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 第二季《中國好歌曲》上,戴著小黃帽的黎族小女生蘇運瑩用一首《野子》贏得了所有導師的推桿和本季首枚直通鍵。節目播出後,這首《野子》迅速登上了QQ音樂獨立原創排行榜的榜首。這個看似單薄瘦弱的女孩充滿才華與靈氣,而她的音樂之路,也像一段清新脫俗的小詩,沒有既定的韻腳格式,充滿了偶然與驚喜。正如樂評人愛地人所言:「這姑娘的歌,一度真是聽得心驚膽顫的,不過這也真是赤腳不害怕的青春狀態,再過幾年,肯定就寫不出唱不出這樣的歌了。」
被封「哼哼派」創作才女,《野子》是成名曲
蘇運瑩出生在海南三亞的海邊,從開始記事起,她的記憶裡就充滿了大海的影子。小時候,海邊經常會有很多唱黎族民歌的歌手,蘇運瑩耳濡目染,漸漸地也愛上了唱歌,每天嘴裡都哼著小調。蘇運瑩的媽媽很會唱歌,發現女兒對唱歌感興趣,就時不時地教上一兩首。後來,蘇運瑩就這麼一直唱了下去,一直唱到了北京現代音樂學院。
蘇運瑩開始創作的時間不算太早,也不算太晚。大四的時候,她為自己的一段暗戀寫下人生中的第一首歌《心事》,「他是一個眼睛小小的男生,笑起來很陽光,喜歡了很久,一直沒有表白,然後那天自己看著窗外的樹葉,想想他,哼出了旋律,就有了這麼一首歌。」第一次,就奠定了這之後蘇運瑩獨特的創作方式。因為不會樂器,蘇運瑩寫歌都是靠哼的,看到觸發自己情緒的生活細節,蘇運瑩會把詞寫出來,根據詞來記旋律,「因為自己寫的詞就很有感觸,哪裡該停,哪裡該頓,哪裡該拉長,哪裡是副歌,自己都會很清楚,唱的時候小的地方會有一點不一樣,但是基本上那個形狀就在那裡。」海泉老師稱她的這種創作方式是「哼哼派」,蘇運瑩欣然接受了這個稱呼,並且坦言自己沒想過學習專業的創作方式,「這樣很舒服」。
在北京現代音樂學院不乏優秀的音樂人才,在大學四年裡,蘇運瑩一直默默無名,直到大四畢業晚會,蘇運瑩演唱了一首自己的原創作品一戰成名,在所有師弟師妹的心中留下了「創作才女」的形象。這首作品,就是她在「好歌曲」舞臺上演唱的《野子》。「有一天早上起來,看到風很大,很多東西都被吹起來了,但是樹卻一動不動,我就明白那是因為樹有根,所以人也要堅定。」
千裡馬苦尋伯樂,緣分早就天註定
在北京現代音樂學院,蘇運瑩遇到了不少成就自己的老師。她是音樂人宋赫倫的徒弟,也是北京現代音樂學院華語流行演唱系主任衣江風的傳人,衣式流行唱法傳人之一。
大一的時候,蘇運瑩學習民歌方向,大二轉到流行後,衣江風就成了她的系主任,「陸陸續續地有跟衣老師上過小課,衣老師看起來很有威嚴,剛認識的時候,在她面前講話都不敢超過兩句,後來接觸下來就發現這個老師很有趣,她是雙子,我是白羊,我們兩個很合拍,她教給我很多東西!」
與衣江風的相識是緣分,與宋赫倫的相識更是天註定。在蘇運瑩還是大一新生的時候,有一次去看學校裡的一場演出,到嘉賓老師表演的環節,宋赫倫上臺唱歌,蘇運瑩頓時驚為天人,「雖然不認識他,但那就是我喜歡的音樂,就是我喜歡的風格,好喜歡好喜歡他!」從那天以後,蘇運瑩一直在尋找宋赫倫,還把自己錄的視頻拿給系裡的老師看,可是因為視頻太模糊的緣故,大家都辨認不出在臺上演唱的人,此事只能作罷。後來,大二轉到流行之後,系主任衣江風幫她安排導師,「剛開始衣老師給我安排的是一位女老師,她告訴我這位女老師會聯繫我,給我上課,但是過了好幾天,都沒有老師聯繫我,我就覺得很奇怪。後來吃飯的時候遇到了衣老師,我就跟她說了這件事情,她回去以後就重新幫我聯繫了另外一位老師。」沒想到這位新上任的師父就是宋赫倫。
可是戲劇性的是,宋赫倫給蘇運瑩上了一個月的課,蘇蘇還不知道他就是那個曾經一下子打動自己的人,因為當時宋赫倫在舞臺上戴了墨鏡,蘇運瑩對不上臉,也就一直沒認出來。直到學校舉辦藝術節,一個師兄過來找宋赫倫指導歌唱,宋赫倫示範了一下,恰巧在旁邊的蘇運瑩聽到這個聲音,終於才知道一直在尋找的偶像就是自己的老師!「有一種終於找到你的感覺,後來我把這件事情和宋老師說了,我們都覺得真的很神奇!」
因緣際會來到「好歌曲」 夢想開不插電音樂會
蘇運瑩來到第二季《中國好歌曲》的舞臺,其間也充滿了種種契機與巧合。導演組到北京現代音樂學院找人的那天,蘇運瑩剛好在學校。「當時我已經大四了,經常不在學校的,但那天我剛好回學校上專業課,導演也就只來了那一天。」老師知道蘇蘇平常寫歌,就讓她去大琴房去見了導演。後來,蘇運瑩就帶著自己的作品站到了《中國好歌曲》的舞臺上,贏得了所有導師的推桿,而蔡健雅更是為她按下了本季「好歌曲」的首枚直通鍵。因為一直不太明白直通鍵的意思,當時蘇運瑩對這枚直通鍵並沒有特別大的感覺,倒是唱完後睜開眼看到蔡健雅推桿的那一刻,蘇運瑩熱血沸騰,「來之前就希望蔡健雅老師能為我推桿,平時經常聽她的歌,她又是一個女創作人,又是製作人,又有自己獨立的風格,簡直太崇拜她了!」因為內心很堅定,在面對其他幾位導師的百般「誘惑」時,蘇運瑩坦言自己沒有一點心動,「我已經認定蔡健雅老師了!」
實現了與偶像相識的人生夢想後,蘇運瑩又開始了新的人生規劃,「未來我還會一直寫歌,用歌來記錄生活,然後把自己的歌當成故事告訴別人,將來我希望能在三亞,在海邊,在浪花的邊緣上,開個小小的不插電的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