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的故事家喻戶曉,歷史上真實的武王伐紂是怎樣的?

2020-12-22 蘇秦讀歷史

01

一部《封神演義》,讓武王伐紂的故事家喻戶曉。

託《封神演義》的福,紂王亡國暴君和妖后妲己狐狸精的形象深入人心,紂王在祭神儀式裡對女神女媧有非分之想,又被狐狸精妲己迷了心智,製造炮烙刑具,比幹剖心,造鹿臺,各種暴政和令人髮指的罪行,《封神演義》裡的紂王簡直就是天字第一號暴君,妲己就是典型的「紅顏禍水」的形象……

02

「武王伐紂」的戰爭也被描繪成了「神魔鬥法」,創造出一個絢麗的奇幻世界。

各個長相奇特的奇人,相互鬥法;哪吒不僅有三頭六臂,眼睛鼻子還能噴火;姜子牙隨便施個小法術,整個岐山都被冰凍了;雷震子天生有一上翅膀,撲騰幾下就能飛;楊戩不僅有三個眼睛,而且還是個金剛不壞之身;感覺大家是都有特異功能一樣,各種戰鬥中都有奇招異術,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還有各種無所不能的法寶和神奇變幻的陣法,每一種陣法都有神奇的力量。

一場商朝和周朝的大決戰,被描繪成神仙打架的場景,各路神仙紛紛登場,競相鬥法……

03

不過,這畢竟是小說裡的世界

但是歷史上真實的武王伐紂,規模沒有那麼大。

要說商周之間的決戰,那得從周人的崛起說起

周人的祖先是后稷,他是傳說中三皇五帝中,帝嚳的兒子,他的母親姜嫄(yuan)踩了巨人的腳印,生下了他,差不多是天選之子了;后稷擅長種糧食,是大禹最倚重的大臣;

到了商朝,后稷的後人公劉率眾遷徙到了現在的陝西岐山,過起了農耕的生活;到了商朝後期,古公亶(dan)父又率眾遷徙到了周原,可能是為了躲避戎族的侵襲吧。

這一時期是周發展的轉折點,周原物產豐盛,土地肥沃,周人在這裡經營農耕,修築城邑,他們還不斷的徵討周邊的戎族,向東向西擴大自己的地盤,此時的周,逐漸成了商朝較大的一方諸侯。

也正是到了這個時候,商周之間的關係才變得微妙起來;紂王為了震懾周人,殺了他們領頭的季歷,但是矛盾的是,商朝又不得不利用周來對付西邊的戎族,又把季歷的兒子姬昌封為「西伯侯」,他就是武王的老爹。從文王到武王,周的勢力進一步擴大,商周之間的矛盾已經表面化了。

這裡有幾件事很有意思

首先,文王被放了以後,在背地裡做善事,他這麼做實際就是不引起紂王的警覺,背地裡培養實力;其次,文王的幾次徵伐,表面看是增強了軍事實力,還有更重要的一層,打通了周往商朝都城朝歌的道路;還有就是給自己修建了天文臺,觀天象,其實就是給自己滅商的理由;

最後武王繼位後,檢閱部隊,在孟津會盟諸侯,據說是來了八百多個,諸侯都要求伐紂,武王說還不到時候;這些都說明,周要滅商,就是等一個時機,順帶試探一下商朝的反應,因為孟津其實離朝哥不遠。目的已經很明確了,只是說武王自己還沒有太大的把握。

孟津會盟

04

因為商朝軍隊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當時商朝軍隊已經有戰車了,還都配備了青銅兵器,紂王曾多次發動戰爭,徵討四方諸侯;以戰養兵,軍隊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武王老父親文王,還和紂王在山西打過一仗,被打得大敗,周朝軍隊在戰鬥力上沒什麼優勢。

而且紂王雖然比較獨斷專行,又設置一些酷刑,但是也不是一無是處;

他在位期間多次徵伐,將商朝的疆域拓展到頂峰,他徵討東南夷,開發了淮河下遊和長江流域,將華夏民族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促進了當時黃河流域先進文明的傳播,功績是很大的,對歷史的影響也十分巨大。

