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服裝搭配沙龍得到好多媽媽的喜愛。同時大家也發現,原來要想穿的美,穿的協調,離不開對色彩的認識。很開心,5月份,我們邀請到了深受大家喜愛的藝術家秦老師。他將帶領我們走進油畫的世界讓我們深切的體驗流芳百世的佳作,讓我們領略色彩的神奇魅力。感謝主事媽:陳夢君 朱麗萍
透過老師的介紹分享,讓我們感受到同時代身邊的藝術,欣賞了大師們風採,提升了我們藝術知識。
讓人看不懂的當代藝術,到底該怎麼欣賞?
走進美術殿堂,我們往往會非常失望,因為那些著名的藝術家,哪怕是畢卡索畫的作品,我們都看不懂,看不懂嘴上還不敢輕易說出來,心裡苦極了!
夏加爾的《生日》
夏加爾,二十世紀初期「巴黎畫派」的代表人之一
這個時候您可千萬別著急,當代藝術雖然以反精英藝術為精神,但是它本身卻是精英藝術的一部分。精英藝術指的是什麼呢,就是為少數的上層社會人士服務的藝術。過去以油畫為代表的藝術在西方是專門為有錢人服務的,所以它是精英藝術。
但今天油畫不能算作精英藝術,雖然大眾未必能夠買得起這樣的作品,但是,受眾決定作品的屬性,當一種藝術被人們所接受的時候,它就不再是屬於小眾精英的專利,換句話來說,它成了大眾藝術。
古斯塔夫·克裡姆特《吻》
表現主義畫派是怎麼回事?
當代藝術需要積累,沒有積累你真的看不懂。
以前的藝術,比如肖像畫,不一定要有觀念,不就是一個人像嗎,像,生動就好。可是相機出現以後,人的能力很難跟機器去比,雖然有一些高水平的藝術家可以做到畫得跟真的一樣,但是這樣的畢竟少。
如此,一張照片和一張栩栩如生的肖像畫相比,後者存在的意義就變成了作品中的筆觸感、保存的時間性、不可複製性等。有些藝術家開始考慮作品的筆觸感,這就產生了表現主義藝術,梵谷是最典型的。
梵谷作品《在阿爾勒紅葡萄園》
怎麼欣賞印象派畫作?
印象派是怎麼回事呢,你想啊,寫實的畫像都很清晰,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到底事物有沒有一個可見的邊緣?或許沒有,真實的物理空間只有光,沒有光的地方什麼也沒有,那麼光就成了物體存在的一個根本,所以把事物按光的特性來表現就對了,於是有了印象派,眯上眼睛,你會看到七彩的陽光穿過你的指縫進入你的眼瞼。
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
莫奈作品《日出印象》
什麼是真正的立體主義?
立體主義,真的很不立體。可是人家本來也不叫立體主義,畢卡索那會兒叫它方塊主義。
畢卡索告訴你什麼叫立體,他在畫面上粘了一小塊木頭,真的立體了,這是一個突破,從沒有人在畫面上把東西做得這麼「立體」的,不過畢卡索這麼一搞不得了,後來的畫家就什麼東西都拿到畫面上粘了,什麼麻繩、車輪、鐵片等都有,它們不講故事,只告訴你立體的真相。然後這一脈再走下去,把畫布也扔了,叫裝置。
畢卡索作品《夢》
欣賞當代藝術需要包容心
畢卡索作品《亞威農的少女》
他於1906年底至1907年春,創作了大幅油畫《亞威農的少女》,一舉突破了之前所有焦點透視和光影的束縛,充分發揮畫面結構的力量,用簡單的幾何線、面和色彩,在兩維平面上開創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新空間—這幅畫,被評論家稱為立體主義的開端之作。
當代藝術的各種流派多了
那究竟要怎麼欣賞?
第一,要有一個包容的心。畢竟藝術發展到今天,它的歷史很長,而且步伐也越來越快,信息很龐雜。我們幾乎沒有辦法應對,那麼我們要做的事也許只是:為什麼不去試著接受呢?也許它會給我們帶來新的體驗。藝術的發展有的時候就是要讓你感受到一種新的可能,看一件你從沒有見過的作品,不要馬上下結論,可以先了解一下藝術家的創作思路、藝術脈絡,然後再看他的作品,你會有新的體驗。
第二,要有一種認知:你不喜歡不等於不好。今天的藝術形式多種多樣,它們的出現基於不同的個體經驗,基於不同的學術脈絡,因此不要輕易否定一件作品,除非你對它包括它的脈絡很熟悉,否則妄下斷語只會告訴別人你的無知。
當代藝術欣賞有獨特標準
藝術也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換標準的。
曾梵志作品《最後的晚餐》
古代人看藝術的標準是什麼呢?是品位高雅,格調不俗,修身養性,顏色美麗感人。我們總是聽到許多人說,畫得不好看,不美,認為只有美的才是藝術。
如果你用這個標準,你就永遠看不懂當代藝術。因為當代藝術的標準不是好不好看,而是重不重要。你用美不美來衡量,永遠衡量不出它的價值。
約瑟夫·波伊斯作品《油脂椅子》
當代藝術的標準,是藝術家的思想是否重要,是否是那個時代的重要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