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內基音樂廳行政總監:管理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事

2020-12-28 商業評論網

 

作者:克萊夫·基林森(Clive Gillinson),卡內基音樂廳行政與藝術總監。

 

克萊夫·基林森成為一名管理者純屬偶然。他11歲開始學習大提琴,除了大學期間迫於母親同時也是專業大提琴手的壓力(希望他謀得一份真正的職業)而學習數學這段小插曲之外,他在音樂這條路上一直心無旁騖。

 

過去,他非常確定自己「永遠也不會對管理有興趣」。

 

然而,曾在倫敦交響樂團(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LSO)當大提琴手的他,臨危受命,於樂團陷入經濟窘迫之際擔任財務總監,後被提升為董事總經理,在這個位置上一幹就是21年。2005年,他加入紐約著名的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擔任行政與藝術總監。

 

基林森說:「極具諷刺意味的是,當我開始涉足管理這個領域時,我告誡自己要做管理可以,不過有個條件——有兩件事堅決不做,一是演講,二是籌款。結果來了紐約以後,演講和籌款成了我生活的全部。」

 

這位不情願當上管理者的音樂家在其他方面也頗感意外:「我發現,除非你能夠讓一加一大於二,否則將管理作為一種事業來追求沒有意義。當然,這一概念數學家很難接受。但後來的事實證明,管理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事。」

 

眼界有多高,財富就有多大

 

以籌款為例。克萊夫·基林森認為,籌款表面上籌的是錢,實際上籌的是人,要學會建立關係和分享願景。「你無須為金錢疲於奔命。願景有了,錢自然而然會來。因此,企業管理者一開始就必須高瞻遠矚,並與志同道合者分享願景,奇妙的事情就會發生。」

 

基林森的願景就是改變21世紀音樂廳的角色。在他看來,要實現這一願景,需要依靠三大支柱。

 

  • 核心活動:「在全世界最偉大的音樂廳演奏全世界最美妙的音樂。」
  • 對教育的投入:讓下一代接觸到音樂,特別是社會弱勢群體。
  • 現代科技:充分利用流媒體直播等媒體平臺。

 

在核心活動方面,卡內基音樂廳在紐約舉辦了包括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文學以及視覺藝術在內的各種活動。基林森說:「我們每年都和紐約最優秀的組織合作,鼓勵人們離開自己舒適的小天地。藝術的真諦就在於激發人們的好奇心,促進人們的成長。」

 

在對教育的投入方面,卡內基音樂廳不僅有針對美國家庭的音樂教育項目,而且還培養了美國國家青少年交響樂團(National Youth Orchestra)。在卡內基音樂廳裡,新生代音樂人能夠與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同齡人同臺演出,嶄露頭角。

 

這些孩子的背景各不相同。他們中的很多人以前都沒有護照,而現在卻成為了自己國家的形象大使。一位外交官曾經告訴我,卡內基音樂廳在促進美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方面,其實做得比他還多。音樂具有一種超乎尋常的紐帶作用,它建立了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增進了彼此的相互理解。」

 

不僅如此,卡內基音樂廳還有一個針對紐約州新新監獄(Sing Sing)的音樂項目。在基林森看來,犯人在接觸音樂的同時,他們的人生觀和對未來的看法也在發生轉變。

 

另外一個項目則是為年輕媽媽們服務的,即編寫一些朗朗上口的搖籃曲,讓她們唱給寶寶聽。基林森說:「對於極度抓狂狀態中的人來說,這些搖籃曲具有強大的撫慰功能。」

 

最後一個支柱是現代科技。基林森說:「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選擇太多和沒有選擇一樣令人苦惱。我們如同博物館的策展人,職責就是幫助人們做出選擇,找到他們在網上想要聽的音樂。我們在網上也有原創音樂。考慮到現代人的專注時間相對較短,我們試圖傳遞的內容往往既簡潔又有力。」

 

建立信任

 

在努力讓聲名顯赫的卡內基音樂廳沿著他的設想前行的過程中,基林森從一開始就遇到了謹慎行動派的阻力。「和其他剛剛上任的行政總監一樣,你必須贏得他人的信任。別人沒有理由自動採納你的所有建議。有些人即使贊同你的想法,也會心存顧慮。」

 

針對一些董事對於音樂廳一次承接兩個重大新項目所表現出的擔憂,基林森的處理方式是請董事會給他一次說服這些董事的機會。在與每個人開誠布公之後,基林森最終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和支持。「我認為董事會一開始質疑我的想法是對的,而一旦他們認定了什麼是正確答案,就會全力支持我的工作。」

