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殺點奴隸,就怪我不認真祭祀?《姜子牙》背後的武王伐紂真不是拯救蒼生這麼簡單

2021-02-13 冷兵器研究所

編者按:動畫電影《姜子牙》於本年國慶上映,並收穫了很高的票房與反響。與其精良的製作相比,頭重腳輕的故事劇情則招致了很大爭議,但畢竟也是國漫當中的大製作了。《姜子牙》一劇對於周代商的正義性是存有懷疑的,這種懷疑從古至今都很普遍,那麼商周易代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國漫大作《姜子牙》宣傳海報

其實,我們從《封神演義》原著當中就能感到許仲琳老先生的懷疑。他筆下助商的截教固然很多人殘忍濫殺不是善類,但助周的闡教也道貌岸然令人噁心。對於紂王的描寫充滿了千年來的模式化抹黑,對於周文王周武王令人作嘔的套路化吹捧,則不由得讓人懷疑根本是反諷。由於那個時代已經過於久遠,要還原所有的真相太過困難。但我們仍然能憑藉一些吉光片羽拼湊出歷史的圖像。事實上,很多人自以為了解真相,其實只站在第一層。

▲《姜子牙》中的紂王

第一層,那就是紂王不是昏君。其實在《論語》當中,子貢就說過:「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顯然,紂王的殘暴無以復加的形象,是西周以來一代代渲染醜化的結果。甚至連偉大領袖也評價說——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第一層並不需要太多辨析,那請隨筆者來到第二層——紂非昏君,大商當滅。

地圖上商王朝似乎是一個領土國家,但實際上商朝是一個霸權國家,類似古巴比倫,沒有明確的疆域邊界,通過輻射其霸權而統治,其都城也數次遷移。願意接受商庇護的邦國,就是商聯邦的一員。晚商政治發展開始成熟,商王世襲朝嫡子化發展,祭祀階層和貴族開始從政治上被排擠,小臣開始崛起,這是商亡過程中,與周勾結者甚多的原因。舊史中飽受讚譽的箕子、微子甚至比幹,多半都並非什麼忠臣。但反過來想,貴族勢力龐大到足以影響國運,豈不也正是大商氣數已盡的佐證?

先商的強權,是建立在徵伐諸夷的基礎上。春秋的攘夷概念,其實在商代就已經有雛形了。商朝的王權之強大,在於與蠻族鬥爭,捍衛文明,因此得到各邦尊奉。

▲商代留下的甲骨文

《易經》說——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結合甲骨文,這是商王武丁、婦好夫婦攻打河套一帶的蠻族鬼方的戰爭,鬼方當中甚至有一些白種人群落,在商朝遺址中經常能找到白種人被獻祭的骨骸。

▲著名的女統帥婦好

然而這絕不是說商王的直屬領地能夠延伸到河套那麼遙遠的地區。商王是為了保護邊境上的邦國,而發兵徵討侵犯華夏民族的鬼方、土方等蠻族,承擔天下共主的義務,捍衛華夏文明。其行軍路上,所有邦國都需要提供糧食物資補給。而到了晚商,其用兵方向注重於東南而偏廢西北,實質上則是商國力衰退的明證。由於貴族祭祀階層佔有越來越多的土地人口,商中央對於出兵支援周邊邦國漸漸力不從心。而東夷人口不斷增加,既形成了對商王畿的威脅,也使得商王能夠通過徵討東夷獲得奴隸,改善財政,紂王的東徵戰略,只是繼承乃父帝乙的既定國策。由於商不再有能力出兵抵禦西北方向的蠻族,邊境的小邦不得不逐漸抱團,形成周這樣的區域性強權。在帝乙時代周就曾經起兵反商,商不能平定,只能議和告終,甚至學界有帝乙與周人和親的觀點(《易經》中有「帝乙歸妹」的記載,亦即帝乙把女兒[「妹」指少女,並非兄妹之「妹」]嫁了出去。顧頡剛將之與《詩經·大明》中描寫的周文王姬昌成婚之事聯繫起來,認為帝乙將女兒嫁給了姬昌,從而使商周聯姻。不過,也有學者對此提出了質疑,認為兩者無關。

