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國足壇格外熱鬧,尤其是備受球迷關注的中超聯賽。接連製造熱點,已經成為球迷你言我語的辯論場。河南建業更名洛陽龍門的餘溫尚未散去,河南建業球迷還在憤憤不平力爭留名的情況下。山東魯能更名山東泰山被拒一事,再次讓中性名政策成為「口誅筆伐」的對象。截至目前,已經有長春亞泰、山東魯能及中乙球隊新疆天山雪豹被迫更名或賣股求生。加上北京國安延期申報和河南建業「停業」整改,中性名政策已經將中超這鍋油燒的足夠熱了。然而,這個時候上海上港殺了進來,又在鍋下添了一把柴。
今天下午,知名體育記者徐江率先爆出,上海上港將更名為上海海港/上海海港水手。瞬間中超這鍋油就被燒開了鍋。其他俱樂部的球迷紛紛發表看法,表示上海海港的簡稱無疑就是上港,質疑這樣的備選名根本無法通過足協審核。然而,沒過多久就有圈內人士和《足球報》相繼爆出,中超中甲中乙各俱樂部中性名提報足協的審核表。在審核表中上海上港更名上海海港的審核情況處,赫然出現了「同意」二字。
緊接著,各路媒體開始陸續深挖上港。隨著媒體的不斷深挖,上海上港官方刊物《上海海港報》出現在了球迷的眼前。甚至有媒體挖到了現任足協足協陳戌源,為《上海海港報》撰寫的感言。雖然,《上海海港報》作為集團內刊在法律層面與俱樂部名稱並未關聯,但是在球迷眼中確實實實在在的關聯關係。加上足協主席對此事知情,更是讓各路球迷大為不爽。
然而,以上這些爭議並非事情的全部。此後,媒體人再次爆出猛料稱:「上港原本傾向於更名為「上海隊」,但有關領導感覺球隊畢竟成立時間還比較短,雖然拿到了一個聯賽冠軍,但整體底蘊上距離「上海隊」這個頭銜還有差距,最終選擇放棄」,所以最後改為了「上海海港」。這一下更是讓球迷驚呼這就是暗度陳倉,為了與母公司相關聯啊。一時間上海上港和足協成為了被吐槽的焦點。
細心的球迷發現,在這個熱鬧非凡的冬天。近10年來一直引領中超熱點話題的廣州恆大,卻顯得格外安靜。不但在轉會市場無動於衷,還悄悄的向卡納瓦羅作出妥協。最關鍵的是從一開始就支持足協限薪限投政策,中性名政策一經發布就乖乖的鎖定「廣州隊」一名,沒有像其他老牌勁旅那樣強烈反抗。要知道,廣州恆大就是憑藉這支同名的球隊迅速崛起的,如今居然欣然接受被去名真的有些不可思議。也許這就是廣州恆大成功的地方吧,總是能夠看透一切走在他人前面。
當然,此前廣州恆大被作為反面教材,被批拿了那麼多冠軍也對國足沒有幫助一事。也許讓廣州恆大高層領略到了真諦,所以在這次足改中才獨善其身,以免惹是生非。
本文互動小話題:在球迷的輿論下,你覺得「上海海港」這個名字能留下來嗎?(關注我,我們一起聊一聊足球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