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深圳首個兒童友好街區-百花兒童友好街區迎來22國駐華使節和代表的參訪交流。
對兒童友好就是對城市的未來友好,建設讓兒童自由探索、玩得開心、從容發展的城市,是全社會的共同心願。福田區高度重視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將建設工作納入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園嶺街道在各級婦聯的關心指導和支持幫助下,以兒童現實需求為導向,以「幸福童享·美好園嶺」為牽引,以兒童友好為中心,創新兒童友好(Children friendly)、參與保障(Participation rights)、陪伴成長(Accompany growth)的「CPA」模式,建成全市首個「兒童友好街區」,被授予「兒童友好街道」稱號。百花兒童友好街區承辦了全市首個「兒童友好社區日」活動,得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使節代表團參訪並高度評價。
12月20日,深圳首個兒童友好街區-百花兒童友好街區迎來貝寧駐華大使、突尼西亞駐華大使、牙買加駐華大使、阿聯駐華大使、印尼駐華大使和聯合國工發組織代表等22國駐華使節和代表的參訪交流。
打造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福田樣本,
22國代表團點讚兒童友好街區
活動現場,出席的領導嘉賓和22國代表團一起聆聽了孩子們的樹下音樂會。古典樂不再是音樂廳的專屬,每月一次的街區公園大樹下的舞臺也是音符眷戀之地,孩子們炫酷的滑輪、街頭足球,周末自然派對、充滿創造力的創意寫生,晨光透過樹葉斑駁的縫隙,灑落在孩子們的笑顏上,充分展示宜居園嶺、書香園嶺、友愛園嶺、逐夢園嶺。
走進園嶺街道百花兒童友好街區,色彩鮮豔、造型別致的柱子吸引了不少市民的駐足觀賞。據悉,這是園嶺街道兒童友好型建設成果展覽,分別設置了「兒童友好 走讀園嶺」、「童創未來 童心戰疫」和「山海連城 童心築夢」三個展區,展示了深圳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園嶺兒童友好街道建設和百花兒童友好街區建設成果,以及園嶺兒童助力疫情防控的書法繪畫作品和記「疫」2020城市記憶繪畫作品。
其中,「山海連城 圳桂連心」展區,展示了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和深圳兩地兒童通過5G實現VR同屏上課互動的場景。深圳—環江兩地聯動開展「山海連城 童心築夢」兒童繪畫徵集,讓孩子們共同描繪美好的未來。環江的兒童第一次體驗VR科技帶來的驚奇、第一次知道有世界兒童日並與遠在千裡的深圳小朋友一起歡度節日。轄區園嶺小學與環江第六小學籤約結對教育幫扶。點亮鄉村兒童未來,這是園嶺詮釋的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福田樣本。
以兒童的視角找短板,
邀請兒童共建友好街區
值得一提的是,兒童友好街區正是以兒童視角找準問題短板,才得以建成。面對道路交通資源分布不均和出行安全欠保障的困境、周邊兒童數量多與活動場所缺失的矛盾,園嶺街道選定優質教育資源最集聚的白沙嶺片區百花二路,通過兒童友好設施嵌入、兒童友好元素融入、兒童友好文化代入等舉措,打造集「宜行宜學宜居宜業」為一體的多功能兒童友好街區,為探索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提供新路徑。
同時,街道主動走訪荔園小學、實驗學校等4所學校,積極邀請200多名小朋友參與街區建設,將兒童天性融入街區設計理念,以兒童熟知的方式呈現街區場景,讓他們體驗探索的樂趣。如改造封閉式綠地小徑,由「小小設計師」參與設施選型、花園建造,構建融自然教育、科學觀察、生態環保為一體的「童夢樂園」,邀請小朋友參與《榕樹爺爺》《調皮的猴子》等彩繪樹創作,一起見證老樹新生。
如果交通管理設施不夠完備,會增加孩子們放學後的不安全因素。為解決這一問題,園嶺街道統籌協調道交中心、交通、交警、城管、通信、供電、地鐵等部門單位,重新規劃街區功能空間,增設潮汐可變車道,彈性應對人流車流變化,減少10%擁堵率,縮小轉彎半徑,消除路口高差障礙,繪製彩虹自行車道與斑馬線,打通區域慢行系統,配備主動式安全預警過街智能交通系統及11根複合型多功能智慧燈杆,進行數位化管理,保障兒童出行活動安全。
在城市密集建成區想要打造一片兒童專屬的沿街空間就要「見縫插針」,園嶺街道打開1800平方米封閉空間,建設兒童樂園。規整4處碎片化空間,打造百花兒童藝術劇場,為兒童提供展示才藝的舞臺。
統籌:張馨怡
文:張馨怡、林柯帆
圖:張馨怡、林柯帆
製版:陳欣 劉豔蘭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