 

把控藝術家的「自我意識」

 

面對組織的變革,了解與你共事的人以及他們的所思所想至關重要。當然,這對於情商的要求很高。

 

對此,基林森說:「少說話,多傾聽。當人們發牢騷時,有時你要做出回應,有時也不必回應,因為那只是他們應對壓力的一種方式罷了。有些人希望一直聽到讚美之音,一旦聽不到就開始坐立不安。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洞察人心。當然,那需要花費時間,也需要同理心。」

 

只有洞察人心,才能把控藝術家的「自我意識」

 

藝術家通常自我感覺良好,往往要求和『負責人』直接對話。這就意味著與之對話的『負責人』必須具備人際溝通能力。我認為這方面的管理已經有了很大變化。

 

過去,指揮家在樂團中一直扮演著『暴君』的角色,整個樂團對其敬而遠之。而現在,他們中的大多數也在尋求與樂團成員建立和諧的關係。藝術家們變得越來越敏感,越來越有自我意識。」

 

基林森講述了一個女歌唱家的故事。當時,這位女歌唱家在前往機場的車裡給她的經紀人打電話說:「告訴司機讓他開慢點。」她都不願意直接跟司機講話。在這種情況下,你同樣要理解她。

 

「你也許覺得,我不能再跟這樣的人合作了,她的行為會影響整個團隊。然而有時候,要想讓每個人都得到最好的結果,你就得理解藝術家的自我意識。為了讓你們都到達目的地,不妨讓他們先自行飄一會兒。」

 

給團隊放權

 

從倫敦交響樂團來到卡內基音樂廳這個更大的舞臺,基林森意識到在管理上事無巨細是行不通的。他回憶說:「當時我就知道我必須要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領導者。」他必須放權,而放權意味著首先要招到最合適的人選,然後放手讓他們去做。

 

在基林森看來,放權並不代表他們可以完全放飛,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事,而無須考慮他人的感受。「人們需要有團隊精神,相信成功永遠屬於集體而不是個人。」

 

最後,放權意味著付出你的所有。前蘇聯大提琴家姆斯季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是基林森的偶像。曾經有人問羅斯特羅波維奇什麼是他最中意的曲子,他的回答永遠是:「就是我正在演奏的曲子,否則我就不會彈奏它。」他的人生信條是:不管正在做什麼,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基林森的管理樂章小貼士

當我第一次提出和紐約其他藝術組織合作的想法時,所有人都覺得匪夷所思:「那沒意義,紐約的那些組織不會合作的,因為它們都是以逐利為目的。」等我見到這些組織負責人的時候,得到的答覆卻是積極肯定的。因此,有了想法就要勇於嘗試,哪怕所有人都認為行不通。

2. 問正確的問題

 

很多人會問:「什麼對於這個企業是最好的?」這個問題問錯了。你唯一應該問的問題是:「什麼對於改變人們的生活是最好的?」如果你能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那對於企業來說就是最好的。

剛剛涉足管理時,我徹夜難眠,因為我對這個領域一無所知,也想像不出答案是什麼。現在,幾乎沒有什麼可以幹擾我的睡眠。這倒不是因為我們擁有了所有問題的答案,而是我對我的團隊充滿信心。他們一直保持著好奇心,不斷地在提問。

正是因為機會無處不在,我認為不能什麼都放到網上去,這樣做是沒有意義的。你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能被媒體牽著鼻子走。

如果你無法說服他人,那麼得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要麼因為你的想法不夠成熟,要麼因為你的準備工作不夠充分。不妨收回這個想法,自己再考慮考慮。

我發現,人生一旦選擇了錯誤的時機,想法也就跟著錯了。即使想法本身是正確的,但錯誤的時機也會讓它成為錯誤的想法。

從我們的音樂項目中受益的孩子,以後大多數也許並不會來卡內基音樂廳消費,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在他們身上花錢呢?因為我們關注的是未來。這就如同環保運動,上一代人沒有環保意識,而如今幾乎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綠色基因」。同樣的道理,我們正在試圖改變文化的內涵,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到藝術。這也正是卡內基音樂廳存在的要義。

 


* 原文A Talent for Management載於IESE Insight雜誌,經西班牙IESE商學院授權刊登。如需閱讀原文,可登錄www.ieseinsight.com。

 

原文《管理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事

刊登在《商業評論》2020年10月號

 

 

