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份筆者寫了篇稿子,標題是《韓系車的絕地反擊》(拓展閱讀:韓系車的「絕地反擊」| 賈新光汽車評論)在文章裡,筆者列舉出去年的下半年內韓系車「頻頻落子」,產品線拉開——其中就包括了現代、起亞的重磅車型,索納塔十代與K5凱酷、平行進口的SUV帕裡斯帝,以及十月上市,定位A級的轎車第七代伊蘭特。
在筆者看來,2020年對於現代起亞來講,是它們入駐中國的第十八年。十八意味著「成年」,等同於「成熟」與「成長」,這將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同時,韓系車也相應加快了新產品的發布速率,迅速補全了細分市場產品。筆者心說,鐵穩!這麼多產品,總能爆一個吧。
開局蠻樂觀的,索納塔十代上市一周,銷量3304臺;K5凱酷還未上市,總訂單已達8847臺;至於帕裡斯帝,筆者也充滿希冀——首先它夠大,一個7座SUV,滿足中國人喜歡「大」的需求;其次,它搭載著這一價位裡碩果僅存的、鍵盤車神最愛的3.5L V6大排量自吸發動機,在性價比這塊兒拿捏得死死的。
反倒對於現代的第七代伊蘭特,筆者沒有抱太大希望——因為在自主品牌向上、日德品牌越發強勢的現今,A級車市場無限趨於飽和,委實硬的難啃。想要在已然成型的格局上撕扯下一塊可觀的份額,這對於品牌力逐年下滑的韓系車來講,還是太過高瞻遠矚。
然後……筆者就被打臉了。七代伊蘭特上市首月銷量8556臺;次月破萬,達11762臺;12月份更是熱賣19433臺——上市68天就實現銷量39850輛,成為北京現代旗下銷量主力車型。
至於其他車型……
第十代索納塔銷量,從七月份的一周3304臺,增至八月份3664臺;九月份2882臺;十月份1916臺;十一月份已然不足1500臺——現代本以為十代索納塔將榮耀回歸,是一條優美的上揚曲線,但銷量上的冷遇無疑給予其重重一擊。
同樣被給予厚望的起亞K5凱酷發揮相對穩定,月均銷量在3500臺左右,但對比輝煌時期的起亞K5,這一月均成績過於平庸。它於中型車的銷量排名上,僅在17位左右。
現代汽車將帕裡斯帝引進的意圖,更在於改變國內用戶對於韓系車的印象,提高品牌的調性,上探中國汽車市場,以尋求突破,但其銷量成績依舊平平。
我們能夠看出,韓系車的「反擊」幾乎沒有掀起一絲水花,直到第七代伊蘭特橫空出世。它像是一道「曙光」,將深陷於黑暗與泥沼的韓系車拉了一把,同時也向市場證明了,韓系車還能再戰。
第七代伊蘭特的年底熱賣,固然給予了韓系車一絲底氣,但這還是無法掩蓋其整體銷量的下行。根據目前所公布的數據,今年1-11月份,北京現代累計銷量為44.7萬輛,同比下滑28.3%。雖然12月份的總數據尚未出爐,但北京現代75萬臺的全年目標顯然無法完成。
那麼,其結症究竟在何處?
首先韓系車標籤過於單薄。提及現代起亞,人們的第一反應更多是「家用車」。至於特點呢?便宜、廉價、性價比高,但同時品牌的認可度卻很低。伴隨近幾年,車企布局愈發完善,同級產品趨於「同質化」——這導致韓系車僅存的「優勢」也被抹消。即便韓系車的產品、價格都還不錯,但人們往往更願意咬咬牙,加個幾千一萬的去購買品牌認可度更高的日系德系車。
要知道,過去的韓系車擁有兩大武器:一個是高顏值,一個是性價比。
當初很管用,主要是因為曾經尚還「藍海」的汽車市場產品參差不齊,各個品牌頭重腳輕,仍處於發展的初期。而韓系車長得靚、質量可靠,價格還到位,當然是購買首選。
而現在呢?在這個汽車的「紅海時代」,同質化嚴重。車企產品無論在質量還是在技術上皆勢均力敵。「高顏值」與「性價比」變成了大多數車企的武器,它們不再獨屬於韓系車。
傳統的「木桶理論」已然過時,能夠決定你品牌成敗的,已不在於你有沒有短板,而在於更具特色的、個性的、標籤化的「長板」——如今的韓系車恰恰欠缺這一點。
同時,保值率也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出市場對於品牌的認可程度。從乘聯會公布的數據來看,日系、德系車的保值率普遍在60%繼續上探。而韓系車呢,在質量排名靠前的前提下,其保值率依然不容樂觀,甚至比不上很多自主品牌,同「水土不服」的法系車成為了一對「難兄難弟」。
從消費者報告中,我們能夠看到,韓系車的產品質量、可靠性是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的。但品牌不行,我們只能歸咎於其調性、以及產品設計方面。
所以說,韓系車有實力做出好產品。第七代伊蘭特的熱賣就能夠證明很多——年輕動感的設計,依舊是它們的強項。
韓系車在中國的境遇起落一如它的娛樂文化,最初的「韓流」文化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很快便受到了熱烈追捧。因為彼時的中國娛樂相對匱乏,而韓娛則兼顧了「婆婆媽媽家長裡短」以及夢幻愛情,於是一時大熱。但伴隨著中國文化的成長,人們的審美提高之後,問題的結症就出現了——韓流不再代表潮流,因為他們未能及時輸出更好的東西。當它不再流行的那一天,就是它被拋棄的時候。
但汽車文化不同,它更需要百年如一日的經營與維護其品牌形象與產品技術;它更需要沉下心來,不再執著於眼前的所謂「流行」。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持續發展的道路,去鑽研去深耕去打磨產品——筆者認為,這對於韓系車來講才更具有建設性的意義。
我們能夠看到的是,韓系車已然在改變,在一步步為重回「高光時刻」付出努力,而第七代伊蘭特的銷量成功不會是一個結尾,而是剛剛拉開的「帷幕」。
賈新光先生說:十八年來,北京現代一直在努力奮進,不斷提升自己的戰略,從最初的「現代速度」、「現代奇蹟」發展為「現代技術」、「現代實力」,北京現代完成了技術自立到技術自信的蛻變。從去年開始,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個全新的現代開始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