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官方稱在陝西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發現了唐駙馬、太平公主第一任丈夫薛紹的墓地。很多人都想起了李少紅導演的《大明宮詞》經典場景。
長安西市,摘下崑崙奴面具的薛紹讓太平終身難忘。「偶遇的剎那,生命正豔如桃花。光芒萬丈的大唐,燈火通明的上元節,絢麗璀璨的煙火,所有的存在,仿佛都只是為了這一場盛大的遇見。」
後來太平在朝堂上公開為自己求婚,一定要嫁給薛紹,以及後來薛紹自殺的悲劇,一切都源於那場初見。
我從未見過如此明亮的面孔,以及在他剛毅面頰上徐徐綻放的柔和笑容。我十四年的生命所孕育的全部的朦朧的嚮往,終於第一次擁有了一個清晰可見的形象。我目瞪口呆,仿佛面對的是整個幽深的男人世界。
——太平公主《大明宮詞》
電視劇裡,唐高宗和武則天同為二聖,掌控朝廷大權。武則天心機深沉,為了太平的幸福,賜死了薛紹的髮妻。
薛紹扮演者趙文瑄也轉發這條新聞
電視劇有創作的成分,歷史上,薛紹和太平二人青梅竹馬無嫌猜,而薛紹因為其兄參與謀反陷入牢獄,餓死在獄中。那時,太平腹中懷了他的孩子。反倒是太平的第二任丈夫,原本的妻子被武則天賜死。
考古專家還發現,新發掘的這座墓葬早在唐代被人為地破壞過,是出於某種洩憤或者報復的目的。當年唐玄宗賜死太平公主,破壞薛紹墓也是他的授意嗎?
當一切物是人非,大明宮也在滄桑歲月中成為廢墟,而那個鼎盛輝煌的大唐,卻早已烙印在中華文化中。
古代的長安,即今西安,是歷史悠久的古都。自從周王朝第一次在這裡建都,歷代帝王在這裡統治中國長達1000多年。
從唐太宗李世民時期開始,在長安城建立的大明宮,在武則天時期仍然在完善,後來成為大唐王朝的宮殿。
當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取政權後,李淵退位,整日在太極宮內。李世民要出長安避暑,李淵也不願和他一起去。
因為太極宮地勢低,下雨容易潮溼陰暗,有一位叫馬周的官員建議,在長安城為太上皇建立一座避暑行宮,以傳皇帝仁孝的美名,唐太宗同意了。
在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下,北方的突厥全部馴服,長安街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國庫逐漸豐盈,有足夠的實力建造大明宮。
作為皇家的宮殿,又是在唐朝鼎盛時期建立,大明宮的建造水平領先世界。
這座磚木結構宮殿,面積相當於3個凡爾賽宮,4個紫禁城。佔地5000多畝,500多個足球場的大小。
修建大明宮時,調動了數十萬的工匠參與。修建宮廷的古木,要經過半年的運輸才能到達宮殿的現場。
設計這樣一個大規模的皇家建築,也極為不易,它的圖紙出自名畫師閻立本之手。當年的閻氏一家是皇家宮廷設計師,而閻立本《步輦圖》等更是千古名畫。
大明宮,如日之升則曰大明,宛如一輪燦爛的太陽照耀著大唐。
除了辦公和寢居之處外,大明宮還有寺廟和道觀。寺廟即為慈恩寺,其第一任主持就是大名鼎鼎的玄奘法師。而道觀則是一座建立在高臺上的三清殿,恢弘壯闊。
皇宮可是等級森嚴之地,大明宮內的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是大明的外朝、中朝和內朝。
最近熱播的古裝劇《慶餘年》裡,主角範閒進宮之前掏出身上的暗器、鋼針還有毒藥,在進入大明宮的大殿之前,官員也要仔細檢查登記。
一般要記錄下官員的姓名、官職和年齡,甚至包括身高和身體特徵,經過一連串的嚴格檢查後,才能進入朝堂內。
宮廷內還有保衛安全的金吾衛,每當太陽下落,大門開始關閉。金吾衛就會拿著門契,去和守門的人交接。門契刻成魚形,兩兩合上了才對上了「暗號」。
為什麼是魚形的,因為在古人看來,魚白天黑夜從不閉眼,十分可靠。金吾衛守護皇宮的安全,還要守護整個長安城。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筆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首有名的情詩,改變了武媚娘的命運。
作為唐太宗的嬪妃,唐太宗逝世後,根據律法,沒有生育過的嬪妃必須出家,武才人被迫成為尼姑。
她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又擁有超常的膽識和氣魄,不甘心就此度過餘生,於是向唐高宗李治拋出了信號。李治果然沒有辜負她,把她接回了皇宮,立為皇后。
根據史書記載,晚年的唐高宗因為病痛,國事交給皇后武則天管理。從這時候起,武則天開始執掌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
14歲被選為才人進入皇宮;
26歲時被迫棲身寺院;
32歲被唐高宗立為皇后;
60歲執掌大權;
67歲登上最高皇位;
82歲離開人世。
武則天的履歷驚人,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她是中國封建社會2100多年,唯一一位女皇帝!
