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肉菜市場只有7個檔口經營,檔主:競爭不過,回家種田

2020-12-27 綠野荒苗

廣州天河上元崗菜市場只剩下7個檔口在經營了,偌大的一個市場,以前這裡吆吆聲聲,討價還價的情景已不再現,只剩下冷冷清清的菜市場。

現如今這裡的檔主都在唉聲嘆氣:競爭不過了,一天100塊都沒,過完年就不來了。

天河上元崗市場以前那種吆喝,討價還價的情景。相信住在這附近的居民深有體會,煙火氣息非常的濃,熱鬧非凡,很多檔主都在此經營,雖然辛苦,但生活還是過得去。

可如今,一眼望去。以前熱鬧非凡的情景不再有,偌大的市場只剩下7個檔口在經營,還包括賣肉、賣菜等等。

中午正是買菜高峰散,但這個菜市場裡面買菜的居民用手指都可以數出來, 有些在裡面的檔口沒有生意只能擺到菜市場前面通道上面賣。

除了菜市場裡面冷清之外,菜市場外邊一條街也同樣是冷清,店鋪都處於閉門狀況,一片荒涼的景象。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菜市場附近增加了好幾家大公司的買菜送貨點,這些都是社區團購買菜點,又很多年輕人直接在網上買菜,等待送貨上門。

如此的狀況,還要努力掙扎賣菜的檔主們都表示,今年很多人都不喜歡出來買菜,他們的興起,我們競爭不過,現如今,一天100塊都沒有,打算過完年不來了,回家種田了。

而此菜市場管理處員工表示,只能等公司上面的決定了,檔主都做不去了。

不過,對於網上買菜的方式,有些市民則表示不敢在網上買,特別是肉類,很容易買到冰凍,變味之類的,蔬菜變爛,等等。

菜市場人流量少,沒人買菜這種狀況對於在廣州而言,已經是再也平常不過了,社區團購,電商的衝擊,店租的增加,這些因素的影響,檔主的生意是很難堅持下去。

有人會說,如果菜市場不懂得變通,那只能慢慢退出市場。

但這種關乎到我們吃喝飲食的經營場所,真的退出市場後,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

網上訂購,食品不新鮮不喜歡 ,變味變質都有。而我們去市場親眼所見,挑選自己喜歡,見到自己所需要的,買自己需要新鮮的。

然而,這些慢慢就會退出市場,等待我們的是線上訂購這個現實。

不過,確實也有不少人喜歡在網上買菜,因為方便,這不得不說電商賣菜還是有一種的市場。

但無論如何是何種方式買菜,大城市裡面這些煙火味氣息慢慢變淡,直到消失。不知,這種煙火味消失之後,人們的生活會是怎樣?

