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樂、點茶、書法……《鶴唳華亭》的宋朝美學你感受了沒

2021-02-08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沈傑群)日前,改編自雪滿梁園同名小說,由楊文軍執導,羅晉、李一桐主演的歷史傳奇劇《鶴唳華亭》在優酷視頻熱播。該劇上線後,憑藉高能反轉的劇情和精美的服化道受到觀眾的追捧。同時,宋禮的君子之美、雅樂之美、點茶之美、書法之美也在劇中得到原汁原味的呈現。

11月21日,在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主辦的《鶴唳華亭》主創交流會上,導演楊文軍、製片人邸省攜演員鄭業成(飾演顧逢恩)、王雨(飾演許昌平)、程小蒙(飾演張念之)、鮑大志(飾演張陸正)、王建國(飾演王慎)、馮波(飾演姜尚宮),解析劇中的宋朝文化美學。

楊文軍總結,這部劇的一大顯著特點是「考據的精神貫穿其中」。「不論是編劇的文學歷史功底、嚴格考據的態度,演員對演技的磨鍊雕琢,還是服飾,化妝,布景等審美感受方面,都希望讓觀眾不僅感受到中國古典器物、禮儀之美,更能夠體悟到人對內心的堅守的規矩之美。這一部恢宏磅礴的大製作,以嚴格考據態度孕育出一部讓觀眾叫好的歷史傳奇劇。」

《鶴唳華亭》的劇情,圍繞男主角蕭定權的命運起伏、和父親的關係,以及與陸文昔的愛情波折展開。楊文軍表示,這部戲展現的價值觀很多,有犧牲、有正直、有善良、有守理,也有為了信念的奮不顧身,但每一處最終傳遞的還是「美」字,以及為了正義和善良的勇氣。

在他看來,無論是該劇對於「紅色」的巧妙運用,還是「男子作揖,女子斂衽」禮儀的精準展現,甚至是「話說一半、潛臺詞豐富」的語言留白藝術刻畫,都是宋代的文化特徵和審美風格的凸顯。(文化副刊部編輯)

