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其昌:引領福州金魚遊向世界

2020-12-22 湘湘帶你看社會

StartStop

StartStop

葉其昌(左二)在國潮金魚博物館為觀眾講解。 張立慶 攝

上月,福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單公布,福州觀賞金魚培育技藝榜上有名。中國漁業協會金魚分會名譽會長葉其昌不僅獲評此項非遺技藝傳承人,還受聘擔任福州三坊七巷國潮金魚博物館名譽館長。

與金魚結緣半個多世紀,葉其昌選擇了再出發——不僅要繼續傳承發展福州觀賞金魚培育技藝,還要探索推廣福州金魚文化,引領福州金魚遊向世界。「這裡的小魚兒,每一尾都有故事。」這位在金魚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此刻正以一名志願者的身份,熱情歡迎八方遊客。

紅頂虎頭

一見鍾情 感恩金魚

福州金魚的養殖歷史悠久。明代萬曆《福州府志》記載,「金鯽,能變幻,可蓄盆中,俗呼為盆魚」。清人郭伯蒼則在《閩產錄異》中寫道:「『盆魚』即金魚,福州南臺銀湘浦(今臺江區廣達路一帶,編者注)業此者數十家。」位於福州屏麓山莊的鄒氏一家世代養魚,民國時期已育有墨龍睛、鵝冠(高頭)、花文魚、五花帽、朝天龍等名種。

1950年,鄒家自願將家中所有名貴金魚捐獻給國家,魚兒先是飼養在孔廟(後改為福州市少年宮)供人觀賞,兩年後移交給福州西湖公園,鄒鼎及鄒恆、鄒穆父子三人亦被西湖公園招募,專門負責飼養金魚。葉其昌與金魚的結緣就發生在那裡。

9歲時,葉其昌到西湖公園遊玩,看到金魚一下子就迷上了。「仿佛一見鍾情,看著色彩斑斕、千姿百態的金魚,我滿心歡喜,頓時有種帶回家養的衝動。」更令他沒想到的是,養金魚還可以補貼家用。

「當時家境貧苦,我和哥哥五分錢一尾、一毛錢三尾的買回來養,遇到問題就向鄒穆請教,很快學會了養魚的基本技術,賣魚一天能有三五塊錢收入,星期天能賣到十塊錢。若不是靠著金魚,我們家不知如何度過那些艱難的歲月!」從此,葉其昌始終對金魚秉持著一份特殊的感恩,即便後來上學、工作,他也一直利用業餘時間飼養金魚,從不間斷。1985年,葉其昌被調到福州市園林處花木公司,專門負責飼養金魚,踏上專業之路。

黑蘭壽

匠心培育 蘭壽揚名

據介紹,中國金魚以花色來分約有260多種,其中葉其昌主持培育的「福州蘭壽」就有10多種,深受漁場和大眾喜愛。

而在30多年前,第一批從日本拍賣會上帶回福州交由葉其昌試驗繁殖的日本蘭壽金魚,卻產卵失敗。日方宣稱,蘭壽在日本被尊為「金魚之王」,離開日本就不會有第二代。葉其昌自然不信這個邪,他精心照料著第二批10多尾魚,其中一尾母魚成功產卵,孵出了20000多尾小苗。

不過,當時的日本蘭壽並不符合他的審美標準。「頭部比較光滑,肉瘤比較少,我們都戲稱它為『和尚頭』。」這20000多尾小苗,如何才能培育出令人心儀的金魚呢?

