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分的紀錄片,請記住他們,中國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

2021-01-09 頭號電影院

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勿忘國恥,吾輩自強。

在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歷史上,無數英雄視死如歸,犧牲自我,保家衛國。

他們每一位,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這一天,要特別推薦一部紀錄片,豆瓣評分9.3分,任何時候看,都讓人極為觸動。這是一部講述中國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的紀錄片,《沖天》。

這些鮮活的抗日民族英雄都出自筧橋中央航空學校,這所由當時的國民政府成立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航校,是中國空軍的搖籃之一。

正是這所航校,培養出了中國第一代飛行員。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中不少人都出身名門望族,都是風華正茂的青春年華。

而彼時,正是這群年輕的精英們,捍衛著祖國的藍天,燃燒自己的生命,為國捐軀,血染長空。

其中,有著名的抗戰時期中國空軍「四大金剛」,高志航、劉粹剛、李桂丹、樂以琴。他們擊落了日本空軍當時最負盛名的A、B、C、D「四大天王」,戰績卓著,卻英年早逝。

有一張照片特別讓人難受——

那是航校的第12期畢業生合照,一張照片上,畫滿了十字架。

每一個十字架都代表照片中的人已經犧牲,到抗戰結束時,這張照片上只有2個人沒有被畫上十字架。

參與這部紀錄片旁白配音的,有臺灣著名演員金士傑。

他在之前上節目宣傳這部影片時表示,能參與這部影片,是他的榮幸,已經不僅是簡簡單單地說致敬。

金士傑的父親,叫金英,航校第八期學生,是那時倖存的空軍飛行員之一。在紀錄片《沖天》中出鏡的時候,他已經是98歲高齡。

據導演說,金老先生說了3個多小時,後來還居然自己騎著摩託車,去街對面給他們買吃的。老人的真誠,深深打動著他們。

據金士傑回憶,他因為父親的關係,看過不少當年那群航校精英們的老照片,照片中,這些年輕人有的在喝酒,有的抱著吉他,都非常帥。

但他注意到,照片中的很多人旁邊畫著點點,後來他才知道,畫上點點的人,就表示他們那時已經離去。

當年,一千多名航校學生參戰,在抗戰初期,傷亡率極高,他們犧牲時平均年齡僅23歲。

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踐行著航校門口石碑上的一句話: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因為電影《無問西東》,很多人被王力宏在片中扮演的沈光耀所打動。

片中,這位出身名門望族,不愁吃喝的年輕人,不顧母親的勸阻,毅然選擇讀航校,成為了一名空軍。

最終,他在戰爭中壯烈犧牲。

這個角色的原型,叫沈崇誨。在《沖天》中,便有對他的記載。

他是航校三期學員,從清華大學畢業,當年面對國家危難,選擇做空軍。一次,沈崇誨在攻擊日本船艦時,自身座機受損,無法返航,他選擇衝向日本軍艦,犧牲時年僅26歲。

《沖天》不僅講述了那段無法忘卻的戰爭歷史,同時也講述那個時代之下的親情,愛情,友情。

紀錄片中,有一位老人回憶說,那時,好多女孩喜歡空軍,不懂空軍的危險,「不曉得他隨時會死的。但是你良心曉得,每個人都不敢交(女朋友),這是良心的問題。」

他們意氣風發,風華正茂,都是血肉之軀。他們有情有義,都是那麼真實地活過。

其中,有一位犧牲的年輕人,年僅23歲。

他叫林恆,是清華大學機械系的學生,後來選擇報考航空學校當上空軍,他是林徽因的三弟。

說起來,梁思成、林徽因與這群年輕人的親密關係,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親弟弟那麼簡單。

1937年,他們逃難到貴州,林徽因高燒,卻找不到落腳之地。意外中,他們聽到一段小提琴聲,循著琴聲,找到了一家旅店裡的8位年輕人,他們都是飛行員,並讓出一間房間給梁思成、林徽因夫婦,還互相成為了朋友。

