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1 0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俞佳傑 中山用藥小知識
藥不能停!
在用藥問題上,不少人認為症狀稍有好轉就可停藥,心想「都好得七七八八了,就不用按照醫生制定的療程服藥了,差不多可以停藥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很危險的,擅自停藥可能造成疾病的復發,甚至導致更嚴重的不良後果。
在某些情況下,藥物已經達到預期的治療目標時,是可以及時停藥的。如:消除感冒症狀的感冒藥只能消除咳嗽、發熱、流涕等表面症狀,不能治本;止痛藥只能消除疼痛症狀,並不能治療引起疼痛的根本原因,這些藥品在症狀消除後,就可以停止服用了。
但某些藥物在突然停藥後會出現「反跳」現象,藥物的「反跳」現象是指長時間使用某種藥物治療疾病,在症狀基本控制或臨床治癒後突然停藥,由此造成的疾病逆轉的現象。
服用以下這些藥物時切忌擅自停藥:
01
降壓藥
有的患者在應用降壓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血壓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藥,結果在不久後血壓又升高,還要再使用藥物降壓,這樣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而且由於血壓較大幅度的波動,將會引起心、腦、腎發生嚴重的併發症。
02
抗心律失常藥
長期應用抗心律失常藥如維拉帕米、普羅帕酮、胺碘酮等,突然停藥會出現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絞痛症狀加重的現象。這種撤藥反應,往往容易發生在治療有效的患者身上,尤其是開始無效,經一段時間治療後療效顯著的患者。如若停藥,應遵醫囑採取「逐漸減量」的方法。
03
降糖藥
如果覺得血糖正常就突然中斷用藥,會使血糖驟升,甚至出現酮症酸中毒昏迷。如果醫生沒有調整治療方案,降糖藥需長期堅持服用。常用的降糖藥有阿卡波糖、格列齊特、二甲雙胍等。
04
糖皮質激素
潑尼松、地塞米松等是臨床上常用的糖皮質激素,長期服藥突然停藥,可使病情反跳,或者發生感染、創傷、出血、誘發腎上腺危象等,表現為噁心、嘔吐、肌無力、低血糖、休克、昏迷甚至危及生命。長期應用此類藥物後,請按照醫生指導,於15日內緩慢減量至停藥。
05
抗癲癇藥
應用抗癲癇藥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鈉時,若突然停藥可出現病情反跳甚至引起癲癇大發作,並陷入癲癇持續狀態。需停藥時,請按照醫生指導,於15天內逐漸減量緩慢停藥。
06
抗抑鬱藥
抗抑鬱藥在症狀消失、痛苦解除後不能立即停用。抑鬱症的復發率高達50-85%,其中50%的患者在2年內復發。所以當使用了抗抑鬱藥後應在相對較長的時間段內逐漸減量直至停藥,具體時長謹遵醫囑。常用的抗抑鬱藥有氟西汀、米氮平等。
劃重點
上述藥物在長期服用後都不宜驟停!
服用其他藥物時也應遵循醫生指導!
準備停藥時,該怎麼做?
1
當停用或更換長期服用的藥物時,應採取逐漸減量的方法。
2
在需要更換藥物時,應採取逐漸過渡的方法,先在原藥基礎上加用新藥,逐漸將原藥減量直至停用。
3
停藥期間仍應備有原用藥物,一旦發生藥物「反跳」現象,可再恢復使用,一般情況下,「反跳」症狀會自行消失。
原標題:《擅自停藥?萬萬不可!》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