而且紂王的罪行也沒有那麼多,發明了酷刑,專斷跋扈;顧頡剛先生有過考證,紂王的罪行起初只有八九條,也沒有傳說中那麼十惡不赦,紂王的罪行是隨著年代的發展,越積越多,說到底,後人給加上去的。

05

商朝和周朝的大決戰是在牧野

牧野之戰實際是奇襲,而且規模不大,主要是打了商朝一個措手不及;商朝有個最致命的一點:都城內沒有城牆,從後來的殷墟考古發掘發現,城內沒有任何防禦用的城牆,只有一條與洹水相連的壕溝;商朝是將安全寄託攻勢,忽略了防禦,這樣的後果就是,一旦戰爭失敗,國都就很危險了。

牧野之戰就是典型的例子

周武王得知商朝的主力部隊全都去打東夷了,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趕緊率軍出徵,奇兵突襲,商朝軍隊的主力全都去徵討東夷了,都城內又沒有防禦設施,主力部隊來不及回援,只能硬拼;

而且此時的商朝軍隊是臨時組建的奴隸和囚徒,這些東夷的俘虜不可能為紂王賣命,陣前倒戈,商朝軍隊就這麼崩潰了,商紂王看到大勢已去,選擇了自焚。

牧野之戰

如果商朝注重防禦,築城堅守,等待援軍;牧野之戰的結果還真不一定。

06

商朝的滅亡也不是因為一個紂王,最多只能說,紂王輸了牧野之戰;

商朝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奴隸、平民和商王之間的矛盾;王權與貴族利益的矛盾;連連徵戰,商朝和各屬國的矛盾,商朝最後就是因為東夷的俘虜不願意賣命,臨陣倒戈,導致全面的潰敗;商人很喜愛喝酒,飲酒的風氣很盛,導致統治階級只會飲酒享樂,生活腐敗,矛盾加深;

牧野之戰雖然是導致商朝滅亡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主要的原因。畢竟商朝已經經營了600多年了,也不太可能因為一場戰爭失利就亡了。

牧野之戰實際是兩個國家的爭霸戰,一次王朝的更迭,權利交替。

07

牧野一戰,武王自己也覺得勝利有些出乎意料,靠的是戰略奇襲取勝,當然佔領了商朝都城朝哥,並不代表取得了天下,後來也是遭到了商朝殘部的強烈抵抗,最後周公東徵才徹底平定。

