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臺灣再一次藉助口罩上了國際版的熱搜!蔡英文宣稱,將向疫情嚴重國家捐贈1000萬個口罩。
疫情無國界,合力是「利器」。洶湧而來的疫情面前,守望相助是心聲和希冀。民進黨當局倘若是果如其然,「基於人道考量」,真心實意合力抗疫,確實值得大書特書。
實際上,民進黨當局此舉與之前的口罩捐贈如出一轍,以「慷慨援助」之名,行「行銷臺灣」之實,打的依舊是「以疫謀獨」的主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
疫情發生以來,民進黨當局絞盡腦汁凸顯「臺灣主體」,煽動「仇中公中」情緒,加速兩岸「脫鉤」。言必談「臺灣」,閉口不談中國,企圖藉助疫情行銷「臺灣是個國家」的國際認知。
此次口罩捐贈,民進黨再次故伎重施,說辭可謂天花亂墜,說什麼臺灣前一階段組成所謂口罩「國家隊」,如今要打所謂「國際杯」,向疫情嚴重國家捐贈1000萬個口罩,要讓世界看見「Taiwan Can Help」。
人道主義援助向來不需要理由。單單一個口罩捐贈,民進黨這邊又是所謂「國家隊」,又是所謂「國際杯」,還要冠以「臺灣」之名。熟悉的論調,老舊的手段,包藏禍心不言而喻,難怪連外人都看不下去了。「法國在臺協會」代表公孫孟認為,捐贈口罩是緊急的人道救援行動,若是刻意印上「TAIWAN」字眼,就好像不再是那麼單純的人道救援,而是含有政治意涵的行動。
親疏輕重做取捨
再看民進黨當局列出的捐助名單:美國200萬片;歐盟700萬片;「邦交國」 100萬片。坦白講,捐誰不捐誰外人不敢輕易置喙,但仔細琢磨,此事確有蹊蹺。
美國是「主子」,「主子」有難必須「上貢」,不然何以獲得「提攜」與「照顧」?所謂「邦交國」自不待言,主動出手施以小恩小惠,「固邦」動作自不能少。
如此看來,民進黨當局的捐助對象亦分親疏,也分遠近。嘴上說是捐助給「疫情嚴重的國家」,大陸疫情最嚴重時民進黨有無傾力相助?伊朗是目前亞洲現有確診病例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怎不見民進黨伸出援手?如此明顯的「有所取捨」,再次暴露了民進黨「政治優先」強於「防疫優先」的醜惡嘴臉。
正如國民黨孫文學校北院院長林定芃所言,民進黨當局的真實目的已經非常清楚,「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企圖博取更多國家支持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民進黨此舉是在預先做「暖身」準備,這種變相收買的方式,企圖心很明顯,非常令人不齒。
無私心方顯大愛
疫情是一場人性的考驗,是人心的試金石,需要全世界人民合力攻堅、共同應對。如果抗疫過程中充滿私心雜念,將疫情當作獲利的手段,終將讓人看破手腳、令人不恥。只有團結協作構築全球防疫共同體,攜手抵禦疫情的蔓延,才能成功戰勝疫情,實現共贏。
事實勝於雄辯,公道自在人心。防疫過程中某些國家疫情政治化的做法已經遭到國際社會譴責。希望民進黨當局能夠認清這個形勢,多一些人道主義,少一些私心雜念,多一些「自省自重」,少一些政治操作,如此彰顯人間大愛,豈不更好?(陸堃)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版權作品,未經書面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