人會比較趨向共同的思維方式。《犯罪心理》是工作後一個從北京來的夥伴推薦的,這個姐姐每次在培訓的時候都會介紹,我是誰,我從北京來。當時每次聽到這句話,我都心裡想,哎,人家是大城市來的人。這個姐姐讀了國內一流的大學,學金融,曾經做過賺的不錯的工作,總之是個見過世面的人。
  • 這5部刑偵美劇每部都比《白夜追兇》強很多,《犯罪心理》在列!
    《白夜追兇》看完不過癮?這5部刑偵美劇滿足你,每部都是高分,每部都比《白夜追兇》強很多,對這類題材感興趣的朋友值得每部都擼一遍哦!《基本演繹法》的案件素材大多來自現實案例,很多案件就地取材,從金庫被盜之謎到美國街頭小丑事件都是本劇的案件素材。劇集踏實專注於推理,每集二到三個案件,多線並行,破案風格非常務實。在看過幾集之後,觀眾雖然熟悉了劇裡的套路但仍猜不透結局,劇情總能牽著觀眾的鼻子走,到最後才讓人恍然大悟。有網友評論說「《基本演繹法》是一部追一輩子也不會累的美劇」。
  • 《犯罪心理》:天使惡魔,同在人間
    從第一季到籌備中的第十三季,每季二十幾集,每一集講述一個犯罪故事。劇中成員都各具特色:「他殺了哪些人,這些人有哪些共同點,以及他為什麼會去殺害這些人?」從這些問題的答案中找出「他是誰?」《犯罪心理》之所以吸引我一直刷下去,最重要的原因不是血腥場面的刺激,也不是破案及推理過程中反映出一個從未接觸過的領域,而是每個故事都在試圖對人性做力所能及的探索和呈現。
  • 《犯罪心理 第十五季》剛看完最後一集
    剛剛看完最後一季最後一集。哭到不行明天眼睛一定會腫。我的眼霜真的挺貴的。這是第三部追了十季以上完結的美劇(前兩個是老友記和欲望都市)。每一次都像是跟老朋友的告別。這部劇剛開始追是念本科的時候,晚上十二點斷電斷網也要提前下載好用筆記本剩餘的電堅持看完一集。
  • 《犯罪心理 第十五季》犯罪心理第15季 主題:家庭
    先是砍掉了JJ,然後過了幾季她又回來,並且從發言人變成agent;Emily假死去做臥底,所有人都知道唯獨Spencer被瞞在鼓裡,以至於當Emily回來,Spencer知道真相時,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幾個月;在這些換人季中,還來過一個女性的領導(但是長得好像不是最後在Spencer夢裡和他對話的那位)...Hotch有過一個對象...Spencer神秘的靈魂夥伴出場即死亡,幸好最後一集Spencer
  • 《犯罪心理 第十五季》寫在最後的最後
    我都能想到會寫的毫無頭緒邏輯可言,畢竟只是想為自己心愛的劇寫點什麼做些紀念。 自從接觸CM之後其他同類型的劇我是真的一集都看不進去...(不存在貶低的意思)總是下意識去比較 劇情啊人物啥的 所以總是入不了其他的坑 記得剛開始看是從中間幾季開始看 但是很奇怪的是人員來來去去從未對某個成員產生不好的感情 都是從頭愛到尾!
  • 揭露看不見的虐待 《犯罪心理》在關心女性問題上也堪稱典範
    寫的其實是第三季~~2020年開年疫情肆虐之際,美劇《犯罪心理》也迎來最終季大結局。《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是美國CBS出品的犯罪劇情電視劇,2005年9月播出第一季,到現在已經走過了15個年頭。剛開始追這部劇時,我大學畢業還沒兩年,到現在我研究生都已經畢業10年了。最開始看的時候,純粹是因為獵奇和追求感官刺激,畢竟講的是連環殺手的故事。
  • 堪比《斯巴達克斯》的重口味美劇,它算一部,每一集都很高能
    劇集講述的是FBI的特別調查顧問威爾與表面上是心理醫生,實際上是食人魔的變態殺手「漢尼拔」相愛相殺的故事... 不知道是不是題材的原因,這部劇在豆瓣的美劇條目中並不顯眼,標記過的人也不算多。
  • 這部頂級重口味美劇,每一集都很高能,太下飯了
    不知道是不是題材的原因,這部劇在豆瓣的美劇條目中並不顯眼,標記過的人也不算多。威爾是FBI的特別調查顧問,也是一名犯罪分析師,他可以根據現場留下的線索分析犯罪過程,從而破案。兇手每次殺死被害人後,會切掉一塊人體器官,心肝脾肺腎都有。他懷疑,兇手是出於某種未知的精神原因,把割走的器官吃掉了。於是到心理醫師漢尼拔家中尋求幫助。