後來,林徽因的弟弟林恆也參加了空軍,她對這些飛行員都像弟弟一般疼愛,他們關係非常好。

但誰能想到,之後,林徽因卻陸續收到了包括三弟林恆在內,全部9個人的噩耗。

第一個噩耗來自陳桂民,他尚未參戰,卻因為飛機發動機故障,在迫降時殉職。

第二個噩耗來自葉鵬飛,這位年輕人曾經告訴林徽因,他絕不會放棄飛機,後來飛機遭遇故障,他不願棄機跳傘,不幸殉職。

拉小提琴的黃棟權,則犧牲於昆明空戰,飛機爆炸中粉身碎骨,而此前,他曾寫信給林徽因,說自己準備結婚。

噩耗一個接一個,1941年,病中的林徽因又收到了林恆犧牲的消息。而在1944年,他們中的最後一位,林耀性犧牲的消息也不幸傳來。

當時,悲傷過度的林徽因寫下《哭三弟恆》,在紀錄片《沖天》中,這篇字字泣血的文字,由臺灣著名女星張艾嘉念出。

她是帶著哭腔念完的。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簡單的,你給了……

這沉默的光榮,是你。

啊,弟弟不要傷心,你已做到你們所能做的……

中國還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弟弟,我已用這許多不美麗的言語,算是詩來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嚨多啞。

你永不會再回來了,我知道。

我既完全明白,為何我還為著你哭?

只因為你是個孩子,卻沒有留什麼給自己……」

在偉大的犧牲面前,所有的語言都是蒼白的。

這部紀錄片《沖天》所記錄的,就是這樣的一群年輕人,那時,他們唯一的信念就是保家衛國。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聽聽他們的故事。