這位女皇維護了帝國版圖的完整,也擴展了絲綢之路。在她統治期間,女人獲得前所未有的空間和自由,一些貴族出身的女官也經常參政議政。
比如有名的上官婉兒,就深得武則天重用,被封為內舍人,掌管制誥,有「巾幗宰相」之名。
大明宮的有一種娛樂活動,蹴鞠,最早是一種軍事運動。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樣,參與她們喜歡的任何活動。
這段時期,離婚和再嫁都非常普遍。宮廷內還流行一種無領的衣服,裡面沒有內衣,女性們著裝豔麗開放。
很快宮廷的時尚傳到宮外,引領著長安的時尚。在重大節日,可以看到女子相約出遊,濃妝豔抹,盛裝踏青。
武則天是男權社會的神話。她在洛陽稱帝,大半生在洛陽度過,後來在78歲高齡返回長安仍舊回到大明宮,直到逝去。
女皇是一道靚麗的彩虹,以自己的光芒照亮大唐的天空。也許李治是他始終感激且深愛的人,她最後仍以皇后的名義葬於乾陵。沒有唐高宗李治,就沒有武則天輝煌的一生。
唐中宗李顯繼位,這個皇帝性格有些軟弱,卻喜歡看擊鞠,也就是馬球這種激烈的項目。
在一場與吐蕃對役中,大唐的精英們眼看要輸了,換人下場。此時臨淄王李隆基上場挽救頹勢,在馬球比賽中脫穎而出。
說回太極宮的玄武門,玄武原是鎮守北方的大神,但是在唐朝時屢次成為皇家宮變的地點,一點也沒有「守護」住。
唐太宗在這裡奪權,李隆基也在這裡引起政變。是年,韋後和安樂公主等密謀毒死了中宗李顯,也就是在《大明宮詞》中那個喜歡調香、一事無成的皇帝。
臨淄王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佔領玄武門,闖入皇宮斬殺了韋後和安樂公主。李旦和李隆基父子掌握大權,李旦登基,後傳位給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
李隆基最後與太平公主反目,賜死了她,取得了國家的最高統治權。
大家都知道,李隆基前半生,勵精圖治,創造了開元盛世。
唐代這幾位皇帝都有一些胡人血統,既有胡人的粗獷不羈,也有漢人的風雅。
在政治上,唐玄宗在中央和地方官員實行輪換制度,設置了專門的採訪使,對州縣的各級官員進行監督和考核。
在運動上,唐玄宗真心喜歡馬球比賽,儘管高力士一再為他的安危著想,勸告他不要再打,但是他一點也不在意。
皇帝和官員,宰相和幕僚,一律平等,唯有進球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
在球場上,無畏的冒險精神,強烈的競爭精神,為榮譽和尊嚴而戰,這才是精英男兒喜歡做的事。
在文藝方面,唐玄宗更是多才多藝。他常常金鑾殿召見文人墨客,酷愛藝術。
這時候,詩人李白登場,余光中贊他:「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據說,李白出生在天山以西的碎葉城,大唐西部的邊疆重鎮。他出生的時候,武則天早就派遣裴行鍵平定了西突厥的叛亂。
李白很想憑藉才華大展身手,40歲的時候去了長安,想入仕途。他先在賀知章面前刷臉,很快就獲得賞識,被賀知章推薦給唐玄宗。
李白即興賦詩,為宮廷歌手填詞,很得唐玄宗喜愛,得了一個翰林待詔的官,經常待在翰林院。實際上,這個翰林院可以算作一個皇家文學藝術委員會。
在《長安十二時辰》裡,見識到了上元節的燈火輝煌,但是要論長安城最迷人的地方,當屬大明宮梨園。
宮廷樂手各懷絕技,湧現了大唐的藝術人才。如大唐第一歌手李龜年、最負盛名的琵琶演奏家雷海青都在梨園留下了他們的印記。
唐玄宗本人是梨園的締造者和藝術家,他擅長琵琶和羯鼓。聽說為了練習,鼓槌都打破了一箱子。
在唐玄宗時期,各國使臣都來大唐朝見。日本更是不遠千裡,派了留學生來唐,學習了建造技術,還把圍棋技藝帶了回去。
晚年的唐玄宗荒廢朝政,又親信於安祿山,招致了大唐和自己的災難。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如今,古城西安北部,滿目瘡痍的廢墟就是昔日的大明宮——大唐的皇宮。在這裡,重新建立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依稀可見當年的盛景。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沒有一座城市像長安那樣,銘刻著最為絢爛的記憶;沒有一座宮殿像大明宮那樣,寄託中華文明永遠的嚮往。
紀錄片《大明宮》可在騰訊視頻、嗶哩嗶哩觀看。
參考資料
電視劇《大明宮詞》
陝西新聞微博
山河小歲月公眾號:《薛紹墓被發現了,他真的是太平公主最愛的人嗎》
耳朵裡的博物館公眾號:《重磅!太平公主丈夫薛紹墓被發現,疑似「官方毀墓」?!5個點讓孩子快速全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