▲商紂王劇照

《史記》就說「帝乙立,殷益衰」,而紂王才具有限(其對東夷的戰績並不強於乃父多少),改革也並不能挽救帝國的頹勢。面對新生的周,衰朽的商被取而代之是順天應人的事情。到這裡,有人會覺得紂王無辜,大商無罪,值得同情。那讓我們進入第三層,回去觀看那個血腥的時代。河南鄭州二裡岡及其附近的遺址,很多房基下面,發現了奴隸的屍骨,尤以小孩居多。1955年在第五文物區,發現171號坑內的奴隸雙手反綁,手指、手臂和腳趾全部被砍掉,惡毒至極。

▲殷墟頭骨祭坑

商代人殉之風極盛,不僅遠遠超過他們為了捍衛文明而擊敗的那些野蠻民族,在世界範圍內可能都是獨一無二(殘忍的亞述人也沒有如此廣泛屠殺奴隸的風俗,迦太基人雖然也拿嬰兒祭神但並不如商人規模大)。他們讓奴隸殉葬時,往往斬首、斷其手足,令其屈曲而埋,也有活埋的。貴族死後陪葬車馬,經常拿車夫一起陪葬。那是一個足以令人嚇出一身冷汗的時代,對奴隸而言可以稱作人間地獄。固然,很多奴隸來自於被討伐擊敗的蠻夷部族,但也有很多源於商聯邦內部的內戰,甚至因債務、犯罪等原因導致的平民淪為奴隸。這樣看來,大商亡得實在不冤。

▲《牧誓》,出自《尚書》

那讓我們到更加可怕的第四層吧。《牧誓》中說「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俾暴虐於百姓,以奸宄於商邑。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紂王的罪過竟然包括「昏棄厥肆祀」,也就是不認真殺人祭祀祖先!光伐紂武王就祭祀了幾百人,包括他自己親自動手的。戰爭勝利後更是祭祀了很多次「乃夾於南門用俘,皆施佩衣衣,先馘(聝)入」、「武王在祀.乃以先馘(聝),燎於周廟。」一次就用鼎煮上百人。

▲解放奴隸與屠殺奴隸在周武王身上並存

當然,我們也不宜溢美紂王善待奴隸,畢竟武王伐紂一次性解放了數以萬計的奴隸,遠多於被他殺害的數量。事實上商後期祭祀衰退是國力削弱的結果,在紂王的祖父文丁、父親帝乙時代殺人祭神就大為減少了,徵伐所得的奴隸作為勞動力而變得較以前受重視。奴隸社會實在是個人命賤如草的時代。屠殺奴隸在自命代表正義的周王眼裡,竟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在那個時代的價值觀中,奴隸本身就沒有基本的生命權。

▲古埃及奴隸也會被用於殉葬,但其人祭人殉規模似乎仍不及商朝

最後,讓我們在感嘆中來到第五層吧。周武王伐紂時聲討紂王不認真祭祀,但由於戰爭需求也不得不解放了大量商王擁有的奴隸。商末期對於勞動力的重視意識終究在周朝延續下來,隨著周公旦作周禮,人祭人殉在周朝快速減少,歷史向著文明的方向走去。到了春秋時代,秦穆公死後實行人殉導致賢士紛紛遠離秦國。

▲秦穆公死時活人殉葬177人,還加上秦國三賢

而曾經禍害了商朝又投奔周朝的舊貴族祭祀階層們,則在周成王時代的三監之亂中也遭受了巨大打擊,削弱這一階層正是周朝得以享受百餘年強盛的基礎。然而或許是由於生產力發展使得貴族階層擴張變得更容易的原因,周的貴族階層膨脹速度遠快於商代。到了西周末期,周厲王也像紂王一樣力圖改革,卻失敗而蒙受汙名,歷史正是這樣循環下去。

