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CVer」,選擇加"星標"或「置頂」
重磅乾貨,第一時間送達
本文轉載自:九點澡堂子 | 作者:Jazon&UP
有我票圈的可能知道,之前承諾大家會分享這位斯坦福大佬的心路歷程。此文只是開端,這條路太長,一篇文章可分享不完。
幾場交流下來,我發現Jazon有很多精彩故事,我個人實在是太期待了。下文是時間線概覽,我太太太太太期待細節了。
要見到李飛飛本尊了,開心。
本文先來分享一下Jazon美本申美研CS的詳細時間線總結(20 Fall 入學)。
敲重點:陸本申請美國研究生相比美本申請佔明顯劣勢,經驗僅供參考。
申請結果(13錄3):
Ad:Stanford MSCS(最終去向),CMU MSCS,UChi Pre-doctoral MPCS
Rej:CMU MSML MSCV MCDS,Harvard DS,UCB、Princeton、Yale MSCS
應該默拒的:UCLA MSCS,Columbia PhD,Northwestern PhD
背景:
美國Top 15本科(CS排名80開外),CS+數學雙專業,大三畢業。
大學前兩年埋頭學習,GPA 除了一門A-的文科課以外全A(CS課能拿A+的大都拿了,雖然對GPA沒有影響)。
沒有實習(大一暑假在家悶頭預習),大二暑假有個水暑研(申請前唯一一段科研)。
大三上學期特意調了相對輕鬆的workload,專心準備找工作/申研。
時間線:
【2019.7.16】首考GRE,158+170+3.5(當時想著要找工作的,就裸考應付一下了)
【2019.09】一個暑假刷完350道Leetcode,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申了FLAG等tech公司的SWE,結果FLAG全部簡歷秒拒(有的我全職和實習分別各投一次,都拒了)…說好的刷題就行了呢🤷♀️…
---- 前期準備 ----
【2019.10.09】正式放棄求職、開始準備研究生申請,從此直到考完GRE的5周裡,過著每天5小時課內學業、5小時準備申研的充實生活。
【2019.10.15】向兩位老師當面請求了推薦信。一位是我數學課教授(當時我在他的課上特別積極)、一位是我數據結構課教授(我上完他的課在他手下當了3學期的TA)。後來我花了幾個晚上詳細回顧了我和老師們的互動,作為給他們的寫作素材,他們有沒有把這些寫進去我就不得而知了。
【2019.10.16】向我暑研老闆當面請求了第三封推薦信。我知道這封信的含金量可能高於我在GPA上4000小時的努力,於是不敢怠慢,給老師寫了一封親筆信(信的內容詳見日記251)。我知道我暑研做得比較划水(當時沒意識到暑研的重要性),雖然最後在NIPS發了個3頁的三作workshop paper,但我個人並沒有參與paper的寫作,只是當初幫著做了些數據分析的工作。希望這封信能讓老師給我一封強推吧。老師特別nice,給了我一堆建議,還說會讓我看到信再提交(雖然最後並沒有看到…)
【2019.10.17】註冊了一畝三分地的一個月會員,本來對CS學術界可謂一無所知的我,在地裡結識了各路大神才慢慢發現自己完全不夠資格申PhD,於是選校只好改為全master(留了兩個可以降級錄取到master的PhD項目,以及一些科研導向的master)。
【2019.10.19】完成了文書第一稿,是給我的女神項目CMU MSML寫的。後來把文書給一個MSML學長看,他覺得挺好的,於是也沒改。(這是我整個申請季收到的幾乎僅有的外界幫助,其餘全部由我獨自DIY完成;由於大三的我跟本校大四同學大都不怎麼熟,也沒有去網上找組織,當時就基本沒和peers交流申請。大家不要學我啊,和本校peers交流挺重要的)
【2019.10.26】選校名單基本確定,開始全身心投入GRE二考備戰。
【2019.11.02】代表學校參加ICPC區域賽,結果被UIUC完爆…
【2019.11.12】經過大概70小時的集中備戰(備考那兩周還穿插了3個midterm),GRE二考拿了165+170+4.5。免費送分給了CMU、大S、哥大。寫作的分數是21號出的。
日夜奮戰的一角。
---- 提交申請 ----
【2019.11.24】開始寫Stanford的文書(當時就是整個重寫了MSML文書第一段,把我對ML的熱愛換成了對CS的熱愛,其餘沒變)。
【2019.11.26】看著Stanford文書最後一段有點不對勁,記得Stanford項目描述裡明確說了不希望把這個項目作為PhD跳板,那我像MSML那樣寫自己要讀PhD是不是會不合他們胃口啊。於是重寫了結尾段,改成自己要找工作。(現在看來這個決定改變了我的命運啊!後來CMU MSCS文書也用了一樣的思路。)
【2019.11.27】凌晨提交了Stanford的申請。話說我點submit之前再回去瞄了一眼申請界面,突然發現為啥所有材料頂端要留1-inch margin,於是趕緊重新排版了一下我的簡歷和文書,然後提交。
【2019.11.29】離UCLA截止(12.1)還有不到50小時,我的3位推薦老師都消失了,我好慌啊,如果寫不了的話當初就不該答應我的。。。UCLA的due為啥選在感恩節假期最後一天晚上,老師假期間看不看email我都不知道哇。(還好老師們最後時刻還是交了ROL,有一位遲了21小時。我申UCLA一個原因是它截止早,這樣催老師早點寫完,ROL遲一點對UCLA倒還好,Stanford可是明確說了12.3是所有材料的截止啊!)