相關焦點

  • 菜市場的線上生意經
    家住天河北的張小姐說,儘管生活逐漸恢復正常,但線上買菜方便又省事,已經形成習慣,「雖然市場離家只有10分鐘路程,現在只有順路時才會到市場買菜。」消費模式的變化,使傳統逛肉菜市場的方式變得有些「過時」。廣州肉菜市場行業協會會長李雪金表示:「疫情發生前,接到肉菜市場升級改造任務,有些市場經營者有點不知所措,追問我如何是好,我認為5G、溯源、環保、新科技以及服務將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
  • 全國各類菜市場升級後立即死寂,深圳沙井也步後塵
    相繼房價全國第一後,沙井這家菜市場也來了個全國第一「天價檔口」12月26日深圳沙井明珠菜市場升級改造後進行「競拍」的形式對所有檔口對外招租,競拍現場掌聲陣陣。加價競爭的叫價聲此起彼伏,最終結果令人唏噓。
  • 火了主播 虧了檔口la:廣州專業服裝批發市場路向何方?
    儘管生意較復市初有所好轉,但也僅恢復到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競爭愈發激烈甚至讓不少商戶萌生退意。下午4點半,沙東有利國際服裝批發城北城一樓,走廊裡空空蕩蕩,兩旁只有3-4家檔口零星開著。記者注意到,不少關門的鋪面門上貼滿了樣衣照片,每張照片上都用不同顏色的數字進行了標註。
  • 廣州江南市場所有果菜經營檔口100%復工復產
    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葉燦江南都訊 4月8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第69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介紹廣州市統籌推進農副食品批發採購、促進市場復工復產、保障市民米袋子菜籃子及助力採購銷售湖北農副產品情況。
  • 廣州江南果菜市場今日供應量創春節以來新高
    廣州江南果菜市場今日供應量創春節以來新高金羊網  作者:陳澤雲、穗商務局  2020-01-29 1月29日,江南果菜市場供應量5019
  • 江南果菜市場發出最新通知:常態化疫情防控!買菜可以這樣買……
    近日,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發出通知,請各檔口、採購商、從業人員在思想上保持警惕,切勿因為天氣升溫等客觀原因而麻痺大意。「我們提醒場內400多家檔主要自覺佩戴好口罩、配合市場的體溫監測工作、勤洗手、常消毒、禁食野生動物、不聚餐、不聚集,並嚴格落實各項衛生防疫防控工作。」
  • 肉菜管夠!大年初三,直擊廣州超市菜場供應情況
    大年初三,廣州城內生鮮產品供應情況如何?記者從廣州市商務局了解到,目前中心城區內的大部分菜市場、超市均已補貨,商品供應有序,價格未出現大幅度波動。 9點30分,農林路永旺超市入口有體溫測量,戴了口罩才能進入,肉,菜供應正常,人流正常。
  • 再見,走鬼檔!廣州人均10元的老廣味漸漸消失街頭……
    因為他們已經搬來了淘金北的菜市場那裡有一家實體店,除了缽仔糕還有馬蹄糕、蘿蔔糕賣缽仔糕口味不多,只有4款不過重點是味道不志在壞境每個人經過都會很有禮貌地「借一借,唔該曬」阿婆牛雜檔非常隱蔽隱藏在四五間牛雜檔後面不過就只有阿婆的檔口人山人海原來啊婆在陸居路賣左20幾年牛雜好多人都是從小吃到大!
  • 要不要屯肉菜?不用!江南果菜市場菜價下降,貨量足!
    要不要屯肉菜?不用!江南果菜市場菜價下降,貨量足!1月29日,江南果菜市場供應量5019噸,比前兩天增長10%以上,黃沙水產交易市場、廣州魚市場日均交易量360噸,同比增長2%。在批發價格方面,本地菜心環比下降35%,娃娃菜環比下降51%,生菜環比下降38%,小塘白菜環比下降44%,土豆環比下降19%。
  • 廣州賣菜平臺加速進入社區 傳統菜市場呼籲公平競爭
    【廣州賣菜平臺加速進入社區 傳統菜市場呼籲公平競爭】今年下半年開始,網上賣菜平臺紛紛進社區「搵食」,生鮮食品零售市場硝煙突起。新快報記者走訪發現,廣州部分菜販和傳統菜市場受衝擊較大,有菜販的收入比半年前減半,甚至還有撐不下去而「下線」者。
  • 藏在菜市場的萬億生意!
