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獵人》這部影片大概情節可以說很簡單:就是一個部落在森林裡打獵,結果被另一個部落追殺,而主人公(休·格拉斯)受傷後,夥伴為了不讓其拖累他們逃走的進度,隊長派三個人找個隱蔽的地方先躲起來陪伴主人公最後的時光。三個人中一個是主人公的兒子,另外一個是貪婪的軍人(約翰·菲茨傑拉德),另一個是和主人公兒子年齡相仿的善良少年。軍人為了趕緊逃命,於是與主人公商量要殺了他,以免連累自己的兒子,正要開槍的時候,碰見了主人公的兒子,結果他兒子激動的與軍人起了爭執結果被軍人殺害。而後軍人編了謊言帶著少年回到自己的部落。而主人公親眼見到兒子被殺死,開始了與死神掙扎,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困難,但最終回到村子殺了仇人。
影片想要表達的意蘊也很深,其中有信仰、種族矛盾、人與自然的關係、人性的善惡等。影片中讓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三個方面:生命、愛、信仰。
對生命堅韌的執著
主人公受難過程為影片的主體部分,從最開始被熊抓傷了全身,身上到處都是傷口。不斷的發燒,傷口化膿,兒子被殺,被夥伴拋棄後。憑著一股仇恨,剛開始是爬,在後來能慢慢拄著棍子走,每一步對他來說如此艱難。帶著滿身的傷,又被另外一個部落追到兩次。一次從水中逃走,卻被衝下來高高的山崖,一次從斷崖下摔下,幸虧被大樹擋著,才沒有被摔死。如果心中的哪怕是一點點的脆弱與退縮,也必死無疑了。
看著主人公的遭遇,在心疼的同時,也看到了那份對於生命的執著,不拋棄、不放棄。生命可以很脆弱,也可以很堅韌。即便歷盡風吹雨打後堅韌地煥發出生命的光彩,也要遠比脆弱地凋零更讓人感動。
關於愛
影片很多次地描述了主人公的心理戲,牽動著對妻子和兒子的愛。「我不會離開,我與你同在」,片頭時就出現這句臺詞(當時還沒明白這句話的意義),主人公從被活埋的坑中甦醒,拖爬著軀體找到被殺害的兒子,也說了這句「我不會離開,我與你同在」,影片中主人公只要睡意朦朧時,這句話,妻兒的畫面也總反覆出現。我覺得舐犢情深不僅是體現在母愛,正是因為以荒野獵人的角度去塑造一個簡單粗暴的父親形象才顯得格外地偉大,在最迫切的生命時刻表達出的情感最真實的。在所有人都覺得主人公活不下去時,他沒有放棄,因為他還有唯一的親人----兒子,在看著兒子被親手殺害時,他沒有放棄,無論多麼困難,喝水喉嚨都還會噴血用草灰火燙止血,被印第安人追殺掉下山,冷到拋光馬的內臟躲進去取暖……但是依然回到部落,本可以安心地修養生活下去,還是必須手刃仇人。沒有這份愛,主人公是無法在身體多次飽受摧殘,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下堅持活下去的。其後來對約翰·菲茨傑拉德(殺害兒子的軍人)的刻骨之恨,也正是源自對兒子深深的愛。
關於正義的信仰
整部影片是復仇主線,也是源自主人公內心對正義的追求,為的就是心中那一個對正義的信仰。約翰·菲茨傑拉德在向獵人隊鄭重承諾照顧休·格拉斯的情況下,卻拋下身受重傷的休·格拉斯,想讓其死於嚴寒和傷痛;殘忍殺害了格拉斯的兒子,並半威脅半欺騙地拉走了準備照顧休·格拉斯的同伴。約翰·菲茨傑拉德的眼裡只有利益,為了自己有利可以不擇手段,人性之光已經近乎泯滅。為了讓菲茨傑拉德受到應有的懲罰,為自己的惡行付出代價,主人公未等傷口癒合就踏上了艱險的復仇之路,獵人隊的隊長也奮起追捕菲茨傑拉德,並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如果單純考慮自己的利害,主人公最好的選擇也許是在營地好好養傷,之後再不踏入幾乎讓其喪命的艱險之地;隊長的選擇也許是息事寧人,並一門心思繼續賺自己的錢。格拉斯和其隊長為了讓惡人收到懲罰,冒著生命危險和最後一死一傷的代價,最終讓正義得到了體現。
看一部電影就是體驗,很多東西, 有時候你是無法經歷的,但是電影能帶你代入豐富多彩的人生,刺激著你不同的感受。美好的或者殘忍的,讓你逃出自己的生存狀態,在那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去痛苦著影片人中的痛,去感動著他們的感動,快樂著他們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