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1982年3月出生在臺灣.他身材高挑,臉型帥氣,早年的他是許多人眼中的白馬王子。他是一個足夠傳奇的人,演藝圈的人們都叫他拼命三郎,這是因為他在演戲的時候無論多麼大的困難都能克服。
可如今,他已經是38歲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追捧他呢?
01彭于晏的艱苦歲月
提到彭于晏,稍微了解他的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那個個子高長相帥氣而且身材特別好的大男孩形象,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小的時候是一個小胖墩。其實我們都應該了解,在學校裡,小胖墩大多數不會受到待見,甚至有時候還還會受到霸凌。我們現在看到的彭于晏和以前的他簡直是天壤之別,能從以前變成現在這樣,對他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他看到了另一個的自己,也像我們展示了真正的他。
和別的演員一樣,彭于晏的演藝事業並沒有一帆風順,他也經歷了很多的挫折和磨難。初入演藝圈他還是從底層做起,做一些配角和小龍套之類的角色,當然也是沒有火起來。他首先真正被人們熟知是在飾演《仙劍奇俠傳》中的唐鈺小寶的時候,雖然是配角,但是這部劇的人氣很高,他飾演的配角也比較重要,因此,他的知名度也慢慢的有所提升。
天有不測風雲,2002年,他的外婆出事,他因此回到了家,於是他的事業就又冷淡了下來。之後他在臺灣拍攝了《愛情白皮書》,其中楊丞琳,餘文樂等演員都變得聲名鵲起,只有他一個人仍舊是默默無聞。之後又和阮經天合作拍攝了一部電影,票房更是慘澹。於是彭于晏開始懷疑自己,他懷疑自己為什麼沒有粉絲?為什麼沒有人找他拍戲?甚至之後還和經紀公司發生矛盾,導致他整整一年沒有接到戲。
終於他的人生到了轉折點。在一次機緣之下,它拿到了《翻滾吧阿信》的劇本。他把劇本翻看了兩次,伴隨著的是哭了兩次,因為他覺得阿信的人生和他的太像了,都是那麼的滿路坎坷,沒有出路。這個角色為什麼要彭于晏演呢?因為電影中裡面涉及到了一些體操動作實在太難了,普通的明星很難做到。剛巧正是因為這樣才成就了彭于晏。彭于晏苦練八個月的體操,在電影中將林育信這個角色塑造得十分漂亮,並且他與導演互相成就,成為了電影史上的一段佳話。
於是,彭于晏火了。
02銀幕之上的彭于晏往往塑造經典
彭于晏從出道至此,他已經塑造了很多經典的角色,為什麼稱之為經典呢?原因有三,其一,當他演戲的時候,他仿佛已經不是他,似乎他所飾演的人物身上發生的事情都是發生在他自己身上一樣,他總能極有代入感的將他所飾演的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他的演技令人讚不絕口。其二,歸功於角色本身:他飾演的那些角色都是一些很有特點的角色,人們在看完之後總能對他們保留深刻的印象。最後,之所以經典,就是因為他的演繹過程令人感覺既欽佩又羨慕——因為他在拍攝一部影片或者一部電影之後,總能學到一種新的技能。
比如說拍攝《翻滾吧,阿信》的時候,他學會了體操;拍攝《破風》的時候,考取了自行車賽道使用證書;拍攝《海豚愛上貓》的時候他就獲得了海豚訓練師的資格證;再比如拍攝《聽說》這部電影的時候,他學會了手語;拍攝《我在墾丁天氣晴》的時候學會了衝浪;拍攝《激戰》時候學會了拳擊……
你看,彭于晏就是這麼的厲害!
03彭于晏的演戲要求:用人生去演繹人生
觀眾們印象中的彭于晏一直是一個硬漢的角色,其實不僅在他的作品中是這樣,真正的他也是這樣。其實我們了解他的話,就會知道他演起戲來就像一個瘋子一樣,他總是能為了塑造某個角色,而真正的學會那個角色所具備的技能。這一點,娛樂圈的許多演員都沒有這份魄力,他從來沒怕過什麼困難和磨礪,試問,拍戲中遇到的困難,會比剛開始剛進入演藝圈的那種寸步難行更大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因此,我們才看到銀幕之上那些像極了紀錄片的電影。
拍攝《翻滾吧,阿信》時,從未接觸過體操的彭于晏,只能從最基本的動作開始。起初,他還是臺北、宜蘭兩地跑,白天在宜蘭練完,晚上回臺北。高強度的訓練,逐漸透支著他的體能,為了能稍微緩和一點,他直接就住在了宜蘭,進行著每天十餘小時的練習。而為了保持身材,彭于晏只吃不加任何調料的水煮餐,那段時間對彭于晏來說,簡直是可怕至極。
到了拍攝《破風》時,彭于晏的「洪荒之力」再度爆發,作為一部體育題材影片,這部電影為求真實,要演員們進行專業的訓練,而彭于晏每天騎行6、7個小時,大大超過了專業指導們的要求。彭于晏更是把香港的山都騎了個遍。果然,有著拼命三郎之稱的彭于晏在電影結束之後又考下了「場地專業賽車手」證。
當然,這樣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彭于晏總能在影片中和影片外帶給我們震撼,他真正的詮釋了什麼叫「用人生去演繹人生」!
04眾所周知,「彭于晏」是一個形容詞
不管在什麼地方,只要提及彭于晏,就會出現這句話:眾所周知,「彭于晏」是一個形容詞。這句話來源彭于晏的自律,彭于晏自己說:「我就是沒有才華,所以才用命拼,我不怕苦,就怕學不到東西。」道理的確如此,我們也能從他對角色的上心程度上看出來。是啊, 一個人沒有才華的時候,才真正更是需要努力的時候,而像拍攝那些拳擊、騎行這種風格的電影的彭于晏,他的努力完美地體現在了自律上。
那麼他到底是怎麼「牽扯上」自律的呢?其實我們都知道彭于晏在演藝圈有一個外號叫做拼命三郎,意思是說拍起電影來不要命,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彭于晏是多麼的努力。他的身材被稱為在娛樂圈排第一,這更是努力鍛鍊的結果。而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拍戲所需,而另一部分原因就來自於他平時生活中的鍛鍊。他經常出入健身房,每天很有規律的鍛鍊足夠的時間和項目。後來,他在健身房遇到了和他有相同興趣的張鈞甯,他們結交了朋友,甚至被網友們稱為自律男神和自律女神,這也是一段佳話。
正是因為自律,時至今日已經三十八歲的他,看上去就像二十幾歲一樣。正是因為自律,他總能在角色需要某種技能的時候,用心去學會並將之完美呈現。今日,彭于晏已經成為了自律這種精神的代言人:說到彭于晏,就離不了自律,談到自律,當然首推彭于晏。
自彭于晏進入演藝圈以來,數十年如一日的艱苦奮鬥,可能我們注意到他的是他那完美的面孔和優質的身材,但這背後少不了他一直以來的自律。其實我們真正佩服的,一直都是從他身上體現出的自律。這是他現在生活狀態如此昂揚和被廣大粉絲喜歡的原因。彭于晏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並且肯為之去努力,為之去奮鬥,那麼所收穫到的也會是你想要的。現在社會上的人,大多人可能還不能夠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什麼,自己該怎麼努力,所以才會陷入迷茫。但是,當你堅定意志的時候,拿起自己的自律心,也可以像彭于晏一樣要求自己的時候,你一定不會再這麼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