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中國足球,不得不提到最近足協出臺的中性名字政策。中庸名稱顧名思義是沒有意義的名稱,目的是為了切斷球隊和國王之間的「關係」。這樣就避免了金主退出中國足壇後,俱樂部不會因為新成員的加入而改變名字,這樣也有利於俱樂部文化的延續。然而,目前看來利大於弊的政策,在中國足壇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爭論的焦點在於那些已經有20多年歷史,形成了獨特文化的老俱樂部是否也被放之四海而皆準,需要從零開始,徹底顛覆之前已經形成的足球文化。然而,目前北京國安仍在竭盡全力,爭取保留國安這個名字。但由於足協的強硬態度,國安的努力恐怕也將化為烏有。昨日,足協出臺新政後,第一支完成更名的球隊誕生了。已官宣將廣州富力改名為廣州城市足球俱樂部。然而,廣州富力最終更名仍未完全符合足協的「中性名字」政策。原因是,廣州富力雖然已經完成了中性名字的更換,但其隊徽卻與足協不符。
事實上,中性名稱政策並不能完全改變我們所理解的名稱。足球協會制定的中性名政策實際上就是要主教練與俱樂部完全失去「聯繫」,當然除了金錢投入。因此,各俱樂部隊的徽章中如果包含「黃金主人」的信息,則必須去掉它。不然還不能在足協完成新賽季的註冊,因而有被解散的危險。根據小編不完全統計,目前中超只有申花、大連人、深足以及廣州恆大等球隊的隊徽無需更改,其餘12支中超球隊的隊徽都需更改或微調。
上海申花、大連人、深足三支球隊的隊徽符合足協中性名規定,或許也是大家意想不到的。歸根結底,這3個俱樂部的名字本來就是中性名字。那為什麼廣州恆大的隊徽不需要改變呢?廣州恆大球迷可能對此更感興趣,因為在此之前,廣州恆大已經對隊徽做了一個改動,主動去掉了恆大元素。因此,目前廣州恆大的隊徽是符合足協中性名稱規定的。其餘12個俱樂部隊徽章中都含有原始姓名信息,包括字母縮寫或全音標。
現在,個人還沒有統計出俱樂部隊有沒有類似金主集團LOGO圖案的俱樂部。否則的話,只需要微調隊徽上的字母就可以了,也不會對之前積累下來的球迷文化造成太大的影響。假如俱樂部隊的徽章圖案與金主的LOGO圖案相似的話,那恐怕真的是要被拆毀重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