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0年全國城市GDP排名前幾天新鮮出爐。
全國前十城,北方僅有北京一城入圍。
天津正式跌出前十,南北差異進一步擴大。
北方經濟疲軟,那麼東北呢?
一直被批經濟低迷的東北,處境只能更加艱難。
最近,雪鄉烤腸事件在網上持續發酵。
此事的起因是一位網友把黑龍江雪鄉景區內的物價發到網上,並吐槽價格太高。
雪鄉的茶葉蛋每個4元,玉米每根8元,奶茶每杯8元。
被推上風口浪尖的烤腸,每根15元,幾乎是正常售價的8倍。
這個價格與自家樓下相比很貴,但作為景區的物價,貴不貴呢?
大部分網友認為不貴。
所有景區的物價都要比城區貴一些。
雪鄉零下三十幾度的氣溫,與牡丹江市相隔160多裡。
若是遇到大雪封山,一根不起眼的烤腸也是稀有物品,更何況還給你烤熱乎了。
因此也有不少網友在為雪鄉打抱不平。
真正引起爭議的是黑龍江日報隨後發表的一篇文章:
《嘆一聲雪鄉「竇娥冤」》。
為了證明雪鄉烤腸不貴,這篇文章拉來泰山山頂的礦泉水做比較。
比較也就罷了,事先還不做好功課。
泰山山頂的礦泉水一瓶五塊錢,定價屬於景區內的清流。
這不是給雪鄉招黑麼?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更是點燃了廣大網友的怒火。
於是這篇文章遭到網友全方位攻擊,諸多自媒體寫手也紛紛登場。
他們很快從雪鄉烤腸的價格,批評到全體東北人。
在線教東北人說話做事,指責東北公關太過蠻橫。
從歷史背景到生存環境,從方言到性格,全面否定東北人。
還有文章說「投資不過山海關」完全正確,因為東北官僚主義,本位主義,地方保護主義盛行。
東北人既窮且橫,又臭又硬,救無可救。
作為一個地道的東北人,我自己也覺得那篇公關文有失水準。
特別是動不動就拿公權力來要挾,令人心生厭惡。
可即便文章措辭不當,也不應該把全體東北人批得體無完膚!
一根烤腸,一篇文章,東三省又承受了一次地域黑。
02.
我國地域黑盛行已久,比如河南人偷井蓋,上海人小家子氣,山西都是煤老闆……
但不知從何時起,東北成了重災區。
重工業燒烤,輕工業直播。大金鍊子小金表,一天三頓小燒烤。東北人粗魯、野蠻、家暴,男女老少都穿花棉襖。東北人說話都是「你瞅啥」,「瞅你咋地」。東北人氣溫超低全年飄雪,不洗澡。東北人都蠻橫不講理,喝酒都是按斤算。
這麼多標籤組合起來,東北在很多人眼中,就成了不講衛生、愚昧無知、滿身匪氣的代名詞。
哪怕他們從沒有到過東北,從沒有接觸過東北人,可在心底,已經對這個地區開始排斥。
甚至,看不起!
我前不久退出了一個聊了很久的微信群,還在退群前吵了一架。
因為有人在群裡說,最討厭東北人。
討厭可以,總得有個理由吧。
是被東北人坑過麼?
是交了東北女友又被甩了麼?
還是玩遊戲飆髒話輸給了東北人?
他說都不是,只是看網上信息,就覺得這個群體都是低下的。
我滿腔怒火據理力爭,可一番爭吵後上網搜索,卻悲哀的發現他說的竟然是事實。
網絡上的東北人,已經成了過街老鼠。
甚至有些東北人也開始自我懷疑,自我否定。
可是我們東北人又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呢?
明明我們才是被欺負的一方啊,可卻像啞巴吃黃連一般,有苦說不出。
03.
2018年,揚子晚報的一則微博引發網友熱議。
圖片上是一隻俄羅斯小狗,事發地也在俄羅斯。
可是在揚子晚報的標題中,它就變成了「東北狗」。
東北人想要個說法,還被事不關己的人嘲諷為玻璃心。
真的是玻璃心麼?
不是的!
「東北狗」這三個字有很大的問題。
首先,這件事並非發生在東北。
即便俄羅斯與東北很近,也不是東北。
若是因為距離近就可以這麼叫,那麼下面的說法,是不是也可以?
這絕非引戰,只是不要雙標。
其次,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狗的名字叫「東北狗」。
東北狗是一句公認的罵人的話。
2018年吉林松原地震,有人在微博上罵東北狗,瞬間被人肉並要求道歉。
最後,即便揚子晚報真的沒有侮辱東北人的心思,可是這條微博下有很多惡意評論,還引發了網友大討論。
那麼作為引出此事的揚子晚報,是不是應該出面解釋一下呢?
評論已經開始地域黑了,但揚子晚報依舊不解釋不刪除,還能說沒有惡意嗎?