相關焦點

  • 《封神榜》其實講的不是武王伐紂
    》,也從中知道了武王伐紂的歷史。但後來漸漸地嚼出味來了,這書描述的是以武王伐紂這段歷史為背景的故事,從其成書的背景和思路看,這其目的顯然不是像《三國演義》那樣要以演義來講說歷史的方式來講商周之際的歷史,它其實是有很強烈的整合中國神仙譜系和搶奪民間信仰話語權的意圖在裡面的。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的演員,你知道嗎?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的演員,你知道嗎?《封神榜之武王伐紂》該劇主要講述了痛失妲己並慘遭兵敗的紂王,在大周武王姬發拜姜子牙相父,正式起兵伐,紂王大敗臨潼關。最後眾將真靈全部進入封神榜封為真神。《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的演員,你知道嗎?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登山東衛視 王力可獲好評
    近日,由黃維德,林心如,呂良偉,王力可等實力明星聯袂出演的大型古裝劇《封神榜之武王伐紂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林心如從良版妲己,觀眾並不買帳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 是一部改編自《封神演義》的古裝神話劇。該劇由金鰲勳執導,林心如、劉德凱、黃維德、呂良偉、王力可等人主演。該劇主要講述了痛失妲己並慘遭兵敗的紂王,在大周武王姬發拜姜子牙相父,正式起兵伐,紂王大敗臨潼關。最後眾將真靈全部進入封神榜封為真神。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是姬發和紫玉之間的另一個愛情故事嗎?否則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的主線,主線是復興周朝,毀滅周朝,封神大戰,許多神仙在戰爭中死去,幸運地去了封神榜;還有一句話貫穿了姬發和子玉之間的愛情,武王幾次差點毀了大事。有人認為吳王是一朵奇葩,開國其實不應該成就兒女情長。要成為明君、封神大戰一代,不僅要有戰場經驗,更要有高尚患難與共、關愛人民的感情!因此吳王姬需要全方位的訓練。
  • 封神榜中的重要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封神榜》是《封神演義》的俗稱,明代許仲琳創作的長篇小說,根據小說內容,近年來翻拍了各種版本的電視劇、電影、動畫片等,甚至有遊戲公司開發了網路遊戲,當你沉醉於劇中情節及沉迷於遊戲快感中時,你是否靜下心來去挖掘裡面的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觀看電視劇、電影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從中學習知識,也是自我升華的過程。
  • 武王伐紂封神真相 《遠徵2》劇情完整版曝光
    隨著開放內測的開啟,官方也公布了《遠徵2》完整版劇情,武王伐紂等封神故事真相,將一一呈現。《遠徵2》世界觀以中國古代經典名著《封神演義》為核心基礎,重新演繹了人、仙、魔三界的封神戰爭。究竟《遠徵2》將為我們怎樣重現封神大戰的恢宏壯闊呢?封神真相又是怎樣?現在,就和小編一起走進劇情CG完整版探討一番吧。
  • 牧野之戰,武王伐紂的決勝戰
    沒關係,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相信大家會熟悉一些,甚至熟悉到不行的熟悉,就是「武王伐紂」,它是武王伐紂的決勝戰。是不是想到了什麼?!對嘛,就是「封神榜」。在這部神魔小說裡,商紂王被描寫成被千年狐狸精附身的蘇妲己所迷惑,從此沉迷女色、荒淫無道、不聽勸諫、斬殺良臣,再加上窮兵黷武、嚴刑峻法,最終自食惡果,導致身死國滅。
  • 武王伐紂只是一個騙局,掩蓋在歷史下的真相如何呢?
    因為《封神榜》的故事太過於深入人心,商紂王的名號也漸漸變得家喻戶曉,但人們對他的評價從來不是明君,而是寵幸妲己、濫用私刑的暴君。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又是一部姬發和子魚的愛情史嗎?其實不然!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主線是興周滅紂,封神大戰,不少仙凡死於戰亂,運氣好可以上封神榜;還有一副線,自始至終貫穿姬發和子魚的纏綿愛情,武王為了愛情曾幾次險些壞了大事。有人認為武王大奇葩了,開國君主成就大業不應有兒女情長,其實不然。封神大戰,另擇明主,不但要有戰場經歷,更要有患難與共、心繫萬民的高尚情懷,這樣才能成為一代明君!因此武王姬發需要全方位磨練。