▲舊《封神榜》電視劇中的姜尚劇照

最後,我們談一談本文的引子姜子牙吧。姜尚出身東夷,曾經在紂王的宮廷中為官,後來代表東夷中的一些部族與周結盟,姜尚的女兒邑姜嫁給周武王成為王后,生下了晉國的開國君主唐叔虞(周成王是武王的前妻所生)。但令人驚訝的是,滅商之後,更多東夷部族站在了商殘餘勢力一邊反對周朝。周公姬旦平定三監之亂後就發動二次東徵,平定了許多東夷部族。而姜尚則從武王時代開始就在東夷地區獲得了更多領地,成為齊國先祖,齊國成為周王朝插入東夷地區的一根強力楔子,並在討伐東夷各部的過程中繼續發展壯大,最終成為東周強國。

▲東夷各部與商王朝關係極為複雜

很顯然,東夷各部並非鐵板一塊,且在晚商幾代君主的討伐中進一步被分化,形成親商派系。姜尚無疑是出身親商派系才可能被紂王所任用,其選擇助周僅能代表少數幾個東夷部族的立場轉變。而紂王呢?應當如何客觀評價這位亡國之君?

▲《姜子牙》當中的蘇妲己

固然,寵信妲己只是商朝歷代女性幹政的傳統(參考武丁與婦好),嗜酒、喜好奢華也是商朝歷代的作風。但紂王的進步意義也不宜高估,因為他的很多改革舉措在其祖父與父親時代就已經開始。

▲軍人國王夫差的一生更加傳奇也更值得惋惜

而且商朝末期雖然殘忍的殺人祭神減少,但似乎也丟掉了祖先的尚武習氣,國王親徵越來越少。紂王雖然有武勇之名,但應是極少甚至從未親自徵討過外敵,難以通過強大的軍功建立壓迫力,最後困死朝歌。顯然,比起另一位亡國之君夫差,紂王能力差得太遠了。他沒能力解決商朝末年的危局,國內矛盾反而在他統治下越發激化,亡國也就絲毫不奇怪了。最後,談談《姜子牙》一劇糾結的電車難題吧,其實如果按照據說是姜尚本人所作的《六韜》,這個問題對於姜子牙而言很好回答。

▲六韜

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賞一人而萬人悅者,賞之。一一《六韜.龍韜.將威》綜合全文,我們只能用八個字來總結: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內容。主編原廓、作者辰昕之塵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亞歷山大能遠徵和漢朝可以北逐匈奴,為何近代反而後勤越來越弱?喜歡冷研的小夥伴們,微信又雙叕改版了!為了避免以後找不到冷君,每天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按以下步驟將冷兵器研究所置頂。