揚子晚報可不是普通的小刊物,它是正規省級報刊。
這樣一個重量級媒體,即便是微博,也有專業人員編輯吧。
編輯好了發布之前,應該有人審核吧。
但「東北狗」三個字就在最顯眼的位置明晃晃的放著,被所有人選擇性看不到。
擺明了態度不把你看在眼裡。
往日無怨近日無讎,可就是被罵的這麼慘。
抗議也沒有用,人家都懶得搭理你。
04.
年初疫情,東北也遭受了太多的歧視。
最初認為疫情是吃野生動物引起的,網上就說東北人吃野味。
可東北的野味,大的如東北虎,打不過。
小得如黃鼠狼,那是民間傳說中的仙兒,誰敢惹?
武漢疫情嚴重,本身也不寬裕的東北傾盡全力。
大米蔬菜,醫療物資,各界捐款。
東三省中的任何一省都是問心無愧的。
我們人口僅佔全國總人口的十四分之一。
但全國各地支援湖北的醫務人員,東三省幾乎佔了五分之一。
說這些不是為了表功,都是中華兒女,應該的。
可就在東三省的醫療隊全面進駐湖北開始救治的時候,竟然還有大批人在網上質疑他們的醫學水平。
這還只是開始,後來湖北疫情剛剛穩定,東三省就遭到了圍攻。
因為黑龍江綏芬河、吉林省舒蘭市出現了疫情反彈。
東北直接被罵上了熱搜。
中俄的通商口岸中,最大的四個都在東北。
疫情爆發後其它三個全部關閉,只剩一個綏芬河。
一個常住人口不到七萬的邊境小城,拿什麼抵擋從俄羅斯源源不斷輸入的病例?
更何況這些病例,絕大多數都不是黑龍江人。
可網友不管,他們不知道事情的起因、發展、結果。
不關心綏芬河做出的犧牲,黑龍江做出的努力。
他們只知道罵!
此事之前,滿屏都是武漢加油,湖北加油。
此事之後,滿屏都是北京新發地加油。
只有東北,默默付出,默默流淚,默默挺住。
05.
為何東北被罵的這麼慘呢?
我想首先是因為窮。
對於很多事情來說,窮都是原罪。
即便如今的東北倉廩實、衣食足。
但逐年下滑的GDP,被迫出走的高材生都表示這裡已經不再輝煌。
東北窮,更糟糕的是,它先富後窮。
欺負曾經輝煌現在落魄的人,遠比欺負一直很窮的人,更有成就感。
就像馬雲,剛剛露出一點頹勢,就從馬爸爸變成了萬惡的資本家。
東北也是如此。
建國初期東北被稱為「共和國長子」,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
我們來看百度的解釋。
再來看兩張圖。
每次看到這些數據我都驕傲又心疼。
共和國長子的稱號,是東北掏空了千萬年才積累起來的自然資源換來的。
是一批批東北人用專業技能和奉獻精神撐起來的。
是當之無愧的!
我們不是非要翻舊帳,不是非要用過去的輝煌來給現在加碼。
東北也從來不躺在功勞簿上誇誇其談,我們只是被黑的太慘了!
在知乎上甚至出現下面這個問題:
90年代前東北是犧牲自己支援全國,還是全國犧牲自己支援東北?
按照他的邏輯,90年代之前國家把最好的企業設在東北,全國頂尖人才奔赴東北,因此是全國都在支援東北。
若是這個邏輯成立,那麼現在是全國都在支援深圳特區麼?
你開一個網店,是在支援各位電商大佬麼?
歷史書上的白紙黑字,都看不到麼?
還有人用不知道從哪個地攤小報得到的數據來長篇累牘抹殺東北曾經的成績。
不想解釋了,懂得人自然懂,不懂得人,解釋就是浪費唇舌。
用知乎上的一個回答作為這個話題的結尾吧。
06.
東北被黑得這麼慘,媒體帶節奏也是重要原因。
一些無良媒體顛倒黑白,只為抹黑東北人。
去年年底的時候,在福州打工的黑龍江男子趙宇聽到樓下有女子呼救,他下樓看到一名男子強迫這名女子與其發生關係。
趙宇立刻上前制止男子的行為,在拉扯中還踹了施暴的男子幾腳。
當地媒體對此事進行了報導,標題是「見義勇為福州趙先生」。
後來施暴的男子說自己被打出二級傷殘,趙宇以故意傷害罪被刑事拘留。
同一家媒體的文章,標題變成了「東北趙某福州惡意傷人」。
此事的後續報導是趙宇被評為福州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英雄並沒有心寒。
但雙標造成的惡劣後果,讓無數東北人心寒。
如此喜歡講籍貫,李文亮遼寧錦州的身份,怎麼沒人提呢?
除了媒體帶節奏,東北人自黑,也是東北被人歧視的原因之一。
打開抖音快手,感覺滿屏都是東北人在喊麥。
只要不偷不搶,任何一種賺錢方式都值得尊重。
但能不能不以醜化家鄉的方式來博出位、賺眼球?