相關焦點

  • 卡內基音樂廳的125年傳奇
    不止是地標    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廳之一,卡內基音樂廳不僅僅以其建築而聞名,更以發生在這裡的一系列音樂事件而著稱:1891年5月5日,柴科夫斯基來到了卡內基,在這裡他與瓦爾特·達姆羅施一同指揮了音樂廳的開幕式音樂會;1893年12月6日,安東·賽迪執棒紐約愛樂首演了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1904年3月21日,理查·
  • 最低每人849美元 去卡內基音樂廳演一場
    在這一期的潮人談王牌欄目銀河系從業指南裡,我們分享一套辦法,怎麼以最便捷的方法,以及最高的成本,上卡內基音樂廳。是的,音樂廳只邀請全世界不光是最好而且是最大牌的音樂家登臺,他們能進入卡內基音樂廳的樂季,比如上海交響樂團。但是,進卡內基音樂廳演出,不管是斯特恩大廳,贊科爾小廳還是威爾獨奏廳,除了受卡內基音樂廳邀請之外,還有其他渠道。今天要分享的,就是一個第三方渠道,而且和中國息息相關。如下內容可能會引起某些人的不適。
  • 什麼值得聽||《貝拉方特在卡內基音樂廳》
    貝拉方特在卡內基音樂廳羅伯特·科爾曼指揮管弦樂隊鮑博.拉德製作原始模擬錄音 在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唱會,一開始幾乎是不計後果的錄音風險,後來演變成了一個重大聲明:把卡內基音樂廳的兩次義演錄製下來的想法「不是哈裡·貝拉方特的主意;我們要求的,一部分是直覺,一部分是瘋狂的賭博。」
  • 趣談丨卡內基音樂廳,音效最好的音樂廳?!
    這家曾經被稱為「聲音效果幾乎完美無缺」的音樂廳,究竟有何奧秘,「影音新生活」一大家一起了解一番。卡內基音樂廳聽起來是一個廳,其實不然。它是由三個廳組成的。這三個廳分別是:主廳、獨奏廳和小廳。為什麼被如此讚美的卡內基音樂廳只是A級音樂廳,而不是A+(傑出)呢?
  • 卡內基音樂廳 | 鋼琴女神王羽佳和她的音樂小夥伴們的演出
    而這個夏天,鋼琴女神王羽佳即將攜手她的音樂小夥伴,105位來自NYO-China 的傑出音樂家們,聯袂登上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演奏她最喜愛的「柴一」。 「這是我第一次與這麼多年輕的音樂家一起合作。他們這麼有才華,這麼出色,我太期待了!」不久前,她在倫敦皇家節日音樂廳再次演奏成名之作「柴一」,步下舞臺後她迫不及待地給NYO-China寄來祝福視頻。
  • 世紀回眸 | 這些大名鼎鼎的爵士巨星都曾在卡內基音樂廳閃耀
    1955年,謝利曾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的艾靈頓鋼琴協奏曲首演中與NBC交響樂團合作演出。Gottlieb / Library of Congress卡內基音樂廳感恩節爵士當天舉行了兩場演出——下午八時半、凌晨十二時——可算是卡內基音樂廳最有歷史性的爵士演出之一。
  • 卡內基音樂廳直播|五一還在忙的勞模小提琴家約夏·貝爾來了!
    我們「約」了世界上最忙的小提琴家約夏·貝爾(和他的三重奏及室內樂團)北京時間5月1日當天兩場線上演出【也還好不都是凌晨* 可熬夜先看一場然後睡醒了再看下一場01Live with Carnegie Hall卡內基音樂廳直播
  • 奏響卡內基的小小音樂達人——徐梓晨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2018暑假,長江實驗小學有一位新三級的8歲小學生獲邀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登臺演奏,她就是來自三年級2班的徐梓晨同學。先來欣賞一下晨晨同學的精彩演奏吧!↓↓↓卡內基音樂廳以歷史悠久,外形美觀以及聲音效果出色而著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聖殿。
  • 郎朗亮相卡內基音樂廳開季音樂會 眾人捧場
    美國當地時間10月4日,世界著名的卡內基音樂廳開季音樂會在紐約舉行。國際鋼琴大師郎朗作為重量級演出嘉賓,與費城交響樂團及指揮雅尼克、 爵士樂大師奇克·考瑞阿及青年鋼琴家馬克西姆·蘭多,為大家帶來了特別版本的《藍色狂想曲》,當天更是有眾多重量級大咖前來為郎朗捧場,臺上臺下熱鬧非凡。
  • YouTube交響樂團:曇花一現的創舉,從視頻窗口到卡內基音樂廳
    隨後,YouTube組織96名優勝者飛往美國,參加緊張的排練和一系列活動,最後在舊金山交響樂團音樂總監蒂爾森·託馬斯和譚盾的帶領下,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一場音樂會。在整個活動期間,YouTube還把所有演奏譚盾作品的參賽短片剪輯成了一部網絡交響樂,在其專門建立的「YouTube交響樂團頻道」裡播放。
