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八篇 牛角的故事
敬禮上師。
尊者密勒日巴對已得開悟的瑜伽母薩來娥作了訓示和利益之後,就前往巴庫去迎接心子惹瓊巴,途中在白則朵堡暫憩。其實惹瓊巴正行至巴庫,他的心中不覺生起了一些我慢。密勒日巴在光明定中清楚的看見這個情形後就前去迎接他。父子二人終於在巴庫平原相遇。
惹瓊巴心中想到:「我已兩番前往印度,尤其是這一次奉了上師的命令,為了佛法和眾生的原故(前往求法)。上師尊者的慈悲和加持力固然很大,但是對(佛學的教理)和聖理二量我卻(比上師)更為善巧通達。這次他來迎接我,我對他頂禮時,他會不會也回報我一個禮拜呢?」一面想著,一面就把弟普巴贈送給尊者的檀香木手杖奉給尊者,然後向尊者頂禮,可是尊者連一點回禮的意思都沒有。惹瓊巴心裡就很不高興,臉上也露出點不滿的態度。但仍啟稟尊者道:「師父啊!這次我去印度的期間,您在那裡居住呀?身體安康嗎?現在我們主僕(1)二人要到那裡去呢?金剛弟兄們現在都身體康健嗎?」
尊者忖道:「惹瓊巴果然粘了些外道的邪氣,為魔所攝,無論如何,這樣的我慢會成為他的中斷障的,我應該想辦法予以除遣。」於是就帶著微笑唱了下面這首歌,回答惹瓊巴:
「我乃雪山瑜伽士,身樂法爾中圍(2)廣,已淨五毒我慢故,身心安樂無不適。
世間貪慾盡斷故,獨居自在樂融融。已舍苦藪之家累,不聚財物心自樂。
不求廣聞為學者,心無掛累行善樂。不逞口舌與我慢,無言離諍恬然樂。
不知隱藏與嬌揉,心離預籌自然樂。不求名聞與恭敬,口舌是非自寂樂。
任至何處皆安樂,任著何衣皆安樂。任食何物皆安樂,我乃時時快樂者。
密勒日巴汝慈父,依於馬爾巴恩德故,法界輪涅一切法,圓滿盡攝此心中。
此即時時樂瑜伽。金剛弟兄諸惹巴,身體康健甚安好,皆在深山修禪觀。
吾子惹瓊金剛稱,適自天竺歸來耶?旅途身心勞頓耶?智慧明覺銳利耶?
歌喉興致爽利耶?依於師教行持耶?此番前往印度去,已得所求正法耶?
千奇百怪諸口訣,盡如汝意得獲耶?真實功德雖未具,心卻自滿自得耶?
所作所行一切事,與利他義相合耶?惹瓊今自遠方歸,迎汝特為歌此曲。」
惹瓊巴以歌答道:
「尊奉上師咐囑故,此番前往天竺國,路險途遙多怖畏,備嘗艱苦難具說;
然我所獲甚豐盈,曾謁弟普真言主,面見稀有之本尊,空行授記吉兆現,
我所欲求之口訣,諸如氣脈網輪訣,平等心行外明鏡,大樂口授燦明燈,
自心明鏡三昧耶,妙藥證悟光熙日,勝行流水之利劍(3),自然解脫大手印,
無死甘露之精華,皆悉獲得無有餘。此外如金之法要:指示中陰之心法,
安住禪定之妙訣,三詮表義五寶法,六種成就之修道,世間願求之口授,
不可思議諸妙訣,由眾空行而攝集,上師佛陀鹹歡喜,與我心意合為一,
成就花朵如雨降。各種善兆勝因緣,如纓絡蔓系我頭,諸佛以食哺啜我,
以導引訣置我手,發吉祥願作送別。大事因緣如願成,歡喜雀躍似旭升。
今日重見我上師,祈以慈悲賜觀察,我所求得諸妙訣,無身空行眾法聚,
令使事業增長故,為作供贊敬納受。」
歌畢,惹瓊巴就把(從印度求得)的經書供給尊者。尊者為了斷除惹瓊巴的我慢,當即歌道:
「噫戲!吾子惹瓊巴,自幼撫汝成人者,暫息驕慢與誇大,且聽汝父歌此曲。
此曲意深如金蔓,悅耳妙音為汝歌,歌義若覺與理合,應善持守銘記心。
無身空行之法聚,自有空行作供贊。貴人恃傲以凌人,常在惡人刀下死。
富人吝嗇所聚財,常為怨敵所享用。無度吃喝與享用,是為飢餓早死因。
人若不守己份際,越量而行終自毀。為官欺民凌僕屬,終必殃國毀鄉園。
僕民若不敬主人,是為自取不幸道。法師若不持律儀,勢必毀損佛教法。
若不隱密空行訣,是為擾怒空行因。(噫戲!吾子惹瓊巴),汝今持訣之傲慢,
是乃趨入邪途兆。喋喋空言說法要,必毀修觀善覺受。汝今自傲大驕慢,
終將捨棄上師教。弟子若不敬上師,必招苦中之苦報!修士不能依山住,
必招憂傷與毀損。學佛若不舍親眷,必難破障獲成就。博學若不實修行,
乃為恥中之最恥。比丘若不持戒律,實為羞中之大羞。我子惹瓊應諦審,
我今所言亦善否?所言若合汝心意,應善持守銘記心。若覺我言無道理,
汝可隨意而行之。我乃懼死一老殘,無暇空言聊閒天。汝乃青年自傲士,
目空一切我慢者,縱以善言來相勸,汝反責怪回白眼,具恩譯師馬爾巴,
祈賜恩澤大加持,令我貧士舍八法。」
唱畢,就把惹瓊巴所供的經書和檀香木拐杖拿在手中,以神足通向前飛馳。惹瓊巴拼命追趕,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仍舊趕不上尊者。惹瓊巴一面追一面唱道:
「父師慈悲祈垂聽,人子豈能違父意?!惟求受納我法供,清淨無垢諸口訣,
今悉供奉父師前。無身空行各法要,空行親自教導故,已斷增損與錯誤,
深而又深諸法訣,已得印可無少疑。哀祈慈父垂察鑑,其他尚有長壽法,
空行指示之密句,金剛身之實相義,成就勝母之心要,皆供尊者上師前。
此外護虎甚深訣,治療疾病及降魔,種種妙法如溶金,皆供尊者上師前。
我肩背有六王藥,勇父勇母諸妙物,為報慈父恩德故,我今供奉尊者前。
藥王檀木之拐杖,空行親自執持者,罕世稀有無價寶,密主弟普所贈送,
我今供奉尊者前,祈尊垂鑑珍視之。疲累欲死惹瓊巴,哀禱父師興悲憫,
令我暫歇得喘息,諸布施中此最勝。若能布施饑渴者,恩德廣厚極殊勝,
慈心善言施財物,周濟貧困功德深,照顧迷途示正路,一切諸佛之願誓。」
惹瓊巴一面唱一面跑,尊者在前面一邊飛馳,一邊靜聽。惹瓊巴唱畢此歌時,尊者也停住下來,席地而坐,向惹瓊巴歌道:
「父子意合甚善哉!處眾和睦是真主,父子若能意相投,是為王中之勝王。
與眾不和惡人兆,與父不睦被魔牽;是故踐履善行時,應與汝父意相契,
償報母恩此心安(4),與人無忤自莊嚴,道伴法友相處時,令彼心悅得成就。
若能令師心歡喜,必得(無比)大加持。人若少慢離自傲,諸事成辦必較易。
學佛應改惡習性,容忍譏毀乃真慈。謙讓自能得美譽,持戒必需無隱私。
常與尊者相伴隨,功德法爾自然生。心若坦蕩少計較,口舌是非自然無。
心若調柔並向善,勝菩提心自增長。達士懷恕能親民,愚人難分恩與仇。
無身空行之法聚,以道觀之離益損。弟普真言心要法,較汝我更因緣深。
馬幾成就佛母處,難尋勝我之弟子。空行佛母之密訣,若不示我將示誰?!