按照當時的標準,名貴金魚應體型粗壯、頭肉發達、尾柄粗、尾巴有張力。「培育優美的金魚沒有捷徑可走,只有慢慢飼養觀察,不斷篩選,整個過程勝過選美大賽。」葉其昌說,「挑」是培育金魚最重要的功夫,「最忙時一天要幹上12個小時,尤其夏季挑苗任務最為繁重,一天下來,背都直不起來」。有時候,明明很看好的魚種,也可能在經歷無數個辛勞的日夜後,還是宣告失敗。飼養法則千條萬緒,他不斷實踐,風雨兼程。

到上世紀90年代,葉其昌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蘭壽金魚風格,被業界尊為「老版國壽」。他不滿足於現狀,又大膽創新,培育出「五花蘭壽」「黑蘭壽」等品種,使「福州蘭壽」系列更加豐富多彩。

紫白蝶尾龍睛

注重傳統 萬紫千紅

在金魚品種的養殖、創新和交流方面,葉其昌多年來做了大量工作,受到業內人士的一致推崇。2010年,他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水族成就獎」,兩年後又獲得「水生動物飼養(金魚)一級高級技師」稱號,確立了其「福州傳統金魚培育技藝傳人」的地位。

在他的影響下,福州金魚養殖場如今已發展到近60家,養殖面積達2000多畝,年產各類高端金魚1000多萬尾、年創產值4億多元。其中不少金魚出口到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創匯3000萬美元以上,佔全國高端金魚出口量近八成,牢牢鎖住全國第一的位置。2013年,中國漁業協會將福州市命名為「中國金魚之都」。「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成為業內流傳的一句口號。

但在蒸蒸日上的經濟效益面前,葉其昌卻逐漸把眼光回歸到傳統品種上。「一名培育者終其一生,能夠育出少量珍品已屬不易,有的品種甚至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在他的漁場,保留了大量優秀的傳統金魚品種,比如紫蘭花蝶尾、望天球、紅頭壽星、長尾五花琉金等。

葉其昌指出,有的漁場片面追求加速生產,往往違背金魚的生長規律,冬天到了,魚卻身子太短、頭肉過大,頻頻發生栽跟頭現象。「這既影響質量和效益,也影響福州金魚的名氣和地位。」他不厭其煩地告訴弟子們,「養魚需養心,育魚先育人。」

曾經跟了葉其昌23年的徒弟李長秋告訴記者,老師對自己影響最深的,除了幹一行愛一行、不怕吃苦愛鑽研的精神,便是對傳統的重視。比如,他至今都遵循古法,在夜半時分將魚粉、麵粉、酒糟配起來做魚飼料。到了春天金魚繁殖的季節,他們採摘新鮮的木麻黃葉子做巢,提高魚卵存活率。李長秋說,自己打算按照老師的建議,明年恢復更多的魚種,保護優秀傳統金魚資源。

在葉其昌看來,福州金魚在業界名氣大,但「牆內開花牆外香」,本地人知之甚少。如今,只要跟金魚有關的活動,他都不計得失勉力親為。「金魚承載著福州的歷史文化,也體現了榕城現代生活的時尚。這是祖先留下來的寶貝,需要我們源源不斷地守護下去,讓人們在生活中體驗更多美好。」

(記者 張立慶)

