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電影中的這句臺詞,道出了一個扎心的真相。
富足限制了你的想像力。當你喝著幾十元一杯的星巴克、喜茶的時候,你能想像,在中國還有女性會在淘寶上購買沒有外包裝、沒有保質期,售價僅有2毛錢一篇的散裝衛生巾嗎?
對不起,這是真的,而且買散裝衛生巾的女性還不在少數。
近日,「散裝衛生巾」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吸引了14.4萬人討論,總計8億次的閱讀。原本屬於女性最隱私話題的月經和衛生巾,就這樣在網絡平臺上被人們公開地議論著。
引發這場十萬人討論的開端是一位網友發布的兩張圖片。圖一是淘寶一款100片售價僅21.99元的衛生巾,圖二則是一位網友針對這款衛生巾的提問:「這麼便宜的三無產品也敢用?用在私處的也敢亂買?」
而兩位買家對此的回答是,「生活難」,「我有難處」。
事實上,她們並不是一個小規模群體。淘寶平臺上售賣散裝衛生巾的網店,大多月銷量有200-300件,購買評論較多的有近800條。客人們討論著這些產品是否舒適好用,也有人分享稱一直在購買。
衛生巾是女性每個月都要用的最貼身的物品,但她們為什麼不選擇蘇菲、花王、高潔絲等這些又包裝、有品牌的衛生巾呢?
她們不知道散裝衛生巾在運輸過程中有汙染隱患嗎?不是!
她們不知道品牌衛生巾安全健康嗎?也不是!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窮!請想一下,月收入少於1000元的那些姐姐妹妹們,就算是五毛錢一片的衛生巾,按六天的經期一天用三片的量來算,每個月也要多支出九塊錢;就連那種散裝衛生巾(兩三毛一片)對有些人來說甚至也負擔不起。
更可悲的是,還有不少人呼籲要取締這種散裝,而這意味著切斷窮苦女性們的生路。就好像一個人要餓死了,地上有個饃饃,你卻說吃了會拉肚子,要把饃饃扔了。
這個讓人無奈的現象被歸納為「月經貧困」。
「月經貧困」,是指受到落後觀念和經濟因素影響,部分女性無法在生理期獲得用於經期衛生管理的基本物資。
根據有關統計,全球有4000萬女性正在遭受「月經貧困」。但實際上的數據,可能遠不止於此。在印度3.55億擁有月經的女性中,只有36%能有條件使用一次性衛生巾。其餘的64%,即2.3億名女性,只能在經期使用破布、果殼、灰燼、樹葉、泥土或是牛糞來處理自己的失血。而在非洲的一些國家,女孩們被迫選擇通過性交易來換取衛生巾,從而得到正常上學和工作的機會。
在我國,由於生活條件與收入水平的差異,貧困家庭的女性在經期時一天可能只捨得使用一片衛生巾。有些貧困地區的女孩甚至把月經當作不敢訴說的「不治之症」 。
家裡人發現倩倩來例假的時候,孩子的褲子上已經滿是凝固的血塊,有些地方甚至已經開始發黴。上初二的倩倩紅著臉含著淚,像是做了天大的錯事般:「我不是故意的,可是它一直在流血。」
下面流血這樣「丟人」的事情,她實在張不開口告訴家裡人,學校裡有沒有相關的課程。面對自己的「不治之症」,倩倩不知所措地縮在被子裡哭,甚至害怕自己會死掉。
在我國落後地區,還有很多像倩倩一樣的孩子。據騰訊公益平臺「女生加油計劃」項目介紹,由於交通不便、經濟落後,她們的父母不得不常年在外打工,家中老人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並不會教孩子初步的生理衛生知識。缺少父母的陪伴,沒有基本的性教育,很多女孩在面對自己生理變化的時候,心中充滿焦慮與不安,影響她們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成長。
幸運的是,國內致力消除「月經貧困」的公益項目越來越多。「女生加油計劃」設計了「小丫包」,裡面裝有女生必備的內衣褲和衛生巾。預計9月開學,工作人員將同時在臨夏地區、甘南地區、重慶地區、雲南魯甸地區落地2萬個小丫包,讓這些貧困女童穿上乾淨內衣褲,給生理期女生貼身呵護。
儘管如此,需要幫扶的女性還有很多。我們隨便喝的一杯飲料、一頓肯德基獲得的一時舒適,就能幫助女性一個月的舒心與健康。
消除「月經貧困」需要更多人加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