  • 美劇《犯罪心理》:唯一一部一集不落,等著更新也要看完的劇
    幾年前,偶然間看了兩集美劇《犯罪心理》,就無法自拔地愛上了這個劇,從第一季坐等更新,直到今年的十五季。剛開始只是被裡面的劇情所吸引,後來卻被側寫組的成員所吸引,這是唯一一部一個團隊沒有內鬥,沒有陷害,友好協作的劇。
  • 美劇《犯罪心理》:唯一一部一集不落,等著更新也要看完的劇
    幾年前,偶然間看了兩集美劇《犯罪心理》,就無法自拔得愛上了這個劇,從第一季坐等更新,直到今年的十五季。剛開始只是被裡面的劇情所吸引,後來卻被側寫組的成員所吸引,這是唯一一部一個團隊沒有內鬥,沒有陷害,友好協作的劇。 當然更讓我震撼的是每個組員的個人修養。他們面對的都是變態的犯罪分子。
  • 宅家看《犯罪心理》十五季助你心理健康
    看完《犯罪心理》,能讓你懂得他人、了解自己《犯罪心理》粉絲雖多,看了幾集就棄劇的也不少,原因主要歸結為太過血腥、恐怖、壓抑等。如果多看幾集入了神,會發現與普通的恐怖片、犯罪片因嚇人而嚇人不同,《犯罪心理》中大多數故事裡都能找到嫌疑人犯罪的心理動機,他們的成長過程往往為將來的犯罪行為埋下伏筆。
  • 《犯罪心理》拋開翻拍偏見,這部劇其實不差
    作為一個沒有看過美版的人,我覺得這部韓版的《犯罪心理》還是很不錯的,不論是劇情、節奏都很符合我的口味。我常看的刑偵劇如TVB系列,兇手都是正常人,但是在《犯罪心理》中,兇手都是心理變態。非常符合我的口味。
  • 《犯罪心理》:15年傳奇美劇完美落幕,真愛粉揮淚告別
    全部15季《犯罪心理》,每集劇情獨立,從罪犯的角度講述一個個懸念迭生的故事,充滿了趣味性和知識性,每一部豆瓣評分均在9分以上。我喜歡看《犯罪心理》,是因為我想要了解這個世界上人們的行為和心理。而《犯罪心理》打開了我認識人類、認識世界的大門。
  • 《犯罪心理》:15年傳奇美劇完美落幕,真愛粉揮淚告別
    而《犯罪心理》打開了我認識人類、認識世界的大門。通過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和生活細節,推斷出他們的心理狀態,更進一步分析出他們的性格特徵,生活環境,職業類型,成長背景等,這些對我來說是非常神奇的。我是一個晚熟又懵懂的人,不懂一個表情和行為背後的真實想法,更不懂那些言外之意和含沙射影。觀看《犯罪心理》,看側寫師們分析每一個罪犯,我漸漸開始理解人的行為和語言背後的真實意圖。
  • 宅在家中看什麼?《犯罪心理》十五季助你心理健康
    一點不奇怪,有些心理諮詢師在非學術交流時(如社交工具上)會引用《犯罪心理》的劇情、內容進行社會犯罪心理分析——非嚴肅場合《犯罪心理》已經夠用了。看完《犯罪心理》,能讓你懂得他人、了解自己《犯罪心理》粉絲雖多,看了幾集就棄劇的也不少,原因主要歸結為太過血腥、恐怖、壓抑等。
  • 《犯罪心理 第十五季》15年傳奇美劇完美落幕,真愛粉揮淚告別
    全部15季《犯罪心理》,每集劇情獨立,從罪犯的角度講述一個個懸念迭生的故事,充滿了趣味性和知識性,每一部豆瓣評分均在9分以上。而《犯罪心理》打開了我認識人類、認識世界的大門。通過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和生活細節,推斷出他們的心理狀態,更進一步分析出他們的性格特徵,生活環境,職業類型,成長背景等,這些對我來說是非常神奇的。我是一個晚熟又懵懂的人,不懂一個表情和行為背後的真實想法,更不懂那些言外之意和含沙射影。觀看《犯罪心理》,看側寫師們分析每一個罪犯,我漸漸開始理解人的行為和語言背後的真實意圖。
  • 《犯罪心理 第十五季》1
    我終於追完了整整十五季的《犯罪心理》,查了一下居然開播於2005年,十五年的放送,一年一季,大約播放於冬季。記得前幾季都在二十幾集,然後遞減,最近的幾季只有十五集,最後一季只有十集,像不像繞口令?雖然美劇有很多類似犯罪偵查的劇集,也聽說犯罪心理有很多劇情也開自別的片子,到看來看去我還是最喜歡它的劇情安排和拍攝手段以及對人物心理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