  • 品一品《封神演義》與《武王伐紂平話》中妲己的殘忍形象塑造
    《封神演義》與《武王伐討平話》的情節都是圍繞著「武王伐紂」的故事展開的。對於伐紂的原因,兩者也有很多共通的原因,如紂王的暴虐、妲己的殘忍。然而,兩部作品在紂王與妲己的形象上出現了不同的傾向。今天我們主要根據典籍與小說中所塑造的不同的妲己的形象來探討原因。作為中國歷史上名聲最為「顯赫」的禍國妖妃,蘇妲己毫無疑問是教科書一般被牢牢釘在恥辱柱上的存在。
  • 歷史上武王伐紂是真的嗎?西岐和朝歌又是現如今的什麼地方?
    由於封神演義的影響,提起來西岐可能就會想起來武王伐紂的故事了。歷史上確實有武王伐紂這件事情,但是和封神演義中說的並不是一回事。殷紂王絕非昏君,周武王也沒有那麼多神仙相護。就連姜太公姜尚也是存在爭議的,因為姜尚是七十多歲才出山相助周文王的,而在那個時期七十歲多半是要入土為安了,不可能成為王佐之才的。
  • 從神魔故事到愛情敘事:《封神榜》的影視流變史
    導讀: 此後,最經典的電視劇版本,莫過於2006年《封神榜之鳳鳴岐山》與2009年《封神榜之武王伐紂》。這兩部電視劇上下銜接,堪稱鴻篇巨製,對《封神演義》的故事呈現得更加完整,並加入了當代影視劇慣用的愛情元素。
  • 武王伐紂,帝辛之後,世間再無人皇
    歷史書上記載,武王伐紂,皆因紂王無道,濫殺無辜,寵信奸佞,荒淫無度。周武王上承天意下應民心,興仁義之師,伐無道之君。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認同,甚至認為紂王不僅不是無道昏君,還是一代聖君,年輕有為。而在一些小說中,故事則更為精彩。最經典的當屬《封神演義》,一場人間戰爭,變成了神仙打架,高來高去。商朝沒做錯什麼,一直安享太平盛世六百餘年。到了紂王這一代依然是沒有腐朽敗落的跡象: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
  • 封神演義中 他們不應該上封神榜
    封神演義中的封神榜,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天庭的公務員,屬於鐵飯碗,正式職工,有編制的。除了每天要上班打卡外,福利待遇都是沒得說。今天要聊的話題,哪些人不應該進封神榜。。。截教精英比如趙公明、三霄娘娘、金靈聖母、龜靈聖母等,這些屬於截教精英,有的法力比闡教十二仙還要高。他們如果不滲和武王伐紂這事,好好修煉,再下山立點功德,早晚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 什麼是「斬將封神」和?為啥眾仙不願上「封神榜」?
    1、什麼是封神榜和斬將封神?首先,《封神榜》或《封神演義》是一部明朝的小說,不是史書,也不是經書。小說依託於商末武王伐紂的歷史背景,講述了道門截闡兩教應劫廝殺,最終闡教幫助的周武王打敗了截教支持的商紂王,姜子牙完成斬將封神的故事。(吐個槽,原著情節描述其實很粗糙,裡面明朝元素也很多,讀著有些出戲……)其次,封神榜本身是個靈寶,由姜子牙執掌,用以分封天庭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來自百度百科呵呵)。
  • 從古典籍中探尋《封神演義》的歷史原貌
    再比如上世紀90年代,由藍天野、傅藝偉、達奇、湯鎮宗、張曉林等主演的電視劇《封神榜》,更是在當年創造了萬人空巷的盛況,藍天野老爺子將姜子牙的仙風道骨演繹的淋漓盡致,完全就是讀者心目中姜子牙的形象。時至今日,這部劇已經成為國產電視劇中不朽的經典。我們知道,《封神演義》描繪了周人的領袖武王姬發在姜子牙等闡教一眾仙人的協助下,推翻由截教扶持的殷商,奪得天下、建立周王朝的故事。
  • 你喜歡哪版《封神榜》?
    說起神話傳說故事,不得不提起《封神榜》,後期也叫《封神演義》。它多次被搬上電視屏幕,成為大家閒暇之餘討論的熱門話題。
  • 《封神榜》影視劇,第四經典,第六宏大,第七雷人,而它太血腥!
    封神演義《封神演義》是明朝許仲琳寫的一部著古代著名神魔小說,又被稱作《武王伐紂外史》《商周列國全傳》,以姜子牙輔佐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事實為大背景,描寫了以玉虛宮元始天尊為首的闡教與以碧遊宮通天教主為首的截教等諸仙鬥智鬥勇
  • 有一個家喻戶曉的神仙,開闢鴻蒙,創造三界,打不過通天教主!
    看過書籍封神榜的讀者都知道,這本書講述的內容就是神界的一次封神大戰,在武王伐紂的路上出現了數不勝數的神仙。仔細看完這本書,我們會發現書中提到的第一個神仙就是盤古,一個家喻戶曉的上古正神,開天闢地的神話故事更是耳熟能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