第一時間推薦解讀好電影、好劇、好演員,人生就像一場電影,歡迎點擊關注「頭號電影院」

相關焦點

  • 【銘記】他們是死士,犧牲時平均23歲!豆瓣9.1分的紀錄片,看後淚目!
    他們是中國史上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死的時候,平均年齡23歲。這是一部你不得不看的中國良心片!1935-1936年間,集訓驅逐機部隊所有飛行員,培養出中國第一批優秀的飛行員。1937年8月14日,筧橋空戰中日首次對決,高志航首開紀錄擊落第一架日機,並帶隊首創3:0的光輝戰績。後來這一天被定為空軍節。
  • 豆瓣9.3,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看看這部紀錄片
    那時的中國積弱積貧,被人稱為東亞病夫。二戰沒有開始前,史達林曾經揚言說「中國沒有軍事工業,現在只要誰高興,誰就可以蹂躪他」。日本盯上了中國這塊大蛋糕,在他們眼中,中國的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堪一擊,也因此誇下了海口,妄想3個月吞併中國。
  • 他們是死士,犧牲時平均23歲!這部紀錄片臺灣不賣座,大陸未公映,但豆瓣9.1分,看後淚目!
    他們是中國史上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死的時候,平均年齡23歲。這是一部在臺灣並不賣座,在大陸沒有公映,無人知曉,但是你不得不看的中國良心片!1935-1936年間,集訓驅逐機部隊所有飛行員,培養出中國第一批優秀的飛行員。日本密探對他們的評價是:中國空軍的駕駛技術,意外的優秀,不容小覷如果漠視中空空軍飛行隊的戰鬥力而與之作戰的話,可能是相當危險的。
  • 他們是勇士,犧牲時只有23歲!這部紀錄片臺灣不賣座,大陸未公映,但豆瓣9.1分,看後淚目!
    他們是中國史上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死的時候,平均年齡23歲。這是一部在臺灣並不賣座,在大陸沒有公映,無人知曉,但是你不得不看的中國良心片!1935-1936年間,集訓驅逐機部隊所有飛行員,培養出中國第一批優秀的飛行員。日本密探對他們的評價是:中國空軍的駕駛技術,意外的優秀,不容小覷如果漠視中空空軍飛行隊的戰鬥力而與之作戰的話,可能是相當危險的。
  • 這部紀錄片臺灣不賣座,大陸未公映,但豆瓣9.1分,看後淚目!
    他們是中國史上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死的時候,平均年齡23歲。這是一部在臺灣並不賣座,在大陸沒有公映,無人知曉,但是你不得不看的中國良心片!1935-1936年間,集訓驅逐機部隊所有飛行員,培養出中國第一批優秀的飛行員。日本密探對他們的評價是:中國空軍的駕駛技術,意外的優秀,不容小覷如果漠視中空空軍飛行隊的戰鬥力而與之作戰的話,可能是相當危險的。
  • 《中國醫生》豆瓣開分9.7 攝影師深入一線造就紀錄片神話
    《中國醫生》豆瓣開分9.7 攝影師深入一線造就紀錄片神話 2020-05-21 16:55:00來源:環球網
  • 雅克-15戰鬥機,德國噴氣式發動機和雅克-3的跨代組合
    1946年4月24日首飛,只比米高揚設計局的I-300(米格-9)晚3個小時上天,當天土希諾機場安排首飛的雅克-15和I-300(米格-9)正在互爭誰先上天。「蘇聯第一款噴氣式戰鬥機」——這個榮譽對於兩家設計局來說都志在必得,最後沒辦法只能通過拋硬幣方式才得以解決。
  • 豆瓣9.3分!這部紀錄片用「上帝視角」俯瞰中國
    同樣以空中視角俯瞰中國,同樣有著無數令人震撼的航拍鏡頭,同樣講述著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5月21日,帶著觀眾熟悉的味道與配方,大型航拍紀錄片《航拍中國》第三季闊別一年後再次回歸螢屏。開播便拿下豆瓣9.3的評分,72%的網友給出了五星的滿分好評,可謂延續了之前的口碑與熱度。 「我們將一同飛越,如歌的山河。」從2017年1月開播起,《航拍中國》的前兩季已經去到了新疆、海南、四川等在內的十三地。
  • 戰鬥機飛行員美爆自拍!
    飛行員可不都是一些嚴肅的戰鬥狂人,在這種和平時代,他們也非常會玩。隨著移動成像技術的普及,飛行員們自拍還自拍上了天。近來世界各國的戰鬥機飛行員們似乎都開始熱衷於自拍了起來。飛行員的自拍五花八門,除了座艙內內置的攝像頭外,還有些人甚至把 iPhone 都帶上了天。有些人注重構圖美感,有些人喜歡找準時機,比如那個在飛彈發射一瞬間抓拍的丹麥 F-16 飛行員。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遼寧艦 J-15 也有。接下來大家就欣賞圖集吧,飛行迷們能從照片中認出他們開的都是什麼戰鬥機嗎?