    目前紫燕百味雞在供應鏈環節有7個區域中心工廠,還有2座工廠正在計劃投產中。據官方數字,截止發文當日,紫燕百味雞共開出4760家門店,值得注意的是,紫燕百味雞在江蘇、上海開店密度很高,約佔總數的40%。據官網顯示,山林大紅全國已達成500多家門店,分布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那咱們來看看品牌的經營邏輯。1、專注餐桌消費場景山林大紅從一開始就專注家庭餐桌的滷味熟食品牌,經營渠道以菜市場、社區店為主,目前山林大紅的社區門店已經突破200家,佔總門店數的一半左右。
  • 四本種田文!一年沒吃過肉,看女主去種田,進深山獵野雞掏鵪鶉蛋
    四本種田文!一年沒吃過肉,看女主去種田,進深山獵野雞掏鵪鶉蛋在茫茫人海中,能被各位看官賞識,小編真是深感榮幸,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四本種田文!不管你之前看沒看過種田文,看了小編推薦的小說,肯定不會讓你失望,這四本小說都是小編精挑細選,而且很多小說小編都有看過的,質量絕對保證,其中,第四本《嬌俏小農女:相公勾勾纏》一年沒吃過肉,看女主去種田,進深山獵野雞掏鵪鶉蛋!好書不容錯過,你還在等什麼?趕快點擊閱讀吧!
  • 廣州「網紅」阿婆牛雜時隔四個月再開檔,粉絲排長龍
    幾個月不開檔卻人人難忘?這就是廣州最火的「網紅」牛雜,粉絲們稱為「阿婆牛雜」,檔口位於荔灣區芳村陸居路陸居肉菜市場牌坊內,經營至今近30年,每次開檔都能引起記者了解到,這家被譽為「廣州最任性的牛雜」,是由一位老婆婆經營,從上世紀80年代開市,至今已近30年光景。這家牛雜沒有門店,也沒有招牌,只有一架小手推車,「阿婆牛雜」這個名字,也是「吃貨」們給起的。
  • 菜市場的星辰與大海
    人說荔枝「一日色變,三日味變」,菜蔬也是這個特點,現在網絡、超市發達、快速,但最新鮮應季的食材,還是經不起這樣、那樣的折騰,要早一點吃上應季的這一口,就是菜市場了。如同「春江水暖鴨先知」,菜市場裡的蠶豆、水芹、水蔥、香椿,會告訴你那是春天來了。而七月一過,暑熱未消,秋天的蓮蓬、蓮蓬鮮蓮子在菜檔口一堆堆地堆著,就告訴你,秋天要來了。
  • 臥虎藏龍的批髮菜市場:20 年買 10 套房,疫情期 3 個月賺 130 萬
    檔口和代理費,讓我20年買了10套房李蘭英 38歲 菜市場"包租婆":我的檔口農產品物流中心的西三廳。這裡有四十個檔口,每個檔口可以放得下一輛13米的半掛車。市場建立初期,我作為經營戶和市場籤下承包合同,以每年給公司上交承包費的形式租下了七個檔口,合同籤了十年。
  • 尋味秀英菜市場的人氣小攤,get食材中的「尖兒貨」!
    基本上知道這裡,也是因為一個自帶「流量」、超級好買的菜市場!講真,像飛特小分隊這群天天混跡各大飯館和小吃攤的人,早已不逛菜市場好多年。突然講起來菜市場裡的熟食美味,秀英土著北極熊必須貢獻出一個吃了二十多年、好吃的秀英小街農貿市場。
  • 臥虎藏龍的批髮菜市場:20年買10套房,疫情期3個月賺130萬
    檔口和代理費,讓我20年買了10套房李蘭英 38歲 菜市場"包租婆"我的檔口農產品物流中心的西三廳。這裡有四十個檔口,每個檔口可以放得下一輛13米的半掛車。市場建立初期,我作為經營戶和市場籤下承包合同,以每年給公司上交承包費的形式租下了七個檔口,合同籤了十年。
  • 全國最牛逼的菜市場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先生說:「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從來不是歷史名勝或者商業中心,而是菜市場。只有在菜市場,還能從一些地域性的物產上,分辨出各自不同的風貌。」名勝古蹟與博物館矗立千年,菜市場卻每日流通熱辣新鮮。
  • 老城區菜市場常有蜜蜂「光顧」,檔主笑言「是寵物不蜇人」
    ,附近的菜市場有多個菜檔常有不少蜜蜂在菜花上採蜜,但菜檔檔主和街坊對此都習以為常,蜜蜂也不會主動蜇人,記者走訪時未能發現蜂窩。有專家表示:「菜市場內擺放著大量新鮮蔬菜,其中不乏處於花期的蔬菜,自然會吸引蜜蜂,屬於正常情況,大家不用過於擔心。」菜市場蜜蜂「光顧」與街坊買菜互不打擾菜檔檔主笑言「這是我的寵物,不蜇人」每天上午,越秀區共和西路東園市場裡總能看到有蜜蜂在辛勤「工作」,與前來買菜的街坊互不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