相關焦點

  • 電視劇《鶴唳華亭》:以宋朝美學呈現「歷史感」
    《鶴唳華亭》講述了皇太子蕭定權(羅晉飾)與父親蕭睿鑑(黃志忠飾)之間既作為君臣亦作為父子的複雜情感糾葛,與大哥之間的摩擦與碰撞,以及與陸文昔從偶遇相戀、傾心相付,再到為國家社稷相伴相知的故事。該劇導演楊文軍介紹,因為宋代禮儀溫文爾雅而又華美壯觀的視覺感,非常適合《鶴唳華亭》畫風雅致又波瀾暗湧的獨特氣質,所以故事是以宋朝為參照來打造「歷史感」的。
  • 《鶴唳華亭》的「精緻美學」
    點茶、叉手禮、千迴百轉的古風雅樂、方心曲領和貂蟬冠式樣的官服造型……這些有史可考、力求還原的細節精緻考究,搭配充滿古典風雅及人文氣息的文化內容,以及兼具傳統哲學與美學的敘事把控讓觀眾們看到了一部嚴謹精良的古裝大作。繼《長安十二時辰》之後,又一良心巨製古裝大戲就此產生。  古裝劇的審美風潮正在悄悄轉變。
  • 《鶴唳華亭》裡的宋代服飾美學你喜歡嗎?
    劇中還切實的還原了古代生活的細節,比如,古代暖手爐的使用方法:再接著還有:點茶。「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中,指繞腕旋」,和《大觀茶論》中記載的一模一樣。看了這麼多美好的事物,想必已經勾起你心中對中國風的喜愛了吧。當唐朝落下帷幕,如同一場繁花落盡。奼紫嫣紅風雨之後落英紛紛,接踵而來的宋朝在服飾上的風格迂迴婉轉成另一種景致。
  • 《鶴唳華亭》導演楊文軍做客浙大,現場解碼「鶴之美學」
    同時,宋代的禮制之美、雅樂之美、書法之美、點茶之美等在劇中得到原汁原味的呈現,引發了關於「鶴之美學」的踴躍討論。12月28日,由浙江大學學生臨水創製社主辦的「臨水創製影視沙龍——《鶴唳華亭》浙江大學交流會」於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西教學樓正式舉行。導演楊文軍與到場的老師、同學們就作品本身交流觀劇體驗,並分享創作背後的故事與經驗,解析「鶴之美學」的獨特魅力。
  • 因為《鶴唳華亭》,演員們認識了不少生僻字
    《鶴唳華亭》上線以後也引起許多話題,如對羅晉飾演的美強慘、一集哭十回的太子人設的討論,如頻繁的、戲劇性的神反轉,以及繼《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還原宋代場景之後,《鶴唳華亭》再次將故事架空朝代,但是將服化道落在崇尚極簡之美的宋朝。
  • 《鶴唳華亭》熱播 三七互娛助力傳播傳統文化之美
    近日,由羅晉、李一桐主演的《鶴唳華亭》在優酷熱播。該劇憑藉明快精彩的劇情,工整古雅的臺詞,精緻講究的服化道,嚴謹考究的禮儀禮制,廣獲好評。匠心雕琢,《鶴唳華亭》重現宋朝「韻外之致」的美學《鶴唳華亭》雖是一部歷史架空劇,但故事以宋朝為大背景,通過對名物、服飾、藝術、風俗、制度以及禮儀的還原,把宋朝文化重現在熒幕上。宋朝美學是中國古代美學的一個巔峰,《鶴唳華亭》匠心雕琢,利用新的傳播敘事方式,把中國古代的符號意象和文化基因與內容融合一起,重現了宋朝「韻外之致」的美學。
  • 三聯編輯聯手資深學者,重磅推出《我們為什麼愛宋朝》,愛歷史的人有福了!
    點茶的流程之複雜、技藝之考究,一點也不亞於今天人們對於咖啡的研究。除了上面這些,宋朝的文學、建築、插畫等均有較高的造詣,難怪林語堂說:我最嚮往的朝代就是宋朝。想要更多了解宋朝,三聯中讀的《我們為什麼愛宋朝——宋朝美學十講》是一套非常合適的音頻課。
  • 最近一部古裝劇,其中美學設計太可了!
    它就是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鶴唳華亭》,因劇情太虐頻上熱搜。當然,除了劇情,這其中的美學設計以及國風韻味也被網友大讚細節好評。那麼究竟這部劇除了劇情,如何靠細節成功出圈?待頭條君一一扒來。最近幾年古裝劇不論是在道具上還是後期美學上都發生了一些變化,隨著大眾審美口味的演變,我們發現大眾越來越偏愛色調典雅古樸的類型,沒有阿寶色,也沒有美顏嚇人的效果,例如《琅琊榜》,到《延禧攻略》,再到前不久的《長安十二時辰》,均是以低飽和度的配色為主基調。而《鶴唳華亭》這部劇不外乎也是選擇了飽和度低的主配色,其實從一開始的官宣海報來看,就已經料到這將是一部高級配色的古裝劇。
  • 從「煎茶法」到「點茶法」,聊聊宋朝的「點茶」文化及後續發展
    宋人吳自牧在他的筆記《夢粱錄》寫道:「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意思是指香道、點茶、掛畫、插花這四個項目都是閒情雅致的事情,如果家庭負荷不了,不能過度追求。雖然作者從態度上,顯然是不支持過多追求這種類似的「雅事」,但是也從側面明確了「點茶」等活動,確實在文人紳士中代表著「雅」。
