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章,講現在騙子把目標對準了大學生。
桂林某在校大學生唐某,在校園裡遇到一男一女,神色焦急,自稱是廣東來此辦公人員,因錢和手機丟失,身無分文,只有一部公司的公用電話在身,二人向唐某求助,稱可以打電話讓同事轉帳給唐某,再由唐某轉帳給自己。善良的唐某看到對方焦急的樣子,心生同情,很快將1800元轉給男子,對方一番千恩萬謝之後很快離開。過了許久,唐某發現支付寶帳號遲遲未有錢到帳,意識到被騙,於是到七星分局東江派出所報警。
警方偵查後,很快將犯罪嫌疑人抓獲,但是經警方詢問得知,夫妻二人又在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以同樣的手法,詐騙了另一名學生陳某1600元,在警方的壓力下,騙子同意退贓。
我們來看騙子的劇本,他們先是編排了一個劇情,夫妻二人來此辦公,錢和手機都丟了,只有一部辦公電話,造成自己沒錢又可以聯繫他人的假象。
第二步確定被害人,估計他們自己也知道普通人不好騙,所以去騙學生,學生的防範意識較弱又比較善良,所以選擇了相信,同時也被騙。
騙子的劇本雖然漏洞百出,但是也有其嚴謹的邏輯在裡面,可以輕易的忽悠一些江湖經驗尚淺的人。
可以仔細想想,夫妻二人的錢包和手機怎麼可能會同時丟失,為什麼還有一部辦公電話在身,一種巧合可能是巧合,但是多種巧合結合在一起就不是巧合了,偏偏有人相信。
增加防範意識是必須的,但是普通人防不勝防,騙子的花樣隨時會翻新,總會有人上當受騙。
騙子沒事就研究詐騙手法,研究他人的心理,以確保自己的騙術能夠成功。在騙子不斷鑽研下,各種騙術也就應運而生,這些詐騙手法和話術,都是針對被害人心理研究得出的結論,可以說能成功騙子都是心理學專家。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