相關焦點

  • 別罵了,別罵了,我知道你們都沒看懂《姜子牙》!!
    慣例的免責聲明:因為「武王伐紂」傳說後世演繹版本過多,所以這裡以最重要的兩篇神魔小說——《武王伐紂平話》和《封神演義》為主。其實「武王伐紂」,女媧只是點了把火,真正的目的是「封神」。當時天下修道的分為人、闡、截三教,人闡其實是一家,老大是老子(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徒子徒孫主要是人類,截道的一把手是通天教主,徒子徒孫主要是妖類。
  • 封神榜的故事家喻戶曉,歷史上真實的武王伐紂是怎樣的?
    也正是到了這個時候,商周之間的關係才變得微妙起來;紂王為了震懾周人,殺了他們領頭的季歷,但是矛盾的是,商朝又不得不利用周來對付西邊的戎族,又把季歷的兒子姬昌封為「西伯侯」,他就是武王的老爹。從文王到武王,周的勢力進一步擴大,商周之間的矛盾已經表面化了。
  • 武王你不要走,我們是好基友
    所謂的搞政治不就是把自己的人弄的多多的,把對手的人給弄的少少的,團結大多數嗎?但依紂這個性,他能團結誰?最後就是讓周武王給滅了。但在滅紂的前一年,紂把比幹給殺了。比幹是紂王的死忠粉,結果紂還把他給殺了,這死忠粉當的肯定很冤啊。比幹的冤魂不散,就去找周武王了。不對,劇本不對,他死了,冤魂不應當去找紂嗎?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的演員,你知道嗎?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的演員,你知道嗎?《封神榜之武王伐紂》該劇主要講述了痛失妲己並慘遭兵敗的紂王,在大周武王姬發拜姜子牙相父,正式起兵伐,紂王大敗臨潼關。最後眾將真靈全部進入封神榜封為真神。《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的演員,你知道嗎?
  • 姜子牙:封神宇宙第二部,口碑兩極分化?何以救蒼生,解構封神
    今天聊一聊前段時間上映的《姜子牙》,繼去年《哪吒》大火之後,作為封神宇宙第二部的《姜子牙》熱映後,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現象。準確來說《姜子牙》不是一部純娛樂的電影,它是一部有著沉重內核,探討深刻話題的電影。
  • 票房14億卻褒貶不一,《姜子牙》講的故事可不像表面那麼簡單
    而在三個妖精即將完成任務,被姜子牙派人捉拿之時,女媧先一步鎖住三妖。三妖不服氣說明明是你讓我去幹壞事,怎麼到最後不救我們還把我們捉起來了呢。女媧給出了理由:我確實叫你們迷惑紂王,但當時也說了不可以殘害眾生,你們卻無端造孽,天下正道容不下你們。然後將三個妖精交給了趕來捉拿的楊戩、雷震子等人。
  • 牧野之戰,武王伐紂的決勝戰
    沒關係,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相信大家會熟悉一些,甚至熟悉到不行的熟悉,就是「武王伐紂」,它是武王伐紂的決勝戰。是不是想到了什麼?!對嘛,就是「封神榜」。在這部神魔小說裡,商紂王被描寫成被千年狐狸精附身的蘇妲己所迷惑,從此沉迷女色、荒淫無道、不聽勸諫、斬殺良臣,再加上窮兵黷武、嚴刑峻法,最終自食惡果,導致身死國滅。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是姬發和紫玉之間的另一個愛情故事嗎?否則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的主線,主線是復興周朝,毀滅周朝,封神大戰,許多神仙在戰爭中死去,幸運地去了封神榜;還有一句話貫穿了姬發和子玉之間的愛情,武王幾次差點毀了大事。有人認為吳王是一朵奇葩,開國其實不應該成就兒女情長。要成為明君、封神大戰一代,不僅要有戰場經驗,更要有高尚患難與共、關愛人民的感情!因此吳王姬需要全方位的訓練。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登山東衛視 王力可獲好評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是一部根據中國古典名著《封神演義》改編而成的電視劇《封神榜之鳳鳴岐山》的下部。王力可憑藉紮實精湛的演技與靚麗的外形加盟該劇,在劇中飾演子魚一角。王力可飾演的子魚一角清新脫俗,獲得觀眾朋友們的一致喜愛。
  • 武王滅商後,冊封地位最高的諸侯是誰?不是周公旦更不是姜子牙
    但是早在武王伐紂成功的時候,當時地位最高的諸侯卻不是這四位,而是一個被稱作叔鮮的人。【叔鮮的身份】如果談及幾人的地位高低,首先可以從他們的出身來看。商末周初,那是還一個看血緣的時代。社會體制處在奴隸貴族制。所以當時跟統治者血緣最親近的人,天然的就擁有了極高的地位。周公旦是文王姬昌的四兒子,所以他在周初四聖中地位最高。