銅綠黃金曼陀中,我曾多次享會供,金剛亥母本尊佛,多年相伴較汝親。
勇父空行諸淨土,無不與我因緣深!汝之所行及一切,(老父時時關切中),
我心對汝之關懷,較汝自己尤為深!噫戲!吾子莫驕慢,隨我深山習禪去!」
尊者唱畢此歌后,主僕二人就同時向(巴姆巴通)行去。這是「牛角的故事」之上篇。
卻說尊者父子二人在途中行路之時,惹瓊巴心中想到:「這回如果是換了另一位上師,我此番從印度歸來,一定會對我作盛大的迎接和款待的。但我這位上師他自己的衣著和享用一向都是最起碼的。連他自己都這樣(褸衣敝食),那裡還談得到款待我呢?我從印度學了這許多的密乘大法,不應再以苦行方式來修習菩提道;應該以享受欲樂的方法去修行才對!」他一面想一面生起大我慢,對尊者也生起了惡劣的邪見,密勒日巴立刻就知道了。這時,在道路的中間恰巧有一個(被棄置了的)牡牛角。尊者就對惹瓊巴說道:「你把這個牛角撿起來,我們帶走吧。」
惹瓊巴心中想到:「我的這位上師有時說(修行人)應該什麼也不要。有時『他的嗔心卻比老狗還狠,貪心比老丐還大。』用這個俗話來形容他真是恰到好處了。這個(棄置在路旁的)廢牛角麼,既不能吃,又不能喝,究竟有什麼用處呢?」於是就對尊者說道:「算了吧!這個毫無用處的東西,還是不要它吧!」
尊者道:「撿起這樣的東西,還不至於增長貪念,不久也許會用得著它的。」說著尊者就自己將牛角撿起拿在手中。
二人行至巴姆巴塘的平原中央處,其地一片平曠,連一個小老鼠藏身的地方都沒有。此時本來無雲的晴空中忽然黑雲密集,狂風驟作,極大的冰雹滿天狂襲下來。惹瓊巴連看一眼尊者的時間都來不及,趕緊兩手蒙著頭。過了一會兒,冰雹狂降之勢稍緩,惹瓊巴四下尋找,卻不見尊者的蹤影,他就坐在地上略事休息。忽然看見附近一塊高地上有一個牛角,牛角的前面好像有尊者說話的聲音。惹瓊巴就走向牛角的前面,心中想道:「這像是剛才尊者拾起的那個牛角呀!」於是就彎身下去準備將牛角撿起,可是無論用多大的勁也拿它不動。惹瓊巴就俯身以面腮著地,用眼向牛角的內部看去,只見牛角並未較前長大,尊者的身體亦未縮小;就如一面鏡子中能看見廣大(的山河)一樣。尊者安坐在牛角的狹窄處(5),向惹瓊巴歌道:
「上師加持入我身,此身若與凡夫同,何堪成為大修士?現以化身顯神通,
惹瓊子兮應頂禮!上師加持入我口,口若妄言或綺語,何堪成為大修士?
我歌多富妙口訣,惹瓊子兮應善思!上師加持入我心,心若紛起諸妄念,
何堪成為大修士?神通明體廣大現,惹瓊子兮應皈敬!
惹瓊見地似野鷲,時飛高空時降地,如是高低不穩固,應趨堅中兮善思維。
應舍放逸兮布衣行!你我父子若相等,何不速入此牛角?牛角內藏大宮室,
廣大寬敞甚舒適!
惹瓊修觀似日月,有時明兮有時暗,時暗時明不穩固,應趨堅中兮善思維!
應舍放逸兮布衣行!你我父子若相等,何不速入此牛角?牛角內藏大宮室,
廣大寬敞甚舒適!
惹瓊行素似山風(6),有時急驟有時緩,時急時緩不穩固,應趨堅中兮善思維!
應舍放逸兮布衣行!你我父子若相等,何不速入此牛角?牛角內藏大宮室,
廣大寬敞甚舒適!
惹瓊證果似稼禾,有時好兮有時惡,時好時惡不穩固,應趨堅中兮善思維!
應舍放逸兮布衣行!你我父子若相等,何不速入此牛角?牛角內藏大宮室,
廣大寬敞甚舒適!
若於微妙因緣法,此心隨意得自在,則能進入此牛角,享用宮屋之舒適!