  • 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行第六屆中國新年音樂會
    中新網紐約2月8日電 當地時間2月7日晚,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行第六屆中國新年音樂會,十多位不同族裔的藝術家為觀眾先後帶來了鋼琴獨奏、崑曲、小提琴等各具特色的節目。連續數年參與卡內基農曆新年演出的美國小提琴藝術家丹尼·波內也再度來到現場,和幾位搭檔一起為觀眾表演了多首優美的小提琴曲目。旅美女高音歌唱家陳泉為觀眾演唱了普契尼的歌劇《蝴蝶夫人》、《圖蘭朵》、《波西米亞人》等多部經典作品的選段。紐約市前市長戴維·丁金斯也登上舞臺為觀眾表演朗誦,丁金斯此次是第四次參與音樂會演出。
  • 中央音樂學院卡內基音樂廳演出大獲成功
    由指揮家俞峰教授執棒,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首次登上了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艾薩克·斯特恩大廳(Isaac Stern auditorium),在這裡首演了中央音樂學院8位作曲家的8部大型管弦樂作品。在這個有著128年歷史的世界著名音樂廳裡,曾上演過無數不同類型的音樂會,見證了無數首演作品成為經典進入音樂史,也書寫了許多著名音樂家從這裡走上職業巔峰的故事。
  • 美國知名爵士大師竟然這樣對待卡內基音樂廳的學生!
    肖恩·瓊斯:我覺得沒有。到頭來,大樂隊是最美式的樂團。這種音樂組合是美國的特色,是地球上最多元化的樂團。大樂隊之中,每一個人都可以即興演奏,也可以在室內樂的環境下合奏,更可以在大型樂團中齊奏,從而探索並構建出美國獨特的、既廣闊又深厚的音響世界。
  • 卡內基迎來的首支中國樂團
    晚八點,這座古老音樂殿堂樸實無華的舞臺上第一次出現了一支全部由黃皮膚黑頭髮的中國人組成的大樂隊——上海交響樂團。  追溯至一個多世紀前的1891年5月5日,由「鋼鐵大王」卡內基投資建造的命名為「安德烈·卡內基創立的音樂廳」正式啟用。
  • 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因疫情取消2021年4月5日前所有演出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因新冠大流行取消2021年4月5日前的所有演出。該音樂廳通告說:「我們對您給予卡內基音樂廳的熱忱、支持和理解深表感激。為了遵守新冠疫情持續下的社交距離規定,我們作出了一項艱難的決定,取消2021年4月5日前的所有現場活動。」
  • 我國飛思樂音樂學院六齡琴童丁一迪(英文名字Andy)受邀登臺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公演
    -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公演。  青年鋼琴家柴瓊妍(Jenny Q Chai)首次獻演卡內基音樂廳,即因其「高超的鋼琴技藝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大受讚譽。如今,她的身影活躍在芝加哥、巴爾的摩、在德國、 比利時、 西班牙 以及Gaudeamus New Music 和Darmstadt 新音樂國際音樂節等各個現代音樂演出場所。在中國,她定期獻演於上海音樂廳,以「現代音樂的先鋒」為人們所熟知。
  • 她曾兩度登臺卡內基音樂廳,讓世界聽見中國的聲音!(內含大師班信息)
    她3歲開始練琴,5歲在北京音樂廳首次登臺。是中國鋼琴教育界泰鬥周廣仁周先生「看著長大的」。2000年,有機會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的佳鑫,卻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全國重點中學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學習,為她今後的演奏在文化底蘊上打下堅實的基礎。2006年田佳鑫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瀋陽音樂學院,追隨鋼琴大師霍洛維茨關門弟子韋丹文教授學習。
  • 大都會博物館、卡內基音樂廳等紐約多家文化場所宣布閉館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當地時間3月12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包括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都會歌劇院,卡內基音樂廳和紐約愛樂樂團在內的紐約最負盛名的文化機構,星期四宣布將暫時關閉,以遏制冠狀病毒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