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搭配影像的輔助,更能融入音樂所要訴說的故事及情境。好的MV將賦予歌曲更多重量及厚度,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每支MV都值得大家細細品味,視覺加聽覺的雙倍饗宴,讓我們一起走進影像的世界。
「這首歌的主題,是「超越語言」的浪漫,例如眼睛對上眼睛的瞬間,或是一起去宇宙繞過一圈一般的思考。在這個被資訊與標籤填滿的時代,邀請大家一起,重新去創造一個,讓自我之花自由開放的空間。」在去年年底發行第三張專輯《給天王星》後,宜農再度挑戰用新的態度與風格呈現臺語作品,並邀請阿爆加入這場遊戲,一起合作發明自己的語言。<或許就變成書裡的風景>帶著跨越符號、語言、文字,直接用心溝通的當代感受,經過了製作人小青蛙和老王,調整唱入的拍點,讓整首歌曲充滿grooving。MV找了合作許久的<591>導演陳科翰,拍出了生活在不確定當代的人們,回到了自己心靈裡的角落,與自己交流釋放一切後後重新與外界溝通的故事。這也是宜農生涯中首支跳舞MV,令眾多粉絲驚喜的舞蹈片段,是她上了三堂舞蹈課的成果。舞蹈老師姜禹慈表示,宜農吸收舞蹈動作的速度之快:「科班出身的宜農,很懂得如何使用自己的身體,更因為轉圈的身段太漂亮,也新編入了轉圈的動作。」
睽違二年,樂團全新單曲<往常>近日推出,MV由昏鴉樂團舞者「阿寬」陳融寬執導,以表現主義般讓情緒透過舞者的肢體主導影像推進,自現實步入內心世界,開場的鐵鼓、如波瀾陣陣侵蝕感官的合成器正醞釀著未知,直至副歌激進與情緒化的節奏組進入,讓舞曲的本質一覽無遺。舞者充滿生命力道的獨舞張牙舞爪,拳腳舒張卻仍能感受壓迫中的無可奈何,在這連續下雨到年後的臺北街頭漫舞、捷運站中被引力牽動的身軀掙扎,或奮力奔逃也無法脫出的停車場.直至最終默默開門返家,影像中的一切看來讓人心靈失重,卻不難體會唯有選擇隨著世界癲狂才有辦法維持日常。
《刺蝟悲歌》原本在青蟲創作中談的是「刺蝟理論」。哲學家叔本華以「刺蝟理論」比喻建立人際關係時的情境,如同在寒冷雪地中的兩隻刺蝟會忍不住想要靠近對方取暖,但是靠太近又會無法控制地刺傷彼此;就像人與人的親密關係總伴隨著不可避免的傷害。陳健禾與順兩位導演以傳統「金童玉女」為故事骨幹,架起七世戀人時空,由林柏宏與李沐擔任男女主角。前傳《刺蝟悲歌》裡,兩人的工作為接引者,傳說中行善的人歸西後,會由金童玉女來接引他們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工作中金童玉女各司其職,在精神上互相依戀,但因其特殊身份僅能依靠嗅覺感受對方,無法有身體的接觸,致使柏拉圖式的關係在玉女心中漸漸產生質變。故事最後玉女因同情亡者,而犯下縱放靈魂的罪過,導致兩人受到懲罰必須分開,東方的金童玉女與西方的刺蝟理論,透過音樂和影像的結合,編織出臺語歌的新維度。MV中關鍵道具「蘋果」象徵兩人對愛的欲望,而總是拿著無法進食,不止揭示了兩人的神祉身份無法彼此親近,也隱喻了對愛的觸不可及。
安溥的創作單曲<ZOEA>是與音樂影像藝術家聯合創作的成品,關注的主軸以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流轉為貫穿,作品除了傳達人類對海洋環境破壞的省思,也將現代社會的過度濫造與消費異化,透過其獨樹一幟的美感與視角幻化成極具黑色幽默的藝術作品。這支MV概念也扣合此題,讓人們看見渺小毛蟹在廣闊世界裡,如何以堅硬外殼抵禦傷害、包裹住柔軟的自己。<ZOEA>以蚤類幼蟲的學名「Zoea」為名,安溥以詩歌一般、富含哲學意涵的詞曲,唱出她陣子對於生命的觀察與感悟。臺灣原生種「毛蟹」從卵孵化、是尚未成⻑完全的型態。這個被視為野溪生態的指標物種,這幾年來由於過度捕撈、環境汙染,日漸消聲匿跡;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已經成為一種陌生而神秘的生物。透過音樂及影像兩種媒介,創作者從不同的敘事角度與手法,發展出屬於「毛蟹」的寓言創作,無論是詩歌般的詞作,還是充滿細節的影像,都讓人忍不住反覆欣賞,思考再三。
此曲收錄在老王樂隊去年11月發行的首張專輯《吾日三省吾身》中,主唱立長的創作往往起於日常小事,這首<他們在鐵皮屋頂上奔跑>也是來自於他的社會觀察:剛搬到政大的新住處時,隔壁住了一對經常在奇怪時間於樓梯徘徊的阿姨和伯伯,有時也會遇上他們開門道早安,後來才知道原本這對男女是通緝犯,不僅偷住空屋還吸食強力膠,當下被警察逮到後便從三樓跳上鐵皮屋頂竄逃。將宛如連續劇情的生活故事寫成歌,立長描繪了兩個相近的房間卻截然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