子兮!吾今呼喚汝,速入此屋伴老父,父喚子歸子應歸,為子之道應如是。
我乃年邁衰殘人,生平從未到印度,身微路險未遠遊。惹瓊青年身健壯,
曾往印度遊學去,參訪眾多成就者,依止博學善知識;如今已為大貴人,
應住廣大舒適屋,乾枯廢棄此牛角,何能增長我法執?是故吾子惹瓊巴,
應入牛角內室居!」
惹瓊巴想道:「看樣子,裡面地方很大,容得下我應無問題。」想著就嘗試著鑽進去,努力鑽了半天連頭或手都進不去。惹瓊巴想到:「尊者的誅法也許靈也許不靈,但他的降雹本領(7)卻是真的!」一面這樣子妄想,一面以顫抖的聲音用嘴對著牛角口唱道:
「上師尊者祈垂聽,汝子惹瓊金剛稱,見、行、修、果及覺受,或高或低或明暗,
或緩或急各不同,皆離貶獎任置之;無論布衣乾或溼,子皆祈禱我師尊,
父子平等或不等,子皆祈禱我慈父。」
尊者聽了惹瓊巴的祈求後就從牛角中出來,向天空中作了一個手勢,風立刻就平息了,雲霾也散開了。太陽出來照得大地暖融融的,惹瓊巴的布衣一會就曬乾了。二人在地上坐了片刻,尊者說道:「也許(剛才的風暴)是由我的誅法咒術所引起;但是我(一開始)就知道你的印度之行原是不必要的。因為我覺得大手印及那諾六法已經足夠我的需要,所以我從來就沒有打算去印度,你這次去印度求得所欲的法訣非常之好。」
惹瓊巴說道:「師父啊!我現在真是饑寒交迫,我們到那邊牛毛帳篷處去討一點食物來吃吧。」
尊者說道:「但是現在不是乞食的時候呀。「
惹瓊巴說:「可是我現在肚子實在餓了,無論如何也去討點飯來吃吧。」
尊者說道:「既然如此就去吧!按照習俗和因緣我們應該到前面的第一家那個大帳篷去乞食才對。」
惹瓊巴卻說:「行平等乞食要不畏富,不傲貧,所以我們應該到那最後一家小帳篷處去乞食。」
於是二人就走到那座黃色的小帳篷門口,向內招呼作乞食的要求。裡面走出來一個面貌猙獰的老太婆說道:「好的瑜伽行者能夠無分晝夜的安貧如常;這類人,我們就是拿東西去供養也不會受納的。像你們這些貧嘴的人,(吃了)自己的那一份嫌不夠,還要到別人那裡去打主意!我家中的食物已經在今天早晨布施光了,你們最好到別家去要吧。」老太婆惡狠狠的說了這些不客氣的話以後就進裡面去了。
尊者說道:「今天看樣子是沒得吃了,太陽也快下山了,不如找個地方早點睡覺吧。」於是二人就在帳篷的對面安睡下來。到了中夜時分,聽見帳篷裡面有眾人喧鬧的聲音,到了後半夜鬧聲漸息。次日清晨太陽出來時尊者說道:「惹瓊巴,你到對面那所小帳篷裡面去看一看。」惹瓊巴依囑進入帳篷一看,說道:「裡面除了昨夜那個吝嗇的老太婆(的屍身)外,什麼都沒有了哇!」
尊者道:「既然如此,我想在帳篷裡面的地下某處,大概會藏有吃的和用的東西吧。」原來這個地區正在鬧瘟疫,這個老太婆的大限也已經到來,竟在潑口惡語之後悄悄的死去了。她的所有財物都被附近的牛場娃拿得精光,只剩下一小口袋的黃油、乾酪和熟麥粉,以及一銅匙的酸乳酪。
尊者見了說道:「惹瓊巴呀!一切諸法都是像這樣的。昨晚這個老太婆還那樣的珍惜她的財物,今晨卻什麼也沒有了。我倆就是目睹此事的見證人(8),所以,人應該向乞食者布施才對啊!」
於是師徒二人就把老太婆剩下的一點食物作供品,為她作了一個會供。然後惹瓊巴就把會供所剩餘的殘食包好背在肩上準備起程。但是尊者說道:「惹瓊巴啊!要吃死人的食物就應該替死人消災。世上有一句話說:『年青人要作事和生產,老年人應該消費和享受。』所以現在你應該背起這老太婆的屍首,我在面前為你帶路。」
心一禪個人微信號:xinyichangong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