  • 武王伐紂,號稱正義之師,為什麼會允許陸壓使用邪術
    紂王荒淫無道,百姓民不聊生,於是諸侯反叛,周武王聯合各路諸侯討伐紂王,於是開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封神大戰。文王、武王德高仁厚,愛民如子,興仁義之師推翻昏君暴政。然而,既然是仁義之師,為什麼在伐紂過程中會使用巫法邪術呢?
  • 《姜子牙》豆瓣評分高開低走,你真的看懂《姜子牙》了嗎?
    《姜子牙》沒有從武王伐紂,滅商封神的經典故事描寫,而是從封神後,姜子牙斬妖不利,被天尊封印神力貶至北海修行十年以破除心魔的角度切入,故事主線是姜子牙在幫助失憶的蘇妲己一起尋找當年真相的路上,發現了一直相信崇拜的師尊為了所謂的救助蒼生,做了一些殘忍的交易,從而對神產生了自我懷疑,最終頓悟打碎了對神庇佑的憧憬,還人間一片清明祥和。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又是一部姬發和子魚的愛情史嗎?其實不然!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主線是興周滅紂,封神大戰,不少仙凡死於戰亂,運氣好可以上封神榜;還有一副線,自始至終貫穿姬發和子魚的纏綿愛情,武王為了愛情曾幾次險些壞了大事。有人認為武王大奇葩了,開國君主成就大業不應有兒女情長,其實不然。封神大戰,另擇明主,不但要有戰場經歷,更要有患難與共、心繫萬民的高尚情懷,這樣才能成為一代明君!因此武王姬發需要全方位磨練。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林心如從良版妲己,觀眾並不買帳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 是一部改編自《封神演義》的古裝神話劇。該劇由金鰲勳執導,林心如、劉德凱、黃維德、呂良偉、王力可等人主演。該劇主要講述了痛失妲己並慘遭兵敗的紂王,在大周武王姬發拜姜子牙相父,正式起兵伐,紂王大敗臨潼關。最後眾將真靈全部進入封神榜封為真神。
  • 姜子牙十大難題!能看懂讀懂《姜子牙》的不會超過百分之五十
    看過電影《姜子牙》的小夥伴們,應該心中都有了一把尺子,每個人的的生活經歷不同,閱歷不同,該打多少分自己心裡都是清楚的。其中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不救一人何以救蒼生!相信不少觀眾看完這部電影,會有這樣一種感覺:一臉懵逼的看完,一臉懵逼的從電影院走出來!下面有姜子牙十大難題,能解答出《姜子牙》中的這些問題的人不會超過百分之五十 !
  • 如果給電影《姜子牙》打5星,有4星應該都是給它的
    《姜子牙》首映便爆,刷新了由《哪吒》創下的國產動畫電影單日票房最高紀錄。輝煌過去得很快,口碑達不到預期,最後總票房不太可能超過《哪吒》。其實將影片和《哪吒》一起捆綁營銷,並非一個明智的選擇。雖然都是動畫電影,但《姜子牙》的受眾面顯然不是那麼廣。比起《哪吒》,《姜子牙》這個故事有著更少的笑料和更多的辛酸。
  • 武王伐紂封神真相 《遠徵2》劇情完整版曝光
    隨著開放內測的開啟,官方也公布了《遠徵2》完整版劇情,武王伐紂等封神故事真相,將一一呈現。《遠徵2》世界觀以中國古代經典名著《封神演義》為核心基礎,重新演繹了人、仙、魔三界的封神戰爭。究竟《遠徵2》將為我們怎樣重現封神大戰的恢宏壯闊呢?封神真相又是怎樣?現在,就和小編一起走進劇情CG完整版探討一番吧。
  • 《姜子牙》,我對你很失望
    對《哪吒》有多喜愛,就對姜子牙有多期待。《姜子牙》這部電影講述了姜子牙在奉命殺九尾狐時被九尾狐的幻象所迷惑,他因為親眼看到九尾狐體內有一個女孩而在殺死九尾狐時動了惻隱之心,被師尊趕下神界。姜子牙一直跟隨著這個叫小九的女孩,後來終於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並最終讓小九轉世投胎。
  • 姜子牙:能砍斷天梯很棒,也希望能講出一個好故事
    大家好,我是動漫小星在昨天期待已久的姜子牙上線了,我是昨天晚上看的,如果單按票房來看,姜子牙無疑是非常成功的,預售破億,單日票房破3億,目前已經突破5億,在國慶檔這兩天目前票房十億,姜子牙獨佔一半。這是一個非常亮眼的成績。
  • 看不懂的《姜子牙》背後,是我們不願、不想、不敢看懂的世界
    上世紀九十年代,曾經有一首《霧裡看花》廣為流傳,其中"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歌詞深入人心,觸動了無數陷入情網不可自拔男人女人的神經。但少有人知道,這首歌是閻肅老先生專門為1993年央視"3.15"晚會寫的歌,主題意思就一個: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