「七分褲豆豆鞋,無時無刻社會搖」。
東北人真的不是這樣的。
很多的小品、影視劇也是抹黑東北的主力軍。
上學時我們現代漢語的老師去北京進修,與她一起進修的老師就會問:
「你說話為什麼與趙本山、小瀋陽不一樣?」
趙家班確實提升了二人轉的知名度,也創作出一系列優秀的作品。
可凡事都是一把雙刃劍。
他們在取得事業成功的同時,也把經過改編的東北話傳播到全國。
甚至一些葷段子和低俗惡趣味也在他們的大力宣傳中,與東北人畫上了等號。
長達12部的《鄉村愛情》給無數人帶去歡樂,也進一步固化了東北人的形象。
《鄉村愛情》原本的主題是農村青年在種種束縛中拼搏創業,展現的是新一代農村人的思想和奮鬥。
可是從第二部開始畫風突變,甚至開始無止境的吵架、離婚、復婚。
再吵架、再離婚、再復婚。
要孩子,沒有孩子,領養孩子,再要孩子,搶孩子。
後來更是嚴重注水,兩分鐘就能說完的事情,下一集還在說。
我真的不知道這種劇到底在宣傳什麼?
可偏偏就是這樣嚴重脫離現實的電視劇竟然拍了十幾部,有好多還是央視播出的。
在這樣的宣傳下,東北普通人即便喊破喉嚨說自己的生活不是那樣的,又有幾個人能聽到呢?
07.
真實的東北是什麼樣的呢?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我認為它是溫暖的,體面的,樂觀積極昂揚向上的。
我很喜歡東北,這裡的一座座城市都充滿溫情,普通人奮鬥之後也能得到幸福。
我和我老公都是普通本科,但畢業幾年就能在瀋陽安家。
我的姐姐初二輟學,姐夫專科學歷,她們二人奮鬥十五年,在長春有兩個房子,兩輛車。
或許你會嗤笑一聲:
井底之蛙!
你們的房子值幾個錢?
能在北上廣買個廁所麼?
我們的房子確實比不了一線城市,若是把鶴崗的房價拿出來,恐怕連很多農村都比不了。
但那又如何?
我們有時間陪孩子旅遊,有時間吃火鍋看電影,有時間在陽光下慢慢走。
我們沒有子欲養而親不在,沒有夫妻分居兩地。
沒有996 ,沒有長達六小時的通勤,不會被內捲化卷哭。
更不會買了房子,入住幾年後連小區長什麼樣都不知道。
長春連續十年獲得「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可見東北人民生活的還不錯。
我們還能時時刻刻感受到溫暖,並成為散發溫暖的人。
東北人講義氣是出了名的。
我老公的單位只是一家擁有四五十名員工的小公司,但疫情期間工資照發。
他們老闆說:「這個公司開了二十幾年,我也攢下點家底。你們都有房貸車貸,不容易。我不能按照上班天數扣工資。」
員工有困難他都會熱心幫忙。
我家裝修房子,他會把自己的甲醛測試儀拿給我們用。
有人新買的手機丟了,他陪著去報警,看監控。
工作不忙了他就拿幾斤榛子去公司,大家一起吃。
我閨蜜開了一家小公司,只有四個員工。
春天復工的時候,她每天早上會開車依次把這四個員工接過來,晚上下班再把他們依次送回家。
很麻煩,還費油費錢。
但她說特殊時期,各家離得也不太遠,接送就接送吧,安全。
多暖啊!
我認為生活在這份溫暖中,才是生活在煙火人間。
東北不僅溫暖,還歡樂。
在這裡你會見到各種各樣「奇葩」畫面:
「站軍姿」的大白菜是東北入冬的儀式感。
開拖拉機送外賣的小夥子,像不像聖誕老人?
孔聖人在東北也開始接地氣,都「凍感冒」了。
匆忙上班的路上,還會看到霸氣側漏的小雪人。
我們還會來場熱熱鬧鬧的冬捕。
在寒冷的室外吃冰棍。
吸一口化好的凍梨凍柿子。
來一串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蘆。
哪天願意出門了,我們就去看看霧凇,看看鏡泊湖。
看看飄雪的中央大街和瀋陽故宮。
東北的冬天確實冷。
但冷的是天氣,絕不是人心。
東北的平均工資確實比不上發達省份。
但低的是收入,絕不是幸福感。
東北經濟確實增速緩慢。
但這是諸多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絕非東北人不行。
東北雖說遭受了太多的網絡暴力,太多不明所以的地域黑。
但東北人骨子裡的擔當,並沒有因為多次被無故攻擊而削減。
身體裡的熱血,也沒有因為被冷遇而冷卻。
請大家不要在不了解的時候妄下結論,不要因為東北的某件事就貶低全體東北人。
當然,也不要貶低其它地區的人。
那樣做不僅不會提升檔次,還會拉低格局。
行走在人世間,努力做一個溫暖、理智、善良的人吧。
切莫傷人傷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