紅黑國獅

紫龍睛紅球

來源: 東南網

【來源:福州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遊向世界的金魚
    ↑與金魚結緣半個多世紀的中國漁業協會金魚分會名譽會長葉其昌(左一),大力發展福州觀賞魚培育技術和推廣金魚文化,引領福州金魚遊向世界。↑面對今年疫情,當地稅務部門將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的稅費優惠政策宣傳落實到位,各方力量的「加持」使金魚銷售反而逆市上揚。12月19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金魚豐收節在福州市閩侯縣舉辦,吸引了國內各地金魚電商到場訂貨,並現場通過直播賣魚。
  • 【榕城金鱗耀九州】丨福州金魚歷史小記
    非常有意思的一片金魚歷史文案感謝原創作者文:大蘇打   圖:葉其昌 大蘇打2010年 10月28日至30日在首都舉辦的北京.金魚錦鯉大賽上,由福州金魚協會(籌)選送的金魚 「集團作戰  葉其昌赴杭州交流金魚技藝  1982年,動物園(大夢山麓舊址)設立了金魚廊,魚廊玻璃水族箱內飼養各種名貴金魚。自幼喜愛養魚的園林管理處汪聿剛負責在此養魚。
  • 中國首家金魚博物館落戶三坊七巷
    福州新聞網4月1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通訊員 陳哲釗)15日下午,中國首家金魚博物館——國潮金魚博物館在三坊七巷塔巷79號正式動工。福州觀賞金魚培育技藝傳人葉其昌出席動工儀式,並為博物館項目奠基。  據了解,國潮金魚博物館為鼓樓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將傳承和發展福州觀賞金魚培育技藝,同時展覽世界各地精品金魚100餘種。
  • 中國首家金魚博物館在福州三坊七巷開館
    身姿曼妙的福州金魚享譽國內外,業界盛傳「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那麼在福州,到哪裡能欣賞到美麗又可愛的金魚呢? 除此之外,國潮金魚博物館還設有金魚文創展示區,將福州金魚與福州三寶「脫胎漆器、角梳、紙傘」、軟木畫、剪紙等傳統特色工藝相結合,賦予其國潮新定義,推出具有福州特色的金魚文創產品
  • 福州金魚:逍遙數百年,遊進好時代
    集約化、專業化、生態化引領下的產業化明代萬曆《福州府志》記載,「金鯽,能變幻,可蓄盆中,俗呼為盆魚」。到了清代,郭伯蒼的《閩產錄異》詳細地記載了金魚品種的體態、色澤、餌料、繁殖等內容。《閩產錄異》寫道:「『盆魚』即金魚,福州南臺銀湘浦業此者數十家。」
  • 夏季飼養金魚你知道多少?
    課堂上,福州民間金魚達人、中國金魚大師葉其昌弟子——高溯源生動、形象地為市民科普了金魚的知識。「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福州的金魚擁有怎樣的歷史?夏季炎熱,市民們飼養金魚時需要注意什麼?今天的《談天說地》,就來聊一聊金魚那些事兒。400多年前福州就開始飼養金魚據高溯源介紹,金魚起源於中國,也稱「金鯽魚」。
  • 福州金魚遊得歡
    福州市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取得這個國字號標誌後,福州金魚的檔次得到進一步提升,消費者認可度更高,售價也上了一個臺階。」中國是金魚的故鄉。金魚作為中國特有的名貴觀賞魚類,迄今已有1000多年養殖歷史,形成160多個常見品種。在金魚養殖行業中流傳著一句讓福州人引以為傲的話,「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福州金魚與北京金魚、杭州金魚並稱「中國三大金魚流派」。
  • 每日工作參考|看福州金魚如何「遊」出大產業
    每日工作參考|看福州金魚如何「遊」出大產業 2020-10-29 0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玩金魚也能玩出一種文化 中國首家金魚主題博物館落戶福州三坊七巷
    「中國金魚直接或間接地傳入世界各地,再經本土化改良後更顯奇特、絢麗。」國潮金魚博物館創始人黃林青說。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坊七巷則是福州金魚的發源地和展示窗。
  • 張文春:做福州金魚「代言人」希望打造福州首個金魚展示館
    原來,去年底他培育成功的黑白國壽金魚吸引了不少買家競價購買。「未來,我計劃帶它參加中國金魚大賽。」張文春說。從事金魚養殖行業數十年,張文春幫助閩侯縣摘下「中國金魚之鄉」這塊金字招牌。如今,他正致力於打造福州首個金魚展示館,以擴大福州金魚的品牌影響力。
  • 閩侯金魚豐收節舉行 十八重溪金魚「郵」向全國
    天津老趙金魚屋「掌柜」老趙在豐收節活動現場直播賣金魚。記者 張笑雪 攝福州新聞網12月1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通訊員 吳旭暉)19日,閩侯金魚豐收節在閩侯縣南通鎮古城村舉行,各地金魚電商到場訂貨後,就地通過直播賣魚。
  • ​閩侯金魚豐收節舉行 十八重溪金魚「郵」向全國
