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即便電影《上海王》找胡軍、餘男、秦昊等實力派演員參演,可依舊無力回天,改變不了它拿下豆瓣評分僅4分的悲慘事實。
《上海王》電影系列改編於著名英籍華人女作家虹影的「重寫海上花三部曲」中第一部同名小說。電影在原著改編上的題材本可大放異彩,但因為導演東拼西湊的情節,加之支離破碎的剪輯,給它深深烙下了「爛片」二字。
雖然電影口碑爛了,但《上海王》所講述的關於「筱月桂與黑幫洪門」的故事相當值得品味。
「流水的洪門男人,鐵打的女子 筱月桂」
有觀眾認為它是一部特別女權的電影,片中洪門換走了三代掌門人,上海灘換了三位上海王,但是「鐵打」的筱月桂卻始終屹立不倒。
《上海王》的主線劇情很簡單:講述了在20世紀初上海灘十裡洋場,黑幫勢力的角逐紛爭。紛雜亂世中,奇女子筱月桂與三代上海王之間充滿傳奇色彩的愛恨情仇。
奇女子 筱月桂 一位在妓院做丫頭的個高、胸大、沒裹腳的姑娘第一代上海王 洪門老大 常力雄第二代上海王 洪門內奸 黃佩玉第三代上海王 洪門第一位銀行家 餘其揚
圖左:黃佩玉(秦昊 飾) 圖中:筱月桂(餘男 飾) 圖右:常力雄(胡軍 飾)
筱月桂先後經歷了三位洪門老大的沉浮人生,同時她又和每位上海王都有過一段情愫。可以說黑幫洪門的發展史,也是這位民國女子的愛情血淚成長史。
在《上海王2》的影片結局,洪門將大佬 餘其揚逐出了幫會。群龍無首下的洪門,最終將筱月桂舉薦為洪門掌舵人。紛爭亂世、梟雄更迭,這位原是上海王的女人,最終成為了「上海王」。
果真應驗了那番俗話:男人靠徵服女人來徵服世界;女人卻靠徵服男人來徵服世界。
或許是劇本局限在了女性的視角,又或許導演想多些言情的趕腳。《上海王2》可以說是缺了洪門「王」的氣質,多了小時代的「狗血撕逼」。
當筱月桂的女兒 常荔荔扮演者郭採潔登場那刻,給人一種穿越到了郭敬明的《小時代》片場的錯覺:郭採潔依舊操著顧裡的「呢喃」口音,身穿顧裡一般的「嬌奢」打扮,外加如出一轍的哭戲與吵架鏡頭。
此刻的內心OS:林蕭、唐宛如、南湘快來!你們的好姐妹跟別人又開始撕逼了!
除了郭採潔因《小時代》系列固化了「顧裡」形象外,就連扮演第三代上海王 餘其揚的鳳小嶽也難逃曾經霸道冷酷總裁「宮洺」的標籤。
尤其是郭採潔與鳳小嶽後續的一番「亂倫」戲碼,導演簡直擁有和郭導一樣的「審美」。相信沒有看過《上海王》之前片段的觀眾,單看兩人的這段床戲,大概率以為《小時代》又出新片了!
再回到「上海王」這個主題,電影中只有成為洪門掌舵人,才能成為上海王;或者,換一種說法,上海王就是洪門老大。
何為洪門?
洪門是明末清初的一個地下秘密組織,起源於「漢留」,漢留是由抗清義士殷洪盛起始,殷洪盛死後後,其子投奔鄭成功,漢留構想流傳至鄭成功所部。旨在反抗滿清迫害統治,留存漢族文化。故後人尊其為洪門始祖。經由南明東寧總制使陳近南先生大力發展,進而由「漢留」轉化為洪門,故陳近南被尊為洪門創始人。有一種說法就是:洪門是天地會(又稱紅幫、三點會、三合會等),致公堂是洪門的一個海外分支機構,他們一致的對外稱曰天地會或紅幫,對內則稱洪門。
當時,國內的洪門、清(青)幫(杜月笙)、哥老會等各式幫會成員仗著革命有功,紛紛開始橫行霸道,有的甚至吃喝嫖賭、欺行霸市、公開搶劫。對此,民眾對於革命黨人與幫會成員渾然一體的惡劣印象也開始產生,在普通民眾看來,辛亥黨人兼具革命與黑幫成分,是亦正亦邪的群體。
在列強紛爭、幫派林立的清末民初的時代,以洪門為首的幫派既牽扯掌權政府,又能夠抗衡部分殖民列強,在亂世成功做到了黑白兩道通吃。
因此誰能夠坐上洪門的第一把交椅,勢必就是上海灘之王。
但在電影《上海王》中卻弱化了三位上海王的王者風範,反而作為輔佐上海王的筱月桂顯得機智過人、遊刃有餘,尤其作為第三代上海王的餘其揚,要是沒了筱月桂的幫助扶持,也不過是個任人宰割的對象。他或許是個優秀的銀行家,可以為當時缺錢的洪門帶來金錢,但他卻始終無法真正用王者霸氣力壓群雄。
或許,電影《上海王》改名為《民國奇女子:筱月桂》並圍繞筱月桂的傳奇一生展開拍攝,可能效果更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