【2019.12.02】美中時間凌晨1點我突然發現CMU的申請界面壞了。現在離早申請結束還有10小時,要命了,我不想多交4*50=200刀申請費啊!上午8:50終於修好了,趕緊提交,太驚險了!託福提交了高三(2016.11)考的114。
【2019.12.15】申的9所學校裡,4所都在這天截止。由於都沒有錄取,所以這裡省略它們的申請過程(反正出乎我意料的是,本以為會忙炸的12月上半月,其實比10月過得輕鬆多了…)總的來說,我給每個項目的開頭段和結尾段都會customize,中間的部分基本不變。
【2019.12.31】突然發現為啥我的Stanford申請status是incomplete?是因為成績單是unofficial嗎?看來我得花50刀搞個CertiFile order,正好把我的Fall Grade更新給他們。然鵝過了幾天我的成績單變成official了,status還是incomplete?
【2020.1.17】Stanford的status終於變成complete了,感動啊。
---- offer季 ----
【2020.2.08】UChi的x教授約我和他聊天,這是我申請以來第一次收到任何形式的反饋,開心。
【2020.2.10】下午和x教授Skype聊了半小時,聊得很不錯(面試過程詳見日記289)。上午我還接到了西北y教授的電聊邀請,說喜歡我的申請材料,於是晚上和他通了個電話。話說我申PhD的時候不得不把自己強行包裝成HCI或者CS教育方向,想曲線救國進去再轉ML,於是y教授問我技術上的東西我都能答,問我為啥讀PhD我就沒給出好的答案。申請季收的僅有兩個「面試」撞在同一天,好神奇。
【2020.2.20】第一封錄取來自UChi,x教授給了我半獎!
【2020.2.26】第二封錄取來自CMU MSCS,看到的那一瞬間我直接把我的愛瘋猛地向桌上一摔!
【2020.3.01】開啟為期3天的UChi訪校之旅,這註定是重塑我世界觀的一次旅程,我見了導師和他的3位PhD學生,還有5位高中同學,收穫滿滿一打幹貨!!
【2020.3.14】CMU訪校因疫情被迫取消,哭…
【2020.3.20】Stanford MSCS錄取!第二天接了offer,申請季正式結束!
後來想了一下,雖然沒有實習沒有一作,但我把自己做的一個個人編程項目(Manim.js)包裝了一下,這可能是讓大S覺得我「有趣」的原因吧。
話說Stanford有個校友叫Grant Sanderson做了一個YouTube頻道叫3Blue1Brown,大二時我模仿他的風格做了自己的動畫軟體和視頻集,19年3月我的YouTube頻道(Jazon Jiao)被3b1b轉發了,到申請時已經積累了1200多粉絲。
這個project作為我比較獨特的一個賣點,也許是讓我錄取的關鍵原因吧?
完。
註:本文重點寫的是申請的時間線,側重申請流程,寫作匆忙,若有錯誤請諒解!
更多內容,包括我的文書、時間線裡提到的我的日記、申請季我的心態發生的複雜變化、我對自己申請成功的詳細反思,看大家的熱情程度再和你們分享更加詳細的內容哈!
作為一個暫時並不準備申請phd的渣碩號主,我對這份時間線裡提到的日記、反思有大大的興趣。
單單從這份詳細的時間線整理,我已經感受到一個高度自律&對自己規劃清楚的大佬的存在。
未來可期, 期待更多分享。
在此我也幫小夥伴吶喊下:Jazon需要一份近期的國內實習機會,Jazon的以下訴求皆可:
這些方面他過去都有涉及,主要希望有一份大廠實習充實經歷,可全職實習3-4個月~
可以提供機會的小夥伴請聯繫 CVer 公眾號博主Amusi ,後臺有 Amusi微信,記得備註來意:姓名-公司-崗位。
重磅!CVer-論文寫作與投稿 交流群已成立
掃碼添加CVer助手,可申請加入CVer-論文寫作與投稿 微信交流群,目前已滿1100+人,旨在交流頂會(CVPR/ICCV/ECCV等)、頂刊(IJCV/TPAMI等)、SCI、EI等寫作與投稿事宜。
同時也可申請加入CVer大群和細分方向技術群,細分方向已涵蓋:目標檢測、圖像分割、目標跟蹤、人臉檢測&識別、OCR、姿態估計、超解析度、SLAM、醫療影像、Re-ID、GAN、NAS、深度估計、自動駕駛、強化學習、車道線檢測、模型剪枝&壓縮、去噪、去霧、去雨、風格遷移、遙感圖像、行為識別、視頻理解、圖像融合、圖像檢索、論文投稿&交流等群。
一定要備註:研究方向+地點+學校/公司+暱稱(如論文寫作+上海+上交+卡卡),根據格式備註,可更快被通過且邀請進群
▲長按加微信群
▲長按關注CVer公眾號
麻煩給我一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