    記者 張笑雪 攝  福州新聞網12月1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張笑雪 通訊員 吳旭暉)19日,閩侯金魚豐收節在閩侯縣南通鎮古城村舉行,各地金魚電商到場訂貨後,就地通過直播賣魚。  本次金魚豐收節由閩侯縣十八重溪金魚養殖場聯盟發起,共有16家養殖場近萬尾金魚參與評比。來自中國漁業協會金魚分會的專家對進入決賽的金魚進行評審,63尾金魚榮獲金獎。
  • 身價近10萬的金魚!到底貴在哪?
    金魚本沒有什麼貴賤之分,都是可愛的生靈。對於大眾,喜愛金魚者無非是看中它的可愛,所謂挑選也僅是大小、顏色之分。這也是金魚鑑賞的最根本的元素。而對於金魚玩家,講求的可就多了。不同金魚品種之間價格的差別可以高達數十倍。
  • 玩金魚也能玩出一種文化
    「中國金魚直接或間接地傳入世界各地,再經本土化改良後更顯奇特、絢麗。」國潮金魚博物館創始人黃林青說。 讓金魚成為國潮新IP 金魚是福州城市的燙金名片,三坊七巷則是福州金魚的發源地和展示窗。作為中國三大金魚流派的福州金魚,距今已有五六百年歷史。清末大學者郭柏蒼在《閩產錄異》和《金魚經》等專著中用大量篇幅記載福州人培育金魚的技藝。
  •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盤點金魚世界裡的江湖五絕
    在金庸的武俠世界中,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是讓人津津樂道的江湖五絕,各有自己的絕世神功。
  • 如何做大做強福州金魚產業?市政協提出建議
    「加快建設金魚產業園」的建議,提案各承辦單位紛紛回應,各方將共同推動福州金魚產業做大做強。  市政協委員持續關注福州金魚產業發展,繼去年提出「關於在閩侯縣荊溪鎮關中村打造金魚小鎮的建議」之後,今年年初又有委員提出「關於福州金魚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打造福州金魚小鎮的建議」。這份提案被列為今年市政協重點提案。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專門制訂實施方案,多次組織相關單位和委員共同實地調研,召開會議協商,各方對辦好提案達成了許多共識。
  • 新華社關注福州:國潮金魚博物館正式開館
    新華社關注福州:國潮金魚博物館正式開館 2020-09-25 09:33:00  來源:新華社
  • 閩侯豐收節 金魚明星來捧場
    福州新聞網9月2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 翁宇民 通訊員 張存金 陳建鋆 蘇楓/文 見習記者 林雙偉/攝)昨日上午,由中共閩侯縣委、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魚』悅奔小康 幸福慶豐收」閩侯縣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三屆金魚文化節,在閩都民俗園西廣場拉開帷幕。
  • 福州印發一系列惠企政策 下月起執行|惠企政策|福州|金魚|現代農業...
    福州新聞網12月2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何佳媛)記者22日獲悉,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一系列惠企政策,涉及服務業、特色現代農業、金魚產業等領域。這些政策都將於下月1日起執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發展金魚新品種可獲獎勵《關於促進服務業穩增長的若干措施》明確,從2021年1月1日起所有當年新增的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和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每新增一家就給予一次性補助5萬元(商業綜合體和專業批發交易市場給予一次性補助20萬元);給予規上企業營收增量獎勵,給予限額以上批發業和零售業企業(含商業綜合體和貿易類電商企業
  • 《關於加快金魚產業發展六條措施》修訂政策解讀
    為貫徹落實《中共福州市委  福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榕委發〔2018〕1號),加快福州金魚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高福州金魚品牌影響力,促進漁業經濟轉型升級,我局在充分調研福州金魚全產業鏈調研的基礎上,通過收集分析各相關部門、縣(市)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金魚行業協會和金魚養殖企業的各方意見建議,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調研、摸底分析等方式,結合福州金魚產業發展實際,對原有政策進行了修訂升級,經過市委市政府同意,形成了《關於加快金魚產業發展的六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