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多家媒體報導,亞洲最賺錢的購物中心——香港海港城也宣布減租。作為九龍倉置業旗下最賺錢的資產,海港城此次減租引發業界高度關注。
消息顯示,海港城2月12日向租戶發電郵,指新型冠狀肺炎為香港及零售市場帶來史無前例的挑戰,商場明白情況困難,會與租戶共渡難關,正實施一系列措施對抗疫情,以保障客戶及租戶,決定2月減租50%。
香港海港城亦向媒體回應,與各租戶籤訂保密協議,所有洽談內容和合約安排未能對外透露。這從側面印證上述減租電郵的真實性。
01/
暴亂+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19年,持續了大半年的香港暴亂帶來的衝擊尚未消化,2020年伊始,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對香港局勢而言可謂雪上加霜。
香港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零售業在2019年12月繼續大幅下跌,反映本地社會事件與消費及旅遊相關活動的衝擊仍然嚴重,2019年四季度合計零售銷貨量按年下跌24.1%,為有紀錄來表現最差的季度。
2019年1-12月香港零售業硬奢類別表現(來源:無時尚中文網)
2019年1-12月香港零售業主要時尚類別表現(來源:無時尚中文網)
該發言人還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沉重打擊訪港旅遊業和本地消費氣氛,零售業經營環境變得更為惡劣。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更是將香港零售業現狀形容為「超級寒冬期」。
據其表示,2020年農曆新年是香港零售業最糟糕的時期,1月24日大年三十至2月2日農曆初九是香港零售史上最黑暗的十天,一直領跌的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品類別,因社會事件漸淡跌幅已經收窄至30-40%,但疫情令鼠年首十日暴跌60-80%,並預料態勢將會延續至夏季。
無奈香港暴亂風波未平,新冠肺炎疫情風波又起,隨著香港政府自2020年2月4日起加強對出入境的管控,訪港旅客人次跌至谷底,而以往主要靠內地旅客支撐起銷售額的香港奢侈品零售業,也只能暫且按下「暫停鍵」。
從Twitter上一位香港用戶「Patrick the Reporter」曬出的圖片「2020.02.06下午的海港城」可以看到,以往人滿為患的尖沙咀廣東道,如今人流疏落,可見商場經營人氣之慘澹。
Patrick the Reporter在Twitter的曬圖:海港城入口
02/
九龍倉置業的減租風波
2月11日,由長實地產、恒基地產、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信和置業、恒隆地產、會德豐等大型開發商組成的香港地產建設商會,發布了一份聲明指出,香港經濟正面臨嚴峻挑戰,鑑於當前零售餐飲業的困難處境,希望各會員能夠本著同舟共濟、共渡艱時的精神與租戶進行探討,提供包括寬減租金等舉措來紓緩經營壓力。
隨後,新鴻基地產、新世界集團、恒隆地產和太古地產紛紛響應,宣布針對國際金融中心商場、apm、K11、太古廣場購物商場等香港核心商場,或減免租金,或承諾加強推廣,以攜手共度時艱。
而該號召發布一天後,九龍倉置業旗下最賺錢的資產——香港海港城或許迫於局勢壓力,只能相繼跟進。
海港城方面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商場客流量驟減,多個品牌商家業績受到嚴重影響,為減緩商戶壓力,海港城決定將2月租金減半,同時商場已及時採取一系列措施對抗疫情,保護消費者和員工的安全。
公開資料顯示,香港海港城總樓面達206.8萬方呎(約23萬㎡),擁有逾450家商店,包括Louis Vuitton、Chanel、Gucci、Moncler等主流奢侈品牌,以及60家餐飲和1家電影院,曾是最多中國內地遊客愛逛的香港高端商場。
海港城官方公眾號
而據了解,受到疫情影響,海港城內許多商戶也處於暫停營業狀態,其中圍擋裝修的門面多達24家。
截至目前,九龍倉置業尚未公布其2019年度業績。贏商網翻閱過往年報獲悉,2018年,香港海港城銷售額同比大漲24%至370億港元,平均每日銷售額超過1億港元,每平方尺月均銷售額為2700港元。
2019上半年,其總收入依舊是上漲5%至61.56億港元,商場的收入增加6%至39.94億港元,佔總收入的65%。但據業內分析,受香港零售環境低迷及疫情影響,香港海港城2019年全年業績或出現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海港城之外,九龍倉置業旗下時代廣場、好萊塢廣場以及中環組合等5項物業,目前並沒有相應的減租消息。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入侵香港之前的1月份,全球最大奢侈品牌之一的Louis Vuitton曾向業主九龍倉置業提出,希望下調該品牌位於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2樓分店租金的要求,卻遭到拒絕,Louis Vuitton正計劃關閉該分店。
據行業顧問消息,Louis Vuitton時代廣場店面積為10000平方英尺,月租金高達500萬港元。
有分析認為,九龍倉置業如此「硬氣」,或與其坐擁香港人流量最高的兩座商業體(海港城和時代廣場)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