  • 國內第一部揭露中國醫生真實現狀的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9.3分,刷爆...
    他們衝在第一線,是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火牆。他們負重逆行,守護我們的歲月靜好。他們是「最可愛的人」。該紀錄片也贏得極好口碑,豆瓣評分高達9.3分。 內心世界的披露,將他們還原成普通的血肉之軀。 複雜的醫患關係 紀錄片的第一集,第一個鏡頭,河南省人民醫院,國家高級卒中中心主任醫師朱良付,平靜地轉述了患者曾對他說過的話:我想把你撕成碎片。
  • 《中國醫生》豆瓣9.2分:給李文亮、陶勇、楊文們的最真實情感
    由國家衛健委健康報社和樂正傳媒聯合策劃出品的十集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原名《醫心》,2019年5月在CCTV4播出四集,今年大年初三上線愛奇藝,2月7日晚上登陸安徽衛視、山東衛視,豆瓣評分高達9.2分。
  • 豆瓣9.3分,這部國產良心紀錄片,比肩BBC水平
    這部紀錄片播出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宣傳,但是小美看到這部紀錄片在豆瓣上的評分,已經高達9.3分了。說起世界一流的紀錄片頻道,大家一定會推薦BBC,可能一些朋友還不知道BBC的全稱,但是經常看紀錄片的小美,就對《地球脈動》,《野性非洲》,《藍色星球》等等這些名字非常熟悉了,都是製作精良,角度深入的紀錄片。
  • 《中國醫生》戰疫版豆瓣開分9.7 攝影師深入武漢一線造就紀錄片神話
    由愛奇藝、樂正傳媒和健康報社聯合出品,樂正傳媒拍攝的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戰疫版正在愛奇藝熱播,一經上線就牽動了眾多關心疫情網友的心。同時也在豆瓣開出紀錄片史上最高紀錄9.7分。該紀錄片主要立足於戰疫第一現場,聚焦醫護人員,通過對他們的紀實跟蹤拍攝,真實記錄中國醫護人員堅守崗位、日夜奮戰的行動實踐和不怕犧牲、勇挑重擔的責任擔當。
  • 史詩級紀錄片《中國》即將驚豔亮相!豆瓣9.7分紀錄片《河西走廊》原班底再打造
    且讓我們管窺一下幕後團隊的「歷史」,看看他們曾經的作品。豆瓣評分第一紀錄片《河西走廊》,原班人馬再合作惹人期待據悉,《中國》的主創團隊曾製作的《河西走廊》作為國產歷史紀錄片的代表作之一,從2015年上映至今,依然保持著9.7的豆瓣逆天高分,視頻平臺中該片的彈幕評論更是好評如潮:被贊「
  • 中國空軍的戰鬥機——伏爾提 P-66「先鋒」
    1942年2月,首批P-66 先鋒戰鬥機裝船運往中國,8月交付了最後一架飛機。他們首先運往印度喀拉蚩(當時屬於印度),在那裡組裝、測試並運往中國。中國獲得的這批戰鬥機總計104架(此外還有24架在運送途中損失)。
  • 僅有的這幾位臺灣女飛行員被稱為「嬌娃」
    臺灣《中國時報》3月30日報導,臺灣空軍3月29日公布了兩名女戰鬥機飛行員的照片,這兩位女飛行員正在換訓「二代機」(臺灣說法,即國標四代機)。
  • 中國艦載機飛行員培養再提速!8年已實現首批生長學員著艦
    楊皓 攝 這是海軍探索檢驗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生長培養路徑的一次成功嘗試,標誌著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生長路徑培養鏈路全面貫通,標誌著「改裝模式」和「生長模式」雙軌並行培養路徑全面走開,對航母體系作戰能力建設取具有重大意義。 簡單翻閱中國航母艦載機飛行員培養歷史,演兵場發現,中國僅僅用8年時間就實現了從零開始到定點招飛生長培養的階段。
  • 二戰日本四式疾風戰鬥機王牌飛行員被我軍擊落於西安
    1944年3月,第一支裝備疾風的部隊陸軍飛行第22戰隊成立後,中島公司開始了疾風的正式量產工作,量產型和之前的預生產型統一被稱為四式戰一型甲【Ki-84a型戰機】1944年8
  • F-104戰鬥機:製造慘劇世界無雙,多項技術長期領先中國戰機
    說起F-104戰鬥機,航空技術專家想到的是世界第一款馬赫戰鬥機,但是軍迷則最容易想到:活棺材,德國空軍寡婦製造者,960架墜毀292架,死亡飛行員120人,設計如此糟糕的飛機,應該是一個垃圾選手?
  • 豆瓣評分9.2 紀錄片《中國醫生》開播
    豆瓣評分9.2 紀錄片《中國醫生》開播 2020-02-09 02:46:08 《中國醫生》開播  此前網絡播出四集 豆瓣評分9.2  2月7日晚起,九集大型醫療人文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