  • 還原華服古禮《鶴唳華亭》等展現古裝劇復古美學
    與前些年追求鮮豔的濾鏡、明晃晃的人臉打光不同,近期的古裝大劇越來越追求服化道的質感、畫面的藝術感,無論是反映漢唐風韻、魏晉風度,或是宋朝傳奇、康乾盛世,這些劇都在追求古風上力爭不留紕漏。在這一波「質感古風」風潮的影響下,正在播出的古裝大劇《鶴唳華亭》《慶餘年》在視覺品質上都可圈可點,對古代禮儀、服飾、歷史風貌的重塑上,都讓觀眾增長見識、如沐古風,看著趣味叢生。
  • 融創top級宋風豪宅長樂雅頌丨當《聲聲慢》邂逅但丁《神曲》,聆聽...
    導語:國外曾有多位學者對宋朝的評價是「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宋朝,不論是科技、經濟還是思想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富饒的生活孕育了宋朝燦爛獨特的美學和文化。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同樣因城市發展與生活水平提高,而開始復興新的文化運動。
  • 8月20日,我們一起聊聊宋朝那些事兒
    代表的是更好的審美境界 瑩潤斑駁的瓷器、夭矯蜿蜒的書法 縹緲空靈的山水畫…… 這些都是宋朝美學的象徵 在城市逐漸迷路的我們 到底在迷戀宋朝什麼?
  • 閒來弄風雅:細品宋朝人精緻的生活範式
    點出了宋人的四大雅致生活,通過嗅覺、味覺、視覺、觸覺來品味生活的日常,感受生活極簡的美,這便是宋人閒適的慢生活,體現出對生活本身的熱愛與尊重。燕居焚香,尋一味世外芳氤焚香是宋朝的香道。宋朝之前,焚香僅限於貴族和佛堂間,來自西域朝貢的香料,深得佛教祭祀者以及上層貴族的青睞。
  • 《鶴唳華亭》「華亭鶴唳」的守與失
    昨日(1月6日)《鶴唳華亭》正式完結收官,被虐慘的太子蕭定權(羅晉 飾)與父親之間的堅冰終於消融,得到父親親自教授點茶技藝,彌補了小時候的遺憾;與愛人陸文昔(李一桐 飾)有了孩子,可是蕭定權的結局是生是死並未有定論,如此結局,確實讓人看呆了。
  • 梧韻堂—《知否知否》與宋時點茶
    《知否知否》展現了宋朝士大夫的生活,我們都知道,宋朝是一個以「雅」文化為主流文化的朝代,人們羨慕「梅妻鶴子」的生活,作詞要雅不俗,連柳三變的詞在當時也被認為太俗。一個追求雅文化的時代離不開雅致的生活,茶作為貴族生活的象徵,在茶的選材、衝飲、品茶上都下足了功夫。
  • 宋朝熱:被歷史低估的「幸福朝代」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2014年10月18日)1宋朝對幸福生活的定義超越了其他早期文明。幸福的重要標籤之一,便是「雅」。即便穿越回宋朝,大概也會感到一絲熟悉的現代氣息:撫琴、調香、觀畫、弈棋、烹茶、飲酒、賦詩、填詞、賞花……這份「雅」恰是宋朝的日常。
  • 《鶴唳華亭》禮儀主要「師從」12部古書
    由羅晉、李一桐主演的《鶴唳華亭》在優酷開播以來,以高密度情節、反轉劇情贏得好口碑。該劇在禮儀文化上也獨樹一幟。新京報記者專訪該劇禮儀指導高靜,《鶴唳華亭》從整體禮制到具體禮儀,都有歷史典故、典籍作為參考借鑑,體現「禮」的美感,也追求美的境界。除此之外,團隊還在劇中諸多「細節」上進行嚴格把控。
  • 《鶴唳華亭》大結局,羅晉擁吻李一桐,兩個「可憐之人」終於圓滿
    《鶴唳華亭》算是一部大男主劇,羅晉飾演的蕭定權是絕對的男一號。故事的背景放在了宋代,體現了宋代優雅的一面,比如點茶、書法、禮儀、雅樂等,之前很少有電視劇能把宋代拍得這麼真實,這麼豐富,這麼完整。除了欣賞演員的精湛演技,還能學一遍宋代的歷史,這就是該劇受歡迎的最大原因。
  • 《長安十二時辰》《鶴唳華亭》《大明風華》構建的中國劇集論
    》導演楊文軍、《大明風華》張挺齊聚優酷在京舉辦的媒體沙龍「山河萬朵」,討論起了劇集中的文化地理、東方新美學和文化自信問題。 同時他也表示,宋朝對「禮」的重視與他的人生經驗也正相契合:「《鶴唳華亭》參照宋,宋代非常重禮儀,不光是禮制、禮教、禮節,還包括整個文化藝術呈現的也是守禮之美,因為守尺寸講規矩呈現出格外的簡約美。」 張挺出生在山東濟南。山東尚武,自古以來出大響馬。他在菏澤讀書的時候,早上出門,「覺得菏澤市人都出來了,都在街上打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